土壤資源的調查 與土地利用規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绪 论 选修. 水污染 大气污染 生活垃圾 森林大量砍伐 野生动物的大量捕杀 沙尘暴.
Advertisements

预防人感染 H7N9 禽流感 从个人卫生做 起 预防禽流感 从个人卫生做起 !!. H7N9 禽流感防治常识.
一、听力口语模拟考试情况 去年模拟总分
第八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lectromagnetic Field §8-2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Emotional Electromotive Force and Induced Electromotive Force.
七堵調車場與台鐵平溪線 組員: 張竣傑 李品融 陳永吉 劉岳韆.
当前煤炭经济运行形势与走势 战略发展部 2013年8月.
消费者行为学 主编 方凤玲.
传播策略 中国烟草控制基础.
U8V10.0顾问验证新增应用培训-总账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职务:需求 姓名:郄文静 2011年2月15日.
北海市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2001—2020).
BAR ASSOCIATION OF CHENGDU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Digital Mapping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做好新时期党务工作的几点认识.
宜昌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规划.
指 导:高歌老师 责任编辑:汤杰林 杜峥 供 稿:课代表 班委会 团长 栏目创编:张廷信 技术编辑:汤杰林 杜峥 常务编辑:杜峥
健康的社會人口學:性別、年齡與種族 姓名: 黃培瑜 4HE 陳麗媖 4HE 蔡依潔 4HE
10、11.資料分析.
胡 同 文 化 教学目标 教 学 步 骤 汪曾祺 作者介绍 胡同鸟瞰 胡同样态 胡同生活 四合院内景甲 四合院内景乙 胡同旅游业 民居与文化
如何策划博物馆展览 ——基于知识传播和公共教育的目的
心理治疗 刘德祥.
一、世界葡萄面积与产量 20世纪70年代,世界葡萄产量最高时达6820.8万吨,上世纪90年代初降到6000万吨,以后随着葡萄保健和营养价值的被发现,葡萄的面积和产量又开始上升,到2010年,全世界葡萄栽培面积达到7586千公顷(收获面积7203.9千公顷),总产量6835.1万吨,面积占世界水果总面积12%,产量占9.45%。
禽流感防控知识 闵行区中心小学
认识常见的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防所.
105年度「產業園區廠商競爭力推升計畫」 產業園區專案輔導計畫申請說明(草案)
主題課程分享--從孩子的鏡頭看 世界.
國有土地管理與運用問題之探討 主講人: 廖 蘇 隆 中華民國100年10月17 日.
門診特定藥品重複用藥費用核扣方案 座談會 常務理事史宗良藥師.
地質篇 Unit_02_岩石.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台中園區擴建 用地(原大肚山彈藥分庫)開發計畫
現階段治水對策與新思維 王瑞德 副署長 1 102年12月13日 1.
第9章对外长期投资 第1节对外投资的特点与原则 第2节对外直接投资 第3节对外证券投资 第4节证券投资组合.
第五章 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休閒農場籌設審查與核定 分享人:湯惠媄 (2-1).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 徐振兴 研究员 2015年6月25日.
初三家长会, 欢迎您的光临!.
綜合活動科 教學資源研發成果發表 「學生自治會活動」 理念與實例 報告人:國立台中一中黃俊奇、廖財固.
講述教學法 講述法:一種以教師講解、說明、演示等方式將知識概念傳授給學生的單向式教學法,師生之溝通呈單向式,鮮少有其他互動。
第八章 环境 环境与健康 医疗环境 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各位老师:大家好! 各位老师:大家好!.
水土保持法概觀 水保所 碩一 劉大正 陳奕銓.
為升中子女作最好的裝備: 家長錦囊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系 文英玲.
妈妈我爱你 你总说我还不懂事 维护我像一张白纸 你眼中我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虽然我有好多心事 却已不愿说与你知 我曾任性地排斥你爱我的方式
第四章 行政组织 薛金平 胡幸幸 万忠敏 田张辉 曾荻子.
親子閱讀分享 如何引導孩子進行閱讀 台東縣海端鄉廣原國小 報 告 人:蔡孟岑.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授课人: 刘 丽 珍.
婚姻與性 Marriage and Sex 二零零七年香港家庭計劃知識、態度及實行 調查報告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專題製作實務歷程分享 三信家商-觀光事業科 喻天福、吳秋慧.
應用多變量地質統計理論 於指標監測井之污染潛勢分析研究
第一節 管理幅度 第二節 組織型態 第三節 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
第 9 课 土地的誓言 hóng 端 木 蕻 良.
~禽流感~.
國防科技-電子作戰篇 雷達與電子戰.
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韩中庚 编著.
台灣中部明潭水庫集水區 坡地崩塌治理對策之研究 林志玄、李錦浚 水土保持學報39(1)
競爭者分析 葛維鈞.
福利事業與企業精神的結合 職業復康服務實例分享 < 新生餐廳 >
2015年
美 第三章 电磁感应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奥斯特 电流磁效应 对称性 磁的电效应? 反映了物质世界对称的
地質篇 Unit_04_地質年代.
薪資管理系統 學號: 姓名:侯明谷.
回任與職涯的議題 緒論 回任的過程 個人對回任的反應 多國籍公司的回應 回任方案的設計
追蹤輔導訪視 教育部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 報告人: 國立水里商工 校長 洪 明 財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0 月 2 日
崩塌地治理(以南投縣觀音瀑布為例) 建國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 學生專題製作 Collapse remediation 指導老師:陳為溪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 『發現雜誌新能量』 「雜誌閱聽人消費趨向調查」報告
保變住開發要點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都發局.
KeJia 系统整体介绍.
§6.电磁感应(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學習面積之前,要先知道…… 面積是用來表示面的大小 面的組成來源: 點 線 面 ․ ․ ․ ․ ․
Module_5_Unit_4_ppt Unit4:非线性系统的描述函数法 东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组.
看月亮 作者:计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土壤資源的調查 與土地利用規劃

土壤資源的調查 土壤調查的定義 土壤調查的目的 土壤調查的應用 土壤資源調查的步驟與工具 土壤繪圖技術 土地使用種類編定 臺灣土地利用規劃之現況 從生態保育角度談台灣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之問題 從政策與法律面談台灣土地利用之主要癥結

土壤調查的定義 在某一地區對其土壤作有系統的觀察、描述、分類,並將其分佈繪成圖。 針對不同的土地用途,而有不同階段的土壤調查方法與目標。

土壤調查的目的 對野外土壤的特性作有系統的觀察與檢驗。 對土壤特性作完整的描述,包括物理,化學及生物性質的描述與檢驗分析。 對土壤作系統的種類,以作為土壤管理之依據。 將不同的土壤分佈繪製成土壤圖。 作不同地區土壤的分與特性,土壤解釋(Soil interpretation)。

土壤調查的應用 土壤調查須要花費很多入力物力與時間,最大的用途應是土壤的解釋。 這種解釋可應用到各方面,以促進土壤資源的合理利用。

土壤調查的應用 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 土地可利用限度之分類 土壤的改良方法 灌溉與排水技術的應用 特殊土壤的耕作方法與管理

土壤調查的應用 合理施肥推薦 土壤品質與肥力等級的評估 土壤沖蝕推估與防治 造林地的選擇 適栽性作物之規劃 其他與土地經營管理有關之資料

土壤資源調查的步驟與工具 繪製土壤圖 將各繪圖單位(mapping unit)的土壤特性說明 利用各種技術將土壤的特質與分佈繪製於圖面上。 在土壤圖上有不同的土壤繪圖單位(Soil mapping unit),包括土壤相(Soil phase),土壤聯域(Soil association)等。 在土壤調查報告書中加以說明,在繪圖中包含哪些土壤,坡度如何?

土壤資源調查的步驟與工具 將各繪圖單位內之壤加以分類 目前台灣農地坡地土壤用美國舊的分類統,已經轉換成美國新的土壤分類系統之名稱。 •台灣地區高山森林土壤調查大都採用新的土壤分類統(Soil Survey Staff, 1999)。

土壤資源調查的步驟與工具 建立與鄰近地區土壤調查結之關係 進行各種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之解釋 本地區調查結果應與四周圍已調查地區之土壤圖銜接之比較,是否正確?如不對應作修正。 進行各種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之解釋 主要著重在各種土地利用之適各性分析,如不完全適宜,應作那些管理,有那些技術可資利用,以確保土壤資源不被破壞。

土壤資源調查的步驟與工具 土壤調查依目的有不同的階段,一般分五級 概況調查(四及五級) 半詳細調查(三級) 詳細調查(二級) 非常詳細調查(一級)

土壤資源調查的步驟與工具 -土壤調查之等級及相關資訊- 比例尺 繪圖單位面積 土地利用上之規劃 1 1:1000~1:15000 <0.5ha 土壤管理與利用 2 1:12000~1:32000 0.5~4ha 土壤管理與利用,土壤適用度與利用 3 1:20000~1:65000 1.5~15ha 土壤適用度與利用,土壤規劃與利用 4 1:50000~1:300000 15~250ha 土壤規劃與利用,土地資源管理 5 1:250000~1:10000000 250~50000ha 土地資源管理

土壤調查的工具裝備 一般調查是至少要有以下工具及裝備(Soil Survey Staff , 1993): 土鑽(Auger)(一般用於農地沖積平原) 各類型之鏟子或鋤頭(台灣山地及森林土壤調查時較好用) 米尺 土壤孟氏色帖(Munsellcolor chart) 土壤採樣記錄表 採樣膠袋

土壤調查的工具裝備 一般調查是至少要有以下工具及裝備(Soil Survey Staff , 1993): 高度錶 坡度計 相機(土壤剖面、地形、植生等資料) 航空片基本圖、地形圖、地質圖等 相關的研究報告等 交通工具

土壤調查的工具裝備

土壤調查的工具裝備

土壤繪圖技術 利用土鑽(或鋤頭)在預定地點取樣 依據航空照片圖,標出預計採樣點,其採樣點的分布可用網格點(Grid)配置或沿截線路徑法(Transect)配置。 依配置之採樣點至現場以土鑽鑽取不同深度的土壤,進行現場的土壤特性描述與室內化學分析,再進行土壤分類。 依此結果可在現場描繪土壤圖之草圖,並與四週的土壤圖比對並作土壤圖的繪製與出版。

土壤繪圖技術

土壤繪圖技術

土壤繪圖技術 利用穿地雷達(Ground-penetrating Radar) 可將不同深度土壤的特性差異表示出來。 以土鑽挖出某一地點的土壤作訊號與土壤特性之比對分析後,就可將調查區的信號全部轉變成不同土壤的分布圖,非常快速準確。

土壤繪圖技術 利用電磁感應技術(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此技術可了解不同深度土壤的特性。 土壤電磁能可受土壤水分、含量、土鹽分含量及粘粒含量及型式而改變。 這項技術已成功被用於繪製粘磐層出現的深度與厚度及旱地區土壤鹽分之分佈等調查工作。

土地使用種類編定 依都市計劃法第32、33、37及第8條之規定,都市土地用可以分成下列各區 住宅區 行政區 商業區 文教區 工業區 風景區 住宅區 行政區 商業區 文教區 工業區 風景區 農業區 保護區 特定專業區

土地使用種類編定 非都市土地之使用分區:依區域計劃法施行細則第13規定,可以分成下列各區 特定農業區 一般農業區 工業區 鄉村區 特定農業區 一般農業區 工業區 鄉村區 森林區 山坡地保育區 風景區 國家公國區 其他使用區域或專用區

土地使用種類編定 土地使用種類編定後之變更 依土地法第八十二條及八十四條可由縣市政府變更編定並公布,然後呈報中央地政主管機關備查即可。 依區域計畫法公告實施後,擬定計畫機關應視實際需求,每五年通盤檢討一次,並依必要之變更。 依內政部地政司於民國80年修正之『制訂非都市地區使用分區突擊編定各種用地作業須知』作變更。

臺灣土地利用規劃之現況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2000)之網站資料指出,1950年已登錄地佔臺灣總面積比例為38%,1997年增加至52%。 在農業用地中 水田面積的變化趨勢--除在1960年至1970年間呈現成長之外,整體而言是逐漸縮減的。 水田縮減面積比例從1950年的14.5%減至1997年的13.7%,減幅不到1%,但是從絕對數字來看,這段期間臺灣水田面積共減少了28,737公頃,與1970年水田面積最大時相較,目前的水田面積更減少了53,751公頃以上。

臺灣土地利用規劃之現況 就其他農業用地項目來看 旱地、魚池、牧地面積在這將近五十年之間的變化不大。 山林地從1950年的337,555公頃大幅增加至1997年的629,613公頃,比例從9.4%增至17.5%,增加比例相當大。

臺灣土地利用規劃之現況 非農業用地方面 1950年時的建築用地面積為71,418公頃,到1997年提高至168,590公頃,比例從2.0%增加至4.7%。 交通水利用地在這段時間之內則從26,969公頃增加至101,664公頃,比例從0.7%增加至2.8%。

臺灣土地利用規劃之現況 臺灣在這五十年中(1950~1997) 農業用地面積除水田與山林地之外,變化並不顯著。 由於水稻是臺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其生態功能亦非其他農業用地可比擬。

臺灣土地利用規劃之現況 山林地雖有明顯增加,但對照登錄地以及其他地目變化情況推估,山林地大幅增加主要是登錄地面積增加所致。 臺灣的自然環境原本屬於山林茂盛的亞熱帶型態,因此實際山林地面積的變化而言,增加的可能性不大。

臺灣土地利用規劃之現況 從山坡地違法開發的面積加以佐證,從1972年至1998年6月,屬農業使用的違法開發面積達5,197公頃,佔30.24%,非農業使用的違法開發面積則有11,990公頃,佔69.76%。 這些非農業使用的違法開發行為所涉及者,除了建築用地之外,還包括道路興建或拓寬、探礦、採礦、採取土石或堆積土石、公園、森林遊樂區、遊憩用地或運動場地的開發,以及處理廢棄物等。

從生態保育角度談台灣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之問題 都會地區土地利用之問題 供給與需求並非都會地區土地利用的唯一邏輯,投資(投機)以及預期增值所導致的地價上揚,以及地價上揚所引發空間結構的不合理配置,才是台灣都會區土地利用的主要癥結。

從生態保育角度談台灣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之問題 都市邊緣地帶土地利之用問題 都市邊緣地帶土地是生態體系的生產者,可提供都市地區該生態系消費者所需之維生與寧靜性的物質與服務。 失去控制的都市擴張與土地炒作,不僅造成都市生活品質急遽惡化,更使土地資源迅速耗竭,原有土地已無法滿足各類需求,土地炒作的腳步即以鯨吞蠶食的方式,向都市邊緣地帶擴張。 其開發型態,除了彌補都市住宅用地的不足之外,還包括墓地、高爾夫球場以及休閒娛樂用地如遊樂區。造成台灣都市邊緣的山坡地遭到不當的濫墾、濫葬、濫建、爛伐等破壞。

從生態保育角度談台灣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之問題 山林地區土地利用之問題 『官有林野』地變成國有林班地,林務單位延續日人伐木的林業政策,更進一步造成原始森林與生物多樣性的破壞。 林業經營轉向農業種植,以根系更淺、固土效果差的經濟作物取代原有竹木,帶來更嚴重的水土保持問題。 都市擴張效果拓延至山林偏遠地區,而形成由休閒產業需求主導的開發傾向,進而帶動私有資本進入山區投資休閒產業(度假山莊、休閒旅館等)。 1990年代甚至成為國家經營山林的主要方向(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

從生態保育角度談台灣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之問題 海岸地區土地利用之問題 都會區的財力和中央的權力關注到海岸等偏遠地帶,大規模的開發計畫向西部濱海地區延伸。 從南到北的西部海岸線紛紛被大型工業區佔領,南北兩地沿岸也早已遭核電廠佔據。

從政策與法律面談台灣土地利用之主要癥結 台灣土地利用之主要癥結有以下幾點(劉健哲,1994) 土地利用規劃方面問題 土地使用管制方面之問題 農地利用規劃與管制問題

從政策與法律面談台灣土地利用之主要癥結 土地利用規劃方面問題 規劃體系不完整,法律基礎不完備,難以達成分層規劃之理想與總體規劃之目標。 各項計畫並無明顯之上下位關係,遑論相互配合與補充。 各層次計畫主管機關之角色混雜,影響計畫施行成就。 土地利用規劃未能兼顧自然保護與景觀維護的要求,影響生活的環境品質。

從政策與法律面談台灣土地利用之主要癥結 土地使用管制方面之問題 土地使用類別編定所依據之原則未臻周詳,編定體系紊亂。 使用地變更缺乏客觀一致之標準,影響土地使用管制成效,有限土地資源的分配與利用難以納入正軌。

從政策與法律面談台灣土地利用之主要癥結 農地利用規劃與管制問題 農地使用管制效果不彰,農地農用原則未能有效掌握,地方執行管制的人力與經費亦嚴重不足,至農地非法轉用情形(水田變魚塭,林地變果園、茶園或菜園)普遍存在。 農地變更使用缺乏客觀一致的標準,農地變更案件頻繁,管道亦多。目前農地的維護大都僅限於非都市土地特定農牧用地,其轉用限制嚴格。都市計畫農業區之用地,均為財團炒作之主要對象。

從政策與法律面談台灣土地利用之主要癥結 農地利用規劃與管制問題 許多農業部門的農業規劃,利用與管制措施,大都不具有法定的效力與約束力,對農業發展有不利影響時,亦無否決能力。 農地重劃目標過於狹窄,僅著重在坵塊整理,農、水路改善及灌溉設施之興建等,未能像歐美日等國同時兼顧自然生態與景觀維護的要求以及整體育林地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