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 的 宗 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专题复习之政治常识 中牟一高 李建军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一、 “ 胸有成竹 ”—— 知识网络的构建 性质 地位 领导 方式 执政 方式 建设 指导 思想 名称内容职能机构优越性.
Advertisements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马克思主义 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主讲人:李宏.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及指导思想 高教区联合党校.
第六课 第一 框 总览 第三单元 知识细解一 知识细解二 对点训练.
学党章 守规矩 做合格共产党员.
党课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 辅导讲座一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热 烈 庆 祝 中国共产党建党87周年.
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 ——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 (学校党课参考) 中共无锡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 2004年9月20日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模块三 专题十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领导核心.
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 张绍林 二00五年八月四日.
第二章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党的群众路线研究.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许玲英.
学党章,炼党性, 树立当代大学生先进形象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赵玉苏.
学习十八大新党章 红英小学 此处添加单位名称.
“二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微党课 谈如何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湖州市港航管理局局机关党总支第一支部.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桑学成.
党委书记、所长 罗卓雅 ~
第 一 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章 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和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
群众路线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基石 李 为 农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党章.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章程》 填空学习之一 (总纲部分)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开卷。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分析题。 考试范围:考试内容涉及于每一章。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 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科部.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课题组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十三、两种力量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南城中心小学党支部 2016年5月18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及其历史进程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12讲: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的工程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要坚持党的领导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中共舟山教育学院委员会宣 2013年6月.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课程标准 : 1、阐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13课时 腾飞的东方巨龙 考 点 聚 焦 考 题 探 究 考 点 拓 展 1.
                                                                                                                                                                
在学习本单元时请学员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通过对党的九十五年历史的回顾,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Harvard ManageMentor®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永 永 远 的 丰 碑 PPT模板下载: 行业PPT模板: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 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辅导材料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党 的 宗 旨

一、什么是党的宗旨 党的宗旨是指党的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是党全部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党组织和每个党员一切言论和行动所遵循的准则。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

二、党的宗旨所涵盖的思想内容的三层含义 一是标明服务的范围是“人民”,强调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这是宗旨内涵中“量”的界限,更是“质”的界限,它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的价值取向、执政理念的本质特征。 二是标明服务的要求要做到“完全”、“彻底”、“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这就保持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永远同人民心连心,真正显示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色。

三是标明服务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一个“谋”字充分表明:服务主体在精神状态上是主动地自觉地服务,而不是消极应付;思路上是创造性地服务,而不是墨守成规;行动上是脚踏实地地服务,而不是坐而论道、患得患失;标准是以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的检验标准,而不是自我满足、自以为是。

三、党的宗旨的内涵 1、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2、中国共产党任何时候都必须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四、对党的宗旨的认识 (一)深刻理解党的宗旨含义及其确立的根源 党的宗旨表明立党的目的。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一,这是由党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所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毛泽东同志精辟地概括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第二,这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决定它不是代表少数人或单纯为本阶级谋利益的集团,而必须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这是由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实现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历史使命。党的这一历史使命,不仅完全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意志和愿望,也完全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因为如此,党必须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斗,去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我们党从创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对党的宗旨作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同志把这一标准具体化、形象化,提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其准确地概括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展了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因此,党的宗旨内涵,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进的精神动力、指路明灯。

(二)深刻认识党的宗旨地位及其作用 第一,党的宗旨是党的根本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历史表明,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不仅要看它由什么人组成,而且更要看它代表什么人的利益并在实践中能否实现这些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阶级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的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建党8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党的宗旨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中,集中体现在制定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上,体现在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上。

第二,党的宗旨是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革命党成为执政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人民那里汲取了无穷力量。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党的宗旨,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什么时候背离了党的宗旨,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也表明,一个国家政权的更替、一个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执政体制、执政能力、执政成效不能令人民满意,就会丧失政权,失去执政地位。20世纪后期,拥有88年党龄、2000多万党员、执政长达70多年的苏联共产党瞬间丧失政权的教训,就在于它修正了自身的理论、纲领、路线,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失去了先进性这一党的生命线。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同样如此。我们要经常用这些教训自警自醒,始终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

第三,党的宗旨是党员的行动指南。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党的宗旨依赖于全体党员的实践去实现。没有全体党员具体的、富有说服力的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党的宗旨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因此,坚持党的宗旨,既是对人民的承诺,也是对全体党员的根本要求。每个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行为,都会换来群众对党的信赖、爱戴和拥护,能使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三)、牢牢把握党的宗旨的时代特征 我们党自建立以来,党的宗旨从未有过改变,它始终是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前进的旗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党的历史任务、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和要求不同,坚持和实践党的宗旨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在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代表人民群众要求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先进性,集中体现在“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上,涌现出李大钊、方志敏、夏明翰、杨靖宇、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无数革命先烈,他们是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宗旨的实践典范。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和计划经济时期,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大愿望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尽快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我们党在这一时期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个时期党员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大公无私、忘我工作、甘于奉献、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上。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自己”;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王国福“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铁人”王进喜和他的战友的“十不精神”等等,都以实际行动实践着党的宗旨。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于发展经济,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党的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现代化建设,使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在实践党的宗旨。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先进性,集中体现在:经受得住市场经济、个人利益得失的考验,团结和带领群众投身于党所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孔繁森以身殉职,向党和人民交出人生最后的答卷是发展阿里地区经济的12条建议;郑培民权为民用、利为民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吴天祥千方百计为民排忧解难;牛玉儒以饱满的激情忘我工作;任长霞忠于职守,执法为民等等,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涌现出的先锋典范,在人民群众中有口皆碑。

(四)、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党的宗旨的基本要求 在新世纪新阶段,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事业,赋予党的宗旨新的时代内涵,对坚持党的宗旨提出了更高标准。 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人民的愿望,是时代的要求,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邓小平同志总结出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党必须努力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和体现了人民的意愿。每一位党员都应该懂得:加快发展是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民富国强,归根结底要靠发展。要使人民群众通过发展得到更多的实惠,使我们党的宗旨通过造福于民的实践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把党的宗旨落到实处,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只有这样,才能有力量、有智慧、有办法战胜困难。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坚持反腐倡廉,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党的宗旨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永远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做到清正廉洁,是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是新时期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近些年来,腐败问题已成为损害党的形象、疏远党群关系、危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严重问题。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和“八项要求”,保持清正廉洁,保证我们党始终成为清正廉洁的党,始终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五)、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 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党的建设注入了生机,给党员提出了保持先进性的新要求。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党员坚持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推进党所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党员坚持党的宗旨,当前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脚踏实地地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要正确处理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发扬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 第三,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第四,要切实为基层多办实事,多解难事,多排忧事。 第五,要清正廉洁,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