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 程:東、西民主思潮專題 指導老師:蕭欣義 教授 學 生:陳金興 日 期:2006/04/20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Advertisement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木工藝-陳啟村 產設一甲 4A31C009 李侑珊.
中國人壽 徐真真.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臺灣現代詩 Taiwan Modern Poetry 第四講:紀弦六大信條 授課教師:臺灣文學研究所 柯慶明 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大陸姐妹校介紹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文化差異 Elick Yang.
P119.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使用電子資料庫 搜尋臺灣史關鍵字.
Regression for binary outcomes
Nvidia student ambassador mission one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遲心筠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 RSS介紹及其在圖書館的應用 遲心筠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
中州科技大學 班級 : 運促一乙 學號 : D 姓名 : 簡嘉興.
授課教授:石文傑 博士 報 告 人:施金橐 學 號: 日 期:98年03月06日
達利.
中華民國台灣 民國80年到92年人口問題 簡報 江聰輝ˋ吳彥儒 93年9月23日
台灣的新公民意識 徐永明 中研院社科中心.
美華藝術協會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学院学生学者联谊会 哥倫比亞大學亞太發展協會 協辦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好書介紹   2009年12月14日.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 三姑六婆計算機 2. 流動FAX機 3. Card Talk 4. 搜尋引擎
虛擬傢俱館 指導老師: 高玉芬 老師 組員: B 黃琪芳 B 蔡宜眞 B 林政緯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黃美廉:幼時罹患腦性麻痺.
宜寧高級中學103學年度 期末家長委員會議 歡迎蒞臨指導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第一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2005~2009年一千大企業最愛大學生總排名(cheers雜誌)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Parasitics Extraction (PEX) 與 postsimulation(posim)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P106.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多元文化概論.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問句 黃勇仁.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課 程:東、西民主思潮專題 指導老師:蕭欣義 教授 學 生:陳金興 日 期:2006/04/20 現代台灣民主: 橫的移植 vs. 縱的繼承 課 程:東、西民主思潮專題 指導老師:蕭欣義 教授 學 生:陳金興 日 期:2006/04/20

一、 前 言:本書大意 1.《台灣「民主文化」發展史研究》一書,作者陳君愷批判學界大老余英時等大中國意識、和只會處處標榜客觀中立,其實是為虎作倀,踐踏台灣民主的學者。 2.本書共分八章,第一章<緒論>,作者指出:本書當中所謂的「民主文化」,係指「形式民主」(民主典章制度)與「實質民主」(相應的文化習慣)交織而成的總體文化表現。

3. 另外,關於台灣民主制度與民主運動發展的研究,總體而言,大都呈現「三個彽估」與「三個高估」。 4. 第三,在史料方面,本書特別重視曾經經歷日治與戰後兩個歷史階段之台灣民主運動者的回憶,試圖藉由他們的經驗,以史為鑑,比較台灣民主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變化,期待能對台灣「民主文化」的形塑過程,做一初步探討,並展望未來的方向。

二、 「民主在台灣」的虛相與實相 第七章中,作者首先指出:若干台灣民主運動的支持者,因歷史認識的限制,而形成一種有待商榷的「主流論述」,亦即在緒論中所提出的三個低估與三個高估。雖然這是由於時代因素與階級立埸所產生的限制,但現在應該是調整這個觀點的時侯了。 其次,關於台灣民主與所謂「儒家文化」之間關係的問題,作者認為:重點並非儒家文化「妨礙」或「幫助」了台灣民主的發展,而是儒家文化對台灣民主的發展,關係並不大。

第三,作者以為,台灣可謂是全球華人少有的成功典範,然而由於長期被殖民的歷史經驗,特別是戰後對美國的依賴,加上國民黨對本土文化的壓制與歧視,導致民族自信心不足。不過,只要台灣能繼續改善民主實踐上的各項缺點,台灣本身即可以後來居上,甚至成為世界上的民主典範之一。

三、 橫的移植 vs. 縱的繼承 本書第116頁,作者特別注意到「橫的移植」、「縱的繼承」的論述。他認為:長期以來台灣的學術界,常常不自覺的有一種「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的論述方式。……他們鮮少追溯台灣民主發展的本土根源(特別是日治時期的經驗),而是拿「1949年前的中國」,直接銜接「1949年後的台灣」。

紀 弦 的 新 詩 本書第128頁註4,作者說:所謂「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 」的說法,出自「現代派」詩人紀弦 (外省人)對台灣新詩發展史的論斷。這個偏頗的論斷,首當其衝的即是「台灣文學史」。…… 紀弦於1956年2月出版的《現代詩》第十三期上正式宣布「現代派」已告成立。該派主張「領導新詩的再革命,推行新詩的現代化」,並於同期封面上刊出六項「現代派的信條」:

2.我們認為新詩乃是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這是一個總的 看法,一個基本的出發點,無論是理論的建立或創作的實踐。 1.我們是有所揚棄並發揚光大地包容了自波特萊爾以降一切新 興詩派之精神與要素的現代派之一群。 2.我們認為新詩乃是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這是一個總的 看法,一個基本的出發點,無論是理論的建立或創作的實踐。 3.詩的新大陸之探險,詩的處女地之開拓。新的內容之表現; 新的形式之創造;新的工具之發見;新的手法之發明。 4.知性之強調。 5.追求詩的純粹性。 6.愛國。反共。擁護自由與民主。

熱門的文學研究所入學考題 1.國立清華大學92學年度台灣文學研究所 「試評述紀弦所謂現代詩是『橫的移植』,不是 『縱的繼承 』的說法。 30%」 2. 國立成功大學91學年度台灣文學研究所 「部分文學史家認為60年代台灣文學主流(如 《現代文學》)是引進或移植西方現代主義文學 思潮,並用以對抗及批判中國傳統文化…。你 個人對這一論點有什麼看法?…25%」

四、 形塑台灣民主文化 「台灣之所以能夠民主化,其背後最重要的文化因素,恐怕恰恰不是什麼『儒家文化』,而是其海洋民族的性格以及開發史的特質使然。」作者 又進一步指出「台灣民主有許多部分,乃脫胎自『非封建性』的台灣文化。」(P.121) 另外,除了「非封建性」的台灣文化,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應當是「封建性」的日本文化的導入。(P.122~123)

三 個 低 估 與 高 估 1.對日治時期的低估,對戰後時期的高估 2.對本省精英的低估,對外省精英的高估 3.對行動實踐的低估,對言論自由的高估 這三個低估與三個高估是環環相扣的。 也說明了學界研究戰後台灣史,常常陷入國民黨的歷史解釋,而無法探究台灣民主發展原因。

筆者以為,其實三個低估/三個高估、橫的移植/縱的繼承的問題,不僅存在於民主運動的討論。 以經濟發展為例,對戰後所謂「經濟奇蹟」而言,我們究竟是國民黨政權所宣稱的民生主義、財經官僚以及隨之飄洋過海而來的黃金(橫的移植)來解釋比較合理?還是用移墾社會的勤奮精神、具海洋文化特色,台灣很早就被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以及日本政府的現代化建設(縱的繼承)來詮釋比較貼切?這種比對,在文學、藝術、宗教、教育等面向也是存在著橫的移植/縱的繼承等類似的爭論。而作者此一觀點可用來反省戰後台灣歷史、文學、政治等發展的諸多面向,極具啟發意義。

「一般人認為中、臺之間存在著一條自然的臍帶。通俗上所說的「臺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強調這種臍帶關係的永性。 不過,自古的「古」到底是指什麼時代?是三國、隋、明、清初或清末?……這條祖國臍帶是否剪而不斷?誰剪過了它?是帝國主義陰謀家和他們的走狗嗎?把這些問題釐清後,當前中、臺關係的構想是否必須全盤調整?…」 (蕭師欣義〈祖國臍帶誰剪斷? 〉)

現代台灣民主是橫的移植?縱的繼承? 若以台灣為主體來看,則不可忽略台灣本土「原生」的意識以及追求獨立自主的奮鬥過程。所謂「祖國」的臍帶,早被國民黨與共產黨剪斷了!因為「國共曾經倡導台灣獨立」(蕭師欣義語)。 台灣與中國在文化上也許有所牽連,但在民主化的過程,絕對不是從中國「橫的移植」過來的。台灣的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所走過的足跡,並與外來或「遷佔者」政權(李師筱峰語)的抗爭及爭取民主的決心,是台灣民主「縱的繼承」的最佳詮釋。

五、結 論 現代台灣民主的民主化過程非常獨特。現在,全世界研究台灣問題的人,或許已有所了解,台灣的民主化具有兩項重要意涵。一是如何以民意為依歸,實現「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理想。…… 長久以來,台灣人民都無法擁有屬於自己的政權。也就是說,台灣長期遭受外來政權的「壓迫」。所以對台灣來說,如何掙脫外來政權,就成了最大的問題。同時,究竟是認同中國、還是認同台灣的族群問題,也必須釐清解決。這是相當錯綜複雜的問題。 台灣的民主化究竟有何目標?簡單來說,就是「台灣的本土化」。

認同台灣,不代表否定歷史中國。 認同台灣,就必須清楚切割現實中國與理念中國的無謂糾葛。 認同模糊的長期存在,與台灣在其歷史發展的進程裏,處於被宰制的位階有關,從屬的社會屬性,使主體意識被壓抑至底層,乃至生存於過去日本「同化主義」及現在「大中國一統主義」的夾縫中。 燃燒吧,火鳥!─台灣浴火重生!

報 告 完 畢 請 多 指 教 謝 謝

附件1:胡適的「白話文學運動」 早在胡適出國之前,中國就有白話報紙,胡適也寫過白話文,但當時沒有人認為白話是“文學”,更沒有人以為白話可以作詩詞戲曲。這個觀念是胡適第一個提出來的,所以胡適可 說是白話文學的第一人。 1916年,當他還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時,就有“活文學”的想法,認為文言文已是半死的文字,白話文才是活的文字,白話可以產生第一流的文學。不但如此,而且白話作的小說詩詞,戲曲早已存在,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文學。此說一出,胡適的朋友大多不以為意。

在哈佛大學的梅覲莊尤其反對。大家開始筆戰。梅覲莊更寫了一封措詞激烈的信給胡適,說文字必須經第一流的文學家,美術家鍛練琢磨,才成文學,白話不過是“俗字俗語”絕不成文學。胡適接到信後,一時童心大發,寫了一首詩“答梅覲莊”。胡適一生寫了很多首詩,而這是第一首白話詩,也是最長的一首詩(一千多字)。此詩一出,胡適的朋友全氣得跳腳。胡適清楚地說明,文字有死活,現代的人就要用現代的文字來作文章,讓大家都讀得出,看得懂。

附件2:本 省 精 英 石錫勳(1900.8.2 - 1985.9.22 ),彰化縣人。1922年畢業於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長年從事反抗運動,歷任臺灣文化協會理事、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理事。1923年治警事件發生,遭到搜查並扣押,後被判罰金百圓。1927年臺灣文化協會分裂後,仍繼續留在該會。此外,亦曾任南亞製粉株式會社社長。戰後之初,被推為彰化市接管委員會主席、彰化市長、三民主義青年團彰化分團主任等職。1946年當選彰化市參議員。

自1954年起,以無黨籍身分三度競選彰化縣長,均告失利。1957年與李萬居、郭雨新、吳三連、高玉樹、楊金虎、許世賢等人發起組織中國地方自治研究會,但其申請遭到駁回。1960年參與以雷震為首之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被推為17名召集人之一。1963年參選省議員,高票落選。1968年被青年黨提名為彰化縣長候選人,旋因涉及彰化顏尹謨案,遭判刑7年。經抗日老友蔡培火奔走營救,獲保外就醫,避居高雄。 (摘自《臺灣歷史辭典》本篇撰文者:陳君愷)

楊金虎 (1898 - 1990 )臺南歸仁人。先後畢業於關廟公學校及臺南市第二公學校實業科。1915年考進臺北醫學專門學校,1920年畢業,曾駐診於關廟公醫館。1925年插班考進日本醫科大學專門部四年級,次年畢業回臺,辭去公醫職務,轉往高雄自行開業,1931年建立仁和醫院。其間,結識熱衷社會運動的楊振福,在其引介下,加入林獻堂、蔣渭水所領導的臺灣民眾黨,並擔任該黨高雄支部常務委員,以及政治委員會委員。1935年參加首次民選市會議員選舉,以第二高票當選,4年後並獲連任。戰後,任三民主義青年團幹事。

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曾遭到逮捕。11月出馬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獲得當選。次年,赴南京出席國民大會時,加入中國民主社會黨(民社黨)。 1949年出任高雄區合會儲蓄公司董事長,旋於次年公司爆發倒閉案而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入獄1年餘後獲假釋。1954年獲民社黨提名參加第二屆高雄市長選舉落選,後三度參選市長,終在1968年以70歲高齡當選第六屆高雄市長。在市長任內,由於涉及市府顧問洪雲龍「賣官鬻爵」案,市長卸任後隨即遭收押偵辦,初審被處有期徒刑5年,上訴中因病保外就醫,直到過世前官司都尚未定讞。 (摘自《臺灣歷史辭典》撰文者:莊天賜)

楊 金 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