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學年度 第一學期 孝經會考績優學生 頒獎典禮
孝經會考即景
主考官與所有工作人員合影
孝經會考入圍名單 貿一甲 廖婞如 盧妍伶 許曉雯 貿一乙 黃俐菁 張詒婷 姜同凌
孝經會考入圍名單 企一甲 時聖文 鄧星儀 戴靜文 企一乙 洪玉庭 張祺萍 陳梓柔
孝經會考入圍名單 資一甲 陳仲豪 余子琳 許恩菁 資一乙 楊鈺婷 許靜瑜 林蓓欣
孝經會考入圍名單 物一甲 林庭安 李思柔 洪佳琪 物一乙 于士翔 張蓉升 張意梅
孝經會考入圍名單 行一甲 林宛儒 賴美芸 陳冠宇 科一甲 方怡婷 陳勁甫 張世穎
不只要教專業知識 更要教良好的生活態度
典 故 說 明 仔細聽我說,故事的開始是這樣子的--
會場入口大門 仿台南孔廟的『入德之門』 與『聖域』、『賢關』 全台首學台南市孔子廟入德之門為進入明倫堂空間之象徵性入口。
台南孔廟的『入德之門』
入德之門 就建築而言,現有之入德之門是由中央三開間之主體與兩邊的側室組成面寬五開間之門屋,前後均有簷廊。中央最寬,門額題「入德之門」,左右有花格窗:兩側較窄,東邊門額題「聖域」,西邊題「賢關」。
入德之門 昔日由各地選出的學子,必須經過此門才得入內,表明了學子若要成為聖賢,一定要從修養品行開始。
臺南孔廟入德之門內外均有柱子支撐屋架,外為石柱,內為木柱;屋頂為硬山,燕尾收頭。與主體東西牆相接之側室北面為開敞之空間、東西牆面北側嵌有清康熙五十二年(一七一三年)之「台灣府學學田知照」與清嘉慶二十三年(一八一八年)之「重修文廟碑記」兩塊石碑,其餘則為紅牆開石條窗,並以馬背為山牆收頭。
狀元橋 傳說多走走狀元橋 可提高中狀元的可能性
狀元橋典故 一般孔廟橫架在「泮池」之上,都有一座稱為「泮橋」之拱橋,因為泮橋是春秋時孔夫子講學的地方,所以古代狀元在回鄉祭祖時都要從孔廟這座橋上走過,到主殿祭祀孔子,表達對萬世師表的景仰、感謝孔子的千秋萬世教化之恩。並期許自己作為後世學子,要將「仁義」、「孝悌」牢記於心,把聖賢的精神發揚廣大。
狀 元 糕
狀元糕的起源與製作 清朝有位書生進京趕考卻名落孫山,盤纏耗盡,為了能繼續留在城內並等待再次應試的時機,他便想出將米磨成細粉,盛置竹筒內炊熟的小點心,在街上販售維生,當時把它叫「竹筒粿」或「摃子粿」。不久後,他再度赴試並考取狀元,便將此糕點獻給皇上品嚐,結果備受讚美而賜名「狀元糕」。清末他帶著蒸糕炊具衣錦還鄉,便成為一種有名而特殊的點心。
當初那位舉人並非憑空想像米粿的形狀,他入京的目的就是要考取狀元,所以特地按照狀元頭上的官帽依樣畫葫蘆,希望能為自己帶來好運。從此每逢考季,很多人就會為家中孩子購買狀元糕,期盼孩子吃了之後,能金榜題名,在課業上有 亮眼的表現,因而狀元糕成為 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 母們不忘購買的甜點。
現在的狀元糕是用蓬萊米浸水磨成細粉,有甜鹹兩種口味,甜的是添加糖、白麻、黑麻及花生粉;鹹的是添加菜脯、香菇、豆干及胡蘿蔔。除了好吃、模樣可愛之外,名稱吉利也是主因。
狀元糕的作法是:先將一些墊底的糯米粉放入特製的木頭模型中。
再放入內餡,如花生粉或芝麻粉,再蓋上一層粿粉,
插上一個有強力蒸氣的蒸氣孔,蓋上蓋子,待約十數秒冒出煙時就已熟透。
此時拿離蒸氣孔插入一根固定在桌上的木棍,讓裡頭的活塞凸起,狀元糕就可輕鬆拿出。
完成後放涼一下便可販售
《孝經》〈開宗明義章〉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 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脩厥德。』」
《孝經》〈廣揚名章〉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