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培训 药学专业知识(一) 药物分析 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培训 药学专业知识(一) 药物分析
国家药品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关于药品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的技术要求,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涉及到药品全过程。
国家药品标准的效力 “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是违法的行为。
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原则 1.检测项目的制订要有针对性 2.检验方法的选择要有科学性 3.标准限度的规定要有合理性
《中国药典》的沿革 1953。1963开始分一、二部。1977、1985有英文版出现。1990《药品红外光谱集》另行出版。1995取消拉丁文,二部外文名称改为英文名。2005开始分三部,第三部收载生物制品,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2010 《中国药典》的基本结构
凡例的主要内容 1.关于规格的规定 2.关于贮藏的规定 3.关于检验方法和限度的规定 4.关于标准品和对照品的规定
5.关于计量单位的规定 名称单位长度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体积升(L)毫升(mL)微升(μl)质(重)量千克(㎏)克(g)毫克(㎎)微克(μg)纳克(ng)压力兆帕(MPa)千帕(kPa)帕(Pa)动力黏度帕秒(Pa·s)运动黏度平方毫米每秒(mm2/s)波数负一次方厘米(cm-1)密度千克每立方米(㎏/m3)克每立方厘米(g/cm3)放射性活度吉贝可(GBq)兆贝可(MBq)千贝可(kBq)贝可(Bq)
6.关于精确度的规定 7.试验时的温度 水浴热水温水或微温室温冷水冰浴放冷 98~100 ℃70~80 ℃40~50 ℃10~30 ℃2~10 ℃0 ℃至室温 8.试药、试液、指示液、试验动物、说明书、包装、标签,符合相关规定 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 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正文主要内容 1.名称:中文、汉语拼音、英文 2.有机物的结构 3.分子式和分子量 4.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 5.含量或效价 6.性状 主要记叙药物的外观、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常考) (1)溶解度 (2)物理常数
7.鉴别 指用规定的试验方法来辨别药物的真伪。对已知物。 (1)化学方法 (2)物理化学方法 (3)生物学方法 8.检查 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试验方法和限度,以及均一性、纯度等制备工艺要求的内容。
9.含量测定 10.类别 11.贮藏(与凡例“关于贮藏的规定”相联系)
附录的主要内容 1.附录 制剂通则、通用的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制剂通则系按照药物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
2.索引 中文索引、英文索引。
主要的外国药典 一、美国药典(The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简称:USP 二、英国药典(BritishPharmacopoeia) 简称:BP。 三、欧洲药典(EuropeanPharmacopoeia) 简称:Ph.Eur.或E.P. 四、日本药局方 简称:JP。
3.中国药典收载品种的中文名称为 A.商品名 B.法定名 C.化学名 D.英译名 E.学名 B
6.《中国药典》规定原料药的含量百分数,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 A.110.0% B.105.0% C.103.3% D.101.0% E.100.5% D
7.《中国药典》规定“冷处”系指 A.0℃ B.0~2℃ C.2~5℃ D.2~10℃ E.-2~2℃ D
8.《中国药典》规定“极易溶解”系指 A.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不到0.1mL中溶解 B.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 C.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不到3mL中溶解 D.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不到5mL中溶解 E.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不到10mL中溶解 B
9.《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是 A.ChinesePharmacopoeia B.Pharmaceuticalanalysis C.JapanesePharmacopoela D.BrmshPharmacopoeia E.USP A
11.药典规定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A.±0.1% B.±1% C.±5% D.±10% E.±2% D
12.《中国药典》规定称取“0.1g”系指 A.称取重量可为0.05~0.15g B.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 C.称取重量可为0.07~0.13g D.称取重量可为0.08~0.12g E.称取重量可为0.09~0.11g B
17.《中国药典》的颁布者为 A.卫生部 B.药典委员会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D.国务院 E.商务部 C
19.《中国药典》收载药物只用通用名称,不再列副名是从哪年版开始 A.2000年版 B.1995年版 C.1990年版 D.1985年版 E.1977年版 B
20.药品红外光谱图收集在药典的哪一部分内容中 A.不在药典中,另行出版 B.凡例 C.正文 D.附录 A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取样→检验→记录报告。 其中检验包含: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1.对取样的要求 2.对报告记录的要求
误差 误差是测量值对真实值的偏离。误差越小,测量的准确性越高。 1.按误差的计算 (1)绝对误差 (2)相对误差 2.按误差的来源
有效数字 1.有效数字 2.读数 3.要求 4.有效数字的修约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 一、准确度 二、精密度 1.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2.要求 3.考察内容包括
三、专属性 四、检测限 1.目视法 2.信噪比法
五、定量限 六、线性 七、范围 八、耐用性 九、不同的检验项目对方法验证指标的要求
效能指标鉴别杂质检查定量测定限量测定含量测定 准确度 √ 精密度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 范围 耐用性
2.旋光计的检定应采用 A.水 B.石英旋光管 C.标准石英旋光管 D.梭镜 E.蔗糖溶液 C
4.药品检验工作程序 A.性状、检查、含量测定、检验报告 B.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原始记录 C.取样、检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记录与报告 D.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E.性状、鉴别、含量测定、报告 C
8.下列误差中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A.指示剂不合适引入的误差 B.滴定反应不完全引入的误差 C.试剂纯度不符合要求引入的误差 D.温度波动引入的误差 E.未按仪器使用说明正确操作引入的误差 D
9.对药品检验工作中测量的有效数字的要求是 A.只允许最末的一位差1 B.只允许最末二位欠佳 C.只允许最后一位差±1 D.只允许最后一位差0.3mg E.只允许最后一位差2 C
12.将0.12与6.205相乘,其积应是 A.0.7446 B.0.745 C.0.75 D.0.74 E.0.7 D
13.将0.369、0.0035、0.18相加,其和应是 A.0.5525 B.0.552 C.0.553 D.0.55 E.0.6 D
19.减少分析测定中偶然误差的方法为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进行仪器校准 D.进行分析结果校正 E.增加平行试验次数 E 20.RSD表示 A.回收率 B.标准偏差 C.误差度 D.相对标准偏差 E.变异系数 D
21.精密度是指 A.测得的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B.测得的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 C.表示该法测量的正确性 D.在各种正常试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分析所得结果的准确程度 E.对供试物准确而专属的测定能力 B 22.回收率属于药物分析方法验收证指标中的 A.精密度 B.准确度 C.检测限 D.定量限 E.线性与范围
25.用于药物杂质定量检查的分析方法验证不需要考虑 A.耐用性 B.检测限 C.精密度 D.准确度 E.定量限 B 26.用于药物鉴别的分析方法验证需要考虑 A.范围 B.线性 C.准确度 D.耐用性 E.精密度 D
30.测定样品的重复性实验,至少应有多少次测定结果才可进行评价 A.10 B.6 C.8 D.5 E.3 B
物理常数测定法 熔点测定法 一、基本概念 1.固体溶化成液体。 2.熔融同时分解 3.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
旋光度测定 一、基本概念 1.旋光现象 2.旋光度 3.比旋度 4.测定旋光度的意义
旋光度的计算 对液体供试品: [α]tD=α/l·c 对固体供试品: [α]tD=100α/l·c 物质含量与旋光度的关系:物质的含量与旋光度成正比。 c=100α/l×[α]tD
三、测定方法 1.旋光仪 2.实验时调节温度 3.特别注意 四、应用 1.鉴别 2.杂质检查 3.含量测定
PH值测定法 测定法PH值的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 测定方法 1.定位 2.用两点法进行校正,使所测的溶液PH值在两种标准缓冲液之间3.药典规定的五种标准缓冲液 应用 1.PH检查 2.控制酸度
经典试题 1.旋光度测定时,所用光源是 A.氢灯 B.汞灯 C.钠光的D线(589.3nm) D.254nm E.365nm C
6.中国药典收载的熔点测定方法有几种?测定易粉碎固体药品的熔点应采用哪一法 A.2种,第一法 B.4种,第二法 C.3种,第一法 D.4种,第一法 E.3种,第二法 C 7.比旋度计算公式中c的单位是 A.g/L B.mg/mL C.100mg/L D.g/100mL E.mol/L D
10.测定溶液的pH值时,仪器定位后,要用第二种标准缓冲液核对仪器示值,误差应不大于多少个pH单位 A.±0.05pH B.±0.04pH C.±0.03pH D.±0.02pH E.±0.01Ph D 11.测定旋光度的药物分子结构特点是 A.饱和结构 B.不饱和结构 C.具有光学活性(含不对称碳原子) D.共轭结构 E.含杂原子(如氮、氧、硫等) C
12.旋光度测定时,配制溶液及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均应调节温度至 A.10℃~30℃ B.15℃~30℃ C.20℃~30℃ D.20℃±0.5℃ E.25℃±2℃ D 13.称取葡萄糖100.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于20℃用2dm测定管,测得溶液的旋光度为+10.5°,求其比旋度 A.52.5° B.-26.2° C.-52.7° D.+5.25° E.+105°
16~17题共用选项 A.钠光 D线 B.日光 C.旋转式黏度计 D.第二法 E.第三法 16.《中国药典》规定测不易粉碎固体药品熔点的方法 17.《中国药典》规定测定凡士林及其类似物质熔点的方法 DE
20.《中国药典》测定熔点的仪器用具有 A.烧杯 B.b形管 C.温度计 D.毛细管 E.加热器 ABCDE
酸碱滴定法 一、强酸强碱滴定 化学计量点时:pH=7.00 用强碱滴定强酸可选择的指示剂:酚酞、甲基红、甲基橙。
二、强碱滴定弱酸(NaOH滴定醋酸) (1)在化学计量点时pH大于7; (2)突跃范围在碱性范围; (3)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酚酞或百里酚酞等。 三、强酸滴定弱碱 1.化学计量点时PH小于7。 2.突跃范围在酸性范围。 3.选择酸性指示剂,如甲基红、溴甲酚绿、甲基橙。
非水溶液滴定法 非水碱量法 非水酸量法 溶剂 酸性溶剂:冰醋酸 碱性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乙二胺 滴定液 高氯酸的冰醋酸滴定液(加醋酐除水分) 甲醇钠的苯-甲醇溶液 、氢氧化四丁基铵的甲苯-甲醇溶液 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质,结晶紫为指示剂 苯甲酸为基准物质 麝香草酚蓝为指示剂 终点判断 电位法 指示剂:结晶紫 紫—蓝紫、蓝、绿、黄绿→黄绿 强碱→弱碱 指示剂: 麝香草酚蓝(百里酚蓝) 偶氮紫 溴酚蓝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碘量法 直接碘量法 剩余碘量法 滴定反应 I2 +还原性物质→2I- I2(定量过量)+还原性物质→2I-+ I2(剩余) I2(剩余)+ 2S2O32- → 2I- + S4O62- 反应条件 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指示剂 淀粉指示剂 碘 淀粉指示剂 滴定液 碘滴定液 碘滴定液+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标定基准物 三氧化二砷 重铬酸钾 典型分析实例 维生素C 咖啡因
总结
经典试题 2.溴百里酚蓝的pKIn为7.3,其变色范围是 A.4.4~6.4 B.6.3~8.3 C.7.6~8.8 D.8.1~10.1 E.9.5~10.7 B
4.用盐酸滴定液滴定氨水时,使用的指示剂是 A.甲基红 B.铬黑T C.酚酞 D.淀粉 E.硫酸铁铵 A
5.标定滴定液的准确浓度时,需用 A.对照品 B.标准品 C.纯净物质 D.基准物质 E.化学物质 D
7.非水碱量法测定有机碱的氢卤酸盐时,应加入何种试剂消除干扰 A.醋酸铵 B.硝酸银 C.醋酸汞 D.硝酸 E.溴化钾 C 8.《中国药典》规定亚硝酸钠滴定法采用哪种方法指示终点 A.电位法 B.外指示剂 C.自身指示剂 D.永停滴定法 E.氧化还原指示剂 D
10.直接碘量法测定的药物应是 A.氧化性药物 B.还原性药物 C.中性药物 D.无机药物 E.有机药物 B
16.标定甲醇钠的基准物为 A.苯甲酸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硼砂 D.枸橼酸 E.重铬酸钾 A
18.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具芳伯氨基药物时,加入溴化钾固体可加速重氮化反应速度的原因在于 A.生成HNO2 B.生成NOCl C.生成NOBr D.生成HBr E.NOBr重氮化反应的速度比NOCl快300倍 D
19.下列酸碱指示剂中在酸性区域变色的有 A.溴酚蓝 B.甲基橙 C.甲基红 D.酚酞 E.百里酚酞 ABC 20.滴定分析的方式有 A.对照滴定法 B.直接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空白滴定法 E.剩余滴定法 BCE
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原理 A=-lgT=-lgI/I0=Ecl (1)吸收系数 摩尔吸收系数 百分吸光系数 吸光系数越大,表示该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越强。
含量测定 (1)单组分样品的定量方法 ①对照品比较法 C样=C样×A样A样 ②吸收系数法
二、红外光谱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峰位 峰强 归属基团或化学键 3750~3000 强 O-H, N-H 3300~3000 弱~中等 =CH、=CH、Ar-H 3000~2700 弱~强 C-H (烷基)、-CHO 2400~2100 C=C、C=N 1900~1650 C=O(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 1670~1500 中等~强 C=C, C=N, N-H 1300~1000 C-O(醚、酮、羧酸) 100~650 不同取代形式双键、苯环
红外光谱的测定方法 仪器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UV-Vis 氘灯或氢灯,钨灯或卤钨灯 棱镜光栅 石英,玻璃 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IR 桂碳棒 光栅 KBr窗池 真空热电偶 Nernst灯 KBr压片 高莱池
经典试题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属于 A.电子跃迁光谱 B.分子振动光谱 C.发射光谱 D.荧光光谱 E.原子吸收光谱 A
7.紫外光区的电磁波长范围是 A.200~400nm B.400~760nm C.100~200nm D.50~500nm E.0.76~2.5nm A
9~10题共用选项 A.UV B.IR C.HPLC D.MS E.GC 9.表示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是 10.表示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是 B A
15~16题共用选项 A.红外分光光度法 B.荧光分析法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E.拉曼光谱法 15.基于分子外层价电子吸收一定能量后,由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 16.基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广谱 C A
17~18题共用选项 A.能斯特灯 B.吸收池 C.光栅 D.真空热电偶 E.高莱池(红外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 17.光源 18.单色器 AC
理论板数(塔板理论) n=16(tR/W)2=5.54(tR/W1/2)2
色谱法的分类 按分离原理进行分类 (1)吸附色谱法 (2)分配色谱法 (3)离子交换色谱法 (4)分子排阻色谱法
TLC法 结果检视 1.光学法 2.化学法 (1)通用型:碘、硫酸、荧光黄溶液。 (2)专用型:茚三酮。
二、薄层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 1.检测灵敏度 2.比移值 Rf=1/l0 3.分离效能 R=2d/(W1+W2) 三、薄层色谱法的应用 1.定性鉴别 2.杂质检查 (1)杂质对照品法(2)自身稀释对照法
比较HPLC两种分离类型 类型 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 正相分配色谱 反相分配色谱 分离机理 利用被分离组分的分子(溶质分子)与流 动相分子(溶剂分子)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的吸附能力的差别而达到分离。 利用被分离组分溶于互不相溶的固定相和流动相, 并达到平衡后的浓度之比(分配系数)的差别而被 分离。 固定相 硅胶、氧化铝、高分子微球、分子筛 极性键合相(氨基和氰 基硅烷键合相) 非极性键合相(十八烷基 硅烷键合硅胶)及极性键合相 流动相 烷烃(如正己烷)为底剂,加入适量的极性调整剂 烷烃为底剂,加入适量的极性调整剂组成 强极性流动相(乙腈-水,甲醇-水) 流出顺序 极性小的组分先流出 极性大的组分先流出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 (1)浓度型检测器(选择型) (2)质量型检测器(通用型)
色谱系统适用性实验 1.理论塔板数 n=16(tR/W)2=5.54(tR/W1/2)2 2.分离度同薄层色谱法分离度计算。 R=2d/(W1+W2) 3.重复性 4.拖尾因子(T)用于评价色谱峰的对称性 看色谱峰是否对称:r应在0.95~1.05之间。
HPLC常用的定量方法 1.内标法 2.外标法 3.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4.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杂质含量。 5.面积归一化法。
色谱柱类型 填充柱 毛细管柱 分配柱 吸附柱 开管型 填充型 固定相组成 固定液+载体 吸附剂、分子筛、 高分子多孔小球 毛细管壁+固定液 载体、吸附剂 固定液 烃类:角鲨烷 硅氧烷类:SE-30、OV-17 醇类:PEG-20M 同分配柱 载体 化学惰性的多孔性微粒 -
4.检测器 检测器类型 适用范围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大多数的有机化合物 氮磷检测器(NPD) 适用于含氮、磷元素的药物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适用于含磷、硫元素的药物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主要用于含卤素、硫、氧、羰基、氰基的药物 质谱检测器(MS) 大多数药物,更灵敏 热导检测器(TCD) 通用型,但灵敏度低,应用较少
气相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 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 常用的定量方法 1.内标法。 2.外标法。 3.面积归一化法。 4.标准溶液加入法。
经典试题 1.用于衡量柱效的参数是 A.保留体积 B.峰高 C.理论板数 D.峰面积 E.保留时间 C 2.在薄层色谱法中,比移值的最佳范围是 A.1.2~1.5 B.1.0~1.5 C.0.5~1.0 D.0.3~0.5 E.0.1~0.3 D
8.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于进行鉴别的参数是 A.保留值 B.峰高 C.半高峰宽 D.理论板数 E.比移植 A
14.色谱峰的拖尾因子在什么范围内符合要求 A.0.85~1.15 B.0.90~1.10 C.0.95~1.05 D.0.99~1.01 E.0.80~1.20 C
15.色谱系统的分离度应为 A.大于1.5 B.小于1.5 C.大于2.0 D.小于2.0 E.等于1.5 A 16.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首选的流动相是 A.乙腈-水 B.环己烷 C.甲醇-水 D.丙酮 E.三氯甲烷 C
17.用于衡量色谱峰是否对称的参数是 A.保留值 B.校正因子 C.峰宽 D.拖尾因子 E.分离度 D 18.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器是 A.电子捕获检测器 B.热导检测器 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D.氮磷检测器 E.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C
经典试题 1.在体内药物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样本是 A.尿液 B.血液 C.唾液 D.脏器 E.组织 B
5.尿液的PH值 A.4.8~9.5 B.4.8~8.0 C.4.8~9.0 D.5.0~8.0 E.5.5~8.0 B 6.体内药物分析中去除蛋白质的方法为 A.加入强酸法 B.缀合物水解法 C.液-液萃取法 D.固相萃取法 E.化学衍生化法 A
9.健康成人一日排尿量为 A.2~5L B.1~5.5L C.1~6L D.2~7L E.1~5L E 10.体内样品测定方法要求,建立标准曲线所用浓度至少应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6个
11.下列色谱法中不用于体内样品测定的是 A.气相色谱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D.薄层色谱法 E.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D
13~14题共用选项 A.五氟碘乙烷 B.三甲基氯硅烷 C.乙酸酐 D.重氮甲烷 E.邻苯二醛 13.硅烷化试剂 14.酰化试剂 BC
杂质的限量检查 杂质限量:指药物中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ppm)来表示。 杂质限量=杂质溶液的浓度×杂质标准溶液的体积供试器量×100% L=C×V/SLppm=C×V/S×106
干扰及消除 方法 氯化物检查法 硫酸检查法 铁盐检查法 原理 Cl- + AgNO3→AgCl↓(白色) SO42- +BaCl2→BaSO4↓ (白色) Fe3+ + 6SCN- →[Fe(SCN)6]3 (红色) 标准溶液 NaCl溶液 0.01mg/ml,5~8ml K2SO4 溶液 0.1mg/ml,1~5ml 硫酸铁铵溶液10mg/ml,1~5ml 试剂 硝酸银 氯化钡 硫氰酸铵(过量) 反应条件 稀硝酸,10ml 稀盐酸,2ml 稀盐酸+氧化剂(过硫酸铵),4ml 干扰及消除 沉淀 过滤 萃取 颜色 内消色法、外消色法 比色 黑色背景 白色背景
重金属检查法 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 第二法: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 第三法:硫化钠法
重金属检查法的比较 方法 硫代乙酰胺法 炽灼残渣法 硫化钠法 适用范围 溶解后溶液澄清、无色的 药物 难溶于水,或能与重金属离子 形成配位化合物的药物 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 中生成沉淀的药物 原理 Pb2+ + Na2S→PbS(黄色 ~ 棕黑色) 样品处理 无 炽灼一加硝酸一加盐酸一氨 水调中性一硫代乙酰胺反应
(一)古蔡法(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砷盐检查法的比较 方法 古蔡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原理 第一步 Zn + HCl →H2 + AsO33- →AsH3 ↑ 第二步 砷化氢与溴化汞试纸反应一黄色至棕色斑点 砷化氢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反应一红色 标准溶液 标准砷溶液,1mg As/ml,用量1~2ml 反应试剂 溴化汞试纸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吡啶溶液 结果判断 目视比较色斑 目视比色;510nm测定吸光度
六、干燥失重测定法 七、炽灼残渣检查法 八、易炭化物检查法 九、残留溶剂测定法 1.残留溶剂的分类 2.残留溶剂的检查方法
十、溶液颜色检查法 溶液颜色检查法是控制药物中有色杂质含量的方法。 1.目视比色法 2.分光光度法 3.色差计法 十一、澄清度检查法
经典试题 2.检查重金属时,若供试品有颜色干扰检查,处理的方法应为 A.采用内消法 B.在对照溶液管中未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前,先滴加稀焦糖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调至和供试品溶液一致 C.炽灼破坏 D.提取分离 E.改变检查方法 B
4.采用第一法(即硫代乙酰胺法)检查重金属杂质时,要求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3~3.5范围内。此时应加入 A.盐酸 B.氨-氯化铵缓冲液 C.醋酸盐缓冲液 D.酒石酸氢钾饱和溶液(pH3.56) E.磷酸盐缓冲液 C
5.药物中重金属杂质检查时,其溶液的pH值不要求在3~3.5的方法为 A.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 B.第二法 C.第三法 D.第四法(微孔滤膜法) E.加硫化氢饱和溶液法 C
8.古蔡法检查砷盐时,与溴化汞反应形成有色砷斑的物质为 A.砷化氢气体 B.硫化氢气体 C.亚砷酸盐 D.砷酸盐 E.汞离子 A
9.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测定,《中国药典》使用的方法是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薄层色谱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红外分光光度法 B 10.药物残留溶剂测定法中,按国际上统一划分,苯属于 A.第一类溶剂 B.第二类溶剂 C.第三类溶剂 D.第四类溶剂 E.零类溶剂 A
13.检查铁盐时,若溶液管与对照液管颜色的色调不一致,或所呈硫氰酸铁颜色很浅不便于比较观察时,处理的方法应为 A.加热浓缩B.多加硫氰酸铵试液C.降低溶液酸度D.增加溶液碱度 E.加入正丁醇或异戊醇将呈色的硫氰酸铁提取分离 E
15.当药物不溶于水、乙醇或可与重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干扰检查时,需将药物加热灼烧破坏,所剩残渣用于检查。此时灼烧的温度应保持在 A.700~800℃ B.500~600℃ C.500℃以下 D.600~700℃ E.800℃以上 B
18.遇硫酸易炭化或易氧化而呈色的微量有机杂质一般叫作 A.易氧化物 B.易脱水有机物 C.易炭化物 D.碳水化合物 E.糖类物质 C
19.Ag(DDC)法检查砷盐时,目视比色或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的有色胶态溶液中的红色物质应为 A.氧化汞 B.氧化亚铜 C.硫化铅 D.胶态金属银 E.胶态碘化银 D 20.Ag(DDC)法检查砷盐时,判断结果依据 A.砷斑颜色 B.Ag(DDC)吡啶溶液的体积 C.Ag(DDC)吡啶吸收液的吸收度大小 D.砷化氢气体多少 E.峰面积大小 C
四、芳酸类药物总结 典型药物 化学鉴别 特殊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阿司匹林 水解后三氯化铁反应(紫堇色) 水解反应(白色↓+醋酸臭气) 溶液澄清度,游离水杨酸 有关物质(HPLC) 原料:酸碱滴定法 制剂:HPLC法 布洛芬 有关物质(TLC法) 丙磺舒 三氯化铁反应(米黄色↓) 水解产物反应(硫酸盐反应) 酸度(酸碱滴定法) 有关物质(HPLC法) HPLC法
经典试题 2.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指示剂应选用 A.甲基橙B.甲基红C.荧光黄D.酚酞E.结晶紫 D
3.阿司匹林制剂(片、肠溶片)中需要检查的杂质是 A.游离水杨酸 B.易炭化物 C.溶液澄清度 D.间氨基酚 E.酚类 A
5.取某药物适量,加碳酸钠试液,加热煮沸2min,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出醋酸的臭气,该药物应为 A.对氨基水杨酸 B.水杨酸二乙胺 C.阿司匹林 D.苯甲酸 E.二巯丙醇 C 6.水杨酸与三氯化铁的呈色反应,所要求溶液的pH值应为 A.2 B.3 C.4 D.6 E.4~6 E
9.丙磺舒与三氯化铁反应是因为结构中含有 A.二丙胺 B.磺酰胺基 C.羧基 D.丙基 E.苯环 C
10.布洛芬缓释胶囊需要测定 A.硬度 B.释放度 C.溶出度 D.崩解时限 E.粒度 B 12.阿司匹林片剂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是 A.HPLC法 B.UV法 C.非水滴定法 D.酸碱滴定法 E.GC法 A
13.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所用的“中性乙醇”溶剂是指 A.pH值为7.0的乙醇 B.无水乙醇 C.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所规定的乙醇 D.乙醇 E.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的乙醇 E
15.取某药物0.1g,加水10mL使溶解,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即显紫堇色。该药物应为 A.乌洛托品 B.三氯乙醛 C.甘油 D.阿司匹林 E.氯贝丁酯 D
17.Ch.P规定阿司匹林肠溶片应检查 A.溶出度 B.释放度 C.均匀度 D.限度 E.光洁度 B
20.《中国药典》规定丙磺舒原料药含量测定采用 A.酸碱滴定法 B.非水溶液滴定法 C.GC D.HPLC E.氧化还原滴定法 D
典型药物 化学鉴别 特殊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苯巴比妥 银盐反应(白色↓)铜盐反应(紫色或紫色↓)NaNO2—H2SO4反应(橙黄色) 甲醛—H2SO4反应(玫瑰红色环) 酸度乙醇溶液的澄清度 中性或碱性物质 有关物质 原料:银量法 片剂:HPLC 司可巴比妥钠 银盐、铜盐反应(同上) 烯丙基反应(使碘褪色) 测定衍生物熔点 Na火焰反应 溶液的澄清度 中性或碱性物质 溴量法 注射用硫喷妥钠 银盐反应(同上)铜盐反应(绿色↓)硫元素反应(碱性下与铅生产白色↓,加热 产生黑色PbS↓)测定衍生物熔点 Na火焰反应 碱度 有关物质 紫外法
经典试题 1.《中国药典》规定银量法测定苯巴比妥含量时,指示终点的方法是 A.铬酸钾法 B.铁铵矾指不剂法 C.吸附指示剂法 D.电位指示终点法 E.永停终点法 D
3.《中国药典》规定采用银量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是 A.盐酸丁卡因 B.阿司匹林 C.司可巴比妥钠 D.硫喷妥钠 E.苯巴比妥 E
7.可与碘试液发生加成反应,使碘试液的棕黄色消失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司可巴比妥钠 C.硫喷妥钠 D.苯巴比妥钠 E.盐酸利多卡因 B 8.具有硫元素反应的药物为 A.苯巴比妥 B.司可巴比妥钠 C.异戊巴比妥钠 D.硫喷妥钠 E.肾上腺素 D
9.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硫喷妥钠的具体方法为 A.吸收系数法 B.对照品对照法 C.标准曲线法 D.差示分光法 E.解线性方程法 B 10.巴比妥类药物的共同反应是 A.与铜吡啶试液的反应 B.与三氯化铁的反应 C.与亚硝酸钠硫酸的反应 D.与甲醛-硫酸的反应 E.与碘试液的反应 A
13. 取某一巴比妥类药物约50mg,置试管中,加甲醛试液(或甲醛溶液)1mL,加热煮沸,放冷,沿管壁缓慢加硫酸0 13.取某一巴比妥类药物约50mg,置试管中,加甲醛试液(或甲醛溶液)1mL,加热煮沸,放冷,沿管壁缓慢加硫酸0.5mL,使成两层,置水浴中加热,界面显玫瑰红色。该药物应为 A.硫喷妥钠 B.苯巴比妥 C.司可巴比妥钠 D.异戊巴比妥 E.苯妥英钠 B 14.《中国药典》规定检查苯巴比妥的乙醇溶液的澄清度,其目的是 A.控制苯巴比妥酸杂质 B.控制中间体 C.控制副产物 D.控制其纯度 E.检查其溶解度 A
18.取某一巴比妥类药物约0.2g,加氢氧化钠试液5mL,与醋酸铅试液2mL,即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变为黑色。该药物应为 A.异戊巴比妥 B.苯巴比妥钠 C.司可巴比妥钠 D.硫喷妥钠 E.苯妥英钠 D 19.取某药物适量,加吡啶溶液(1→10)溶解后,加铜吡啶试液,则产生绿色沉淀,该药物是 A.盐酸普鲁卡因 B.对乙酰氨基酚 C.苯甲酸钠 D.司可巴比妥钠 E.注射用硫喷妥钠 E
四、胺类药物总结 典型药物 化学鉴别 特殊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盐酸普鲁卡因 水解反应(白色↓)氯化物反应(白色↓)重氮化反应(橙黄-猩红↓)氯化物反应(与硝酸银生成白色↓,与二氧化锰生成氯气) 对氨基苯甲酸(HPLC) 原料:亚硝酸钠滴定法 制剂:离子对HPLC 盐酸利多卡因 硫酸铜的反应(紫色) 氯化物反应(同上) HPLC 对乙酰氨基酚 三氯化铁反应(蓝紫色) 对氨基酚 原料:紫外法 制剂:HPLC 重氮化反应(水解后) 对氯苯乙酰胺 肾上腺素 三氯化铁反应(翠绿色→碱化后紫色→红色) 过氧化氢反应(血红色) 酮体(UV) 有关物质 原料:非水滴定法
经典试题 1.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的原理与哪项无关 A.氧化还原反应 B.中和反应 C.重氮化反应 D.芳香第-胺的反应 E.重氮化-偶合反应 B 2.《中国药典》直接用芳香第一胺反应进行鉴别的药物是 A.维生素E B.对乙酰氨基酚 C.肾上腺素 D.盐酸普鲁卡因 E.盐酸利多卡因 D
4.盐酸利多卡因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是 A.非水溶液滴定法 B.酸碱滴定法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红外光谱法 D
5.《中国药典》采用水解后重氮化-偶合反应进行鉴别的药物是 A.盐酸普鲁卡因 B.盐酸利多卡因 C.肾上腺素 D.对乙酰氨基酚 E.头孢羟氨苄 D 6.某药物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显蓝紫色,该药物应为 A.盐酸普鲁卡因 B.苯佐卡因 C.对乙酰氨基酚 D.水杨酸 E.对氨基水杨酸钠 C
15~18题共用选项 A.酮体 B.对氨基苯甲酸 C.对氨基酚 D.间氨基酚 E.以上均不是下列药物需要检查的特殊杂质是 15.对乙酰氨基酚 16.肾上腺素 17.盐酸普鲁卡因 18.利多卡因 CABE
19.盐酸普鲁卡因分子结构中具有特征的结构部分有 A.芳伯氨基 B.侧链中含有的脂肪胺氮 C.酯键 D.氯化物(Cl-) E.分子极性 ABCD 20.经长久贮存或高温加热,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变黄的原因存于 A.该药物水解产生对氨基苯甲酸 B.对氨基苯甲酸脱羧产生苯胺 C.苯胺被氧化为黄色化合物 D.芳伯氨基的缩合反应 E.该药物成盐反应 ABC
四、磺胺类药物总结 典型药物 化学鉴别 特殊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磺胺甲噁唑 硫酸铜反应(草绿色) 重氮化反应 酸度、碱性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氯化物、硫酸盐 原料:亚硝酸钠滴定法 制剂:亚硝酸钠滴定法 复方磺胺甲噁唑 沉淀反应(与碘生成棕褐色)重氮化反应 HPLC 磺胺嘧啶 硫酸铜反应(生成黄绿色↓放置后变为紫色)重氮化反应 酸度、碱性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氯化物 制剂:HPLC
经典试题 1.《中国药典》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碘量法 B.溴量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亚硝酸钠滴定法 C 2.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草绿色沉淀的药物是 A.磺胺嘧啶 B.磺胺乙噁唑 C.苯巴比妥 D.磺胺甲噁唑 E.司可巴比妥钠 D
3.《中国药典》磺胺甲噁唑片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A.铈量法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高效液相色谱 D.亚硝酸钠滴定法 E.气相色谱法 D 4.《中国药典》磺胺嘧啶的鉴别反应是 A.亚硝酸钠-硫酸反应 B.红外吸收色谱法 C.三氯化铁反应 D.硫元素的反应 E.甲醛-硫酸反应 B
5~8题共用选项 A.司可巴比妥钠 B.磺胺甲噁唑 C.对乙酰氨基酚 D.苯巴比妥 E.注射用硫喷妥钠 5.水解后重氮化-偶合反应,可鉴别的药物是 6.直接重氮化-偶合反应,可鉴别的药物是 7.与碘试液的加成反应,可鉴别的药物是 8.甲醛-硫酸反应,接界面显玫瑰红色环,可鉴别的药物是 CBAD
9~10题共用选项 A.亚硝酸钠滴定法 B.溴量法 C.碘量法 D.差示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E.HPLC 9.复方磺胺甲唑片的含量测定 10.磺胺嘧啶含量测定的方法 EA
18~20题共用选项 A.亚硝酸钠滴定法 B.非水碱量法 C.永停滴定法 D.第二法-浆法 E.HPLC法 18.磺胺嘧啶含量测定的方法 19.磺胺嘧啶含量测定指示终点的方法 20.磺胺嘧啶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ACD
四、鉴别反应 典型药物 化学鉴别 特殊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异烟肼 氨制硝酸银反应(黒色↓) 游离阱 有关物质(HPLC) HPLC 硝苯地平 氢氧化钠反应(橙红色) 有关物质(HPLC) 铈量法 左氧氟沙星 比旋度测定 有机氟鉴别 酸碱度 溶液的澄清度 吸光度 光学异构体 残留溶剂 有关物质(HPLC) 原料:HPLC 制剂:HPLC 盐酸氯丙嗪 氧化反应(硝酸氧化呈色) Cl-的反应 溶液澄清度与颜色 有关物质(TLC) 原料:非水溶液滴定法;制剂:UV 地西泮 硫酸反应(紫外光灯(365nm)下, 显黄绿色荧光)氯化物反应 乙醇溶液澄清度 氯化物 有关物质(HPLC) 原料:非水溶液滴定法;片剂:HPLC;注射液:HPLC 氟康唑 熔点测定 有机氟鉴别(有机破坏后与茜素氟 兰-硝酸亚铈反应) 溶液的澄清度氟有关物质 含氯化合物 原料:非水溶液滴定法;片剂:HPLC;胶囊:HPLC
经典试题 1.异烟肼中的特殊杂质为 A.酸度 B.乙醇溶液澄清度 C.游离肼 D.游离吡啶 E.游离水杨酸 C
4.《中国药典》规定鉴别某药物的方法:取药物约10mg,置试管中,加水2mL溶解后,加氨制硝酸银试液1mL,即发生气泡与黑色浑浊,并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该药物是 A.奥沙西泮 B.地西泮 C.异烟肼 D.盐酸氯丙嗪 E.奋乃静 C
5.利用与氢氧化钠反应鉴别的药物为 A.布洛芬 B.地西泮 C.丙磺舒 D.诺氟沙星 E.硝苯地平 E 6.地西泮注射液中应检查分解产物,采用的检查方法为 A.UV B.IR C.HPLC D.TLC E.酸碱滴定法 C
7.下列需要测定比旋度的是 A.异烟肼 B.硝苯地平 C.左氧氟沙星 D.地西泮 E.盐酸氯丙嗪 C 8.硝苯地平含量测定方法为 A.亚硝酸钠滴定法 B.铈量法 C.碘量法 D.非水碱量法 E.HPLC法 B
14~16题共用选项 A.制备衍生物测定熔点 B.硫酸-荧光反应显黄绿色荧光 C.水解后的重氮化-偶合反应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氧化反应 以下药物的鉴别方法是 14.盐酸氯丙嗪 15.地西泮 16.左氧氟沙星 EBD
17~20题共用选项 A.紫外分光光度法 B.溴酸钾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铈量法 E.非水溶液滴定法 下列药物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是 17.地西泮注射液 18.左氧氟沙星片 19.盐酸氯丙嗪注射液 20.异烟肼 CCAC
八、生物碱类药物总结 典型药物 鉴别 特殊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盐酸麻黄碱 比旋度测定双缩脲反应(与硫酸铜反应成紫堇加乙醚后,乙醚层显紫红色,水层显蓝色)Cl—的反应 溶液澄清度 酸碱度 有关物质 原料:非水溶液滴定法 制剂:HPLC 硫酸阿托品 托烷生物碱的反应(与发烟硝酸→黄色、加醇制氢氧化钾→深紫色)S02的反应 酸度茛菪碱(旋光度法)有关物质(莨菪碱、颠茄碱) 非水溶液滴定法 制剂:UV 盐酸吗啡 甲醛-硫酸反应(紫堇色)钼硫酸反应(紫色→蓝色→棕绿色) 铁氰化钾反应(普鲁士蓝)Cl—的反应 阿扑吗啡罂粟酸有关物质(可待因、蒂巴因、罂粟碱、那可汀) 原料:非水溶液滴定法 制剂:UV 磷酸可待因 测定衍生物熔点 氨试液反应(无沉淀)亚硒酸、硫酸反应→绿色→蓝色 磷酸盐反应 酸度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有关物质(吗啡) 原料:非水溶液滴定法 片剂:HPLC 注射液:非水溶液滴定法 糖浆:酸碱滴定法 硫酸奎宁 荧光反应(与硫酸显蓝色荧光)绿奎宁反应(溴、氨试液→翠绿色) S02的反应 三氯甲烷-乙醇中不溶物 其他 金鸡纳碱(TLC) 非水溶液滴定法
经典试题 1.非水滴定法测定盐酸麻黄碱含量时,加入醋酸汞试液的作用是 A.和Cl-形成难电离的HgCl2 B.增加麻黄碱的碱性 C.增强高氯酸的酸性D.消除盐酸对滴定的影响E.使终点易于观察 D
5.下列没有旋光性的药物 A.奎宁 B.麻黄碱 C.阿托品 D.雌二醇 E.地塞米松 C 6.硫酸阿托品中莨菪碱的检查是利用了两者 A.吸附性差异 B.溶解性差异 C.酸碱性的差异 D.旋光性质的差异 E.氧化还原性差异 D
7.托烷生物碱的特征反应为 A.氧化反应 B.沉淀反应 C.水解反应 D.Vitali反应 E.与FeCl3试液的反应 D 8.吗啡生物碱的特征反应为 A.Marquis反应 B.Cl-的反应 C.Keller-Kiliani的反应 D.茚三酮反应 E.与银盐的反应 A
9.磷酸可待因注射液测定含量的《中国药典》方法 A.非水溶液滴定法 B.酸碱滴定法 C.氧化还原滴定法 D.气相色谱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A 10.属于喹啉类生物碱的药物 A.麻黄碱 B.奎宁 C.阿托品 D.吗啡 E.可待因 B
12.硫酸阿托品的鉴别反应为 A.芳香第一胺的反应 B.与铜吡啶试液的反应 C.Na+或K+的反应 D.Cl-的反应 E.SO42-的反应 E
15.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测定应采用 A.非水滴定法 B.酸性染料比色法 C.提取中和法 D.反相离子对HPLC E.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E
17.《中国药典》规定检查盐酸吗啡中“其他生物碱”的方法为 A.TLC B.HPLC C.GC D.PC E.IR B
甾体激素类药物总结 典型药物 化学鉴别 特殊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醋酸地塞米松 斐林试剂反应(橙红色↓)醋酸酯反应(水解→与乙醇反应→香气)有机氟反应(茜素氟蓝试液和硝酸亚铈试液→蓝紫色) 有关物质(HPLC)硒(二氨基萘比色法) 原料:HPLC 片剂:HPLC 注射液:四氮唑比色法 丙酸睾酮 有关物质(HPLC) HPLC 黄体酮 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蓝紫色) 反应(黄色) 雌二醇 三氯化铁试反应(加硫酸→黄绿色荧光,加三氯化铁→草绿色,稀释→红色) 有关物质(HPLC) 原料:HPLC 制剂:HPLC
经典试题 1.利用四氮唑比色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含量时,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中国药典》采用的碱是 A.氢氧化钾 B.三乙胺C.氯化铵D.氢氧化钠E.氢氧化四甲基铵 E 2.醋酸地塞米松与碱性酒石酸铜反应的依据是 A.醋酸地塞米松C17-α-醇酮基具有还原性 B.醋酸地塞米松酯的水解反应 C.△1,4-3-酮的组合反应 D.双键共轭体系的特征E.母核特性 A
5.属于黄体酮专属、灵敏的鉴别反应是 A.与异烟肼的反应 B.与菲林试剂的反应 C.与四氮唑的反应 D.与三氯化铁的反应 E.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的反应 E 6.黄体酮的鉴别反应是 A.与斐林试剂的反应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与异烟肼的反应 D.与三氯化铁试液的反应 E.HPLC C
7.雌二醇与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显色,因为其结构中含有 A.羟基 B.羧基 C.甲基酮 D.酚羟基 E.甾体母核 D
10.官能团的呈色反应包括 A.酚羟基的呈色反应 B.酮基呈色反应 C.C17-α-醇酮基的呈色反应 D.甲酮基的呈色反应 E.有机氟的呈色反应 ABCDE
15.醋酸地塞米松的鉴别试验有 A.与醋酸的反应(水解产物的反应) B.与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的反应 C.有机氟化物的反应 D.红外光谱法 E.与亚硝基铁氰化钠试液的反应 ABCD
19.可与甾体激素药物中C3-或C20-酮基发生呈色缩合反应的试剂为 A.游离肼 B.硫酸苯肼 C.异烟肼 D.异烟酸 E.2,4-二硝基苯肼 ABCE
五、维生素类药物分析总结 典型药物 化学鉴别 特殊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维生素B1 硫色素反应(铁氰化钾氧一硫色素,加正丁醇一蓝色荧光)氯化物反应 硝酸盐(靛胭脂法) 总氯量(银量法)有关物质 原料:非水溶液滴定法 制剂:UV 维生素C 硝酸银反应(黑色↓)二氯靛酚钠反应(褪色) 溶液澄清度与颜色 铜、铁盐(AAS) 草酸,细菌内毒素 原料:碘量法 制剂:碘量法 维生素E 硝酸反应(水解后被硝酸氧化显橙红色) 酸度(滴定液) 生育酚(铈量法) 正己烷(GC)有关物质 GC 维生素K1 呈色反应(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绿色,加热→深紫色→红棕色) 甲萘醌(比色)顺式异构体(HPLC)有关物质 原料:吸附HPLC 制剂:反相HPLC
经典试题 2.维生素B1与铁氰化钾作用,正丁醇层呈强烈蓝色荧光的条件 A.氢氧化钠 B.正丁醇 C.稀盐酸 D.稀醋酸 E.稀硫酸 A
4.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是因为分子中含有 A.羟基 B.手性中心 C.羰基 D.内酯基 E.二烯醇结构 E
5.维生素C中铁和铜的检查方法 A.紫色分光光度法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硫化钠法 D.配位滴定法 E.硫代乙酰胺法 B
7.GC测定维生素E含量时,其采用的具体方法为 A.外标法 B.内标法 C.内标加校正因子法 D.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E.面积归一化法 C
9.维生素K1与氢氧化钾的呈色反应,其生成物的颜色为 A.蓝色 B.绿色,加热成深紫色,放置显红棕色 C.蓝色渐变成紫红色 D.黄色 E.黄色变成桃红色 B
13.维生素B1的硫色素反应是基于 A.维生素B1分子结构中的噻唑杂环 B.分子结构中的嘧啶杂环 C.分子结构中季铵盐 D.Cl-的特性 E.维生素B1的还原性 E
17.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时,需加入的试剂为 A.丙酮 B.乙醇 C.硝酸银 D.二氯靛酚钠 E.KI-淀粉 A
19.《中国药典》收载的维生素C原料、维生素C片、维生素C泡腾片、维生素C颗粒剂、维生素C钙、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均应为 A.铈量法 B.碘量法 C.HPLC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配位滴定法 B
六、抗生素类药物总结 典型药物 化学鉴别 特殊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青霉素钠 火焰反应(鲜黄色) 吸收度(UV)有关物质(HPLC)青霉素聚合物(分子排阻) 水分(KF)细菌内毒素 无菌 HPLC 青霉素钾 火焰反应(紫色) 阿莫西林 有关物质(HPLC)阿莫西林聚合物(分子排阻) 水分(KF) 头孢羟氨苄 有关物质(HPLC) 水分(KF) 硫酸庆大霉素 水分(KF)硫酸盐(HPLC)有关物质(HPLC)细菌内毒素 C 组分(HPLC) 抗生素微 生物检定 法 盐酸四环素 三氯化铁反应(红棕色)氯化物反应 有关物质(HPLC) 杂质吸光度 阿奇霉素 碱度 结晶性 有关物质(HPLC)水分(KF)
经典试题 2.青霉素族药物分子结构中的相同结构部分为 A.6-氨基青霉烷酸(6-APA) B.7-氨基头孢菌烷酸(7-ACA) C.侧链部分 D.五元杂环 E.六元杂环 A
3.《中国药典》青霉素钠含量测定的方法是 A.汞量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红外广谱法 D.焰色反应 E.抗微生物检定法 B
7.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是 A.阿莫西林 B.青霉素钠 C.四环素 D.头孢羟氨苄 E.庆大霉素 E
9.《中国药典》规定控制盐酸四环素中ATC(脱水四环素)、ETC(差向四环素)、EATC(差向脱水四环素)及CTC(金霉素)量的方法为 A.TLC B.HPLC C.UVS D.IR E.GC B
11.取某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进行焰色试验,火焰显黄色。该药物应为 A.青霉素钠 B.头孢氨苄 C.青霉素钾 D.氨苄西林 E.头孢拉定 A 12.β-内酰胺抗生素类药物分子结构中最不稳定的部分是 A.噻唑环 B.噻嗪环 C.内酰胺环 D.芳环 E.低价态(二价)的硫元素 C
16.《中国药典》规定检查阿莫西林中的特殊杂质“有关物质”的方法是 A.TLC B.HPLC C.GC D.PC E.IR B
17.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A.氯霉素 B.四环素 C.庆大霉素 D.头孢羟氨苄 E.阿奇霉素 D
三、糖类药物总结 典型药物 化学鉴别 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葡萄糖 碱性酒石酸铜反应(红色↓) 酸度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 亚硫酸盐和可溶性淀粉 蛋白质 微生物限度 葡萄糖注射液 碱性酒石酸铜反 应(红色↓) pH值 重金属 5-羟甲基糠醛 细菌内毒素 旋光法 右旋糖酐40 碱性酒石酸铜反 应(蓝色↓→棕 色) 氯化物 干燥失重 炽灼残渣 重金属 氮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 右旋糖酐40 氯化钠注射液 碱性酒石酸铜反 应(蓝色↓→棕色)氯化物反应 pH值 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 重金属 异常毒性 细菌内毒素 过敏反应 右旋糖酐40:旋光法 氯化纳:沉淀滴定法,铬酸钾
经典试题 2.采用旋光度测定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时,需要加入的试液为 A.碱性酒石酸铜试液 B.氨试液 C.二硝基苯甲酸试液 D.铜吡啶试液 E.Ag(DDC)的吡啶溶液 B
4.葡萄糖、乳糖、蔗糖具有旋光性的原因在于 A.含有羰基 B.含有醛基 C.含有手性碳原子 D.含有羟基 E.呈半缩醛的环状结构 C
5.右旋糖酐40中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 A.分子排阻色谱法 B.吸附色谱法 C.分配色谱法 D.离子交换色谱法 E.气相色谱法 A 6.葡萄糖注射液的特殊检查项目为 A.5-羟甲基糖醛 B.微生物限度 C.重金属 D.氯化物 E.马钱子碱
7.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中加入氨试液的目的是 A.葡萄糖在氨试液中旋光度变大 B.在氨试液中杂质无干扰 C.氨试液存在会使测量更加容易 D.葡萄糖稳定性变好 E.加速葡萄糖变旋平衡的到达 E
14.《中国药典》规定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的方法为 A.碘量法 B.比色法 C.TLC D.比旋度测定法 E.折光率法 D
17~19题共用选项 A.加水与0.4%氢氧化钠溶液使溶解,加硫酸铜试液1滴,即生成草绿色沉淀 B.加水溶解后,加硝酸5滴,即显红色,渐变为淡黄色 C.加甲醛-硫酸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D.加水溶解后,加氢氧化钠试液与硫酸铜试液,即生成淡蓝色沉淀,加热后变为棕色沉淀 E.加水溶解后,缓缓滴入微温的碱性酒石酸试液中,即生成红色沉淀 以下药物的鉴别方法是 17.葡萄糖 18.盐酸吗啡 19.右旋糖酐-40 E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