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与危险废物鉴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化学性质 不可燃,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水溶液呈弱碱性( pH 值 =8 ),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 三聚氰胺盐。在中性或微碱性情况下,与甲醛缩合而 成各种羟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 pH 值 5.5 ~ 6.5 )与羟甲基的衍生物进行缩聚反应而生成树脂产物。 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
公共场所重点监督检查要点及相关法律法规 张春林.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主要内容: 固体废物的产生、分类、危害与管理等 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 固体废物的处置和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工程应用
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废物管理培训.
分类及定义 根据湖南新的规定 的分类和定义.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工业和信息化部半导体照明技术标准工作组 工业和信息化部平板显示技术标准工作组 中 国 电 子 技 术 标 准 化 研 究 院
蛋白质与维生素.
《化学与生活》鲁科版 朱古力豆 我们需要 食品添加剂吗?.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固废危废培训课件 2010年7月27日.
第十章 家用化学品和化妆品卫生 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2000年11月2日.
妇产科 主讲教师:张佳.
第五章 第二节 细菌性鱼病.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医院环境与医院感染.
公共场所卫生.
斑点叉尾鮰养殖 中国养殖信息网 鱼类养殖.
医疗废物管理及院感知识培训 XXXX第二人民医院院感科 XXX.
医疗废物管理 金凤玲.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第三章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一、固体废物、来源及分类 二、固体废物的特点 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四、固体废物的综合防治和管理
复旦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材料之十四 Fudan University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简介 主讲:刘惠平 安全工程教研室 2017/3/15 1.
第二讲 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 分类 主讲人: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2015湖南省建筑工程验收备案各类往来文函用表特点及要求
物流账册系统介绍 2012年5月16日 北京.
医疗废物管理 辛咏梅 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疗废物相关 法律法规 院感科.
第二节 航空货物运输基本知识 本节点睛 一、航空运输地理 二、航空运输常用代码 三、民用航空运输飞机 四、特种货物航空运输.
安全生产 预防为主 化学/危险物品 安全培训 2008年6月.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粉尘爆炸事故的预防 国务院苏州昆山市中荣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组技术专家
药物的体内过程.
糖尿病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鹤壁市人民医院感控科 李玉峰.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学校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邓 红 四川旅游学院
卫生监督协管技术 规范及要点 广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办 2015年4月.
中国环境法律法规的结构 法律背景-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 签署和遵循国际法 谁污染谁负费, 关心义务,预防和 减量化原则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化学品清单 类型.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 二0一三年八月.
美国CIL&美国SIGMA NMR SOVENTS 氘代试剂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单元六 兽药的管理.
新型前处理技术替代铁系磷化和锌系磷 化 提供涂装结合力和耐蚀性 多金属处理:铁,锌, 铝 基材形成纳米级转化膜 浸泡和喷淋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氮循环 肖子聪.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第三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危险废物与危险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管理的依据 强化固体废物管理 固体废物分级管理 固体废物风险管理

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定义 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危险废物定义 “危险废物”是指这些固体废物或固体废物化合物,由于其数量、浓度和物理、化学、传染特性可以导致或明显影响死亡率的增加和严重不可挽回或不可逆疾病的增加;或在不恰当处理、贮存、运输、处置或其他方式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确实存在或潜在危害. ——《美国资源保护与再生法》

“特别管理废弃物”是指废弃物当中具有爆炸性、毒性、感染性以及其他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特性并经过政令确定的物质. 危险废物定义 特别管理废弃物(即危险废物) (特别管理产业废弃物和特别管理一般废弃物) “特别管理废弃物”是指废弃物当中具有爆炸性、毒性、感染性以及其他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特性并经过政令确定的物质. ——《日本废弃物处理及清扫法》

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体系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毒 性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腐蚀性 易燃性 反应性 急性毒性初筛 毒 性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急性毒性初筛 毒性物质含量 浸 出 毒 性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

危险废物特性 保护对象 人体健康;生态环境 目前以人体健康为主要保护目标,同时探索生态环境为保护目标的鉴别方法

危险废物特性 污染途径 直接暴露: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间接危害: 食物链摄入 引发灾害事故 产生二次污染

危险废物特性 危险废物的污染途径 直接暴露(接触、摄入、吸收等)对人体 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性影响 不恰当处置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性影响

危险废物危险特性的特征 危险特性是管理特性 危险特性是污染特性 危险特性不是处置特性

危险废物特性鉴别分类 感染性(In) 腐蚀性(C) 易燃性(I) 反应性(R) 毒性(T)(包括急性毒性、三致毒性、浸出毒性、生态毒性等)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通则(GB5085.7-2007)]

危险废物程序 危险废物鉴别程序 固体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名录鉴别 危险废物特性鉴别标准鉴别 排除 专家认定 危险废物 否 是 是 否 是 否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通则(GB5085.7-2007)]

危险废物特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基本原则 源头鉴别 名录鉴别优先 混合规则

危险废物特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基本原则 过程与风险控制 处理后判定规则(衍生规则 ) 豁免规则

危险废物特性鉴别 混合后判定规则 具有毒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危险废物与其他固体废物混合时,混合后的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仅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或反应性的危险废物与其他固体废物混合,混合后的废物经GB5085.1、GB5085.4和GB5085.5鉴别不再具有危险特性的,不属于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通则(GB5085.7-2007)]

危险废物特性鉴别 处理后判定规则 具有毒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危险废物处理后的废物仍属于危险废物。 仅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或反应性的危险废物处理后,经GB5085.1、GB5085.4和GB5085.5鉴别不再具有危险特性的,不属于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通则(GB5085.7-2007)]

危险废物特性鉴别 豁免规则 (具有毒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危险废物处理后的 废物仍属于危险废物),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 [危险废 物鉴别标准 — 通则(GB5085.7-2007)] 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 装物、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包装物、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像 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以及 电子类危险废物等,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国家危险废物名 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废物类别 行业来源 废物代码 危 险 废 物 危险特性 HW01 医疗废物 卫生 851-001-01 In 非特定行业 900-001-01 为防治动物传染病而需要收集和处置的废物 HW08 废矿物油 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 071-001-08 石油开采和炼制产生的油泥和油脚 T,I 071-002-08 废弃钻井液处理产生的污泥 T HW49 其他废物 900-043-49∗ 突发性污染事故产生的危险废物污染土壤 T/C/In/I/R 900-047-49 研究、开发和教学活动中,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物( 不包括HW03 、 900-999-49) 900-999-49 未经使用而被所有人抛弃或者放弃的;淘汰、伪劣、过期、失效的;有关部门依法收缴以及接收的公众上交的危险化学品(优先管理类废弃危险化学品见附录A)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代码 071-001-08 废物代码 废物类别代码 行业代码 行业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 废物类别代码:巴塞尔公约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类别修正: 行业:900 — 非特定行业 废物类别:HW48 — 有色金属冶炼废物 HW49 — 其他废物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根据《医疗废物管 理条例》另行制定和公布。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类别 特 征 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 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 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 废物 特 征 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 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 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 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 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损伤性废物 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 弃的医用锐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药物性废物 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 染的废弃的药品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学性废物 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 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废物来源 某种废物产生的具体工艺节点。该种废物特性具有唯一性 废物危险特性 危险特性中的一种或者数种;表示该种废物的主要特性。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附录 废弃危险化学品目录 序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名 别名 1 氰 氰气 Cyanogen 460-19-5 2 氰化钠 山奈 Sodium cyanide 143-33-9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存在问题: 不是在全国范围内废物特性调查基础上产生 与我国工业结构和工业发展水平的吻合度还不高 由于基础研究不够,废物的分类体系还不健全,还不 能满足管理需求 还存在不合理分类和文字语言错误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直接危害 腐蚀性 急性毒性 毒性物质含量 间接危害 事故诱因鉴别: —— 反应性 —— 易燃性 污染过程鉴别: —— 反应性 —— 易燃性 污染过程鉴别: —— 浸出毒性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1. 按照GB/T15555.12-1995制备的浸出液,pH值≥12.5,或≤2.0; 2. 在55℃条件下,对GB/T699规定的20号钢材的腐蚀速率≥6.35mm/a;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 液态 闪点温度低于60℃(闭杯实验)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闪点:指在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液体表面上方释放出的可燃蒸汽与空气完全混合后,可以被火焰或火花点燃的最低温度。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 固态 在标准温度和压力(即25℃,101.3kPa)下因摩擦、或自发性燃烧而起火,当点燃后能剧烈而持续燃烧并产生危害的固态废物。 测试方法:GB 19521.1《易燃固体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 气态 在20℃,101.3kPa状态下,在与空气的混合物中体积百分比≤13%时可点燃的气体;或者在该状态下,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易燃范围的易燃上限与易燃下限之差大于或等于12个百分点的气体。 测试方法:GB 19521.3《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的要求进行。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反应性鉴别(GB5085.5-2007) 爆炸性质 常温常压下不稳定,在无引爆条件下,易发 生剧烈变化 标准温度和压力(25℃,101.3kPa)下,易发生爆轰或爆炸性分解反应 受强起爆剂作用或在封闭条件下加热,能发生爆轰或爆炸性反应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反应性鉴别(GB5085.5-2007) 与水或酸接触产生易燃气体或有毒气体 与水混合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 热量 与水混合能产生足以危害人体健康或环境的有毒气体、 蒸汽或烟雾 在酸性条件下,每千克含氰化物废物分解产生≥250mg 氰化氢气体,或者每千克含硫化物废物分解产生 ≥500mg硫化氢气体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反应性鉴别(GB5085.5-2007) 废弃氧化剂或有机过氧化物 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废弃氧化剂 对热、振动或摩擦极为敏感的含过氧基的废 弃有机氧化物

经口摄取:固体LD50≤200 mg/kg,液体LD50≤500 mg/kg ;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2007) 经口摄取:固体LD50≤200 mg/kg,液体LD50≤500 mg/kg ; 经皮肤接触:LD50≤1000 mg/kg; 蒸汽、烟雾或粉尘吸入:LC50≤10 mg/L。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保护目标体系 TC模拟模型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 结合我国危险废物产生特性和污染特征、贮存和处理处置方式,以地下水作为保护目标 TC模拟模型 模拟工业固体废物堆置或不规范处置,受酸雨影响条件下,有毒物质浸出向地下渗滤造成地下水污染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过程模拟场景 降水 (酸雨) 取水井 废物 处置场 土壤表层 渗滤迁移 DAF=DF×AF 土壤非 水平面 土壤 饱和层 土壤非 渗滤迁移 DAF=DF×AF 水平面 取水井 土壤表层 AF DF 降水 (酸雨) 废物 处置场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 浸出方法: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 (HJ/T299-2007)) (1)液固比:10∶1; (2)浸取剂初始酸度-pH值:pH=3.2±0.05 (3)浸取剂类型:浓H2SO4配比浓HNO3为2:1(质量比)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 序号 危害成分项目 无机元素及化合物 1 铜(以总铜计) 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限值(mg/L) 无机元素及化合物 1 铜(以总铜计) 100 2 锌(以总锌计) 3 镉(以总镉计) 4 铅(以总铅计) 5 总铬 15 6 铬(六价) 7 烷基汞 不得检出1 8 汞(以总汞计) 0.1 9 铍(以总铍计) 0.02 10 钡(以总钡计) 11 镍(以总镍计) 12 总银 13 砷(以总砷计) 14 硒(以总硒计) 无机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钙) 16 氰化物(以CN-计)

危险废物特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 序号 危害成分项目 有机农药类 17 滴滴涕 0.1 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限值(mg/L) 有机农药类 17 滴滴涕 0.1 18 六六六 0.5 19 乐果 8 20 对硫磷 0.3 21 甲基对硫磷 0.2 22 马拉硫磷 5 23 氯丹 2 24 六氯苯 25 毒杀芬 3 26 灭蚁灵 0.05

危险废物特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 序号 危害成分项目 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27 硝基苯 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限值(mg/L) 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27 硝基苯 20 28 二硝基苯 29 对硝基氯苯 5 30 2,4-二硝基氯苯 31 五氯酚及五氯酚钠(以五氯酚计) 50 32 苯酚 3 33 2,4-二氯苯酚 6 34 2,4,6-三氯苯酚 35 苯并(a)芘 0.0003 36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2 37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38 多氯联苯 0.002

危险废物特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 序号 危害成分项目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39 苯 1 40 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限值(mg/L)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39 苯 1 40 甲苯 41 乙苯 4 42 二甲苯 43 氯苯 2 44 1,2-二氯苯 45 1,4-二氯苯 46 丙烯腈 20 47 三氯甲烷 3 48 四氯化碳 0.3 49 三氯乙烯 50 四氯乙烯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 一种或一种以上剧毒物质的总含量≥0.1%; 一种或一种以上有毒物质的总含量≥3%; 一种或一种以上致癌性物质的总含量≥0.1%; 一种或一种以上致突变性物质的总含量≥0.1%; 一种或一种以上生殖毒性物质的总含量≥0.5%;

含有二种及以上不同毒性物质,如果满足下列等式,则按照危险废物管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 含有二种及以上不同毒性物质,如果满足下列等式,则按照危险废物管理。 其中,PT+、PT、PCarc、PMuta、PTera分别为固体废物中剧毒、有毒、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性物质的含量;LT+、LT、LCarc、LMuta、LTera分别为各种毒性物质在4.1~4.5中规定的标准值。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 剧毒物质: 39种 有毒物质: 143种 致癌性物质: 63种 致突变性物质: 7种 生殖毒性物质: 11种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 任何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除多氯二苯并对二恶 英、多氯二苯并呋喃外)的含量≥50 mg/kg; 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或多氯二苯并呋喃的含量≥15 μg TEQ/kg。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11种)

危险废物特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 样品采集 制样、样品的保存和预处理 样品的检测 检测结果的判断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