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學習」 小班教學﹕理念與實踐 羅鄧艷文博士 (Brenda)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 》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必修模块)培训 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 英 2009 年.
Advertisements

如何透過學校整體規畫 以支援小六學生適應中學生活 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 黃麗芬校長 2014 年 11 月 19 日 1.
What do you see? What do you recognize? What do you think we are going to learn?
「明日閱讀」推動計畫— 為何(Why) 為何(What) 如何(How) 下一步為何(What’s possible next)?
照顧學習差異的教學策略 工作坊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何敏華博士
小一家長注意事項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
从自律学习观点谈班级经营的技巧与实务 林明煌 国立嘉义大学.
學校整體語文政策規畫 優化語文的學與教 孫方中小學 2011年1月17日.
用合作和探索教学方法 讲授《中文》的阅读课
让你的汉语课堂更加 Effective & Fun
大崗國中102學年度第1學期期初校務會議 報告人:何信璋 102年8月29日.
小學圖書館閱讀推動策略: 以英文電子書共讀方案為例
「強化小學課程與中學課程的聯繫」經驗分享會
在延承中创新 在探索中发展 May 12, 2012.
四川大学图书馆 渐入书山境 · 身染翰墨香 —— 四川大学图书馆 “ 深 · 身阅读 ” 推广案例分享.
你的 够多吗? 手段 西北中文学校 Northwest Chinese School 陈婷 Ting Chen.
顧客服務訓練績效評估.
你好你好大家好~~ 我是小白 ^_^ 課前叮嚀 V V V 請大家利用課前的空檔確認以下事項: 我的手機已經轉為震動 今天的精神不錯
阴天 晴天 晴天 晴天 阴天 七月六号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87⁰ 64⁰ 星期一 七月七号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89⁰ 67⁰
破茧—走向思想方法的历史探究 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 戴羽明.
五邑鄒振猷學校 英文科校本課程家長工作坊
講座內容及講者: 講題一 : 優質選校全攻略 東華三院田灣幼稚園黃玉卿校長 講題二 : 好玩好fun學英語 東華三院幼稚園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圖書館主任 蔡億玲老師
1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Service Outsourcing Welcome back to SISO Designed by Emma.
小一、小二 英文科校本課程.
教育統籌局總課程發展主任 (全方位學習及圖書舘) 葉蔭榮
UNIT 4 I HAVE A PEN PAL A LET’S LEARN.
PEP6 Unit6 A Field Trip B Let’s learn
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資源班的知識性文本閱讀 報告人:吳居璋.
以斯拉記緒論 2012/2/19.
康伟小学家长工作坊 “全面性评估”简报 PERI HA Briefing
Homework. 第九章 运动训练与体育赛事管理 Sports training and sports events management By Zhou Donghua.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从听课评课入手 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 和专业发展能力
符合SCORM標準且具學習策略之數位教材編輯工具的研究與開發
香港紅十字會(青年及義工事務部) 西九龍總部 服務技能提升(二)
如何提升 中小學銜接課程與教學品質 Scott Wang 王勝忠 台中市清水國小英語科專任教師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 Methodology of Poverty Monitoring and Main Results 中国农村贫困: 最新结果与监测方法  XIAN ZUDE 鲜祖德.
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PBL) 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初探
971研究方法課程第九次上課 認識、理解及選擇一項適當的研究策略
TBL教學法簡介 王英偉醫師提供 張景媛修改.
Lesson 28 A Family Picnic 冀教版 七年级上册.
基于任务的设计:思路、评价与实施 卫朝霞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Teacher Development Interactive 中文使用手冊
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小班教學如何配合通識教育 周偉立 香港大學 學生事務長暨通識教育總監 2019/4/7 如何透過小班教學提升學習成效.
第三次校本課程家長工作坊 英文科 (一年級).
Term 2, Week 1 16th - 20th April, 2018.
UNIT 4 What are you doing?
PLP-R/W Parent Workshop (2) 家長工作坊 (二)
歡迎蒞臨 102學年度一年級下學期 英語科學校日 一年一班~一年四班 林淑芬 老師.
歡迎蒞臨 102學年度一年級下學期 英語科學校日 一年一班~一年四班 林淑芬 老師.
chapter5員工教育訓練 第一節 教育訓練之意義重要性及方法 第二節 企業大學蔚為風尚 第三節 教育訓練計畫四大程序與對員工學習原則
Have Fun and Enjoy Learning Sentences
P.6 Parent Meeting ~English~
新世代的電腦教學法 Content And Metho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For Teachers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术學院 副教授 徐曉東(Ph.D)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971研究方法課程第十七次上課 回顧、結論與前瞻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105學年度 服務學習教育說明會 Service Learning.
106-2 英文課—講新聞‧說故事 Teacher :廖紫伶、許晃銓.
幼兒發展學習的評量與輔導---- 第四章—收集資料
許良村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所數位學習班 2004年4月10日
委外暨合約管理研究中心 RCOCM Research Center of Outsourcing & Contract Management
Vocabulary Book 1- U6 單字 & 現在分詞字尾變化
桃園縣教育處99年9月品格月會 禮 節 親愛的遴選委員早安,熱忱、助人、做事盡力的業泰,今天跟大家介紹業泰的校長學 育仁國小校長林業泰.
方雅慧 成功大學中文系 數典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Chapter 5 員工參與.
4. 執行行銷研究 任課教師: 行銷管理:理論解析與實務應用 曾光華著 前程文化 出版.
P.5 Parent Meeting ~English~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聚焦學習」 小班教學﹕理念與實踐 羅鄧艷文博士 (Brenda) ymtang@edb.gov.hk 2158 4922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班級人數」與「教學」的關係 「班級人數過多」在小學肯定是一個問題 教育界大多認為小班可帶來有質素的教學 研究結果未能清楚指出「班級人數」與「教學」的關係 Blatchford (2005)

世界各地研究對「小班」的 教學效能有不同的發現 STAR (1985-89) SAGE (1996-2001) HATTIE (1999, 2005) HANUSEK (2005) BLATCHFORD (2003, 2007) GALTON (2008)

學校對「小班教學」政策的回應 應盡早推行小班教學 可以照顧個別差異 幫助有學習因難的學生 增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增加課堂活動空間 增加教師士氣

學校對「小班教學」政策的問題 對「小班教學」有否更長遠的計劃和願景? 公眾會否對小班的效能期望過高? 有沒有「小班教學」指引? 如何評鑑小班教學的效能?有甚麼標準? 有甚麼教師培訓課程提供? 有甚麼專業/資源/資料支援? 有什麼有效的「小班教學」策略?

中文科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 講解式 互動式 個別指導法 分組指導法 提問技巧 合作學習法 協作教學法 探研式學習 五官體驗教學法 師生互動 同儕互動 小組討論 小組匯報 角色扮演 辯論

中文科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 遊戲教學法 閱讀策略: 理解詞義 引領思維 尋找主題句 故事手掌 KWL 自設問題 概念圖 資料搜集(文獻/廣告/互聯網) 寫作練習(造句/作文/隨筆/讀後感/故事創作) 製作活動(設計封面/海報/繪畫) 實地參觀

英文科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 General/generic KWL Brainstorming/Mind Mapping/Graphic organize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On reading Shared reading Guided reading Scaffolding/supported reading Independent reading Big book approach Story map/story grammar For teaching of literary texts Drama Song Chant Rap For performing activities Role play Show and tell Miming

英文科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 On speaking and speech training Action alphabet Reading aloud Story telling On writing Shared writing Pair/Group writing Process writing Writing frames For collecting information Survey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Gaming activities Matching game Board/Dice game Card game Tick tack toe

數學科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 1. 講解式 2. 示範式 3. 建構式 4. 操作活動 5. 反例子教學 6. 提問技巧 7. 小組活動 8. 合作學習 9. 協作教學 10. 直觀猜測 11. 探究式學習 12. 解難活動 數粒活動 模型製作 圖形製作 圖形拼砌 貨幣找換活動 買賣活動 估算/估量活動 心算活動 速算活動 量度長度活動 量度重量活動 量度容量活動

數學科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 13. 遊戲教學 14. 引導發現法 專題習作/專題研習 自擬題目 開放式問題 應用資訊科技教學 從閱讀中學習 生活化教學 統計活動 探究活動 解應用題活動 自擬應用題 運用計算機探究數的規律 網上遊戲/練習 閱讀報告 欣賞數學活動 數學故事(數學史) 親子故事(工作紙) 數學比賽 數學遊戲 數學遊踪

常識科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 Inquiry 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Project Learning Service Learning POE (Predict-Observe-Explain) Brainstorming Mind Mapping Case study Self evaluation Peer evaluation Making models Doing experiment Doing classification Making comparison Doing survey Group discussing Group presentation Role play Simulation games Debate Field trip Activities (e.g. visiting the museum, etc) Excursion Handling data Writing reflective journal

我們如何看「小班教學」 這是一個業界爭取到的成果? 這是一個從上而下的大改革? 這是一個教學技術的問題? 這是一個管理轉變的問題? 這是一個優化課堂教學的好時機? 這是一個………?

教 育 理 論 弱 強 無定向的改變 表面的改變 為變而變 深入的改變 弱 改 革 理 論 強 Fullan (2003)

領導轉變 熱心 道德價值 明白轉變 緊密聯繫 建立關係 能量 希望 建構知識 Fullan (2001)

教改方向、學習理論與小班教學的關係 教改方向 以學生為中心 終身學習、全方位學習 學習經歷與結果並重 教學多元化、靈活、開化 學習理論 重視學習者的已有知識 行為 認知、社群、情景 傳授知識 建構知識 表面學習 深層學習 學習者有能力自我學習 「小班教學」原則/元素/策略 學習目標 學生參與 小組學習 有效提問 有效回饋 促進學習的評估

學校如何推行「小班教學」? 訂立目標 成立小組 編訂計劃 實施策略 教師培訓 建立評估機構

學校推行/支援小班教師的反思 實施從上而下的新措施? 推行有效教學的好時機? 如何聯結到學校的教育目標和計劃? 行政分工?專業合作? 教師分配?知識建構和管理? 教師培訓/發展/學習: 教 學 教 學(備課、觀課、研課) 分班理念及策略 同質分班? 異質分班? 分配資源?善用資源? 評鑑機制 另訂標準? 聯繫 SDA/ESR/SSE ?

下一階段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 內化自評 外評的推進以學校改善求進為原則 策劃 (Plan) 評估(Evaluation) 推行(Implementation)

班級人數與教學的關係 學業成績 教學構思 及 教學策略 班級 人數 深層學習 學生行為 及 角色 社群/情意 adapted from Dr. Carol Chan (2005), HKU

從「學」(求知)看「教」 程序性知識 資訊處理 知道某些東西 知道使用資訊的規矩 知道如何使用資訊 傳授式教學 adapted from Galton (2005)

從「學」(求知)看「教」 概念性知識 建構過程 思想/主意/知識 明白和應用原則 分門別類(屬性/非屬性) 探究式教學 adapted from Galton (2005)

從「學」(求知)看「教」 後設認知能力/知識 發展專家的表現 明白認知過程 選擇/使用恰當的思考策略 辨別錯誤/掌握學習過程 鷹架式教學 adapted from Galton (2005)

班級人數與教學的關係 學業成績 教學構思 及 教學策略 班級 人數 深層學習 學生行為 及 角色 社會/情意 adapted from Dr.Caral Chan, HKU

中文科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 講解式 互動式 個別指導法 分組指導法 提問技巧 合作學習法 協作教學法 探研式學習 五官體驗教學法 師生互動 同儕互動 小組討論 小組匯報 角色扮演 辯論

中文科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 遊戲教學法 閱讀策略: 理解詞義 引領思維 尋找主題句 故事手掌 KWL 自設問題 概念圖 資料搜集(文獻/廣告/互聯網) 寫作練習(造句/作文/隨筆/讀後感/故事創作) 製作活動(設計封面/海報/繪畫) 實地參觀

英文科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 General/generic KWL Brainstorming/Mind Mapping/Graphic organize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On reading Shared reading Guided reading Scaffolding/supported reading Independent reading Big book approach Story map/story grammar For teaching of literary texts Drama Song Chant Rap For performing activities Role play Show and tell Miming

英文科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 On speaking and speech training Action alphabet Reading aloud Story telling On writing Shared writing Pair/Group writing Process writing Writing frames For collecting information Survey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Gaming activities Matching game Board/Dice game Card game Tick tack toe

數學科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 1. 講解式 2. 示範式 3. 建構式 4. 操作活動 5. 反例子教學 6. 提問技巧 7. 小組活動 8. 合作學習 9. 協作教學 10. 直觀猜測 11. 探究式學習 12. 解難活動 數粒活動 模型製作 圖形製作 圖形拼砌 貨幣找換活動 買賣活動 估算/估量活動 心算活動 速算活動 量度長度活動 量度重量活動 量度容量活動

數學科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 13. 遊戲教學 14. 引導發現法 專題習作/專題研習 自擬題目 開放式問題 應用資訊科技教學 從閱讀中學習 生活化教學 統計活動 探究活動 解應用題活動 自擬應用題 運用計算機探究數的規律 網上遊戲/練習 閱讀報告 欣賞數學活動 數學故事(數學史) 親子故事(工作紙) 數學比賽 數學遊戲 數學遊踪

常識科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 教學活動 Inquiry 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Project Learning Service Learning POE (Predict-Observe-Explain) Brainstorming Mind Mapping Case study Self evaluation Peer evaluation Making models Doing experiment Doing classification Making comparison Doing survey Group discussing Group presentation Role play Simulation games Debate Field trip Activities (e.g. visiting the museum, etc) Excursion Handling data Writing reflective journal

班級人數與教學的關係 學業成績 教學構思 及 教學策略 班級 人數 深層學習 學生行為 及 角色 社會/情意 adapted from Dr.Caral Chan, HKU

提升小班教學成效的六大原則/元素/策略 評估 課程 方法 學習目標 學生參與 促進學習的評估 小組討論 有效提問 有效回饋 Adapted from Galton

學習目標 建基於學生的已有知識,訂定適切的 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需要配合學科課程 過程目標與成果目標共重 課堂開始時,讓學生清楚該課節的學習目標 課堂完結後,引導學生總結學習經驗

學生參與 建立常規,營造學習社群的文化 在起始階段,探究的課題不會太大、太複雜,以便學習聚焦 學生互相討論的時間很多 學生提出的問題和意見成為課堂討論的重心 要求學生就有關的程序和方法作深入的討論和反思 師生之間的互動及答問,由隨意簡單變為持續深入

提問技巧(課堂舉例) 在數學科,學生解釋應用題常遇的困難 不理解部分字詞/整句句子的意思 閱讀能力較弱,倚靠老師讀題 不認真讀題,只看關鍵字及數字 不肯思考(只想知道答案,無需理解) 數學概念不足 運算能力弱或不小心 題目與生活太過脫節 或 題目過深

分析的重要 老師如何教? 在課堂上,學生如何學習? 語文能力 學習態度 數學能力 教材質素/合適 不理解部分字詞/整句句子的意思 閱讀能力較弱,倚靠老師讀題 學習態度 不認真讀題,只看關鍵字及數字 不肯思考(只想知道答案,無需理解) 數學能力 數學概念不足 運算能力弱 或 不小心 教材質素/合適 題目與生活太過脫節 或 題目過深 如何是好?

常見的課堂提問技巧(一) 媽媽上午買水果用了30元,下午買衣服用了250元,媽媽全日共用去多少元? 老師:「媽媽上午買水果用了……。如何列式?」 老師看子豪舉手,隨即問:「子豪」 子豪:「30 + 250」 老師:「對!答案是多少?」 子豪:「280」 老師:「對!媽媽全日共用去280元。」

媽媽上午買水果用了30元,下午買衣服用了250元,媽媽全日共用去多少元? 特徵: 讀完題目後便立即提問「算式」 提問學生直至找出正確的答案 解釋計算的方式如發現有學生答錯 只解釋正確的計算方法 (較常發生); 就錯誤的答案憑自己的分析加以解釋 (較少發生)或 查問學生錯誤的原因然後再作解釋 (極少發生) 對學生有何影響? 知識? 態度?

應用題:課堂提問技巧(二) 小明一家三口共吃了2 碗牛丸麵,他們 共吃了牛丸多少粒? 不同的教學模式, 有否不同的效果? 牛丸麵 老師抄題目讀題提問橫式老師解釋(如有錯誤)學生計算 老師讀題引導性問題提問橫式老師解釋學生計算 老師讀題提問橫式學生搶答(如有錯誤)學生計算 學生讀題提問橫式老師質疑學生解釋學生計算 學生讀題解題提問橫式學生計算 學生各自讀題及列式小組討論匯報橫式及解題學生計算

小組學習 小組學習=合作學習? 有何異同?何時使用? 步驟的應用?學習的實現? 教學法、課堂活動與學習的關係? 如何辨識和反思理念元素在實踐中的張力?

回饋 增益性回饋(0.95)* 表揚性回饋(讚賞付出的努力) (0.94)* 表揚性回饋(空泛的讚賞) (0.14)* 訂正性回饋(0.37)*

評估 評估的方法與目的 課堂內的評估與回饋 對學生測考和作業的評估與回饋 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的目的和意義 校內評估與校外評估的張力與助力

原來孩子是這樣學習的 Sis/Shis (generalization) 2. She is a naughty girl. notty 1. Her hair is long. Sis/Shis (generalization) 2. She is a naughty girl. notty (applied phonics) 3. I have drawing lesson three times a week. darwing (positioning)

評估 評估的方法與目的 課堂內的評估與回饋 對學生測考和作業的評估與回饋 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的目的和意義 校內評估與校外評估的張力與助力

知識/學習理論及範式: 學生與成年人在學校的學習 教育目標/價值觀 學習社群 學習社群 學校管理 學校發展計劃 發展/推行策略 「小班」vs「小班教學」 分班vs組別 教師分配 教師發展 評估制度 自評機制 課堂實踐 學習目標 學生參與 小組學習 有效提問 有效回饋 促進學習的評估 學校課程架構 知識/學習理論及範式: 學生與成年人在學校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