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研读 群策群力 2015安徽考试说明(化学)解读及备考策略 肥东圣泉中学高三化学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Advertisements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听力攻略 主讲: 外语教学部 秦诗雨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交流群:
有谋 有效 有模 有样 温二外化学组命题的一点体会. 考什么? 怎么考? 效果如何? 高考“ 热点 ” 在哪儿? 命题时要做到 “ 热点重击 ” ! 命题时要思考 :
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A的分子式为C4H8,A氢化后得到2—甲基丙烷。完成下列填空:
2011高考备考建议 2017年3月1日星期三.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有关09广东高考化学备考的点滴思考 童建军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浙江省2007年高中证书试卷分析及复习备考研究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郑肖文 2007年10月12日 -1-
新高考、新方案、新对策 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科)备考建议
化学: 高考命题与课改教改 胡征善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三年安徽理综化学试题综评 及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迪
2015届常德市高三化学复习研讨会 高 考 理 综 化 学 分 析 2017年3月18日星期六.
关于本门课程.
抓细节 重基础 做好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 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 刘 军 联系电话: 年高考化学复习策略讲座
七十一中化学科一模分析 71中 冯桂英.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浅谈高三历史 二轮复习.
新高考 新变化 新向导 ——新课标全国卷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 袁志辉 QQ: Tel:
2014年四川高考冲刺备考化学复习策略 四川师大附中化学组 王贵飞.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临海外国语学校 冯丽雅.
未雨绸缪谋方向 先知先觉战高考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 河北省特级教师 郑彦东.
陕西省2016年中考数学 数与代数 统计与概率 复习策略 榆林高新一中 张亚飞.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高考总复习 化 学.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盐类的水解.
考点:考查杂化方式、微粒间作用力、电负性、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离子晶体的结构
强碱弱酸盐-醋酸钠的水解 为什么会显碱性? 盐电离出的酸根是弱酸的酸根,能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导致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大过氢离子。
化学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第2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2012年新课标理综化学备考策略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 Potential-pH Diagram
强酸(碱)溶液 一元弱酸(碱)溶液 多元弱酸(碱)溶液 两性物质 混合酸碱溶液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1.5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氧化还原反应.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氧化还原反应 温州第五十一中学 汪淑蕾.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一)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欢 迎 大 家 踊 跃 参 加 !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 时间 内容 8:50---9:00 致开幕词:陈接胜 院长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 平阳十一中 林天炜.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 Potential-pH Diagram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研究 江苏省溧阳中学 王澄
2009化学试卷分析 海口市第一中学 王玉辉 2009年9月22日.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广东省封开县江口中学 化学科 张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认真研读 群策群力 2015安徽考试说明(化学)解读及备考策略 肥东圣泉中学高三化学组

主要内容 2015年安徽化学《考试说明》解读 近三年安徽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后期备考策略

1.安徽化学《考试说明》上对知识内容有三个层次的要求: 第1个层次是了解; 第2个层次是理解(掌握); 第3个层次是综合运用。 一、把握考试说明要求,务求全面通透 1.安徽化学《考试说明》上对知识内容有三个层次的要求:    第1个层次是了解;    第2个层次是理解(掌握);    第3个层次是综合运用。 显然第2、3个层次的内容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应该把主要的精力和注意力都要放在这两个层次上。

2.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二、关注《考试说明》之变,及时调整方案 一定要注意彻底地抛掉教材里没有的、《考试说明》不要求的、必须靠记忆才能掌握的内容。有的考生在准备复习备考的时候总是不放心,有一些是教材里没有的、大纲上不要求的,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为了扩充知识面或者为了使体系更加完整,就补充了一些内容。但是,综观这几年的高考题,考查的知识点没有超出课本范围的,也没有超出《考试说明》要求的。

考试说明之变 1.考试范围与要求的第一部分与2014年相同,只字未改。其对应的第二部分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在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中删除了“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在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的(4)项中删除了“金属晶体”。

2.题型示例中例题部分更换,应该只是内容的更新,主要涉及内容与难度几无变化,被替换的例题有:例1(化学与日常生活)、例5(阿伏伽德罗常数与粒子换算)、例9(反应方程式的综合应用)、例13(实验的分析与评价)、例14(粒子浓度比较)、例17(平衡移动)、例22(离子溶液的原理及应用)、例25(电化学)、例26(有机选择题)、例27(安徽主观第一大题)、例29(速率、平衡)、例34(有机大题)、例36(利用基础化学反应进行综合应用考察)、例39(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分析)。总体来看,除了例题来源增加了全国新课标卷的份额,内容变化很小,和2014年相同,强调能力的培养。

今年化学《考试说明》中,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和内容(包括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与2014年完全相同。只是在题型示例部分改动了14题,把2011~2012年的高考题换成2014年新高考题。 在改动的14个题型示例里,有5个换成全国新课标卷试题,体现出安徽可能在为使用全国新课标卷做准备。改动性较大的是两题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由原先单一溶液改成混合溶液,预示今年该类型选择题难度提高。

三、重视题型示例,多做对比迁移  在《考试说明》中,全国各地一些比较优秀、典型的题目在题型示例里出现,这对我们复习准备高考的时候是有导向性的。所以要认真地去分析和研究,这些题目的难度要求、考查的范围以及知识点如何去考查,一定要吃透彻,才能全面地了解高考命题的大局大势,才能保证复习备考的时候有的放矢。

四、连续三年考试范围与要求的变化 2012年的变化 第二部分(一)《有机化学基础》模块 增: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如氢谱等)。 删:1. 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 用。 2. 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新增内容2012年高考25题出现。

四、连续三年考试范围与要求的变化 2013年的变化 增: 第二部分 (一)《有机化学基础》模块 1.(4)不包括顺反异构体 和手性异构体 第二部分 (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2.(3)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删: 第一部分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 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 (一)《有机化学基础》模块 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 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新增内容2013年高考25题中出现。2012年新增内容26题中出现。

四、连续三年考试范围与要求的变化 2014年的变化 原 (5)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 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 原理。 现改为 (4)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 新增内容2014年高考28题出现。

近三年高考考点对比 2017/3/18

7 8 9 10 11 12 13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基本概念(储氢反应) 基本概念(甲醛氧化) 基本概念(三聚氰酸) 离子共存(二氧化碳、氨水) 化学实验(气体的制备、收集及 尾气处理) 离子反应(硫酸铁溶液:共存、反应) 9 化学平衡(无 图;燃煤硫的回收) 离子共存(分散系:氨水、葡萄糖、银氨溶液、氢氧化铁胶体) 化学实验(仪器、试剂:分离、鉴别、制备、滴定) 10 化学实验(玻璃仪器:分离、配制、比较、制备) 电化学(热激活电池) 化学平衡(有 图:臭氧脱硝) 11 电化学(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组合) 化学平衡(有 图:硫酸镁+CO) 电解质溶液(硫化钠、碳酸钠、草酸钠、醋酸钠与氯化钙混合) 12 电解质溶液(氢氟酸) 无机综合(除SO42-、电解氯化钠溶液、AgCl溶解度、酚酞鉴别碳酸钠溶液) 规律推断(氢键、沉淀转化、强酸转为弱酸、浓度对速率影响) 13 图表分析(Al3+、Fe3+、KSP) 电解质溶液(NaHSO3溶液:电离、水解) 图表分析(硫酸铝、氢氧化钠) 2017/3/18

结构性质(元素推断:周期表位置;电负性及氢化物稳定性比较;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离子反应)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5 结构性质(元素推断:周期表位置;电负性及氢化物稳定性比较;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离子反应) 结构性质(元素推断:周期表位置;电离能;氢键;化学反应方程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结构性质(已知元素:周期表位置;电子排布式;电离能、熔沸点、酸性、半径比较;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6 有机合成(反应类型;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命名;有机反应;选择题) 有机合成(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有机反应;同分异构体;选择题) 有机合成(结构简式;反应类型;官能团;命名;有机反应;同分异构体、选择题) 27 实验流程(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的测定:离子反应、实验、计算) 实验流程(从玻璃粉末中回收铈:离子反应、实验、计算) 工艺流程(LiPF6制备:化学反应、实验、计算) 28 探究实验(沉淀转化:转化条件及固体产物成分) 探究实验(反应速率影响因素) 探究实验(电化学腐蚀探究) 2017/3/18

备考建议 今年高考化学部分依然延续以往的稳定性与连续性,难度不大。 在复习时,老师不要盲目拓展和加深,不做无用功,不要去找那些偏题、怪题、难题。 老师要把常考的知识点及热点,不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要化整为零进行有效梳理与归纳,堵住死角。在“工业工艺流程”题和实验探究题上多下功夫,力求找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备考策略 在接下来的一周中研读考试说明,组内相互探讨,根据2015年考试说明编写小专题,重视近三年重复出现的考点以及新换题型示例,关注化学有关的新技术。 关注2014年新增电化学知识点,了解新课标全国卷中试题特点,探究安徽卷和全国卷之间相互交并部分的习题。

安徽理综卷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安徽高考命题围绕着中学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考 查了约60个知识点,涉及: 1. 化学核心概念:化合价、反应热等。 2. 化学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消去反应聚合反应等。 3. 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等。 4. 化学物质通性:元素化合物性质、同分异构体、常见有机 官能团结构与性质等。 5. 化学学科思想:分类法、守恒关系、始终态处理、实验及 科学举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