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特点 国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与思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级建造师考试心得交流. 摘 要 建造师制度简介 一级建造师报考要求 一级建造师考试制度 一级建造师考试内容 一级建造师与二级建造师区别 考试及培训心得交流.
Advertisements

历史组:李丹 这首歌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重大决策 ? 自主学习 :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 1 、什么是对外开放 ? 2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 3 、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刚刚听到的歌曲的名字? 1979 年的春天指什么? “ 画一个圈 ” 是指什么?
国内外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 刘墨祥. 国内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  21 世纪的第一年我国加入了 WTO ,标志着从此 我国接受了按照国际规则参与全球竞争,这一规 则在医药行业也不例外,因而我们面临着真正的 国际竞争压力、面临着如何解决好本世纪我国的 医疗保健措施、药学事业、医药经济发展等一系 列重大问题。因而加强、加快自主创新药物研究.
公營事業民營化前後績效之比較 -- 以陽明海運公司為例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中華民國 94 年 2 月.
台灣農民的地位與形象 —— 以「無米樂」 (2005 年 ) 為例. 故事大綱  紀錄臺南縣後壁鄉三個老稻農的勞動與生活  透過他們的勞動與生活,我們可以領略到生 活的智慧,也可以意會到人與人、人與動物、 人與神、人與天、人與土地,是如何微妙地 共生共存著  可是我們曾經想過 , 這群老農民就像手無寸.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 沈文华 2012年12月.
第二篇 當代中國與臺海兩岸關係 第二章 「改革開放」後的發展.
教育学课程改革与资源建设 ——漫谈《教育学》(新编本) 张乐天
专题讲座 台湾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2011年1月,台湾海峡
痛并快乐着 ——新课改前行三年的心路历程 我—— 深圳宝安中学, 一名普通且年轻的历史教师。 我的追求—— 在历史的天空下,
基础与能力并重、 教师和学生同行 ——谈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马鞍山广播电视大学 工作站(教学点)网络图.
兩岸互動歷史 陸委會、海協會與九二共識.
国家与广东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关政策解读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郭凯教授、博士、副院长
战略机遇期的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和政策走向
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 全面助力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 湖北保监局 王斌 2016年9月.
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 乐陵市实验小学 李升勇.
三十年來的台灣與中國大陸經濟 包淳亮 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大學法修正之前瞻與困境 楊朝祥 中原大學講座教授.
蛋白食品工艺 —本章学习重点: 大豆蛋白食品 大豆蛋白的生产工艺 传统大豆制品加工 花生蛋白食品的加工 棉籽蛋白食品的加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工作的四大要素: 环境-能力-服务-领导力
商务谈判礼仪.
福建 简称闽,省会福州,省名取自福州府、建州府二府首字,“闽”是福建最原始的名称,闽字最早出现于周朝,闽与八闽,都是福建省的简称和别称。
落实全会精神 推动创新发展 上海市产权交易管理办公室主任 沈立群.
尾矿库综合调查 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技术中心.
石小敏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二OO七年一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副研究员 张斌 • 北京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第二章 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
做佃農贏過當地主, 15個年輕人的希望故事 家佳的讀書報告 荒地闖出百萬年薪.
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从历史角度看世博.
优化结构提高职教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 余祖光 副所长 研究员 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 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 中国职业技术教学学会副会长
李玉春 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 教授 行政院衛生署長期照護保險籌備小組 總顧問
走近文科综合考试 东营市一中 杨富民.
中国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主讲:钟朋荣 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 兼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教授.
第五章 教育目的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李峰.
农 业 政 策 展 望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 方 言 2013年11月13日.
宜居城市—岳阳. 宜居城市—岳阳 活力城市—岳阳 一、岳阳的历史及现在 二、岳阳的地理位置 三、岳阳的详细介绍.
亚洲经济的发展. 亚洲经济的发展 说课的主要内容 1、指导思想 2、教材分析 3、学情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手段与方法 6、教学过程.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规划 前海CBD:打造前海CBD是深圳市在改革开放后下一个30年的发展目标。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前海地区将规划建设成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围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科技服务、专业服务、总部经济等重点领域发展高端服务业。 黄智.
上海梦:城市现代化历程 苏智良.
主要的動物---豬 近年來由於工商業起飛,各行各業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但農民的收入卻未因此而增加,因此養豬成為農民的主要副業,並逐漸佔居養豬戶農民的主要收入,全盛時期本地豢養豬隻超過五萬頭,但也相對衍生了許多廢水排放的污染問題。 所幸在有關單位的全力輔導下成立了養豬專業區,並設置了褒忠鄉潮厝養豬廢水共同處理場以處理本村及鄰近村莊.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微孢子虫生物研究.
行政院第3472次會議 提升女性勞動力 打造優質的勞動環境 勞動部 報告人:綜合規劃司 王司長厚誠 104年10月29日 1 1.
主讲:钟朋荣 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 兼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教授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高考政治总复习 ——必修模块知识框架.
香港低收入住戶地區分布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蔡海偉
林业产业发展战略.
浅谈中国农村改革问题 一、中国农村改革 二、三农问题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十五章 台灣的經濟 發展與成長.
簡報大綱 壹、調整科技預算編列的機制,擴大科發基金 貳、學術研究計畫的評估與補助機制.
——浅谈我国医药行业未来面临的环境机 遇与环境威胁
果蔬贮藏运销学 主讲 生物与食品学院 刘彦珍.
第二节 韩国.
第九章 国 际 法.
考点17 二战后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我国奶业发展形势与有关政策 农业部畜牧业司 王俊勋 2013年5月31日.
教育者,寂寞之事业,而实为神圣之天职,扶危定倾,端赖于此,有志者固不以彼而易此也。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 华中农业大学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探析 汇报人:章胜勇.
经济史的课程知识: 政策与市场的无间道 标准要求(教学要点) 概念与结论、经典试题 教学案例 束鹏芳 (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
项目六 客户满意管理.
早报.
第 七 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培育与未来 深圳市期货同业协会会长 管焱彬.
台灣中部明潭水庫集水區 坡地崩塌治理對策之研究 林志玄、李錦浚 水土保持學報39(1)
「龍」形之演變 文綺老師編製.
§1.3.3 地球公转的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 凤阳县第二中学 柳家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特点 国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与思考 第九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特点 国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与思考

反思:经济大发展的代价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20世纪是全球经济大发展的世纪,但人类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等等。当全球出现严重的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时候,人类迫于对现实与未来的忧患,不得不对自身的生产、生活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

西方的人地关系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西方人文地理学者很早就从人地关系论的角度看待人与土地的关系,对土地利用问题进行过探讨,认为其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由最初的人与自然环境的适应-依赖-适应-利用的过程向人与自然进行物质的交换和人口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过渡。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西方的人地关系论 (英)马尔萨斯

西方的人地关系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原理》曾明确指出:“人口增长和资源总量限额相矛盾,人口增长可以是一个无限的过程,而资源供应却是一个有限额的问题,人口指数增长迟早要面临着资源无法实现指数增长的矛盾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尽管对马尔萨斯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但也指出人口增长是产生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带来环境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只可惜这些观点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萌芽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以前,环境保护仍不是一个广泛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首次唤醒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这其中就孕育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随后,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的注意,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相继纷纷成立。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萌芽 雷切尔•卡逊 《寂静的春天》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萌芽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十年后,国际性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出版了震惊世界的著作《增长的极限》,该书从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即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入、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出发,根据指数增长原理,认为由于人口增长引起粮食需求的增长,经济增长引起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耗竭速度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在公元2100年到来之前,人类社会就会崩溃。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萌芽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此书内容虽然比较悲观,但它揭露的问题十分尖锐,事关人类社会的未来健康发展,因而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开创了持续发展研究的新纪元。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萌芽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各国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纷纷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方式,思考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问题。 联合国也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共同关注环境保护事业。于是有关持续发展的研究蓬勃兴起,可持续发展也提上了一些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持续发展”概念的出现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在其制定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首次将“持续”作为专门术语提出来。在此之后,“持续”概念逐步在联合国内部机构及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内被引用。

“持续发展”概念的出现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该定义包含三重含义: 第一,满足需要,尤其是世界上贫穷人民的基本需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并改善增长的质量。 第二,环境限制。不可更新资源的数量、可更新资源的承载力和自然环境的容量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社会组织和技术水平会延缓或加剧这种限制。

“持续发展”概念的出现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第三,平等。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源分配问题,要求在各代人之间和同代人之间实现社会公平。

“持续发展”概念的强化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持续发展”概念的出现,迅速在国际政治领域引起广泛讨论和响应。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IED)联合声明:“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的指导原则。”世界银行也在其指南中强调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开发资助的首选目标。

“持续发展”概念的强化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与会178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了《环境与发展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及《持续森林管理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

“持续发展”概念的强化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在这些重要文件中,“持续发展”概念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并把它作为一种国际政治理念和社会发展准则推广到世界各国。 从此,“持续发展”作为一个专门概念,从国际政治领域扩散到政治与学术领域,并开始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潮。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实现经济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 保持环境资源效应(功能)的持续性 实现公平(代际公平与区际公平)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国际学术界一般认为,可持续性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 生态可持续性指维持健康的自然过程,保护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维护自然资源基础和环境; 经济可持续性指保证经济稳定的增长,尤其是迅速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同时用经济手段管理资源和环境,使仍为经济外在因素的环境与资源内在化; 社会可持续性指长期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保证资源与收入的公平(包括代间和代内)分配。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兴起 受六七十年代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土地评价大纲》(LE)明确指出,土地适宜性的前提之一就是该土地用途必须是持续的。 不足:当时“持续”的概念还比较朴素,主要是指土地适宜性评价中某种单一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当前环境条件下的可维持性与稳定性。作为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一个附属条件用语,持续概念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兴起 1990年2月在新德里由印度农业研究会(ICAR)、美国农业部(USDA0)和美国RODAL研究所共同组织的首次国际土地可持续利用研讨会,正式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兴起 《21世纪议程》的签署与实施,直接推动土地持续利用的发展,尤其强调土地资源的综合管理与规划(第十章),突出自然资源(包括土壤、矿产、水和生物)开发与持续利用决策中的部门交叉问题。这种对于土地资源的一体化观,是《21世纪议程》和持续发展委员会(CSD)考虑土地问题的基础。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兴起 他们认为,日益增长的人类需求与经济活动正给土地资源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造成竞争与冲突,导致土地与土地资源的次优利用; 通过一种综合的方式分析所有土地用途,有可能使冲突最小化,实现最有效的权衡,并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与改良结合起来,进而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兴起 在关于“土地资源综合管理与规划”的第三和第八次会议上,CSD注意到了通过“生态系统管理”等全局方法解决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并确立了6个未来优先课题: 土地退化防治、土地使用权准入与产权安全、关键部门与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干旱地、采矿区恢复、湿地与海岸带、珊瑚礁、自然灾害、城乡与土地管理相互作用)、信息提供与土地权利人参与、国际合作(包括能力建设、信息共享技术转让)、矿产、金属与工矿废弃地恢复。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兴起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1991年9月在泰国清迈(Chiang Rai)举行的“发展中国家持续土地利用评价国际研讨会”和1993年6月在加拿大Lethbridge大学举行的“21世纪持续土地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都强调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的建立,许多学者从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探讨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兴起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1997年8月在荷兰恩斯赫德又召开了“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和信息系统国际学术会议”,GIS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中的应用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是会议的两大核心议题,与会各国专家普遍认为应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习俗法制等多方面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兴起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联合国持续发展委员会(UNCED)、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世界银行(WB)等众多国际组织也纷纷开展土地持续利用的研究。 其中最有影响的应该是1993年FAO颁布的《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纲要》(FESLM),对各国开展土地持续利用研究具有较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兴起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许多学者依据研究区域的资源环境本底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利用发展前景,对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兴起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J.Dumanski调查了加拿大影响农业土地利用的因素,并以《FESLM》为依据,评价了Saskatchewan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兴起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Jos,Berroteran认为,选择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应遵循三个原则:“数据的现成性、数据灵敏性和数据的可定量性”,他认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有三类:“一类为环境和技术指标,二类为经济指标,三类为社会指标”;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兴起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P.M.Driesen认为评价一个土地利用方式是否持续,可简单地用“产量差”,即目前的产量和最大潜在产量的差值来衡量; Anette Reenberg更强调了地权等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性; R.Brinkman批评目前的土地持续利用评价过多侧重于自然环境方面。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各领域“土地持续”的不同定义 美国学者Young从土地科学角度出发给出的定义是“获得最高收获产量,并保护土地赖以生产的资源,从而维持其永久的生产力”的土地利用。 Hart和Sands从系统科学角度出发,将土地可持续利用定义为“利用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生产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价值超过商品投入的产品的同时,能维持将来的土地生产力及自然资源环境”。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FAO“土地持续”的定义 FAO在《FESLM》中给出的土地持续利用定义是: 土地持续利用是指本着社会、经济要求和环境问题相统一的宗旨,综合运用技术、政策或其他活动手段,同时实现:保持或提高土地的生产或服务功能(生产性);降低生产的风险水平(稳定性);保护自然资源潜力;防止土壤和水质退化(保护性);经济上可行(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接受性)。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林地持续利用”定义 1993年由“蒙特利尔进程”提出的,即认为持续林地管理必须符合以下准则: 保持生物多样性; 维持生产能力; 保护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 保护土壤与水资源; 保持全球碳循环; 维持社会经济效益; 保持一个有效的法律与制度框架。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我国“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的内涵 我国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提出了人类居住区土地持续利用的相应要求,为城市土地持续利用指明了方向。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我国“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的内涵 具体来说,城市土地持续利用应该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城市土地要尽量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配置要优化合理,适应城市的物质、能源、信息、人流等各方面的有效组合; 土地利用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人类居住提供一个优美的环境;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我国“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的内涵 具体来说,城市土地持续利用应该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城市土地利用要保证社会的公平合理,既要保持当代人在土地利益方面的公平,又要保持后代人在土地资源使用方面的利益不受到侵害。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在满足人类增长对土地需求的前提下,保持和提高人类的生活环境质量,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高效,在生态上适宜、经济上可行、社会上可接受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反映在时间演进和空间结构中的土地利用者—人和利用对象—土地和谐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关系。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持续土地利用一方面是土地利用在时间上延伸,即当代人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对后代人利用土地造成危害,即代际公平原则;另一方面体现在不同区域尺度间和谐,即一定区域土地利用不对其他区域土地利用产生危害。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土地利用的理想目标。 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手段不仅包括土地自然条件的改善和保护,也包括社会、经济、技术的改进、改良,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经济、技术和土地自然条件间的协同发展。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土地可持续性研究的驱动因素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际机构和各国之所以非常重视开展土地持续性研究,其背后有着巨大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国际约束 经济利益 公众要求 现实的土地利用问题

国际约束 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历史不难看出,持续发展作为专门的概念,首先是一种政治理念,然后才是一个学科术语。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国际约束 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历史不难看出,持续发展作为专门的概念,首先是一种政治理念,然后才是一个学科术语。 从其提出到今天,“持续”研究的每一步发展都无一例外地受益于国际、国内政治过程的推动。除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达成的直接针对持续发展问题的协议外,还有其他许多国际公约或协定对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起着推动作用。

国际约束 针对制度问题方面的《跨边界环境影响评价公约》; 针对社会问题的《栖息地议程及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国际约束 针对制度问题方面的《跨边界环境影响评价公约》; 针对社会问题的《栖息地议程及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 针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罗马宣言》及世界粮食峰会通过的《行动计划》; 针对气候问题的《关于气候变化的框架性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蒙特利尔协议》、《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国际约束 针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关于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及其具体协定、《保护重要湿地尤其是水禽栖息地的公约》、《关于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公约》; 针对沙漠化问题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等,以及乌拉圭回合最终决议与相关协定中的《关于环境与贸易的马拉喀什部长级决议》、WTO关于多边贸易体制与环境保护措施关系的文件(包括那些依照多边环境协定而制定的条款)等等。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国际约束 面向持续林业的国际进程 以林地系统持续性研究为例。目前全世界主要有三个直接面向持续林业的国际进程,即“蒙特利尔进程”、“赫尔辛基计划”(也称“泛欧森林计划”)和“特累帕托计划”。 全球90%以上的林地要受这三个“进程”的约束。这些“进程”都分别制定了统一的准则与指标,具有广泛的影响。各成员国的林地持续利用指标基本上都是在这些“计划”基础上根据本国特点制定的。

经济利益 推动土地利用持续性指标研究有时不完全是基于维护长远利益的战略安排,更是一种现实的市场经济利益需要。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经济利益 推动土地利用持续性指标研究有时不完全是基于维护长远利益的战略安排,更是一种现实的市场经济利益需要。 一般认为,从短期看,如果效率超过一定门槛,效率与持续性往往会相矛盾。如果过度追求短期效率,就会造成不持续;反过来要追求长期持续性,就必须牺牲一定的短期效率。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经济利益 在当前的自由贸易旗帜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利用“持续概念”作为规避或利用贸易规则的工具,从而获得巨大的市场利益,这也是推动持续性指标研究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经济利益 以OECD的农业环境指标(AEI)为例,各成员国通过开发符合本国利益的AEI,就可以据此要求在与其他成员国贸易时寻求规则保护。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经济利益 以OECD的农业环境指标(AEI)为例,各成员国通过开发符合本国利益的AEI,就可以据此要求在与其他成员国贸易时寻求规则保护。 又如在WTO的上一轮乌拉圭回合农业贸易协议中,“绿箱”规则的设置,使得持续利用研究较先进的国家,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处于十分主动的地位。

经济利益 土地利用有着显著的“外部影响”。 “外部影响”以及土地利用产品输出带来的贸易利益,是催生有关土地持续利用方面国际协议的直接原因。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经济利益 土地利用有着显著的“外部影响”。 “外部影响”以及土地利用产品输出带来的贸易利益,是催生有关土地持续利用方面国际协议的直接原因。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经济利益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出于维护其自身利益的目的,在国际协议谈判中都会尽力争取对本国发展有利、实现成本不大,甚至会直接或间接消弱别国某一方面产品贸易优势的指标,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了在国际交往与谈判中争取主动,维护国家利益,是大多数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直接动力。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公众要求 公众要求是相对于政府意图而言的。实际上在任何一个民主政体国家,无论经济利益还是环境、社会利益,最终都可以通过公众要求的政治途径得到反映。从全球意义上讲,土地持续利用是符合所有人的根本利益。

公众要求 但之所以在国际交往和地区关系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持续问题需要去协商、谈判,原因就在于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自己优先发展目标。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公众要求 但之所以在国际交往和地区关系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持续问题需要去协商、谈判,原因就在于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自己优先发展目标。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由于其物质生活的相对充裕,对持续性问题认识较为深入,公众对持续利用的要求也就更强烈; 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其国家优先考虑的是发展,而把持续问题放在了第二位。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公众要求 因此,正如我们所看到,真正的指标实施大部分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很少有自己成型的指标体系,相关指标研究也大部分是由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实施的。

公众要求 此外,持续指标开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参与式指标开发法”。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公众要求 此外,持续指标开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参与式指标开发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认为持续性本质上是民意的综合反映。只有当所有代表不同利益、不同理念、不同感受的意见被充分考虑之后,才有可能得出真正的“持续性”指标。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现实的土地利用问题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加剧。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已引起大规模土地退化,使得不可再生资源日趋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无论从全球,还是从地区的发展来看,开发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是必然选择,利在当代、福及子孙。

现实的土地利用问题 当前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基本上都是基于问题驱动的指标体系。国际机构和组织的持续指标体系围绕着具有全球意义的土地利用问题。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现实的土地利用问题 当前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基本上都是基于问题驱动的指标体系。国际机构和组织的持续指标体系围绕着具有全球意义的土地利用问题。 因此,不同国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不同,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也不同,结果导致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差别很大。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驱动因素 现实的土地利用问题 基于问题驱动的指标体系其最大的优点是指标数量较为精练、实用,缺点是这种指标体系稳定性和全面性得不到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土地利用问题的变化,新的土地利用问题可能得不到及时的反映。 因此,在土地利用问题识别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然而,要从根本上弥补这一缺点,必须从指标开发的方法论上着手才有可能。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特点 国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与思考 第九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特点 国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与思考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评判准则 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可持续利用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影响因素,它很大程度上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地利用效应和效果决定的。也就是说,土地是否可持续利用,或者说土地利用过程是否能够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它必须从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其土地利用效应和效果是否能够满足土地利用目的的生产性、土地产出的稳定性、土地利用过程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土地利用效益的经济可行性、土地利用效果的社会可接受性的要求来判断。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评判准则 土地可持续利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不仅要对土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还需要进行土地经济评价,更加重要的是要面向未来,对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和结果进行自然-经济-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评判准则 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可持续利用,不单纯是一个土地利用行为,与土地利用技术相关,更加重要的是一种土地利用目标的选择,与土地利用价值观、土地利用和管理政策、生态环境意识相联系。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也称为土地持续利用管理评价。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多因素关联性、实现机制的多元性,以及区域的差异性与特殊性。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评判准则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多因素关联性、实现机制的多元性,以及区域的差异性与特殊性。 在衡量土地利用的效果时,在类型上既要考虑传统国民核算体系中的经济成本与效益,也要考虑还未纳入核算体系的环境、生态与社会方面的成本和效益;在核算的空间范围上既要包括内部的成本与效益,也要包括外部的成本与效益,即所谓的影响域要与责任域重合的原理。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评判准则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准则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准则是评价土地利用持续性的基本标尺,是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核心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但由于土地利用系统的复杂性,要提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评价准则比较困难。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准则 相对而言,FAO在《FESLM》中提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基本准则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生产性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评判准则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准则 相对而言,FAO在《FESLM》中提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基本准则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生产性 保护性 稳定性 经济可行性 社会可接受性

生产性 在土地利用系统中,生产性意味着农业与非农业用途的物质产出,即能否保持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以保证土地利用的效益。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评判准则 生产性 在土地利用系统中,生产性意味着农业与非农业用途的物质产出,即能否保持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以保证土地利用的效益。 在土地资源数量和经济供给有限的条件下,提高生产效益和效率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志,也是土地利用系统的基本要求,土地利用系统应该积极的促进而不是限制生产的发展,但生产发展追求的不是目标最大,而是目标有效,对土地资源的生产索取要有节制。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评判准则 保护性 在土地利用系统中,保护性意味着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和水质的退化,即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必须保护土壤与水资源的质与量,以保护土地生态系统及其自然资源基础,使其保持存在和再生产的能力。 这就要求人类在利用土地生产的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增加土地利用系统向人类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的同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土地水土资源,否则再生产的能力将会受到影响。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评判准则 稳定性 土地利用系统中,稳定性意味着土地利用方式与主要环境条件实现协调,以降低生产风险的状况,即有利用于抵御自然灾害,提高社会因素和人类对土地的协调和适应能力,使土地产出稳定。 土地利用系统的稳定性要求其各子系统及要素之间保持最佳结构配置关系,充分发挥土地利用功能,防止结构比例失调。土地利用系统要求各子系统、要素的开发利用规模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相应的阈值范围内。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评判准则 经济可行性 土地利用系统中,经济可行性意味着某一土地利用方式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否则很难存在下去,即从经济效益角度判断土地利用的经济合理性,反映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在不会使土地退化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时意味着土地利用活动的效益或报酬超过成本。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评判准则 社会可接受性 土地利用系统中,社会可接受性即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和社会承受能力,它实质上反映了人们的态度、知识、信念、规范以及与该土地管理方法的关系。它反映了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和社会承受能力。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关系 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区别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对于一定的土地单元,评价其是否适合于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及其适宜程度,在较大程度上是一种现状的评价。 而持续性评价是要评判对象(土地)现状用途或土地功能持久维系的可能性或能力。 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不仅涉及到空间尺度,还涉及到时间因素,可以认为土地利用方式的持续性是其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关系 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区别 FAO在《FESLM》中认为,“土地适宜性评价考虑了经济的和其他快速变化的因子,因此,一般认为适宜性评价结果的有效是短期的。尽管如此,土地适宜性中仍特别排除了非持续的土地用途,这种观点在制定纲要的六大原则中就已确立了,即适宜性是指基于持续基础上的利用”。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关系 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区别 因而,可以说影响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环境因子基本相同,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要求对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各种环境因子和生态过程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而土地适宜性评价仅仅是对各种环境因子的特征进行现状调查和评价。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关系 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区别 从评价对象来看: 二者都是把土地利用作为一个系统来处理的,即所谓“由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作用于一定土地单元所组成的土地利用系统”。 因此,尽管土地适宜性评价与持续性评价在评价角度与目标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但两者在评价对象上却是重合的,都是“基于土地的利用系统”。这种“重合”使得我们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对象进行描述与反映时,可以直接借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成果。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关系 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区别 总之,土地适宜性评价(包括土地经济评价,乃至生态用地评价),基本上是一个静态概念,关注的是某个时间截面上的土地合理配置问题,主要是强调了当前土地利用效益和效果的好坏,它属于土地利用的某一状态评价。 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是个动态概念,它不仅强调了当前土地利用的效益和效果,更加重要的是关注土地利用变化对未来自然、经济、社会的影响,它是一种过程评价。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时间尺度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时间尺度 土地可持续利用存在时间尺度。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预测一种土地利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引起土地适宜性的退化,则认为这样的土地利用是可持续的,也就是说它是从未来的角度衡量土地利用方式是否满足FAO提出的五个持续性准则。因而,在土地持续性评价中考虑“一定的时期”是很重要的。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时间尺度 持续性 持续性是一个动态概念,因为它假定,决定因素和这些决定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将会随时间而变化,只有当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具有不断的正效应时,才认为这种土地利用方式能够保持持续性。它是一个向持续发展目标接近或背离的过程,而不是就某一个时点判断可持续性。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时间尺度 持续性 同时,人们也可以发现,在相同的土地上,某些土地利用方式需要较多的投入和较多的努力,才能达到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结果。一般来说,某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生产率越高(即从土地上获取越多),越难获得持续性。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时间尺度 FESLM持续性分类标准表(FAO) 《FESLM》给出了土地利用长期持续、中期持续、短期持续、轻度不稳定、中度不稳定、高度不稳定的时间参考。

FESLM持续性分类标准表(FAO)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时间尺度 类别 置信度(a) 持续性 长期持续性的 25 中期持续性的 15~25 短期持续性的 7~15 非持续性 轻度不稳定性的 5~7 中度不稳定性的 2~5 高度不稳定性的 <2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时间尺度 FESLM持续性分类标准表(FAO) 由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差异的存在,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持续性面临的问题不同。因此,应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时间判断尺度。表中所列的时间尺度作为一个参考,表明特定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接受的年数。它们也可解释为评价者对影响这个土地利用系统的因素的稳定性具有信心的一种度量。当然,选择7年作为持续性和非持续性的分界是人为的,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节。置信度的时间间隔仅仅是作为指示指标而已,从地方的土地评价经验中应该选择适当的地方值。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空间尺度 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的空间分异 土地持续利用系统在空间尺度上显示出空间上的分异特征。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系统它们既有共同点又不完全等同,它们都具有土地利用系统的一般特点,但是它们在土地利用目标、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和判别标准上则有所不同。 因此,不同尺度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侧重点应有所不同,需要有符合本区域自身特点的持续性指标和标准来衡量。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空间尺度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尺度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尺度主要体现在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协调及其与外界协调,可把国家、流域、区域、县域、乡(镇)或农场等不同空间尺度作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对象。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空间尺度 土地持续利用的主要约束因素 傅伯杰(1997)认为,从田块-农场-流域或景观-区域或国家-全球,土地持续利用的主要约束因素分别是农业技术-微观经济-生态因子-宏观经济和社会因子-宏观生态因子。

土地持续利用的主要约束因素 对于具体的农田,土地利用的目的是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益,制约土地持续利用的主要因子是农业技术。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空间尺度 土地持续利用的主要约束因素 对于具体的农田,土地利用的目的是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益,制约土地持续利用的主要因子是农业技术。 对于农场来说,其发展的目标是在更大尺度上,满足几代农场家庭生活的需要,提供优质高产的农产品,在此尺度上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导因子是微观经济因素,不仅取决于农作物的产量,还与区域市场条件有关。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空间尺度 土地持续利用的主要约束因素 在景观或流域水平生态因素则成为制约土地利用的主导因子,土地持续利用要考虑流域或景观单元的环境容量与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对于区域或国家一级,发展的目标不仅包括国内食品供应、出口赢利和人口供养,而且还要考虑整个国家的总体规划、区域分配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土地持续利用的制约因子主要为宏观的社会经济政策,评价的时间尺度则与国际政治和经济的规划水平有关。 在全球尺度上,土地持续利用要考虑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影响这一尺度上的因子主要是生态因子。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空间尺度 尺度的转换和指标的融合 在景观或流域水平生态因素则成为制约土地利用的主导因子,土地持续利用要考虑流域或景观单元的环境容量与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对于区域或国家一级,发展的目标不仅包括国内食品供应、出口赢利和人口供养,而且还要考虑整个国家的总体规划、区域分配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土地持续利用的制约因子主要为宏观的社会经济政策,评价的时间尺度则与国际政治和经济的规划水平有关。 在全球尺度上,土地持续利用要考虑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影响这一尺度上的因子主要是生态因子。

五、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 受人们对土地资源及其未来社会发展认识的局限性,在开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时,在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的选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难度。 同时,如何将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部门效益与区域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内利益与全球利益等有机结合,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来说至关重要。

五、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 任何可持续性评价过程要想成功,首先必须保证能给评价主体带来直接的利益。纯粹基于对知识渴望的探索,也许不会给提高土地管理水平有多大帮助。持续性评价必须被看作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它依靠通过不断积累来持续地改进管理水平。

持续性评价提供的重大机会 持续性评价很可能会提供两大类型的重大机会,即更好的资源管理和市场机会。 五、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价值取向 持续性评价提供的重大机会 持续性评价很可能会提供两大类型的重大机会,即更好的资源管理和市场机会。 更好的资源管理来自于对可再生自然资源(森林、渔场、土壤、水等)过度利用的预警,以及对补救措施成功与否的监测,以便减少未来不必要的损失,实现可持久的效益。 而市场机会对那些已实施持续措施的生产者,如果其新产品是销往生产持续性已为公众关注的市场,其经营就会在无形中受益,市场效益可能表现为市场份额的维持或增大,甚至是价格的优惠。

如何处理专家与公众的关系 在确定持续性评价目标时,应处理好专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五、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价值取向 如何处理专家与公众的关系 在确定持续性评价目标时,应处理好专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对任何一个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保证一个广泛的利益基础很重要。所采取的持续性评价系统应该能为一般公众所理解,以便使他们相信系统的能力,即便是某些情况下这可能会导致所用指标科学严谨性的损失。

五、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价值取向 如何处理专家与公众的关系 相对比而言,专家意见下的目标定义比较系统、全面,但同时偏于原则化、笼统化,尤其应用于各个不同专业领域时,由于专业背景知识的不同,对同一术语定义往往会产生不同意义的理解; 而公众参与式的方式定义的目标比较具体、细化,便于交流和共同价值理念的培养。 一般而言,在持续性研究阶段,人们偏好系统的专家分析方法,而到了持续性实施阶段,考虑到受众的多样性和操作的便利性,后一种方法更受青睐。

五、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价值取向 概念性阶段向实施阶段过渡 实际上,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开展来看,目前涉及的许多评价系统还停留在概念性阶段,没有真正达到完全实施阶段。许多系统只是代表一种理想的、按目前技术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不太可能实现的知识水平。 持续性评价的成本也是到了现在,随着许多倡议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才为人所重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以及如何扩展已有的知识,而不是给管理者推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超出其经济承受能力的任务。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特点 国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与思考 第九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特点 国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与思考

一、持续性度量与指标 持续性指标的选择 持续性指标是进行持续性度量的基本手段。比如,医学上尽管有许多可以判断“健康”的指标,但医生通过用人的心率或血压作为反映总体健康状况或病兆的综合指标,尽管这两个综合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但它确为医生提供了一种快速而简便的诊断方法。 因此,在开发持续性指标时,一般应寻找易于评价判断,并反映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持续性的预警信息的类似于“心率”和“血压”的指标。

一、持续性度量与指标 持续性的动态属性 持续性是动态的,它包括几个特征,诸如变化速度或速率,变化涉及的质量大小以及与此相关的过程惯性,相对初始及结果状态的变化量或变化率的影响程度等。 但由于持续性反映的是系统动态属性而不是一个固定点,因而有些方面可能很难度量。 实际研究中把持续性定义为“缺乏试图打破系统在时间维上的平衡状态的作用力”,也许更易于操作。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指标实际上表示“不持续性”(即失衡程度或量)的原因。

一、持续性度量与指标 开发持续性指标面临的挑战 在任何社会或经济系统中,都可能存在许多不同类型或不同原因造成的不持续性,如有限的资源规模,投入供给不足,产出需求过大,污染等破坏性压力等。 许多系统都很复杂而不能被充分理解,因此,因果关系并不总是那么明晰。开发持续性指标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在这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找到用来表述这一概念的简单方法。

一、持续性度量与指标 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在国外主流的持续性研究中,指标是指可直接用来供决策者进行情势判断或提供有价值信息的度量,而不是某种深奥模型中的参数即中间过程指标。 目前有一种研究趋势是企图通过建立复杂的综合模型对持续性进行全面的评价,这种模型度量法与通常意义的多指标集合度量法在方法论上的基本出发点是不同的。

一、持续性度量与指标 综合模型度量法和多指标集合度量法 综合模型度量法其实是一种系统解析法,即企图通过对现实系统的全息解析,然后抽象仿真来提示系统的持续性能; 而多指标集合度量法从系统论上讲是一种“灰箱法”,即通过系统表征出来的某些关键信号,根据人类已有的经验和科学认知,直接判断系统的性状。这有点类似于中医的“望闻切问”与西医“剖而解之”的区别。

一、持续性度量与指标 综合模型度量法和多指标集合度量法 在早期的研究中就存在着的“多指标”与“单指标”争论,其实也是这两种方法流派间的分歧,因为“单指标”只有通过综合模型的建立才有可能最终实现。 受制于当前科学认识与技术手段的限制,目前综合模型法还只停留在学术探索与实验阶段,而“多指标集合度量法”因直接定位于现实的决策需要,指标简易明了,且获取相对容易,在研究成果与应用实施上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一、持续性度量与指标 综合模型度量法和多指标集合度量法 当然,即使是“多指标集合度量法”的指标也并不总是显而易见,必须学会处理一个复杂体系,即意味着要学会辨识出一个具体的指标集,并知道如何根据其状态来评价系统的健康或持续性状况。 通常这种对指标的学习是本能的、随意的、下意识的,农户学习辨识从动植物或土壤上发出的信号并采取对应措施。但对于处理人类建立的许多复杂系统,本能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一、持续性度量与指标 综合模型度量法和多指标集合度量法 事实上,这些系统要求有专门的“仪器”来为人类提供指标信息,如生活成本与就业指标,道琼斯指数等。尤其是基本面的指标,通常不那么明显,不能凭直感来了解。 有时可以依靠不断尝试的办法来最终揭示其真相,但更多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借助于系统及其过程的概念模型(非仿真模型,如DSR/PSR模型)来对它们进行搜索或辨识。

一、持续性度量与指标 综合模型度量法和多指标集合度量法 所用的概念模型不同,得出的指标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只要所得出的指标集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该指标体系就是有效的、成立的。 从这一意义上讲,就一个特定的土地利用系统而言,完全可能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于不同方法的持续指标集。持续指标的这种非惟一性,有得各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指标,但对于指标的比较研究,却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二、持续性指标开发方法 土地利用持续性指标开发的概念模型 问题因果模型 价值模型 系统分析模型

二、持续性指标开发方法 问题因果模型 该模型以DSR或PSR为代表,主要从问题发生及治理的因果链出发,挑选相关变量作为持续性指标。 问题因果模型在环境状态报告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被联合国持续发展委员会建议作为持续性指标开发的模型。

二、持续性指标开发方法 问题因果模型 问题因果模型对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预设了一个简单的概念性假定:环境本处于某种“自然”或“正常”的平衡状态,其重大变化都可归结于可辨识的驱动力;人或人本主义过程与自然环境是相分离的,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通常都是负面的。 但实际上许多自然环境是动态且高度复杂的。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尤其是学术界以外的理解,通常是有限的和错误的。问题因果模型在各种联系或关系被明确之前就对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时行了假设,因此这一模型实际上是主观而有偏向的。

二、持续性指标开发方法 价值模型 该模型以林业部门“准则与指标”的开发为代表,其基本步骤是: 确定社区或资源管理者的价值取向; 确定可用来评价这些价值被维持、消减或提高的指标; 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来评价未来趋势; 分析重大变化来确定变化的原因。

二、持续性指标开发方法 价值模型 该模型不要求把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分离开来,或对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做预先的假定。 这一方法在蒙特利尔等有关森林管理的进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社区希望推广或保护的价值标准被作为准则,而指标是用来反应这些价值被推广或保护程度的杠杆或测度。

二、持续性指标开发方法 价值模型 严格意义上,《FESLM》与农业生态系统法也可划归这类概念模型,因为在这两种方法中同样是先定义持续性的价值目标,然后再寻找相应的评价指标。 只不过在这两种方法中,价值标准是通过专家分析被事先定义的,而在典型的价值模型中,价值标准是通过“参与性方法”由当地利益代表确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政治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因而这类模型在政府实施的指标中广泛应用。

二、持续性指标开发方法 价值模型 尽管问题因果模型与价值模型有着共同的评价目标,但价值模型看起来更适合于当前的知识状态。 理由是: ①价值模型只监测关键属性方面的变化,而没必要对变化的原因作事先的假设(这种假设有可能是错误的);②价值模型不会造成持续性在环境、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冲突; ③价值模型有利于对自然过程的先进认识与先进管理的推广。

二、持续性指标开发方法 系统分析模型 该模型是近年持续发展指标研究的发展方向。已有持续性指标开发模型有两个共同的缺陷: 一是它们所得出的指标集的全面性无法保证; 二是其指标往往都是后验性的而不是预警性的。 尤其是因果价值模型,在这两方面都显得较为薄弱;价值模型虽然是实际操作上做了一些规范性的程序保障,企图尽可能将这两种缺陷控制到最小,但从理论上讲,这只能算是种弥补措施,而不是彻底的解决方案。其实施效果更多的是取决经验的力量。

二、持续性指标开发方法 系统分析模型 系统分析模型理论上可以彻底弥补这两方面的不足,因为它是建立在系统的理性分析与逻辑重建基础之上。但受人类当前科技水平与认识能力的限制,目前这种方法还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可应用于实践操作。

二、持续性指标开发方法 系统分析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德国学者Bossel提出了一种专门用于持续性指标开发的系统分析模型。他从系统行为学、系统组织以及系统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人地系统持续性的九大基本需求。所有人地系统的持续性都是按这九大需求的满足程度来评价。该模型若要具体应用到土地利用系统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目标分解与细化。

三、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类型 国际上在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更为注重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这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目前,就已提出的众多方案而言,大致可分为几类: ①单一指标类型 ②综合核算体系类型 ③菜单式多指标类型 ④菜单式少指标类型 ⑤“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指标类型

《FESLM》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FAO是联合国内部专门指定负责土地持续利用相关研究的部门。1993年,FAO在《LE》基础上提出的一个主要针对农业土地的持续利用评价框架《FESLM》,该框架不仅细化了土地持续利用的概念,而且进一步提出了开展土地持续利用的程度与方法,旨在指导各国的持续性评价活动。

《FESLM》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FESLM》关于评价指标提出按以下路线进行确定: 步骤一:明确要评价的土地利用系统,说明其利用目的; 步骤二:确定实现利用目标要采用的利用方式; 步骤三:分析影响土地利用持续性的因素; 步骤四:在众多的影响土地利用持续性的因素中,依据已有信息分析、模拟、专家系统甚至实验,辨析出这些因素对持续性的影响关系,从中选择出作为持续性评价的指标。

《FESLM》评价指标的分类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FESLM》认为评价指标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等原则。根据这些原则,《FESLM》按专业将这些指标分为四大类: 自然方面的指标 生物方面的指标 经济方面的指标 社会方面的指标

自然方面的指标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自然方面的指标是指气候、地貌、地质、土壤、地表与地下水等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都已得到充分的研究,许多指标都可以精确定量。

土地质量属性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自然方面的指标与“土地质量属性”方面的概念是重合的。“土地质量属性”概念是J.Bennema教授在《LE》中提出来的。 一个“土地质量属性”是指“以一种独特方式对指定用途土地的持续性施加影响的复杂的土地属性”。该概念强调每个“质量”属性行为的独立性。理论上,可以不考虑其他质量属性的状态,而对单个“质量”属性的影响进行评价。

土地质量属性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表9-2给出了部分影响无灌溉作物生产性的土地质量属性。当然也还可能存在“土地质量属性”不能涵盖的独立指标(即个别环境特征),这些指标只能根据具体情况单独分析。 土地质量 太阳辐射、温度、有效给水状况、根层有效给氧状况(排水)、有效给养状况、养分保持能力、扎根条件、影响发芽与成苗的条件、影响生长的空气湿度、成熟条件、洪水风险、气候风险、盐碱化、有毒物质、病虽害、土壤可使用性、机械化潜力、土地预备与清理要求(植被/杂草)、存储与加工条件、影响生产时间安排的条件、生产单元内的可达性、潜在管理单元大小、区位、侵蚀风险、土壤退化风险

生物方面的指标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影响持续性的潜在的生物因子非常多。生物方面的指标按其在生物生产性和持续性中的作用与功能可进一步划分为: 生产性生物 有益性生物 破坏性生物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生产性生物 如种植作物、家畜、用材树木等,其产品为供消费、使用或出售的粮食、纤维或其他产品,泛指用于生产系统之外的任何产品,如包括医药产品、建筑材料等。 这部分生物是土地使用者有意挑选的,有时会成为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利用系统复杂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有益性生物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这些是指那些对系统生产性与持续性有积极作用,但并不直接产出任何可被土地使用者利用的产品的生物。 例如,许多种类的间作作物或覆被作物主要用来培育土壤肥力或控制杂草。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破坏性生物 如杂草、动物害虫、微生物病原体、杂草类包括抛荒地上很难除去的主导植物物种。

生物方面的潜在定量指量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通常生物方面的潜在定量指标有: Ⅰ.对于作物与其他重要植物、残余物: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量、生物量,或丰度;所占面积(覆被);质量(如养分含量等);基因多样性(变化) Ⅱ.对于害虫,病原生物,猎食动物,土壤动物等:强度(对作物或猎物的破坏强度,掘筑活动等);单位面积的数量或生物量等。

持续性评价的生物性指标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表9-3列出了通常主要的生物类型及其相关属性,可以在具体的持续性评价时用来辨析主导的生物性指标。 因子类型 指标或属性 生产性作物 作物 树木 家畜 形态/基因组/Nfix/mycorrhiza/残余物 废料/排泄物 有益性作物 自然植被 闲作植物 间作作物 猎食动物 土壤动物 微生物 类型/形态/周期 类型/形态/周期 清理 类型/形态/投入 残余 关键类型 破坏性生物 地上害虫 地下害虫 地上病原生物 地下病原生物 杂草 类型/宿主 类型/形态/残余  

持续性评价的生物性指标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注:①形态是指可能影响地表覆盖和植物间竞争的植物相,应包括根部和地上植冠等; 因子类型 指标或属性 生产性作物 作物 树木 家畜 形态/基因组/Nfix/mycorrhiza/残余物 废料/排泄物 有益性作物 自然植被 闲作植物 间作作物 猎食动物 土壤动物 微生物 类型/形态/周期 类型/形态/周期 清理 类型/形态/投入 残余 关键类型 破坏性生物 地上害虫 地下害虫 地上病原生物 地下病原生物 杂草 类型/宿主 类型/形态/残余   注:①形态是指可能影响地表覆盖和植物间竞争的植物相,应包括根部和地上植冠等; ②基因组是指影响持续性的基因特征,如抗病性、抗虫性; ③植被类型是指比较粗的与具体物种无关的植物分类,如苗木、树林、草本植物等。

经济方面的指标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表9-4是《FESLM》筛选出来的经济环境属性与指标。每个属性发生作用的环境可能不同,这些属性有的用作“准则”,有的用作“指标”,有的用作“阈值”,甚至还有的同时用作3种用途。由于这些因子通常都是复合指标,是许多变量的函数,因此重叠程度通常比较高。

可能影响农作系统持续性的经济环境因子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因子类型 指标或属性 资源类 土地 劳动力 资本 知识 牵拉力 效率 农场规模;分化度(Simpson多样化指数);产权制度类型 家庭劳动供给状况;雇佣劳动供给状况;劳动力的季节性 资本收益率;传动率(乘数);资本过剩与紧缺的对策选择面 非文盲率;教育水平;增值资讯的准入 类型;用途 土地/劳动比,资本/劳动比;投入收益 经济环境类 生产成本 生产价格 信用 市场 人口 水平;季节与年度变化;相关不确定性 准入;类型和用途;利率 基础设施;投入与产品市场的可达性、距离 水平;变化率;季节性流动特点 态度类 目标 风险规避 期望 以利润或效用最大化、风险控制、安全优先等为规划基准的目标函数;时间优先 绝对、相对、偏分的风险规避系数 产量与价格期望 复杂质量类 收入 获利性 消费 贫困指数 家庭收入;人均收入;家庭收入中非农作活动收入的比重,净农作收入 每公顷毛利润;每公顷净收益 总消费;食物消费比重 食物消费支出占的百分比和营养标准

经济方面的指标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FESLM》把这些经济方面的指标按功能分为四类: 资源类 经济环境类 态度类 复杂的质量属性类

资源类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即农场或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所使用的要素类,如土地、劳动和资本。 有关资源基础的基本情况应在评价的“方式声明”部分阐述。此外,还要考虑农户如何改变他们的资源基础,改变到什么程度,以及影响资源取得的各方面因素。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经济环境类 这一类指标是指那些通常被认为对农作物而言是外生的,但对农场主而言有意义的因素,如成本、价格和信用。换句话说,这些指标对特定地块或农户而言通常是既定的。了解这些因子随时间变如何变化也是必需的。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态度类 这类指标是指那些与农户或农户家庭成员相关的,影响农作决策的因素。这类指标具有明显的社会学意义,但这里要研究的是态度的经济效果。

复杂的质量属性类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即包括大多是概括性的、合成的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不同方面的系统性能,通常在分析的后期可以被拆细为其他较简单的质量属性,有些是直接简单度量的,可以量化。具体土地利用活动的外部或二级影响也可能是极其重要的,这些影响的经济后果有时必须考虑。

社会方面的指标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社会方面因子层的指标是非常广泛的。 社会可接受性可以理解为不同个体和利益集团对该土地利用活动看法的综合,它反过来又反映了他们的态度、知识、信念、规范,以及与该土地管理方法的关系。

“权利人”概念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首先要明确“权利人”概念。要确定具体土地管理活动的“社会可接受性”的评价范围,首先要解决“对谁可接受?”即要弄清所有关注该资源利用或管理的权利人都是谁。 此权利人可能直接占用着土地,也可能不直接占用土地,但通过对该土地利用系统的其他需求间接地施加影响。实际生产系统中的前向与后向联系连接着一连串的权利人,他们都对土地管理产生影响。这种外部关联性不仅体现为土地利用的收益方面,也体现为利用的成本方面。

《FESLM》的社会环境指标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FESLM》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察土地利用的社会环境: 社会公正、公平和参与性方面评价宏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气候; 政策环境和法律、财政及管理结构; 需求以及满足需求的机会; 人口压力; 冲突及冲突解决机制; 土地产权、资源与生产成果的享有;

土地可持续利用要考虑的社会环境指标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FESLM》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察土地利用的社会环境: 鉴别不同权利人的“成本”与“效益”; 持续性的社会资助和建立转移机制的要求; 基于劳动、物质和资金投入要求的可接受性; 收入流安全; 态度、知识、信仰和价值; 磨合问题; 健康相关问题等。

《FESLM》的社会环境指标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社会因子类型 要评估的相关特征(指标) 宏观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子 对社会公平、公正、参与和民主制度的总体承诺 法律、财政和管理框架;总的政策环境 是否存在适当的激励与控制结构来促进持续性 自然和战略性需要的满足 在资源利用系统内部和外部是否存在机会,社会单元内部及单元间的财富分布状况 资源供给和人口总需求比例 是否存在缓解土地利用压力的机制 资源利用方面的冲突 冲突程度,是否存在被接受的冲突解决机制,决策过程的社会参与程度 资源与生产成果的享有 土地产权制度的公平性,信用及其他资源的享有程度,享有方面的性别公平性 通过社会投资,满足个人持续行为的成本 是否存在转移与补偿机制 持续行为的地方承受能力 劳动力要求和物质及其他成本是否在那些受影响人群的能力之内 安全性与风险水平 近期和中期的风险控制,收入流平滑机会的提高 态度变化、知识、信仰、价值 环境教育方面的投资,信息交流 社会文化磨合 对感受到的需求的响应性,地方参与性,与地方知识、信仰和价值观的磨合度

《FESLM》的持续性指标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当然,这里的“指标”更准确地说是指标类型。在实际持续评价中,有些指标可直接用作最终的“评价指标”,但更多情况下同一指标下还有多个细化指标可供选择,此时就需要按现实操作性、指标性感性、成本划算等原则进一步筛选。

《FESLM》的持续性指标 四、FAO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FESLM》是微观层次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迄今为止在学术界得到广泛实证应用研究的框架之一。《FESLM》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五大准则实质上就是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基本准则,它为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搭建了一个基本的框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研究思路。

五、其他国际组织与国家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国际组织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FESLM》发表以来,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

五、其他国际组织与国家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国际组织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1995年4月联合国持续发展委员会(UNCED)批准了一个持续发展指标的工作项目,该项目使用PSR模型,得出了涵盖社会、经济、环境与制度四大方面约140个指标。 根据PSR模型,指标分为三大类: 压力—环境压力指标; 状态—环境条件指标; 响应—社会响应指标。

五、其他国际组织与国家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国际组织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世界银行(WB)于1995年发布了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土地质量指标》(LQI),推荐的核心土地质量指标分为两类: 一类是通过短时间就能变化的指标,包括养分平衡、产量增长潜力、土地利用强度和多样性以及土地覆被等; 另外一类是经较长时间才发生变化的指标,包括土壤质量(主要是有机质)、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等。

五、其他国际组织与国家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国际组织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依赖PSR模型框架提出的环境状态与农业环境指标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 环境状态报告(SOE)、持续发展报告、对国际协定的响应、监测农业环境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进展、对特定农业或农业环境政策的评价、对农业环境政策的长期预测等,尤其是其开发的农业环境指标(AEI)对土地持续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其他国际组织与国家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发达国家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澳大利亚的许多部门都在进行持续性评价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林、农、渔、水部门较为突出; 美国总统直属的“持续发展理事会”已提出了一个旨在保障当代及后代长期社会、经济、环境利益的指标框架,此外在林业与农业部门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持续性指标;

五、其他国际组织与国家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土面积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在开发持续性指标方面非常积极,并已在许多领域取得重大进步,尤其是在林业与农业方面,“加拿大国家森林战略”在蒙特利尔进程的基础上,针对本国特点提出了6项准则,22个要素,83个指标; 芬兰在国家级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实施的“持续发展政府计划”在生态、社会与经济持续性间建起了有机的联系,将持续发展进一步融入到所有的政府和社会部门。

五、其他国际组织与国家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对持续性指标的研究 英国根据本国的实际对泛欧准则与指标重新进行了解释,准则集中在森林管理单元层次,重点关注的是与森林相关的资源属性:土壤、水、空气、树木、生物多样性、劳动力、社区、遗产与景观等。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特点 国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与思考 第九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特点 国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与思考

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研究 我国是《21世纪议程》的签署国,也是许多与土地持续利用相关的国际公约或协议的签约国。 一、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研究的基本框架 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研究 我国是《21世纪议程》的签署国,也是许多与土地持续利用相关的国际公约或协议的签约国。 继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199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人口、环境与发展的总体关系出发,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与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研究的基本框架 土地持续利用指标研究 在此框架下,各政府部门根据本部门内的持续发展需要,开始研究制定基于本部门的持续性指标与标准。国土资源部作为主管全国国土资源的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土地持续利用,并把它作为一项基础性研究列入重点研究计划。

一、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研究的基本框架 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研究的基本框架 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是建立在土地利用系统的概念基础之上的,整个框架由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和部门土地利用系统的指标体系构成。 其中,区域土地利用系统暂分为国家级/大区级和县级两个层次,部门土地利用系统暂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城市用地四个系统。 因此,现阶段我国土地持续利用体系包括国家级/大区级土地持续利用指标、县级土地持续利用指标、耕地土地持续利用指标、林地土地持续利用指标、草地土地持续利用指标、城市用地持续利用指标等六个组成部分。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研究的基本框架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一直是国内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热点领域,受到专家学者与土地管理者的广泛重视。 中国土地学会1997年年会以“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发表了一批可持续土地利用研究的成果,其中不少有关我国可持续农业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颇有参考价值。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研究的基本框架 目前的指标体系方案多以“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为主,或参照FAO在《FESLM》中提出的五大评判准则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学者从土地持续发展的水平与能力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生态-经济-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根据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理解,我国学者傅伯杰等人认为可以从生态(自然)、经济、社会3个方面设置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各项指标的评价方法和综合集成方法。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生态(自然)指标 反映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适宜性,即分析和确认其对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演变过程的影响及结果,从生态过程(水分循环、养分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分析土地利用方式的合理性。 相关的综台指标有:环境条件、资源条件、生物多样性、立地条件等。 作为基础的定量指标有:土壤条件、水资源、气候状况、地貌特征、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具体要素等。

经济指标 反映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在不会使土地退化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即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土地利用的合理性;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经济指标 反映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在不会使土地退化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即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土地利用的合理性; 综台指标方面:城镇用地将采用单位城镇用地所产出的城镇社会总产值与土地地价之比;农村用地将采用单位农业用地所产出的农村社会总产值与土地地价之比,或按不同等级土地的单位产出状况,及不同投人水平收益状况(如现行农作物与当地适种的高收益经济作物)进行比较 作为基础的定量指标有:GDP、地价、利润率、产量、成本、商品率等。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社会指标 反映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是否具有比较完善的社会调控体系,如行政管理力度、土地资源保护程度(基本农田保护程度)、政策法规效力;以及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社会可接受性,即从社会利益分配上分析土地利用方式是否会损害其它地区(或群体)的利益以及损害程度和补偿情况,直接指标有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引起的外部成本、社会承受能力、政策保障程度(有效性、稳定性)等。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评价 准则 指标 影响 因素 元指标(属性)与评价方法 生态可持续性 气候条件 太阳辐射 温度 降雨量 气象灾害 辐射强度、季节分布、日照天数、日均照射时间 年积温、年平均温度、月平均温度、年际变化 年均降水量、季节分配、年变率 风沙、暴雨、霜冻、冰雹等 土壤条件 土壤肥力 土壤结构 土壤污染 土壤侵蚀 土壤退化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盈亏,年、季变化,有效N、P、K 颗粒组成、孔隙度、透水性、持水性 污染面积、污染强度、污染趋势 侵蚀面积、强度、变化趋势 沙化、盐碱化的面积、强度和过程 水资源 水资源量 水质 水域面积、总量,年、季变化,供需平衡等 水化学特征、混浊度、BOD、COD、有机酚等 立地条件 地貌特征 地貌类型、坡度、坡向等 生物资源 动物 植被 生物组成   生物多样性 动物个数、自然增长率、灭绝率、分布密度 植被覆盖率、生物量、生长率、人工/天然植被组成 生物种类,受威胁程度,生物年龄结构、空间结构、生物数量分布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优势种、破碎度、隔离度等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经济可持续性 经济资源 劳动力资源 资金资源 智力资源 动力资源 效率 劳动力来源、劳动力保证率、劳动力季节变化 资金信贷方式、资金回收 文盲率、教育普及水平、社会咨询度 动力资源类型、可使用方式 土地面积/劳动力、资金/劳动力、投入产出率 经济环境 生产成本 产品价格 信贷环境 市场状况 人口环境 投入水平、生产风险、生产成本季节变化 价格水平、年季变化 信贷可获取程度、使用方式、利率 基础设施、供货与销售市场的距离、通达程度 人口密度、人口流动、人口变化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综合效益 经济收入 利润 消耗 总收入、单位收入、净收入   综合效益 经济收入 利润 消耗 总收入、单位收入、净收入 毛利/hm2、净收益/hm2 总消耗、消耗分配比例 社会可持续性 宏观社会政治环境 政策法规 总体规划 政策保障 国家政策、区域政策、专项政策、部门条例法规 国家、区域中长期规划,近期规划,部门规划 政策的有效性、持续性 社会接受能力 个人接受能力 团体接受能力 美学价值 直接影响者、间接影响者 文化、宗教、部门、区域团体等 保持自然景观美学、人工设计美学

“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性-社会性”评价指标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性-社会性”评价指标 FAO在《FESLM》中提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五大评价准则,同样得到了国内不少学者的赞同。不少学者参照该评价纲要,选取适宜评价指标构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张凤荣等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干旱绿洲区、珠江三角洲基塘区等土地利用系统持续性的个案分析与评价; 王良健等对梧州市土地可持续经营管理的综合评估; 刘利锋和陆红生对城乡交错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

“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性-社会性”评价指标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性-社会性”评价指标 此外,谢俊奇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中,必须有能反映土地利用系统在达到其利用目的过程中,所应当具备的土地基本条件的基础功能性指标,提出应从生产力指标、基础功能性指标、安全性指标、保护性指标、经济活力指标、社会可接受指标等6个目标指标组来分析每种土地利用方式所组成的土地利用系统的可持续性。

“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性-社会性”评价指标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性-社会性”评价指标 陈百明、王静、张凤荣等人经过大量研究,完成了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的重大课题,构建了我国不同尺度和类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今后进一步开展类似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评价 目标 准则 因素层 元指标 土地可持续利用 生产性 农作物生产力指数 草地产值指数 林木生长指数 农用地产值指数 建设用地产值指数 农作物潜在生产力、现实生产力 区域及全国的平均单位面积产值 区域及全国的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生长量 区域及全国平均的单位面积总产值 区域及全国平均的单位面积二、三产业净产值 保护性 土壤肥力指数 水土保持指数 沙化治理指数 盐渍化指数 潜育化指数 水质指数 超载过牧指数 水资源平衡指数 土壤环境质量指数 基本农田保护指数 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指数 水土流失强度指数、水土流失面积指数 沙地扩展面积、沙化土地总面积 土壤盐渍化面积、耕地面积 水田潜育化面积、水田总面积 不同级别的水面面积、比例 现实牲畜头数、理论载畜量 可供水量、实际需水量(75%保证率) 各级、各类土壤面积 实际保护的基本农田面积、基本农田总面积 稳定性 农业生产稳定指数 粮食稳定性指数 草地畜牧业稳定性指数 森林稳定性指数 建设用地稳定性指数 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旱涝抗逆指数 单产年际变异系数 产值年际变异系数 消长比、森林覆盖率 单位面积二、三产业净产值年际变异系数

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稳定性 农业生产稳定指数 粮食稳定性指数 草地畜牧业稳定性指数   稳定性 农业生产稳定指数 粮食稳定性指数 草地畜牧业稳定性指数 森林稳定性指数 建设用地稳定性指数 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旱涝抗逆指数 单产年际变异系数 产值年际变异系数 消长比、森林覆盖率 单位面积二、三产业净产值年际变异系数 经济可行性 种植业收益指数 草地畜牧业收益指数 林业收益指数 土地GDP 投入成本、产出量 区域及全国的平均净现值 区域及全国的单位面积土地GDP 社会可接受性 人口压力指数 收入差异指数 人均耕地指数 土地案件指数 土地的人口承载量、实际人口 区域及全国的基尼系数 人均耕地、人均耕地阈值 区域及全国平均的土地立案件数

耕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评价 准则 指标 元指标 生产性 农产品产量 单产、总产 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营养质量(蛋白质、油脂、淀粉等)、农产品健康质量(农药残留、各种重金属含量) 稳定性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灌溉保证率、排水体系健全程度、植物保护体系 生产保证体系 机械化水平、道路通达度 生产稳定性 单产的波动幅度、洪涝灾害、旱灾、病虫害的成灾率 保护性 耕地质量 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含盐量(盐渍化程度)、PH、障碍层次、土壤养分含量等 土壤污染 重金属、农药残留、塑料薄膜残留 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模数、地面侵蚀沟占耕地面积的比例、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占耕地面积的比例、地面砾石度、地面裸岩面积比 水资源保护 地下水位、地下水与地面水质量(亚硝酸盐含量、矿化度、COD、BOD)

耕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经济可行性 投入产出比 单位面积净收入 总成本的净收益率 生产(化肥、农药、薄膜、机械、动力、劳力等)投入、产出(经济学产品和副产品) 社会可接受性 耕地利用的外部环境效应 水土流失和风蚀是否下游(下风向)的土地造成危害,土地利用径流是否危害了周围的土地与水域 产权制度 因耕地原因农民上访案件数量 耕地承保期的长短、承包期的处置权 耕地税费 农业税收数目、各种收费的数目与多少、耕地税费与净收益比 耕地利用或管理的合法性 有无违背国家关于耕地保护与利用或管理的法律法规 注:表中的有些评价元指标依然是复合指标,它们还可以再分解为更为具体的单项单项评价指标。如土壤养分含量可分为氮、磷、钾等。

区域林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评价 准则 指标 元指标 生产性 生产力 活立木总蓄积量,林业用地比例,有林地面积占林地面积的比例,不同起源(人工林、天然林)林地平均生产力、年平均蓄积生长量 森林蓄积消长水平 年生长量与年采伐量的比值,森林面积年净增率 生产潜力 宜林荒地利用率,林区人口和土地承载力 科技贡献率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强度,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率 稳定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指数,濒危物种数量及其已知物种数量的百分比,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及防治率,年均水灾发生率和发生面积,天然林占森林(面积、蓄积)的比例 林地结构及利用的稳定性 森林覆盖率,人工林占森林(面积、蓄积)的比例,幼、中、成森林面积和蓄积的比例系数,林业用地比例,经济林面积占有林面积的比例,用材林面积占有林面积的比例,薪炭林面积占有林面积的比例

区域林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保护性 保护程度 年造林面积及成活率,生态公益林占有林地面积比例,荒漠化土地面积及治理程度,水土流失面积及治理程度 保护性政策 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25°及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百分率 经济可行性 生产投入与产出 林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林业工业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人均林业总产值,人均林业净收入,林产品出口额年增长率,林业投入占国家和地方投入的比例,林业投入产出比,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 服务功能性 净化大气和防治污染 林区CO2排放量,林区污染程度 社会可接受性 社会效益 人均林地占有量,林业产业直接或间接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每万名林业就业人员中科技人员的比例,林区每年生态旅游人数 林地政策或法规的完善程度和实施程度 林权证发放率,保障林地持续利用机构的完善程度,林地合理利用所需资金的保障程度,林业生产优惠政策的落实程度,森林经营计划的落实程度 公众参与程度 社会对林业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草地利用系统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评价 准则 指标 元指标 生产性 草地基础生产力 光温生产力,水分状况,土壤肥力,草地类型 草地载畜能力 产草量,草地可利用率,地貌类型,青绿期长度 草地现实生产水平 现实载畜量,出栏率,畜群结构 稳定性 抗灾能力 旱(雪)灾发生频率,鼠(虫)害面积比例,人工草地比例,冬春草场比例,越冬设施 草地生产波动性 牲畜死亡率,年际变化幅度 草地改良投入 科技投入,补播投入,施肥量投入,灌溉投入

草地利用系统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保护性 草地退化程度 植被覆盖度,优势牧草种类比例,地上可食生物量所占比例,沙化程度,水土流失 草地放牧(利用)方式 轮牧方式,超载率,饮水点分布,围栏封育比例 生态保护性政策 保护性政策体系 经济可行性 草地畜牧业生产效益 每公顷产值,每公顷纯收入,投入产出比 草地牧业增产潜力 年收益增长率 社会可接受性 社会需求满足程度 畜产品商品率,供求关系,品种结构,季节结构 草地使用制度 产权状况,税收政策,草地管理政策 放牧管理条件 距牧道距离,距定居点距离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评价 准则 指标 元指标 生产性 人口容量 人口密度 建筑容量 建筑容积率 资源流动量 货物吞吐量 稳定性 用地规模变化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 用地结构变化 商业建设用地比例 基础设施用地比例 土地闲置率 土地综合质量 蓄水量变化弹性系数 自然灾害频度 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资源保护性 资源破坏程度 受废弃物影响土地面积 资源保护状况 自然景观保护率 历史文化区保护率 经济可行性 土地承载的经济产值 土地自身价值状况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地价指数 社会可接受性 居住条件好坏 人均居住面积 居住建筑密度 人均开放绿地 制度完善程度 土地规划公众参与程度 产权政策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性评价的研究 此外,我国部分学者认为,土地持续性评价是一种现状水平评估与未来潜力评价的结合,可以从土地系统的持续发展水平与持续发展能力两方面开展研究。

二、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性评价的研究 程克坚等人就从可持续发展水平(包括土地质量指标和资源环境指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技术指标和社会指标)两方面建立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新疆吐鲁番市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定量评价。 张保华和陈莲华把土地可持续利用总目标分解为土地生产条件、土地质量性状、土地利用效益3个子目标,建立了城市郊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而郑新奇和范纯增从社会经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和发展能力4方面建立了山东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估指标体系。

三、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特点 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性评价的研究 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还处于比较初步的阶段。虽然一些指标有实证例子作支持,但总体上来讲,这些指标还属于指导性的或启发性的,有些指标还都比较粗糙。有些指标在功效上,还有待进一步检验、校正。

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性评价的研究 但即便如此,与国外指标体系相比,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还是有其独特与创新之处,具体表现在: 三、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特点 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性评价的研究 但即便如此,与国外指标体系相比,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还是有其独特与创新之处,具体表现在: 第一,指标体系优先考虑“发展”,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意图和内在要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历了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便由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人口众多,人均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此外,由于巨大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国仍有规模相当庞大的贫困人口和地区。

三、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特点 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性评价的研究 现阶段,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战略,仍然将发展放在第一位,只有社会、经济得到了足够的发展,人民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才有可能实现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在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中,突出“生产性”指标,以保障对土地利用系统的具体“功能定位”与“目标定义”内涵的全面衡量与反映。

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性评价的研究 第二,指标体系采取了开放式的交叉组合框架,有利于资源的综合规划管理与体系的后续发展。 三、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特点 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性评价的研究 第二,指标体系采取了开放式的交叉组合框架,有利于资源的综合规划管理与体系的后续发展。 土地持续利用的核心之一是资源的综合管理与规划。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设计,采取交叉组合框架,即把部门土地利用系统和区域土地利用系统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充分响应了国土资源部门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有利于对资源的综合规划与管理。

三、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特点 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性评价的研究 此外,指标框架是开放式的,即除了现有的土地利用系统外,新的部门利用系统(如水面利用系统)和区域利用系统(如乡级土地利用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进来,实现自由对接,有利于整个指标体系的不断补充完善。

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性评价的研究 第三,指标体系呈可选菜单式,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的多样化特点,有利于指标体系的普遍适用性。 三、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特点 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性评价的研究 第三,指标体系呈可选菜单式,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的多样化特点,有利于指标体系的普遍适用性。 考虑到我国疆域广阔,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的特点,指标体系设计时采取的是可选菜单式。即针对每一方面的问题,给出了涵盖面尽量广阔的所有指标,当应用于某个具体地区时,并不一定是所有指标都适用,而是仅采用适用本地情况的指标。这样,保证了整个指标体系的普适性和稳定性。

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性评价的研究 第四,指标体系充分反映了政策相关性、成本划算等原则,增强了指标的应用价值。 三、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特点 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性评价的研究 第四,指标体系充分反映了政策相关性、成本划算等原则,增强了指标的应用价值。 我国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在研究之初,就确立了为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服务的基本宗旨。因此,指标的选择与设计充分考虑了其背后的政策相关性,即每一指标都尽量与现实的政策背景或政策预期挂钩,尽量为土地管理决策提供直接的有价值信息。此外,指标数据的获取在当前技术条件下都是可行/成本划算的,在同等效能条件下优先选择了那些相对易测或简易的指标。

四、基本共识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本共识 综观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近年来进展迅速,已初步构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但对于具体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而应用于区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成功案例尚不多见。尽管如此,国内外学术界仍在有关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部分问题上达成了普遍共适。

基本共识 四、基本共识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表现在: 无论是土地质量评价,或“生态-经济-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还是“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性-社会性”评价,目前国内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都不同程度的强调土地生产力、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等内容,四者构成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重要内容。

基本共识 四、基本共识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表现在: 当前,有关土地生产力与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研究,即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进展快,重视发展定量化指标,而有关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评价指标量化困难,对其评价的可行性争议较大。

基本共识 四、基本共识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表现在: 评价一个土地利用系统是否可持续,必须全面分析土地利用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习惯与法制等各个方面的效应。尽管不同学者对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的系统分解方案不同,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过程的核心仍是综合各子系统的持续性评价。

基本共识 四、基本共识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表现在: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具体评价指标及其域值因地而异,适合区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的重点。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不同,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不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不同,具体评价指标必然存在差异。而且,不同区域、不同尺度(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户)土地利用者对于评价指标值的变动对土地利用持续性的影响的感知程度是不同的。

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基本共识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在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基本评价指标和程序方面基本取得了一致意见,但是受专业知识领域的限制,现有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偏颇性。 经济学家偏重于经济可行性的研究,注重的是利润或投入产出率等方面的评价指标;环境保护学者特别注意水土质量的保护,着重水土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土地资源学者注重的是资源有效性、土地退化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评价指标研究;社会学者则注重社会公平与效率方面评价指标的研究。

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基本共识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因此,“综合评价”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在持续性评价中将各个方面的评价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什么方法将它们结合起来,以及评价指标的分析技术等仍有待研究。

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基本共识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实例表明,大多数情况下持续性指标是在部门基础上实施的。 其后果之一是,对于同一目标的度量,其方法却千差万别:例如以土壤的属性为例,不同计划或项目所采用的方法差别很大。 这种部门的方法,作为持续性评价指标开发与实施不成熟的反映,对于持续性指标的应用是一种潜在的妨碍。这对于含有许多用途交织在一起的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持续性评价,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从目前阶段看,还没有哪个国家在不同部门与土地用途间的持续性评价系统融合方面已完成或已取得了重大进步。

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基本共识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国内外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但在具体评价指标开发与评价方法的选取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指标域值、权重确定的主观性问题,目前多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主观性较大,尤其是社会经济指标域值的确定;评价指标大而全,缺乏针对性,脱离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本质;忽视评价指标的时空尺度特征;评价指标缺乏历史动态性。

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基本共识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缺乏时间上的逻辑分析,所建立的指标往往不能体现动态性这一基本要求,难以反映可持续发展动态变化的趋势。宜增加动态指标,使评价指标体系的时效性更强。

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基本共识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此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对空间格局评价的重视不够。“格局反衍过程,过程反衍机理,机理揭示规律”,一定的土地利用结构才能实现一定的土地功能。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不仅包括时间上土地利用方式的持续沿用,还包括空间上的格局优化。传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认为是在时间尺度上的评价,缺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评价的内容,有必要增加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评价,重视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关分析。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一,应加强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理论研究 目前,土地可持续利用基础理论探讨基本上以传统土地利用分析理论为主,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结构、功能和演替规律认识和研究尚须进一步深入; 在应用理论研究上,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着重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扩展,土地可持续利用中“持续性”和“时间尺度的延伸”等方面尚显不足;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一,应加强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理论研究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要求研究人员必须开展国际合作和多学科协作,以提高解决生态、经济与社会的综合问题,在稳固的国际合作的框架内逐步开展研究内容;应加强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空间格局评价的理论研究。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二,应加强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的研究 首先,要进一步开展区域性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指导区域土地持续利用问题,尤其针对区域土地利用的多用途问题,要能科学、准确地反映每一类用途对持续性目标实现的贡献。 其次,土地可持续利用中的很多目标、价值和技术等难以定量化表达,如何将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理解程度的知识表达出来并融入持续土地利用研究本身就存在挑战。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二,应加强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的研究 另一方面,为了检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需要从自然、社会、经济三个方面选取指标,这三者均应包含状态指标、心理指标和其他外在性的指标,根据持续性的要求,研究中必须加入“时间因素”,如何建立适宜的监测框架系统,并且将获取数据同期望值之间对比,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三,应加强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技术方法的研究 应加强新技术(如3S技术)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中的应用,如遥感数据的获取,数字高程模型(DTM)在景观尺度上对微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模拟,各种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实现,通过GIS建立土地可持续利用数据库等; 要从对作物生长和微观物质的动态仿真入手,通过模型模拟土地质量变化数据,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替代的效果,同时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三,应加强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技术方法的研究 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线形规划和人机互动的多目标交互式规划技术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的量化和对土地可持续利用情景(sustainable land use scenario)的评价和多样本的基于数理统计知识的观测资料获取和数据处理结果的验证;应探讨综合研究的新思路,这种综合性研究应当在驱动力的综合、尺度的综合、方法的综合和理论的综合等多方面展开。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资源较为紧缺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又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开展土地持续利用研究,对我国来说尤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学习和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和成果,可以让我们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与国外同领域研究间的差距,但必须注意到,发达国家虽然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头,但发达国家提出的持续利用指标或标准,是基于本国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提出的,有其内在的民众基础与要求,也有其国际贸易利益的目的。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国有着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区别的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应该依据自身发展目标的优先秩序,协调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我国长远发展目标的土地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可持续利用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