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学校相关传染病聚集疫情 猩红热 水痘 手足口病 流行性感冒 聚集性和暴发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春季预防传染病 ———— 主题班会.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 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你们知道有哪些常见的 传染性疾病吗?它们是怎样传播的?春季常见 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这次班会,我们 就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
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衢州市疾控中心 2010 年 10 月 13 日. 第一部分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
流行病的预防和护理. 一、流行性感冒 又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呈地方性流 行 。 1 , 患儿 是主要传染源。飞沫传播。 2 , 潜伏期是几小时到 1--2 天。 3 ,起病快,有发热、头痛、寒战等。 4 , 呼吸道有鼻塞、流涕、 喷嚏、咽痛、 结膜充血、流泪。
张佳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 AURI.
甲型 H1N1 防控常识片 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 二零零九年九月. 内容 一、概述 二、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 四、临床表现 五、应对措施.
学生中常见几种传染病. 传 染 病  传染病,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 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病原体疾病病原体疾病  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 37 种。  传染病的特点:有病原体、有传染性、 有免疫性、可以预防、有流行病学特 征。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学校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芙蓉区疾控中心 2014年2月20日.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急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病毒.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处理.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与防制 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洪福 2014 年11月
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 西安市华山中心医院 杨亚茹.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唐里学校 方建国.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滕州市疾控中心 孟军.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 金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建国.
预防猪流感.
学校及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处置 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月清 2015年1月17日.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防治知识 2015年郎溪县人民医院.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猩红热 北京市中芯学校.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手足口病流行概况与防控要点 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小学校常见传染病 防治知识简介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5年10月18日.
富阳市社区医师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班 富阳市卫生局 2010年5月.
猩红热.
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及管理 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电话:
学校幼托机构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江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 泉州一中 总务处 医务室宣.
水痘及其免疫与监测 桓台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2014年6月.
非典型肺炎的常见问题解答 上海市青浦区财政局 报告人:朱 蕾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常州市武进区焦溪初级中学.
常见传染病防制知识
第三章 婴幼儿身心保健 第二节 预防传染病 主讲:余睿赟.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房 玉 英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房 玉 英
传染病.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三(1)班.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跨塘实验小学保健室.
肺结核.
学校传染病 预防控制 长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 防 科 王 小 康 2008年4月14日
手足口病管理 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蔡旺林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风 疹.
认知 预防 手 足 口 病 瑞格尔健康管理中心 学术部.
新建县疾病控制预防中心 涂中兴 二○一○年十月二十日
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 富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海淀区2014年托幼机构 手 足 口 病 防 控 要 求 海淀CDC传地科.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手足口病的预防 市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手 足 口 病 认知 预防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
糖尿病流行病学.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拱墅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周建华.
秋季传染病的预防 青岛市市南区北京路小学.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昌平区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 工作要求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年1月.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一).
340 水痘.
1病毒.
学习目标 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 □ 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健康生活。. 学习目标 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 □ 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健康生活。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捍卫健康 预防“手足口病” 人力资源部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主要内容 学校相关传染病聚集疫情 猩红热 水痘 手足口病 流行性感冒 聚集性和暴发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

学校相关传染病疫情 2013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大学流腮暴发事件 聚集性疫情: 猩红热疫情1起 十九幼儿园中班 猩红热疫情1起 十九幼儿园中班 手足口病聚集16起 小学1起 幼儿园11起 家庭聚集4起 2014年至今: 手足口病聚集疫情 幼儿园1起 家庭聚集1起 猩红热聚集疫情 小学

猩红热——时间

猩红热——职业

猩红热——年龄

猩红热 病原学:A群溶血性链球菌 临床表现:高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 皮疹、疹后脱屑。四种特异性表现,即杨梅舌、帕氏线、环口苍白圈和手套、袜套样脱屑。

猩红热

猩红热 潜伏期:1-12天,一般为2-5天 高发季节:春季的4-5月、冬季的11-12月多见 易感人群:以3-8岁为主 ,托幼机构和小学易发生疫情。  传染源:患者和健康带菌者

猩 红 热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直接接触

猩 红 热 防控措施: 晨午检:学校有晨午检记录可查 隔离治疗:正规医院就诊 病人自发病日起10天,且症状消失。医院开健康诊断证明复课。 猩 红 热 防控措施: 晨午检:学校有晨午检记录可查 隔离治疗:正规医院就诊 病人自发病日起10天,且症状消失。医院开健康诊断证明复课。 通风消毒:含氯消毒剂 疫情上报:联系电话填加,医院填写准确 健康宣传:卫生课、板报、宣传单、校讯通

猩红热 暴发定义为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聚集性疫情: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猩红热病例。一周内,同一班级、宿舍或办公室内,发生3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猩红热病例。

水 痘

水 痘 病原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痛等前驱症状,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 .

水 痘

水 痘 潜伏期:10~21日,一般为14日左右 高发季节:冬、春季 易感人群:任何年龄,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 水 痘 潜伏期:10~21日,一般为14日左右 高发季节:冬、春季 易感人群:任何年龄,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 传染源:患者,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水 痘 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14 天。 晨午检:体温、皮疹 疫苗:最有效预防措施

水 痘 消毒通风:含氯消毒剂 疫情上报 暴发疫情: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和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例

水 痘 健康宣传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病原学:肠道病毒EV71,CoxA16 。其他肠道病毒 临床表现: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 重症: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高发季节:5-7月份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托 幼机构、小学易发生聚集性病例疫情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 粪-口 呼吸道 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 防控措施: 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卫疾控发[2012] 80号,以下简称《规范》。 天津市卫生局和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文件《转发《卫生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津卫疾[2012]295号

手足口病 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暴发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手足口病 规范要求: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和小学等单位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疫情发生地的卫生、教育、宣传、广电等部门密切合作,进一步加强舆情监测和风险沟通,密切配合,联防联控。

手足口病 具体措施: 隔离治疗:14天 停课:14天 晨午检 消毒、通风 食堂卫生 避免集会

手足口病 健康教育: 勤通风 洗净手 喝开水 吃熟食 晒衣被 不扎堆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病原学:流感病毒(甲型、乙型) 临床表现:发热(≥38℃)、头痛、肌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干咳、胃肠不适等症状。

流行性感冒 潜伏期:1-7天,平均1-3天 高发季节:冬春季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托幼机构易发生暴发疫情 传染源:患者

流行性感冒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流行性感冒 防控措施: 最有效: 疫苗 晨检 隔离 :7天 通风 消毒:物体表面消毒为主 空气消毒为辅 用含氯消毒液

流行性感冒 健康教育:带口罩 勤通风 洗净手 多饮水

流行性感冒 疫情上报:发生暴发疫情及时上报上一级教育部门和南开CDC并配合疫情调查处置 聚集性:1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10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 暴发标准:一周内,在同一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或5例及以上住院病例

学校传染病防控要点 勤通风,1天至少4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勤洗手,各学校应在洗手处放置肥皂或洗手液,饭前便后要洗手,活动后要洗手,特别是要养成习惯,老师有责任督促学生洗手; 做好 晨午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 发现病例后学校要做好消毒和人员隔离工作。 健康教育宣传:做好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情绪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