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 (mumps) 中山三院感染病科 张宇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流行病的预防和护理. 一、流行性感冒 又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呈地方性流 行 。 1 , 患儿 是主要传染源。飞沫传播。 2 , 潜伏期是几小时到 1--2 天。 3 ,起病快,有发热、头痛、寒战等。 4 , 呼吸道有鼻塞、流涕、 喷嚏、咽痛、 结膜充血、流泪。
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的护理 —— 韩 黎. 定义: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 定义: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 发热 临床特征: 发热 腮腺肿大 腮腺肿大 疼痛 疼痛 病理特征:非化脓性炎症 病理特征:非化脓性炎症 并 发 症:脑膜脑炎、睾丸炎.
流行性感冒 ( influenza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 赖 菁.  由流感病毒引起 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潜伏期短,传染性强  临床表现特点:急起高热、全身症 状重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张佳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 AURI.
学生中常见几种传染病. 传 染 病  传染病,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 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病原体疾病病原体疾病  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 37 种。  传染病的特点:有病原体、有传染性、 有免疫性、可以预防、有流行病学特 征。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乳 腺 增 生 症 乳腺炎性疾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刘小蕉. 乳腺增生症  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因 a) 乳房疾病中最常见 b) 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 c) 卵巢功能失调, 雌孕激素比例失调有关 d) 疾病具有自限性.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学校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芙蓉区疾控中心 2014年2月20日.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呼吸道病毒 基础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①参与病毒释放 NA可水解受染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使成熟病毒体自细胞膜出芽释放;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处理.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预防猪流感.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拒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 院 儿 科 教研室.
病 原 生 物 学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 泉州一中 总务处 医务室宣.
非典型肺炎的常见问题解答 上海市青浦区财政局 报告人:朱 蕾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三(1)班.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跨塘实验小学保健室.
第五节 流行性腮腺炎.
肺结核.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Epidemic Parotitis , Mumps)
炎症.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风 疹.
浅表淋巴结检查.
呼吸道感染细菌 结核分枝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嗜肺军团菌 百日咳鲍特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中山大学传染病教研室 陈幼明.
病毒性肺炎 制作人:何露露 黄琳.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秋季传染病的预防 青岛市市南区北京路小学.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麻疹measles.
340 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mumps 普安乡卫生院 李林云.
流行性腮腺炎 MUMPS 长征医院感染科 徐文胜.
呼吸道病毒.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健康小讲座 流行性腮腺炎 的防治.
教学目的 1.熟悉:流感病毒的分型;抗原性变异与流行的关系;红细胞凝集试验的原理与用途。
学习目标 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 □ 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健康生活。. 学习目标 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 □ 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健康生活。
流 行 性 感 冒 Influenza 长征医院感染科 徐文胜. 流 行 性 感 冒 Influenza 长征医院感染科 徐文胜.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第二十章 虫媒病毒 arbovirus 共同特点 (1)直径20~60nm。单股RNA。20面体立 体对称。有包膜,表面有血凝素。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五讲 授课老师:许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第八周 呼吸道病毒、胃肠道病毒.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流行性腮腺炎 (mumps) 中山三院感染病科 张宇锋

概 述 简称腮腺炎或流腮 腮腺炎病毒引起 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一种系统的、多器官受累的疾病 丙类传染病

病原学 属于呼吸道病毒 副粘液病毒科,副粘液病毒属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腮腺炎病毒 呼吸道病毒 副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风疹病毒 其他病毒科 腺病毒

单股RNA病毒 含2种抗原: 只有一种血清型,很少变异 核壳蛋白(NP)具有S抗原。起病1周出现S抗体,无保护性,可用于诊断。 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糖蛋白(HN)具有V抗原。起病2~3周出现V抗体,具有保护作用。 只有一种血清型,很少变异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 可从唾液、血、尿、脑脊液等分离出病毒

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均甚敏感 紫外线、甲醛、56℃均可灭活 耐低温,4℃能存活数天,-70 ℃可保存数年

流行病学 传染源: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传染期: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主要是学龄儿童。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

流行情况:世界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温带地区以冬、春季为主,热带地区无明显季节差异。在儿童集体机构、部队以及卫生条件不良的拥挤人群中易造成暴发流行。

发病机制 呼吸道 血流 靶器官

病理解剖 腮腺:非化脓性炎症 间质组织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浸润 腺泡坏死 腮腺导管因水肿、充满坏死C及渗出物而阻塞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炎性浸润;急性血管周围脱髓鞘 其他器官亦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和充血、水肿

临床表现 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前驱症状:发热、头痛、无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咽痛等 多无前驱期症状 病程约1~2周

发热:38℃ ~ 40℃ 成人症状一般较重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 腮腺周围的蜂窝组织也可水肿

腮 腺 炎 发病1~2天后出现 双侧性:起病时先从一侧开始 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如梨形,边缘不清,坚韧感;轻度触痛

局部皮肤紧张发亮,热而不红。胀痛及感觉过敏,进食酸性食物时为甚(肿热痛) 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 腮腺管口可见红肿

可累及颌下腺、舌下腺

其他系统的表现 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症状 直接侵入引起; 多见于儿童患者; 以脑膜受累为主 65%脑脊液有异常; 一般预后良好。

胰腺炎:恶心、呕吐、腹痛;<10% 睾丸炎 : 14~35%、单侧 卵巢炎:5% 其他:心肌炎、乳腺炎、甲状腺炎

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检查 血、尿淀粉酶测定 WBC正常或↓,淋巴细胞相对↑, 有并发症时WBC数可↑ 肾损害时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 90%血、尿淀粉酶升高,胰腺炎时血脂肪酶升高

脑脊液检查 白细胞数轻度升高,淋巴细胞为主;少数糖降低;可分离病毒 血清学检查 IgM抗体检测与抗原检测 病毒分离 目前尚未能普遍开展

诊 断 流行病学:流行情况、流行季节、易感人群、接触史。 临床表现:发热、腮腺炎 只有并发症者,需依靠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

鉴别诊断 化脓性腮腺炎 其他原因的腮腺肿大、腮腺炎 一侧性,红肿痛明显;晚期可有波动感,腮腺管口可有脓流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对称性;无痛

其他病毒性腮腺炎 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 非腮腺的肿痛 淋巴结炎、牙龈炎 其他器官受累

治 疗 一般治疗 隔离、室内通风;口腔清洁;免酸性及刺激性食物 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 (干扰素、板兰根) 青黛粉醋调外涂

对症治疗 颅内高压:20%甘露醇 高热头痛、腮腺肿痛:解热镇痛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睾丸炎 乙烯雌酚 1mg,tid 镇痛药或短程激素 丁字带托起

预 后 大多预后良好 主要死因:脑炎

预 防 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人 重点是预防接种 国外有腮腺炎、麻疹、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 国内鸡胚细胞培养减毒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