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国 三 大 城 市 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包括广州、深圳为龙头的两个副省级市和珠海、佛山、江门、东芜、中山五个地级市以及惠州的惠城区、惠阳市、博罗市、惠东县和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 ● 佛山 江门 顺德
& 优 势 条 件 毗邻港澳,改革开放起步早,经济发展速度快,目前已形成一个比较集中而且发达的大、中、小城市群,市场化程度高,人才、产业链、外经贸环境都具优势,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前沿阵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 发 展 目 标 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最终形成以广州、深圳两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大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正在加强同香港、澳门两特区的协调,这对于打造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甚至是大华南经济圈,将起重大作用。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即苏南地区),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即浙东地区),共计15个城市。 ● 镇江 南通 常州 苏州 舟山 宁波 无锡 泰州 杭州 上海 南京 扬州 绍兴 嘉兴 湖州 120° 122° 30° 32° 120°
& 优 势 条 件 经济基础深厚,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达,长江流域腹地深广。龙头市上海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便捷的高速公路和沪甬跨海大桥把江浙的城市群与上海衔接起来,使之起到长三角核心驱动作用。
& 发 展 目 标 长三角将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约5000 万人)和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圈”。 市场一体化 信息一体化 资源一体化 环境一体化 & 发 展 目 标 长三角将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约5000 万人)和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圈”。 市场一体化 信息一体化 资源一体化 环境一体化 交通一体化 制度一体化 产业一体化 形态一体化 走经济一体化的道路
走出去 请进来 放下去 提上来 就是指一般加工业,如果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一定要向周边地区辐射。 主要是请进来一些适合上海环境、特别是能承受上海本地成本的一些企业,主要是服务业,也包括一些加工工业的高精尖生产制造业。 放下去 一般的制造业就转移出去。一般的、低层次的加工制造业,上海要主动放弃,这是加强长三角合作的一种好的手段。 提上来 指上海整个城市功能要提上来,真正增强它的服务功能、市场配置功能,一种内联外引的市场平台的功能。
环 渤 海 城 市 群 大北京城市群: 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承德、秦皇岛、张家口、沧州、石家庄。 环 渤 海 城 市 群 ● 济南 廊坊 沈阳 承德 唐山 张家口 沧州 青岛 淄博 潍坊 朝阳 锦州 东营 烟台 日照 石家庄 保定 大连 秦皇岛 天津 北京 鞍山 抚顺 115° 125° 120° 35° 40° 大北京城市群: 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承德、秦皇岛、张家口、沧州、石家庄。 辽中南城市群: 沈阳、抚顺、鞍山、大连、锦州、朝阳。 鲁东、鲁北城市群: 济南、淄博、潍坊、东营、烟台、青岛、日照。
& 优 势 条 件 § 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 & 优 势 条 件 § 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 §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是中国对外开放口岸最集中的地区。 §是最大的粮食、煤炭、原油等进出口物资中转基地。
& 发 展 目 标 ● 要积极发展企业联合,不失时机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开放的市场体系等主要环节上取得突破,求得经济发展的更高速度和更高效益。 ● 要充分利用本地区高科技人员集中的优势,进一步发展跨区域、跨国际的科工贸、科工农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体,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 ●要充分发挥本地区港口群的优势,扩大国内外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尽快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 ●在跨世纪的经济发展中,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依托这个地区中心城市功能的提高和完善,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联合发展,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我国的城市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目前世界城市化率平均为50%,而中国城市化率只有37%。 未来5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37%提高到75%以上。 建成具有容纳11至12亿人口的城市容量,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大、中、小“城市体系”; 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特色经济区域的发展。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市体系,是解决中国“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根本战略举措。 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面、线、点形成后,将有一半的人口、GDP的80%、全国工业产值的90%,以及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5%在这些地域产生。
人大十届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 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财力、物力和科技实力,更好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要继续发挥优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东、中、西部地区要加强多种形式的合作,在协调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仅 供 参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