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专题组工作汇报 汇报人:苏丽琴 2015. 07.24.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009 年度工作总结 中国卫生科教音像出版社 2010 年 2 月 2 日 年,在中心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 在出版社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出版社积极开展各 项工作,创造出良好的工作局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连续三年稳步上升。下面我代表出版社,就一年来 的工作向全体同志进行汇报。
Advertisements

《株洲市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应急预案(试行)》 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庞力娟 2009 年 7 月.
脂肪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是全球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是全球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是影响人类生命力和寿命的主要 对手之一 是影响人类生命力和寿命的主要 对手之一 是全球性的第一位疾病和致死的 疾病 是全球性的第一位疾病和致死的 疾病.
1 shiyamin. 2 测试 健康生活方式 de 测试 1. 问:你最爱吃什么菜? 爱吃沙拉 答:爱吃沙拉。 将黄瓜、西红柿、生菜、西芹、洋葱、紫甘蓝等蔬菜切丝,放入 橄榄油、白醋、少量食盐,搅拌即可。 2. 问:你的饮食特点是什么? 油炸食品和腌制的基本不吃. 答: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和肥肉,油炸食品和腌制的基本不吃.
1 水痘. 2 什么是水痘 病原:水痘 - 带状疱疹 传播:呼吸道、直接接触 潜伏期: 7-21 天,平均 14 天 临床:水泡样皮疹,多见于头面部和躯干, 大多数孩子会在出疹前或出疹同时出现发 热 并发症:皮肤感染、脑炎、肺炎 预后:大多数预后良好.
永信藥品 健康生活事業處 黃惠雯 TEL: 分機 221/ FAX: HAC 春節禮盒 團購專案.
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 挑战、机遇、任务和建议 马文军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零食的危害 三、吃零食的危害 同学们正处于长身体的特殊时期, 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比成 年人相对要多,吃零食,虽然满足 了 " 嘴 " 的要求,但到吃饭时却吃不 下去了,造成主次颠倒,影响食欲, 妨碍消化系统功能,结果损害了身 体健康。 第一、经常吃零食,会破坏正常的 饮食制度,打乱胃肠消化活动的规.
2015 年东城区维持无脊灰培训 培训内容 AFP 监测有关知识及内容 AFP 监测工作要求北京市急性弛缓 性麻痹( AFP )病例 主动监测工作流程指南 (SOP) 东城区 CDC 计免科 郑青秀.
学校结核病防治 厦门市 CDC 结防科 杨艺明 2013 年 3 月 6 日. 主要内容 1、结核病防治常识 2、学校结核病疫情的常规预防 3、散发病例管理措施 4、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 处置.
2012 年 ” 健康北京灭蚁行动 ” 指南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 勇. 背景  北京市民反映蚂蚁危害严重。  为了能准确掌握全市蚂蚁危害情况以及蚂蚁防制 中的问题,市爱卫办通过组织入户调查、 热线及网络调查共进行了 2 万余户蚂蚁侵害调查。  2011 年调查显示:我市居民家中近一年内发现蚂.
小學課程統籌主任的職責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幼稚園及小學組 2007年9月28日.
创三甲综合医院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吕梅芬.
提升免疫力 對抗SARS SARS 之可怕是 1.沒有疫苗對抗SARS 2.沒有有效藥物對抗SARS
“咨询全案资料完整版” 与市面上流行的零散的几百元的一些所谓咨询报告PPT文件绝不相同 与其他出售资料书籍,网上下载的绝不相同!
创建北京市健康管理行业 心理健康管理新模式
認識我們的食物 老師的叮嚀 製作者:邱郁婷 營養師 增訂者:鄭碧觀 老 師.
不明原因肺炎防治知识培训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防制所 陈恩富 二OO六年十一月.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标准 传染病预防控制
卫生部疾控局现场流行病学案例与分析编写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 刘 民
传染病规范化报告及分析 西城疾控中心 张 燕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风险识别与预防控制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俞新莲 2013年9月4日.
“全民肠道健康认知促进计划”核心信息及释义
医疗执法实践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 医疗执法监督处 2010 ·03 黑龙江.
淺談扁桃腺炎   一般人所謂扁桃腺,即指咽扁桃腺。當我們張口面對鏡子時,可見到小舌頭(懸雍垂)而扁桃腺是位於口咽部的後外側方,夾在兩層內柱中間。它屬於淋巴組織,有製造抗體,抵抗病菌侵襲的功能,在幼年時期,此功能最為旺盛,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衰退。在幼年時期,此功能最為旺盛,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衰退。 急性扁桃腺炎多發生於兒童及年青人,而年長者較少見。當過於疲勞,氣候嚴寒或酷暑,或已有感冒的情形,急性扁桃腺炎就容易發生,它來得十分突然,先是發冷、發燒,隨之而來是喉嚨痛,甚至吞嚥困難,尤其是兒童,常會拒食。同時還
从美国没有SARS大流行看其公共卫生应对系统
『順丁烯二酸』事件處理情形 報告人:臺中市政府衛生局.

衛生福利部 報告人:綜合規劃司 楊司長芝青 105年1月28日
商业计划书 童百慧七艺馆 童百慧七艺馆.
桃園縣政府工務局 桃園縣道路改善工程作法 報告人: 黃全成 中華民國103年2月26日.
登革熱防治宣導 主講人:顏純左副市長.
切实增强实验室安全意识 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制冷系统脏堵、冰堵和有空气的识别与排除;系统抽真空
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工作 技术要点 文登市立医院 王辉.
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要点 及注意事项解读 (管理组)
医院医疗废物的管理 广东省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侯铁英.
简 介 简 介 庞各庄镇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6年,占地11.5亩,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下辖1个综合门诊部,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部占地8.5亩,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总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平均占地1.2亩建筑面积210平方米。 我院现有职工134人,实有病床50张,主要为全镇53个自然村的4.2万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1.5万人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健教、康复、计划生育等项服务。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2014年申请指南解读 2013年9月17日.
西尼羅河病毒 5年4班18&19 林巧芸&王亭軒.
三之三大里分校 (陽光托兒所暨附設托嬰中心及安親班)
“携手灭烟,拥抱晴天”无烟环境倡导活动 媒体倡导模式及发动要点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范彩虹
更年期之認識 保健課護士 黃淑美.
纽崔莱产品知识问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想一想: 在本册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抗代谢综合症.
第二章 建设工程招标 第一节 建设工程招标文件的编制与审定 第二节 建设工程招标标底的编制 第三节 工程投标文件评审及定标.
学校冬春季传染病防控 椒江区疾控中心
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技术培训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年6月4日.
2009年福建省艾滋病防治项目 实施方案(1)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防治科 颜苹苹 主任医师
夏季卫生与健康 宜兴cdc 周茜
報告人:劉總務長希平 環安衛中心吳主任文勉 事務組朱組長麗文 營繕組陳組長怡婷 採購組曾組長淑玲 保管組陳組長溫照
CHAPTER 5 食品中毒之處理及防範.
学校幼托机构春季 传染病防控 镇海区CDC 吴永.
携手同行 共抗艾滋 --北碚区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宣讲 北碚区柳荫中学 2017/9/9.
聚集性不明原因死亡调查.
老年人健康新观念 高级健康管理师 蒋贡兵.
武汉市武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永霞 副主任医师
轉季加護呼吸道.
卫生监督机构在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中的 职责、内容和要求
住宿场所及商场超市卫生管理 大兴区卫生监督所
2014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____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
ASD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中央研究院 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 成果登入說明 整批上傳學員(未開班).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 开发思路 & 使用说明
肉毒桿菌.
中央研究院 環境教育Q&A 總務組 編製.
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行政業務報告 吳慶榕主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机构专题组工作汇报 汇报人:苏丽琴 2015. 07.24

汇报内容 一、研究简介 二、研究实施情况 三、研究发现 四、思考与建议

一、研究简介 研究目标 对发达国家环境健康机构的内设机构及其职能进行研究,对美国 CDC环境健康中心进行全面解剖,对国内有关机构及其设置进行研 究。 (1) 发达国家和我国环境健康机构的设置及职能研究 (2)重点环境健康机构的内设机构及职能剖析。 (3)我国环境健康机构设置的思考与建议。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1. 文献调研 2. 机构官网查询:为主 3. 专家咨询 4. 专题研讨 ……

二、研究实施情况 机构专题小组成员(8人): 环评室:苏丽琴(组长)、杨文静。 流病室:赵峰 法规室:朱文玲 工程室:李莉 水室:赵灿 化学二室:张卓娜 风评室:张翼

专题实施情况 专题小组的成立(4.22):建立工作机制,讨论工作方案。 专家论证会暨第3次小组会议(5.8):确定调研报告框架,明确分工。 阶段进展报告会(5.26):完成阶段调研小结、6个国家调研分报告。 外部专家研讨会(6.25):征求专家意见。 第8次小组会议(6.30): 根据专家会议明确调研报告修改重点。 7月20日:完成调研报告。

调研数量统计 国家 查阅的文献/报告数量 初步调研机构/大学数量 美国 50 6所机构,25所大学 德国 20 11所机构 英国 33 15所机构,15所大学 日本韩国 45 6所机构 荷兰 30 新加坡 2所机构 台湾 1所机构 中国 75 108所机构,4所大学 合计 253 153所机构,44所大学

重点调研6个发达国家的15个机构: 国家/地区 环境与健康相关机构 美国 美国国家环境健康中心(NCEH)、美国国立环境健康研究所(NIEHS)、EPA国家健康和环境影响研究实验室(NHEERL)、EPA国家暴露研究实验室(NERL) 英国 英格兰公共卫生署、MRC-PHE联合资助环境与健康中心、英国特许环境健康研究院 德国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联邦环境局、德国亥姆霍兹环境健康研究中心 荷兰 荷兰公共卫生与环境国家研究院(RIVM)、荷兰住房规划和环境部 日本 环境省、国立环境研究所 韩国 环境部

国内机构调研范围 卫计委及下属的8个技术机构 环保部及下属的6个技术机构 水利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科学院及下属的2个技术机构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4所原卫生部署医学院校 3家地方疾控中心

三、研究发现

(一)国内外环境健康工作开展形式的差异 环境健康工作依据: 美国、荷兰、日本和韩国的环境健康工作都是以相关法律为主 导,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德国、英国以成熟的《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 》及配套机制作为主要依据。 我国与上述发达国家相比,在环境与健康工作相关立法、《 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配套机制的成熟度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卫生和环保部门分工与协作: 日本和韩国的环境健康工作以环保部门为主,卫生部门为辅; 美国、德国、英国、荷兰的环境健康工作为“卫生+环保”模式,两部门各 自工作重点突出,部门间合作机制成熟。例如:美国EPA与CDC合作,在CDC建 立国家环境公共卫生跟踪(EPHT)网络,负责从传播环境灾害的监测数据, 到人体暴露和健康效应监测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与解释。 相对而言,我国卫生、环保部门虽然是环境健康工作的牵头部门,但涉及部 门较多,工作内容存在交叉,各自工作重点尚不十分明确,部门间合作协调 机制有待完善。

与各级环境健康机构的工作关系: 不论环保机构或公共卫生机构,美国、英国、日本的环境健康机构从中央到 地方均为垂直管理模式,与地方部门设置并不平行,对地方部门工作提供技 术指导并进行监督。美国联邦《公共卫生服务法》还规定了从事公共卫生相 关工作的不同机构(执法机构、独立执法机构和非执法机构)的职能、职责 和工作关系以及评判体系,使环境与健康的工作在法律框架内运行,协调各 机构之间工作开展。 我国卫生和环保部门及其所属专业技术机构的层级设计从中央到地方按照行 政区划共设四级,实行按照双重体制管理:卫生和环保部门在我国是各级政 府的组成部门,国家与地方各级部门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其人、财、物 均由同级人民政府管理;但在业务工作上实行层级管理,下级卫生和环保部 门开展业务工作接受上级卫生和环保部门的领导。

国外机构的环境与健康相关业务功能汇总 法规标准的制修定; 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 面向公众的环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面向公众和技术人员的应急处置指导; 面向各级技术机构/人员的技术培训; 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检测/审核; 环境与健康数据平台建设; 资助其他机构的环境健康相关研究; 仪器设备研制、检测技术和产品开发; 环境污染物检测方法建立; 实验室质量控制与标准化; 环境健康损害判定; 烟草健康危害控制; 健康社区设计; 环境健康影响评价; 大环境外暴露监测; 小环境外暴露监测; 环境暴露生物监测; 环境健康影响监测; 环境健康相关研究。

我国的环境健康工作的薄弱之处 室内居住环境质量监测 法规标准技术研究 环境污染物内暴露生物监测 面向公众的沟通交流 健康社区设计 烟草危害控制 环境健康数据平台建设 公共场所环境质量监测 室内居住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污染物内暴露生物监测 环境污染对敏感人群健康影响监测 环境与遗传研究 环境与敏感人群健康研究 环境健康影响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的建立

四、思考与建议

我国环境健康工作形势 (1)环境健康问题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2)环境健康工作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卫生部门为主体,转向卫生、环保 部门联手,更依靠多部门合作的模式。 (3)《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配套机制尚不成熟。 (4)2014 年4 月,我国通过《环境保护法修正案》,新增了环境与健康条款, 对保障公众健康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次将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在法律上 进行明确。

环境所当前工作差距: 环境与健康相关监测、研究的积累不够,在提供决策依据方面的能力尚且不足。 面向公众的服务功能尚不健全,尤其缺乏社区环境卫生健康促进工作的参与。 对环境健康相关法规标准的科学研究还不够,有必要对国内相关研究的情况进行 科学整理,制定客观反映我国情况的环境健康相关基准。 对环境污染敏感的特殊人群关注不够,亟需更多的科研和工作项目支持。 环境健康相关研究能力不足,需要增强对新兴环境健康问题的关注研究,发挥对 环境健康工作的引领推动作用。

环境所发展建议 (1)加强环境与健康管理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前沿跟踪,提高发现和解决环境 健康问题的能力。 (2)提高环境健康相关法规标准的研制能力,增强法规标准制定的科学性。 (3) 建设全国性环境健康影响监测体系,积累高质量的连续监测数据。 (4)开展小尺度的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研究及监测网络建设,建立环境健康相 关数据共享平台。

环境所发展建议 (5)加强环境健康影响评价技术、规程方面的研究,促进健康影响评价 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机融合。 (6)加强环境卫生干预措施研究,促进研究成果应用转化。 (7)加强环境健康相关科研及工作成果的转化,提高在环境健康教育与 健康促进方面的权威性。 (8)提高突发环境健康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重大活动和重要场所 的环境卫生保障能力。 (9)加强内外部交流与合作,扩大环境所的国内外影响。

敬请批评指正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