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 姓名:蔡尚晏 班級:6年3班 座號:24號
台灣梅花鹿(學名:Cervus nippon taiouanus,英文名:Formosan sika deer),鹿科,草食性動物,為台灣特有亞種其在生物學上之分類為哺乳綱(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yla)、鹿科(Cervidae)、鹿屬(Cervus)、鹿種(nippon taiouanus),主要之配種季節為秋冬之季於11-12 月之間,為一短日照季節性生殖之動物(Liu, 2002),體長約150公分,喜群居,其名來源自背上的白色的梅花斑,台灣梅花鹿在每年的10~12月進行交配,隔年的6~8月則為其生產期,產生出來的後代,雄性有角,雌性則無。現今梅花鹿共有14 個亞種,依緯度高低可區分為南鹿(southern races)及北鹿(northern races)二者,臺灣梅花鹿以微衛星標誌(microsatellite markers)之核型分析(karyotype analysis)方法鑑定之結果,墾丁國家公園、台北動物園以及綠島之台灣梅花鹿為同一基因型之亞種,與日本、俄羅斯和中國大陸等地一帶之梅花鹿族群有明顯差異性(Wilson, 2000)。過去曾有大量族群生活於中低海拔的平原及丘陵地,但受到強大的狩獵壓力加上棲息地因農業開發而遭破壞,導致野外族群數量銳減(江,1987)。根據McCullough(1974)在台進行大型哺乳類調查報告指出,野生台灣梅花鹿可能已於1969年在野外絕跡,所幸在動物園及民間養鹿場尚有飼養族群使其種源得以保存。台灣地區位於梅花鹿原始分部區域之南端,地處亞熱帶與熱帶之間,因此台灣梅花鹿具配種季節性
梅花鹿生長在哪裡? 台灣梅花鹿、偶蹄目、鹿科,僅產於台灣島的特有亞種,棲息於海拔二百公尺以下的叢林草莽,在秋季交配,懷胎八個月,次年四月 至六月間可以生下小鹿。 台灣從遠古的鹿群遍野,到荷據時代年產十萬張鹿皮,過度的濫捕及平原棲地永久性消失,梅花鹿終於在野外完全滅絕,僅剩少數人工豢養。然而悔花鹿與台灣先住民文化、台灣歷史,甚至台灣文化都有密不可分的關連。
梅花鹿是因其背上有白色似梅花的斑點而得名,通常公鹿的體型較大,肩高約一公尺,角長可達七十多公分,而雌鹿的體型較小,且頭上無角。 梅花鹿的特徵 梅花鹿是因其背上有白色似梅花的斑點而得名,通常公鹿的體型較大,肩高約一公尺,角長可達七十多公分,而雌鹿的體型較小,且頭上無角。 雄鹿在兩歲時開始長角,而且每年增加一個分叉,五歲後才停止分叉,當秋季交配的季節來臨時,雄鹿會彼此卡角,以爭取鹿王的地位及與雌鹿交配的權利。每年的十月到次年一月是交配的季節,母鹿懷胎三百多天後,即可生出小鹿。
梅花鹿的生態習性 梅花鹿的主食是樹葉,牠們通常在固定的地方覓食。中午時分,梅花鹿們常會在樹下靜臥,打個盹兒,或將剛吃過的東西反芻。梅花鹿很愛乾淨,春天換成有白斑的夏毛後,就經常以嘴去修飾它們,不過秋天換成顏色較深的冬毛後,雄鹿反而喜歡把自己弄得一身是泥,以吸引雌鹿的注意。梅花鹿生性敏感而機警,若有任何風吹草動,牠們會馬上伸長脖子,瞪大眼睛,進入警戒狀態。
THE END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6%A2%85%E8%8A%B1%E9%B9%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