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者:王铖锴 林杨旭 李康 郑渝川 郑惟学 吴圆圆 冯诗雯 柯佳懿 陈一静 18.被压扁的沙子
18.被压扁的沙子 作者简介:艾萨克·阿西莫夫,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20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1.结构(说明的中心) 默读全文,思考两个问题 1.本文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2.本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的内容是什么? “被压扁的沙子”是二氧化硅处在超高压的状态下形成的,叫“斯石英”,它可以保持数百万年,根据这一科学发现,可以证明外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被压扁”是特征,“沙子”是介绍的对象。 2.本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的内容是什么?
:1-6科学家为验证恐龙灭绝的两种主要原因一直在寻找证据。 :7-14受到外力强烈撞击斯石英才会出现 :15-17亚里桑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检测的结果,有力证明了“撞击说” 提出问题:恐龙灭绝的两种原因 科学实验 严密推理 受到强烈撞击斯石英才会出现 分析问题: 严谨的思维 求实的结论 得出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外星撞击
2.顺序 文章总体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例如: 第一段(“在过去的九年里……会得到解决”)采用的是从整体到部分的结构 第二段到第四段采用的是从原因到结果的顺序(这可以从第四段的关键词“因此”得出) 第五段采用的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 (现象:科学家讨论学术问题。本质:为未来可能面临的灾难做准备)
第十段到第十二段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 第十段中介绍了斯石英在850摄氏度的高温加热下,它将会变成普通沙子,而第十二段写出“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
3.方法 这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而科学的说明斯石英的形成必须具备巨大压力。 1.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这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而科学的说明斯石英的形成必须具备巨大压力。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被压扁的沙子比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使人概念清晰。
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通过火山喷发携带到地表。 这句话运用了作解释的说明方法,不是精确的科学定义,有助于说明事物的特征,使读者明白了地表上为什么会有斯石英的存在。
赏析:“曾经”“可能”“也许”等词,表明这是在推测恐龙灭绝的原因,用词很有分寸。 4.语言 1.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的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曾经 可能 也许 也许 赏析:“曾经”“可能”“也许”等词,表明这是在推测恐龙灭绝的原因,用词很有分寸。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 问:为什么“大劫难”“大灭绝”要加引号? “大劫难” “大灭绝” 答:表示强调,写出了灾难的危害程度大而广,语言生动形象。
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运用数词,准确形象的说明了斯石英在高温下才能变成普通沙子,令人信服。
似乎可以肯定的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思考:“似乎”和“肯定”连用矛盾吗? “似乎”和“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则不然。之所以用“似乎”是因为作者并没有亲眼目睹斯石英出现在地壳深处,只好用猜测语气。之所以用“肯定”是因为根据科学推理,斯石英的形成必须具备巨大压力,而巨大压力存在于地壳深处。
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确实”一词充分肯定了科学家检测的结果,语言严谨准确。
5.其他 :1.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2.斯石英:即非常纯的沙子 3.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1.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2.斯石英:即非常纯的沙子 这一句话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3.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恐龙为何会绝迹?这一问题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既引起了科学家和大众的兴趣,也令他们困惑不已,因而也出现了大量不切实际的理论,有些甚至十分好笑。例如,认为恐龙的灭绝是因为它们的躯体太庞大而导致交配困难——雄性恐龙在交配过程中可能会压垮它的配偶。另一种理论就是,随着植物的进化,恐龙的饮食发生改变,最后导致致命的便秘。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恐龙下的蛋全被刚刚进化的而且更加灵活聪明的动物——哺乳类动物吃掉了。有的认为是新出现的疾病使恐龙在地球上消失。一种更令人信服的理论是以恐龙时代的玛瑙化石中的气泡为依据。这种空气中氧的含量比现代空气中得氧含量要高出50%。可能是随着氧气浓度逐渐下降至今天的浓度标准,恐龙就因窒息而死掉。
科学理论的验证有时会像大海捞针一样艰难。麦克霍恩研究岩层的事例,爱迪生寻找灯丝的过程,都属于验证,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样,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加倍努力吧,同志们!
全剧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