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一、 病 因  感染因素  细菌感染  寄生虫感染  病毒感染  食物因素  鱼、虾、蟹、鸡、蛋、牛奶等  药物因素  其它因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概念 (Definition)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又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机.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流行病的预防和护理. 一、流行性感冒 又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呈地方性流 行 。 1 , 患儿 是主要传染源。飞沫传播。 2 , 潜伏期是几小时到 1--2 天。 3 ,起病快,有发热、头痛、寒战等。 4 , 呼吸道有鼻塞、流涕、 喷嚏、咽痛、 结膜充血、流泪。
小儿常见发热出疹性疾病 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李双杰. 概述 发热出疹性疾病( Rash and Fever Illness , RFIs )是指以出疹和发热为主 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张佳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 AURI.
学生中常见几种传染病. 传 染 病  传染病,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 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病原体疾病病原体疾病  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 37 种。  传染病的特点:有病原体、有传染性、 有免疫性、可以预防、有流行病学特 征。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学校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芙蓉区疾控中心 2014年2月20日.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①参与病毒释放 NA可水解受染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使成熟病毒体自细胞膜出芽释放;
麻 疹 XXXXX医院儿科.
预防猪流感.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防治知识 2015年郎溪县人民医院.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麻 疹 Measles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王秀英 黄丹琳.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 院 儿 科 教研室.
麻 疹 The Valsarta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ial –VALIANT.
麻疹 敦煌市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刘永孝.
麻 疹 Measles 赣南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洪虹.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第四节 浅表淋巴结.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三(1)班.
幼儿急疹 付伟.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跨塘实验小学保健室.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病 毒 性 肝 炎.
麻 疹 湘潭县人民医院 刘素文.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风 疹.
浅表淋巴结检查.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 厦门长庚医院 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陈瑜.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秋季传染病的预防 青岛市市南区北京路小学.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麻疹.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麻疹measles.
340 水痘.
病例分析 16个月女婴,2周前全身皮肤出疹,先耳后发际处可见少许淡红色斑丘疹,后渐及颜面、躯干及四肢, 2~3天疹出齐伴发热,热型不详,咳嗽无吐泻,曾在当地用过青霉素。体检:体温正常,两肺呼吸音粗糙,躯干、四肢可见棕色色素沉着。最可能的诊断是: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主讲人:郭奕斌 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第二十章 虫媒病毒 arbovirus 共同特点 (1)直径20~60nm。单股RNA。20面体立 体对称。有包膜,表面有血凝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风疹

概述 1 风疹病毒属节肢介体病毒中的披盖病毒(togavirus)群,为风疹的病原病毒。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 由t.h.weller与f.a.neva(1962)及p.d.parkman等(1962)自风疹患者的咽部洗涤液中分离到的。 风疹病毒是RNA病毒,是限于人类的病毒。

概述 2 发病以1-5岁儿童常见,成人也可发病。 风疹的临床症状较轻,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皮疹一般三天即退,故又称“三日麻疹”,且退后不留色素沉着 由于全身症状一般较轻,病程短,往往认为本病无关紧要,但是近年来风疹暴发流行中重症病例屡有报导。如果孕妇感染风疹,将全严重损害胎儿

概述 3 妊娠早期妇女感染了风疹,新生儿可出现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包括心脏畸形、失明、听力障碍和智力发育不全等畸形,以及发育迟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脾肿大、溶血性贫血、间质性肺感染等非畸形表现。 年长儿童及成人偶可出现关节受累及紫癜。

流行病与形态学 1 电镜下多呈球形,直径50~70nm的核心,风疹病毒的抗原结构相当稳定,现知只有一种抗原型。 风疹病毒可在胎盘或胎儿体内(以及出生后数月甚至数年)生存增殖,产生长期,多系统的慢性进行性感染。 本病毒可在兔肾,乳田鼠肾、绿猴肾、兔角膜等细胞培养中生长,能凝集鸡、鸽、鹅和人“O”型红细胞。

流行病与形态学 2 病毒在体外的生活力弱,对紫外线、乙醚、氯化铯、去氧胆酸等均敏感。pH〈3.0可将其灭活。本病毒不耐热,56℃30分钟,37℃1.5小时均可将其杀死,4℃保存不稳定,最好保存在-60~-70℃可保持活力3个月,干燥冰冻下可保存9个月。

流行病与形态学 3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包括亚临床型或隐型感染者,其实际数目比发病者高,因此是易被忽略的重要传染源。传染期在发病前5~7天和发病后3~5天,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病人口、鼻、咽部分泌物以及血液、大小便等中均可分离出病毒。

流行病与形态学 4 传播途径:一般儿童与成人风疹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也可经接触传染。胎内被感染的新生儿,特别咽部可排病毒数周、数月甚至1年以上,因此通过污染的奶瓶、乳头、衣被尿布及直接接触等感染缺乏抗体的医务、家庭成员,或引起婴儿室中传播。胎儿被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产、早产或有多种先天畸形的先天性风疹。

流行病与形态学 5 易感人群:本病一般多见于儿童,广泛使用疫苗后发病率降低,发病年龄提高。 我国自80年代后期至今有多处地方流行。 上海1993年春夏风疹暴发流行,发病率高达451.57/10万其中10~14岁最高,次之为5~9岁。流行期中青年、成人和老人中发病也不少见

流行病与形态学 6 风疹较多见于冬春近年来春夏发病较多,可在幼儿园、学校、军队中流行。8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印度、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均有较大的流行。英国1978~1979年流行高峰时孕妇流产也最多,对该次流行中分娩的婴儿较长期随访,发现有些症状于生后2~3年时才表现出来。

流行病与形态学 7 6个月以下小儿因母体来的被动免疫故很少患病。 一次患病后大多有持久免疫。

发病机理 1 患者感染风疹后,风疹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粘膜及颈淋巴结生长增殖,然后进入血循环引起病毒血症,播散至全身淋巴组织引起淋巴结肿大,病毒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皮疹。目前多认为皮疹是由于风疹病毒引起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造成真皮上层的毛细血管炎症所致。本病病情比较轻,病理发现不多,皮肤和淋巴结呈急性、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风疹病毒可引起脑炎、脑组织水肿,非特异性血管周围浸润、神经细胞变性及轻度脑膜反应,也可感染地数十年后由于慢性持续性病变而导致慢性全脑炎。  先天性风疹的发病原理还不太清楚,已知孕妇感染风疹后,风疹病毒可于病毒血症阶段随血流感染胎盘最后感染胎儿。

发病机理 2 胎盘绒毛膜被感染后有较持久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壁广泛受累的现象。母亲越在孕龄早期被感染风疹,胎儿被感染的机会越多,孕龄第1个月时,10%~30%,第3个月时5%~20%,第4个月时1%~5%,以后仍可能有少数胎儿被感染。由于胎儿、特别被风疹病毒感染后的胎儿更缺乏细胞免疫功能及不产生干扰素等事实,因此使风疹病毒在体内长期广泛存在,并随胎儿细胞分裂增生时病毒又侵入下一代细胞,不断增殖传代,因此形成持续地、多器官的全身感染,并由此产生多样的先天性缺陷症状,故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

发病机理 3 最多见的症状有白内障、神经性耳聋、先天性心脏病、脑膜脑炎、心肌坏死、间质肺炎、巨细胞肝炎、肾炎、尿道下裂等。此类新生儿出生后持续排病毒数月甚至数年。也有不少生未出现明显症状,但经血清学检查证明胎内时已被风疹病毒感染。近年研究一再揭示先天性风疹患儿常有进行性异常免疫反应。

临床表现 1 依感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然感染性风疹及先天风疹,其表现有不同。 自然感染风疹:常为隐性感染,皮疹可有,也可缺如,常见并发症为关节痛、关节炎、脑炎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乃包括:⑴心血管疾病(动脉导管未闭,室缺,肺动脉狭窄)⑵眼部缺陷(白内障,视网膜病,小眼症,青光眼)⑶耳聋⑷生长迟缓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⑹肝脾肿大⑺黄疸⑻肝炎⑼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精神运动迟缓,脑炎,小头,无菌性脑膜炎)⑽骨疾患(长骨疏松,骨畸形)⑾生殖泌尿系统(隐睾,肾炎)。

临床表现 2 (一)获得性风疹(或自然感染的风疹) 潜伏期平均为18天(14~21天)。 1.前驱期 较短暂,约1~2天,症状亦较轻微。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喷嚏、流涕、咽痛、结合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炎症。偶伴呕吐、腹泻、鼻衄、齿龈肿胀等。部分病人软腭及咽部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但颊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   一般来说,婴幼儿患者前驱期症状常较轻微,或无前驱期症状。而年长儿及成人患者则较显著,并可持续5~6天。

临床表现 3 2 .出疹期 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向下蔓延,1天内布满躯干和四肢,但手掌、足底大都无疹。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类似麻疹。躯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类似猩红热。皮疹一般持续3天(1~4天)消退,亦有人称为“三日麻疹”。面部有疹为风疹之特征,少数病人出疹呈出血性,同时全身伴出血倾向,出疹期掌伴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脾肿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其中尤以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肿大淋巴结轻度压痛,不融合,不化脓。有时交疹病人脾脏及淋巴结肿大可在出疹前4~10天的淋巴结亦逐渐恢复,但完全恢复正常,常需数周以后。皮疹消退后一般不会留色素沉着,亦不脱屑。仅少数重症病人可有细小糠麸样脱屑,大块脱皮则极少见。

临床表现 4 无皮疹性风疹:风疹病人可以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炎、淋巴结肿痛,而不出皮疹。也可以在感染风疹病毒后没有任何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查风疹抗体为阳性,即所谓隐性感染或亚临床型病人。在不同地区的流行病调查中发现显性感染病人和无皮疹的或隐性感染病人的比例为1∶6~9。 (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胎儿被感染后,重者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轻着可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等均比正常新生儿低,此差距一岁时往往还不能纠正。此类患婴易有多种畸形,有谓新生儿先天畸形中有5%以上是由于先天性风疹所致。先天畸形或疾病中常见者有白内障、视网膜病、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神经性耳聋、前庭损伤、中耳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坏死、高血压、间质肺炎、巨细胞肝炎、肝脾、淋巴结肿大、肾小球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脑炎、脑膜炎、小头畸形、智力障碍等。

风疹检查 (一)周围血象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形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一)周围血象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形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二)快速诊断 近来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查咽拭涂片剥脱细胞中风疹病毒抗原,其诊断价值尚需进一步观察。 (三)病毒分离 一般风疹病人取鼻咽部分泌物,先天性风疹病人取尿、脑脊液、血液、骨髓等培养于RK-13、Vero或SIRC等传代细胞,可分离出风疹病毒,再用免疫荧光法鉴定。 (四)血清抗体测定

临床诊断 1.疑似病例 发热,1~2 日后出现红色斑丘疹,耳后、颌下、颈部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关节痛。 2.确诊病例  ①在2~3 周内与风疹患者有明显接触史。  ②在8 年内已接受过麻疹活疫苗接种。  ③末稍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  ④病原学或血清学检验获阳性结果。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上确诊病例中①或①和②或③项

风疹并发症 (一)脑炎 少见,发病率为1∶6000,主要见于小儿。一般发生于出疹后1~7天 (二)心肌炎 (一)脑炎 少见,发病率为1∶6000,主要见于小儿。一般发生于出疹后1~7天 (二)心肌炎 (三)关节炎 主要见于成年人,特别是妇女患者 (四)出血倾向 少见。由于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 (五)其他可有肝、肾功能异常。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加强护理,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加强营养.隔离至出疹后5天.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预防与护理 1.发现风疹病儿,应立即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 2.风疹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保护孕妇,尤其妊娠初期2-3个月内,避免接触风疹患儿。 3.患儿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后复感新邪,加重病情。发热期间,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不吃煎炸与油腻之物。 4.防止搔破皮肤,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