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考纲: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1.政治: 2.科技: 3.资本: 4.市场: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最终确立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的进展 3.资本: 工业革命促进殖民扩张,积累了大量资金 4.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及特点 四个方面 国家及人物 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灯、电影 电话 意大利马可尼 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创制 汽车 飞机 化学工业的建立 塑料、化肥、染料等 传统工业 炼钢技术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美国 爱迪生 美国 贝尔 无线电报 德国 内燃机、柴油机 德国 卡尔·本茨 美国 莱特兄弟 瑞典人诺贝尔 炸药(甘油火药) “钢铁时代”
1.发明来源: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的发明同技术、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巨大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发明来源: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的发明同技术、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巨大发展 2.范围:工业革命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进程:在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开始部门:开始于重工业和能源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各个领域几乎同时展开技术革命 5.出现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等 6.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 7.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出现了垄断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结构:规模扩大,轻重工业比率变化 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形成 国际格局: 世界市场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垄断组织的出现 含义:大企业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根本) ②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直接) ③企业竞争求生存的需要 原因 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要求,有利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积极: 消极: 影响 推动殖民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认识垄断组织 1.从主观动机来看,是为了调节生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实质是为了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2.就客观条件和影响而言,垄断组织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它的出现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①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②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③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 ——16世纪,新航路开辟 ②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1)推动工业生产空前发展,殖民扩张更加激烈,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2)新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3)进行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7至18世纪西方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 ③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世纪六十年代至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④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形成影响: 1、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西方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2、列强加强了对殖民地掠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3、客观上促使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除此之外,第二次工业革命还带来哪些重大影响?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结构:规模扩大,轻重工业比率变化 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形成 国际格局: 世界市场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除此之外,第二次工业革命还带来哪些重大影响?
消极影响: 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要注意可持续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2.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资本输出和掠夺原料,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思想文化:西方文化进一步传入,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产生新的经济因素(资)。 3.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师夷长技,新思潮萌发,兴起洋务运动,开始实践近代化。 1.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2.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资本输出和掠夺原料,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西方文化进一步传入,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厂制 公司制、垄断制 发 明 来 源 生 产 组 织 标 志 重点 规模 新时代 发 明 来 源 生 产 组 织 标 志 重点 规模 新时代 扩展 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自然科学的新发展迅速应用于生产,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工厂制 公司制、垄断制 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电力、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以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 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 局限于少数国家,时间长、进展慢 在欧美先进国家几乎同时展开,发展快 开辟“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 进入“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首发英国,向欧美扩展。
相同点: 都有环境(政权保障)、市、技、劳、资等方面的前提条件 背景: (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内容: 都有许多科技创造发明 影响: 生产力、社会结构、国际关系 本质: 都是生产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两次工业革命的启示与认识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 注重实效 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注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D 19世纪中叶,欧美国家出现了一次移民浪潮,1846~1875年间就有900多万人离开欧洲,其中大部分到了美国。这是因为 A.南方种植园主的需要 B.法西斯的种族灭绝 C.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D.美国政府鼓励移民 D
B 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 海外市场的形成 C 圈地运动的推进 D 民主制度的确立 B
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C
B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出现的原因是 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托拉斯组织的普遍出现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一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⑴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角色: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 历史背景: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 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 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 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1、图一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2、图二、三,谈谈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影响 现象:世界市场形成,英国海外贸易范围广。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和殖民扩张使国际贸易的发展;蒸汽机车和汽船改变交通运输条件,更便利世界各地联系。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是最发达的工业资本主义国家。 图一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 图二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影响: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图三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