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特色
一、藝術是道德感化和政治教化的手段 受儒家影響,中國的藝術雖非常受重視,但只處於從屬地位,從來都被視為道德感化和政治教化的手段。 孔子說,「成於樂。」又說:「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明確把「樂」視為修身和治國的根本,形成中國藝術「禮樂一體」的特徵。 【「樂」(「樂」是各類藝術總稱,包括聲樂、器樂、詩歌、舞蹈、傳說和戲劇)一直附屬於「禮」(「禮」指道德和政治規範)。】
二、各類藝術融為一體 中國各類藝術都是互相滲透,緊密相關,並且融為一體的。例如︰ 歷代詩詞既可以配曲演唱,也可以舞蹈。 《詩經》更是集音樂、舞蹈、詩歌於一身。 唐朝的題畫詩,一方面詠嘆畫的意境,另一方面本身又是畫的構圖一部分,更是不同藝術相融的典型例子。
三、追求與自然和諧統一 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中國藝術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例如︰ 中國園林藝術借山借景,令觀賞者置身其中,產生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感覺。 繪畫方面,唐朝更提出「外師造化」,以自然為繪畫創作的對象。【「外師」意思是向外模仿;「造化」指自然】
四、注重意境 「意境」是藝術家主觀情感與客觀物境互相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是中國古典美學的重要範疇。中國各類藝術都十分重視意境,追求情趣。例如︰ 園林藝術便是把客觀的自然之「景」與造園家主觀的「情」結合起來,使山水園林具有自然情趣的境界。 中國的建築也追求情趣,如建造天壇,大量運用代表蒼天的藍色圓形,和大地的黃色方形,使這座建築具有神聖和祟高的意境。
五、注重神似 「神似」就是客觀的藝術形象和藝術家的主觀精神和情趣,交融又契合的具體表現。中國藝術十分注重神似,注重表現物的神態,抒發藝術家所獲得的意趣。例如︰ 中國古代的繪畫理論,把「傳神寫照」作為人物畫的最高境界,而「氣韻生動」更是繪畫「方法」的第一位。
【中國藝術雖重視神似,但不代表不要形似,意思是神似、形似都重要,但神似最重要。因為沒有一定形態,神態是無法表現的。】
六、藝術生活化 中國的藝術趨向生活化,從來與現實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繫。例如︰ 雕刻 - 鼎彝,日用器上的鏤刻,由此而變出書法,繪畫。 戲劇 - 禮儀中升降揖讓表現動作美,與音樂、無蹈合為藝術。 詩歌 -《詩經》大多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與廟堂中的歌詠。
七、審美觀:美即象徵善 受中國傳統重德精神的文化影響,中國的藝術亦屬於道德精神,藝術上的美與道德上的善截然難分。 晉代王羲之的《學畫論》便說,作品是以畫家的人格為基礎,所以畫家要常常留意於人格的修養。
中西藝術的分別 1. 藝術的地位︰ 中國︰樂附於禮,一直不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而作為道德感化及政治教化的手段,因此藝術亦十分受重視。 西方︰藝術不從屬於禮或法,而是一門獨立的藝術。
2. 各類藝術的關係 中國︰不同種類的藝術互相滲透,形成一個完整統一體,所以有書畫同源等講法。唐朝題畫詩是典型例子。 西方︰各類藝術雖各有影響,但不會有融為一體的情況,所以西方不會有書畫同源等說法,甚至歌劇與話劇各自分開。
3. 藝術的精神 中國︰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響,中國藝術精神講求意境、情趣。而這種藝術精神發自藝術家和觀賞者的內心。(心只有一處,所以只能合,不能分。) 西方︰受科學重理智的影響,藝術精神講理、講形。這種藝術精神屬物的範疇。(物具萬象,所以必然是分,互不聯系。)
4. 終極追求 中國︰重「神似」多於「形似」,「神似」為終極理想。 西方︰力求「形似」,這是受西方科學重理智影響,而重視寫實。
5. 藝術表現 中國︰藝術與生活有密切關係。藝術表現人間性,例如繪畫與書法,屬於文人高士的生活消遣,園林建築等都使人遊於其中。 西方︰與宗教有密切關係,藝術如希臘的神殿和墓碑,表現超世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