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學年度學校推動國際教育課程方案 建築之鑑建美 崇文國小五年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DESIGN REINVENTED 張婷. DRAIN COVER + = 百葉窗的構想加上邊邊做成斜的設計 , 讓雨水更容易集中不會 淤積在路邊 , 行人或自行車在靠路邊行走時也不會出現鞋跟或 輪胎卡在水溝蓋的情況 。
Advertisements

平面空間的形成 敘述 *經由構成元素點線面的配置產生許多變 化,表達構成結果 ( 秩序、位置、動 感、方向、大小、形狀、發散、引力、 拉力、張力等 ) 。 *以二次元元素 ( 透視、 重疊、色彩明暗 ) 表達 三次元的立體或空間感.
第一單元 – 繪畫、建築與雕刻藝術 第一章:什麼是藝術 第二章:認識藝術的構成元素 第三章:認識藝術的創作要素.
走進中世紀教堂 - 以羅馬式和哥德式教堂為例.
台灣園林之美 ─板橋林家花園─ 原圖高27公分,長約490公分 建於1853年的板橋林家花園,是一座擁有中國建築之美與涵養的園林。
姓名: 黃琝琋 葉兒 楊詠嵐 張曉憫 陳紀童 張凱盈
從洞穴到教堂 知識篇 記憶篇.
世界通史(二) 羅馬文明與羅馬帝國前期的發展.
幼兒美感領域— 視覺藝術 授課教師:陳玉婷 Class 4.
攝影/ 射影師。 李雨芹 20 杜宛諭 24陳宥心 F:\ 日本鹿兒島\IMG_0544.JPG.
目錄 古典音樂與建築的發展歷程 當代古典音樂與現代主義建築 第一課 巴洛克時期 ( ) 古典時期 ( )
WEBSITE PROPOSAL.
P119.
Nat king Cole: Fascination (迷戀)
足球明星介紹 席丹 羅納度 李瓦度 奧利佛卡恩 貝克漢 姓名:謝芷霖 系級:競技系 學號:
Nat king Cole: Fascination (迷戀)
首頁 GOTHIC ARCHITECTURE History of Art 西洋美術史 哥德式建築 The Milan Duomo
History of Art 西洋美術史 首頁 GOTHIC ARCHITECTURE 哥德式建築.
Georges Seurat, Sunday Afternoon on La Grande Jatte
欣賞有趣的薑餅屋.
20世紀反模擬自然; 強調視覺元素的本質,美和表現力
哥德式藝術.
LA FASCINACIÓN DE LA NOCHE
維拉斯 奎茲 侍女圖 典藏拼圖 每按滑鼠一下才進行播放… 侍女圖(Las Meninas) 1656 Museo del Prado,馬德里.
美的見解【古希臘羅馬時期與文藝復興】 蘇格拉底(Sokrates,前469-前399) (1)美與善的統一都是以功用為標準的,如我
Nat king Cole: Fascination (迷戀)
6.1 利用正弦公式及餘弦公式解三角形 正弦公式.
Fashion Design 服裝設計 (必修).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二面角動畫 三垂線定理 動畫.
西方藝術史.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網路程式設計期末project B 張芸菱.
Nat king Cole: Fascination (迷戀)
達利.
美華藝術協會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学院学生学者联谊会 哥倫比亞大學亞太發展協會 協辦
嘉義縣立溪口國民中學 辦理96年度推動自由軟體學校資訊融入教學
世界各地的怪建築物.
這是什麼? 圖案分別代表了什麼意義? 1 圖片來源: 1.
數學科 六年級下學期.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The World‘s Happiest Cities 世界上前十名最快樂的城市
重複圖形.
數字獨樂樂 --數獨原來這麼簡單.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Grafitti.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St. Patrick’s Day.
第一章 直 線 ‧1-3 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New Renaissance 新文藝復興運動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題目:心中最討厭的…… / 我喜愛 /理想的風景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Super Maker!手指尖的藝術.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Nat king Cole: Fascination (迷戀)
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在職專班 網頁色彩學--- 以顏色分析網頁設計 指導老師:吳有龍教授 學生:陳正忠 學號: G.
從歷史看宣教.
5432-認知-P-期末-0501 檔案命名規則 課號: 5432 課程名稱:認知與數位教學 作業名稱:認知-P-期末-0501 分組名單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P106.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及其圖形.
第十三章 彩色影像處理.
克羅埃西亞(A2) 最受歡迎的城市 杜布羅尼克( 下 )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蒙德里安調色盤 藝術與人文視覺藝術教學設計 蔡娟娟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02學年度學校推動國際教育課程方案 建築之鑑建美 崇文國小五年級

名偵探柯南 日本影片欣賞—名偵探柯南(見資料) 問題: 請問誰是破壞者? 破壞的理由是? 藝術有要求嗎? 你認為美是什麼?

建築中的幾何對稱 世界建築對稱藝術之美 -- 平移重製、鏡射對稱

室內設計

室內設計

建築外觀

建築-街道、庭園

建 築 光 影

建 築 平移的重複鋪呈與細微的改變以增加文藝的多樣性

城市規劃

中正紀念堂

仿羅馬式 大約在西元十世紀,西歐缺乏一個有力中央政權,於是發展出一套封建式的城邦制度,此時,教皇的宗教地位提升,儼然成為一股團結西歐各地的力量,於是教會、修道院大量興建,進而導致新的藝術形式出現-仿羅馬式藝術興起。 仿羅馬式一般被認為是歌德式的前身,其建築形式基本上延續羅馬時期的風格,但卻大量使用石材,此與羅馬時期使用磚塊有所不同;除了建築用料上的差異之外,建築風格也有很大的不同。 由於仿羅馬式建築流行於十到十三世紀的教堂建築,為了要營造可容納許多人的公共空間,建築師去除了一根根佔空間的廊柱,將教堂中殿改成圓拱頂以取代以前的樑柱,將屋頂重量分散,經由牆壁傳到地上,為了支撐圓拱頂的石材重量將壁體加厚,也因此可以發現這時代的建築中,少有窗戶或開口處,主要是為了能夠支撐石造天井的重量。

哥德式建築 巴黎聖母院、米蘭大教堂、亞眠大教堂 在歐洲人眼裡羅馬式建築是正統藝術,”歌德”原是野蠻之意,後來興起的藝術或建築形式就被統稱為歌德式。比較起來,羅馬式建築較為寬大雄厚,哥德式則是豪邁奔放,高、直、尖的上升線條,象徵教會棄絕塵寰的宗教思想。

哥德式建築 哥德式建築起源法國於11世紀下半葉,並成為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建築風格,成為天主教堂的主要建築形式。哥德式建築的三個主要特色是: 1.尖拱門2.稜筋狀的穹隆3.傾斜的飛樑拱壁4.大型彩色玻璃窗。 哥德式建築強調的是垂直的線條,設計師利用各式尖塔造型,尖拱的門窗、迴廊,呈現俐落、輕巧、向上飛昇的視覺效果,導引人們的視線,給人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覺。直升的線條,加上奇特的空間推移方式,光線透過彩色玻璃窗呈現出光彩斑斕的效果,彩色玻璃窗上繪畫了許多聖經故事,生動豔麗的繪畫,讓人產生對天國夢幻的神秘感。

文藝復興式 自從12世紀開始歐洲北方蠻族統治歐洲,原有的羅馬式建築風格被哥德式建築風格所取代,直到15世紀時,許多傑出的義大利藝術家立志要恢復蠻族入侵前的美學藝術,於是文藝復興時期就此展開。 藝術家們參考古羅馬時期建築樣式,並求新求變,在建材選擇上也不僅是使用石材,更加入文藝復興建築講究比例合諧的美感,不管是或梁或柱、平面或立體,均講求純粹的勻稱與對稱之美,捨棄多餘綴飾,例如:圓頂、列柱、多層次模式的競技場,或是由柱式風格為基礎發展出的法國凱旋門,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常見樣式。

巴洛克式

巴洛克式 巴洛克式是葡萄文中「變形的珍珠」,顧名思義,此種風格講求的是錯縱繁雜的圓曲線條,以表現出華麗的感覺,與文藝復興時期的直線條建築風格截然不同,特別使用石膏作為裝飾的材料,以提供藝術家盡情創作建築雕飾。 巴洛克式與文藝復興式不同之處在於巴洛克式建築「戲劇化」的建築效果,捨棄了規則的圓方及勻稱,採橢圓或波浪不規則的設計,由於建築材料及技術的進步,建築師便能嘗試更繁複及華麗的設計方式,於是巴洛克式的建築處處充滿了情感及華麗的風格,似乎也忠實地反映了世間的繁華景象。 17世紀初源自於羅馬的巴洛克式建築,一開始僅在於義大利、西班牙、奧地利、匈牙利與天主教德國,但是由於來自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了捷克,強推德語及天主教,並由奧地利的建築師Fischer von Erlach 建造了克拉姆‧葛拉斯宮。 白山之役擊敗原波西米亞貴族及捷克新教徒後,更大肆在布拉格各區建立許多巴洛克式建築,例如位於小區與舊城廣場的聖尼古拉教堂,許多傑出外國藝術家前來布拉格創作不少作品,於是布拉格許多哥德式尖塔被改為圓弧或蔥型,整個城市呈現不同的建築風貌。

新古典主義式 18世紀時,巴洛克式建築的華麗到了極致後,開始吹起復古風潮,對巴洛克式誇張華麗及繁複裝飾的風格產生自我反省,人們開始重新思考要復興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建築藝術,可以說是文藝復興運動在建築界的反映和延續,建築師把古希臘羅馬的建築風格,如三角形倒牆、排列狀的圓柱,加入其建築風格中。由於建築技術的逐漸成熟與高水準,甚至開始加入新的建築元素-「鑄鐵」,但是新古典主義式建築比古典主義的風格更為簡化。

建築之鑑建美 分享喜歡的建築物,並說說喜歡的原因 。 保羅·克利,《意大利城市》, 水彩 安格爾紙本, 1928年, 私人收藏。 保羅·克利,《意大利城市》, 水彩 安格爾紙本, 1928年, 私人收藏。 安東尼聖耶利亞,《意大利, 新城市, 四個街道水平的大廈與梯級》, 黑色墨水 紙本, 1914年, 私人收藏。 洛迪先科,《給Shabolovka工人的新房子》, 相片, 1932年, 私人收藏。 美國攝影師,《興建中的帝國大廈》, 黑白相片, 1929-1931年, 紐約, 紐約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