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LAS实验物理研究进展 和今后五年需求汇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67 美和科技大學 美和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社會工作系. 2/67 社工系基礎學程規劃 ( 四技 ) 一上一下二上二下三上 校訂必修校訂必修 英文 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 計算機概論 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 英文 I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I 計算機概論 I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I.
Advertisements

§ 3 格林公式 · 曲线积分 与路线的无关性 在计算定积分时, 牛顿 - 莱布尼茨公式反映 了区间上的定积分与其端点上的原函数值之 间的联系 ; 本节中的格林公式则反映了平面 区域上的二重积分与其边界上的第二型曲线 积分之间的联系. 一、格林公式 二、曲线积分与路线的无关性.
專業科目必修 管理學概論、化 妝品行銷與管理、 專題討論、藥妝 品學、流行設計、 專題講座、時尚 創意造型與實務 專業科目必修 化妝品法規、生 理學、化妝品原 料學、化妝品有 效性評估、時尚 化妝品調製與實 務、藝術指甲、 生物化學概論、 美容經絡學、校 外實習 專業科目必修 應用色彩學、化 妝品概論、時尚.
工大泡泡创意平面设计工作室 工大泡泡创意平面设计工作室汇报答辩 指导老师:工大泡泡 汇报人:段公子.
第二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一 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 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建筑物 由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组成。 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 使用房间。 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房间之间、楼层之 间和室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组 合设计。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歡迎各位家長蒞臨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山大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学科简介 王萌.
「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 2008小學校長高峰會 講題:健康飲食政策個案分享 講者:啟基學校-莫鳳儀校長 日期: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星期二)
☆ 104學年度第1學期 活動藏寶圖 ☆ II III IV V 找到心方向-談壓力調適 陳佩雯諮商心理師
康普顿散射的偏振研究 姜云国 山东大学(威海) 合作者:常哲 , 林海南.
ATLAS中国组物理研究进展 金 山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TeV工作组会议 中山大学,2014年5月16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资金预算编报说明 科技处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无锡市急救中心 林长春.
Physics and Electronic Science Department
Lecture 4 Higgs Boson in SM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姓 名 出生年月 所在学科 最高学历/位 专业 毕业学校 成果内容 本人业绩 (一)教学内容
務要火熱服事主.
王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 可逆储氢材料(金属氢化物、配位金属氢化物) 可控放氢材料(化学氢化物、分子晶体化合物)
作业现场违章分析.
蒙福夫妻相处之道 经文:弗5:21-33.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简称中国科学E刊)
第五届“晨光杯”青年优秀论文 评选结果.
Universe cools: n=nEQe-m/T
6.5滑坡 一、概述 1.什么是滑坡? 是斜坡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滑动带)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知行合一 --代近物绪论 俞熹
Recent Progress from CMS-China
即将来临的粒子物理突破 李淼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CAS
工作总结 & 研究计划 赵振华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015年5月22日.
CMS实验物理分析 qqH;H->γ γ
贾宇 (on behalf of 吕才典) 国际创新海外团队,院前沿重点项目暨所创新团队2016年联合年会 Nov. 18, 2016
Studies on Higgs with the Final Sates of WW and bb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柯红卫 兰州大学 Hong-Wei Ke and Xue-Qian Li, arXiv: and  arXiv:
New Physics Beyond SM: An Introduction
Μ子寿命测量 王纬臻 合作者 吴泽文 指导老师:乐永康.
Oct 杨 金 民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怀柔暑期学校( )
走进中国科技网 中国科技网 李辉.
China Data Analysis Status
BESIII物理分析.
聖本篤堂 主日三分鐘 天主教教理重温 (94) (此簡報由聖本篤堂培育組製作).
Highly Efficient Energy Transfer in Light-Harvesting Complex
新高中通識教育科教案設計分享會 現代中國: 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 朱秀玲老師.
TeV 能标下的新物理现象学 周雅瑾.
高红移耀变体的GeV-TeV能谱 闫大海 云南天文台 张鹏飞 紫金山天文台.
河北大学申请博士生导师 人员基本情况 彩色照片 小二寸 免冠 一、近五年科研项目情况 姓名:张 芳 出生日期: 职称: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基于AMS-02数据的暗物质间接探测研究 冯磊 (紫金山天文台).
陳重佑 Ph.D.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學系(所)助理教授
On behalf of the BESIII collaboration
稀有K、B介子衰变的实验研究 (E949,LHCb)
AD相关LncRNA调控及分析方法研究 项目成员:魏晓冉 李铁志 指导教师:张莹 2018年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品成果展示
光子质量与天文观测 Photon mass and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Thanks 柳国丽 回顾一下 SM 的 EWSB: scalar Higgs field potential.
CMS实验物理分析 qqH;H->rr
3/18 4/18 5/18 The Weak Nuclear Force       Tao Han iSTEP 2017.
衰变中的末态相互作用研究 梁伟红 宫昊 (广西师范大学) 研究目的 衰变中的末态相互作用 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Thanks 王磊 Little Higgs 为了自然地得到一个较轻的Higgs粒子,人们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出了把Higgs粒子看作赝哥德斯通粒子,以保持它的小质量,这就是小Higgs理论最初的思想(Georgi) 八十年代Georgi和Kaplan以这个思想构造了一个这样的模型,但是从电弱标度到该模型的截断标度仍然需要精细调节.
***项目结题答辩汇报材料 项目负责人:.
杨 金 民 理论物理研究所 arXiv: , in PRD(R) arXiv: , in JHEP
Event Start Time Determination
基督是更美的祭物 希伯來書 9:1-10:18.
PROBING TC2: Z’, TOP-PION, TOP-HIGGS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受限超对称模型中Higgs粒子性质研究 曹 俊 杰 河南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高能中心 重庆,海峡两岸会议,2012年5月 基于工作: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下一頁.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of light nuclei
圣经概論 09.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会 时间:2016年11月17日(星期四)上午9:00-10:0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ATLAS实验物理研究进展 和今后五年需求汇报 金 山 代表ATLAS中国组 合肥,2015年12月19日

报告内容 2011-2015成果:亮点和总结 今后五年研究计划 今后五年经费需求 LHC Run2 物理分析 Phase I、Phase II升级 今后五年经费需求 物理分析和探测器升级总需求 申请方式(经费支持的可能方式)

ATLAS 中国组 (ATLAS Chinese Cluster) 六个单位组成(按英文字母排序):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高能所) 金山(万人、杰青)、娄辛丑(千人)、庄胥爱(百人)、方亚泉(青千)、朱宏博(青千)、黄燕萍(青千)、梁志军(百人)、史欣(青千)、Joao Costa (外专千人)、吕峰、单连友、徐达 Nanjing University (南大) 陈申见、祁鸣 Shandong University (山大) 张学尧、马连良(青千)、冯存峰、祝成光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上海交大) 杨海军(青千)、李亮(青千)、郭军(青千)、杨勇(青千) Tsinghua University (清华) 陈新(青千)、周宁(青千)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科大) 赵政国(院士、千人)、韩良(杰青、百人)、蒋一、刘衍文、刘建北(青千)、彭海平(优青、百人)、朱莹春、刘明辉

各类人才经费的支持大幅提高了物理分析实际研究经费的投入! ATLAS中国组队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目前研究队伍中包括院士、中组部万人计划和各类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基金委杰青和优青共20名。 其中近几年引进千人A,青千和百人计划18名,使得我们队伍的实力有很大提高。 各类人才经费的支持大幅提高了物理分析实际研究经费的投入!

ATLAS中国组取得丰硕物理成果 (有直接贡献的物理分析40多个,发表文章或conf-note 60多篇) Higgs 粒子寻找和性质研究 在H  gg, ZZ, WW, Zg,bb中寻找Higgs粒子和性质研究 ttH,WH 测量 SUSY 超对称粒子和奇特粒子(exotics)寻找 在双tau末态中寻找stau等SUSY粒子 在含soft-lepton末态中寻找SUSY粒子 R宇称破坏的 em 共振态寻找 激发态夸克等奇特粒子寻找。。。 标准模型物理 单玻色子和双玻色子的产生截面测量 Top 夸克物理 单 top 产生截面的测量 Top 对产生截面的测量 W 极化和top自旋关联测量

ATLAS发现Higgs粒子: Hgg, ZZ*,WW* 高能物理领域近30年最重要的发现!

ATLAS中国组在2012年发现Higgs粒子中 做出直接贡献 在 H  gg 中的贡献 光子触发效率的测量,中国组成员担任触发联系人;光子 效率测量和研究;本底成分分析; 发展了二维光子孤立能量拟合方法研究各种本底成分 在 H  ZZ 中的贡献 Z+jet本底估计;事例选择优化;给出了信号事例的事例显示图。 在 HWW 中的贡献 建立了新的方法从数据中得到top对的本底; 对丢失横能量进行修正。

高能所博士生袁丽和科大博士生刘坤因为在H  gg 中的贡献分别获得 “2013年中法粒子联合实验室最佳博士论文奖” “2014年ATLAS合作组优秀博士论文奖” 充分显示了对中国组在Higgs粒子发现中贡献的认可。

ATLAS 实验 Higgs粒子性质研究全景 Channel γγ ★ ★ ★ ZZ*(4l) WW*(lνlν) ττ bb Zγ μμ invisible ★★ Mass CP X-sec. Width ★ ★ ★★ ★ ★ ATLAS进行的分析 ★中国组贡献的分析 中国组广泛深入地参与了ATLAS实验的 Higgs 粒子 性质测量研究。 9

Higgs (I): Higgs粒子产生的微分截面测量 LHC上首次测量,Model Independent Measurement. 该成果在ICHEP 2014国际大会上得到热烈反响。 中国组在ATLAS合作组内率先开展了该项研究并发挥主导作用。 已正式发表JHEP09(2014)112 与HZZ联合结果也已发表 PRL 115, 091801(2015) 10

Higgs (II): HWW*过程的研究 中国组多个单位在该课题研究中做出主要贡献,特别是MET研究,top本底研究等。 在该衰变到中独立观测到Higgs粒子对验证是否为标准模型Higgs粒子至关重要。 还利用该过程间接测量了Higgs粒子宽度的上限,中国组发挥主导作用。 多篇文章已发表于PRD、EPJC等。

首次观测到Higgs与费米子直接耦合的证据 Higgs (III): Htau tau 信号显著性 4.5s (8+7 TeV) 首次观测到Higgs与费米子直接耦合的证据 中国组做出主要贡献

Higgs (IV): H  Zg 稀有衰变过程寻找 PLB 732(2014) 8-27 寻找Zgamma稀有衰变。 数据中没有信号存在的迹象。测量截面*分支比的上限。 中国组在该分析中发挥主导作用, 刘坤获得ATLAS合作组优秀博士论文奖 13

SUSY (I):双tau末态SUSY粒子stau的寻找 / 9 5 % C L i m t o n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ATLAS Internal =8 TeV , -1 L dt=20.3 fb ò 1 c ~ - + ® = 0 GeV ) exp ± Expected limit ( SUSY theory Observed limit ( =20 GeV =40 GeV [GeV] R 100 150 200 250 300 =60 GeV =80 GeV =100 GeV 这是中国组提出的原创性课题,并主导完成了该课题的全部分析。 文章已正式发表在JHEP10(2014)096 首次在LHC 实验上测量了 stau pair 产生截面的上限 该成果被作为 highlight 包括在2014年第11届 ICFA seminar大会由Prof. Joachim Mnich最后给的大会总结报告中。 14

SUSY (II): one soft lepton SUSY寻找 强SUSY产生过程,产生截面很大, 是RUN-1数据的重要课题。末态含一 个软轻子,对compressed SUSY比 较敏感 其研究结果已经被JHEP接受 (arXiv:1501.03555) 中国组成员是该分析的editor并给 approval报告,做了主导贡献 15

寻找轻子数不守恒现象 e- Z’, … m+ 中国组一直主导该分析,通过寻找不同味的双轻子衰变道研究新物理:em, et, mt 研究不同的新物理模型(Z’,QBH,Scalar t … ), 共振或非共振现象 已发表多篇文章。

标准模型(SM)检验 中国组在以上各项测量中都做出了主要贡献 17

SM (I): Z4l 截面和分支比精确测量 中国组提出原创性建议 BR(meas.)=3.20±0.25±0.13×10-6 中国组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等单位一起 作为主导力量推动整个分析,精确测量和检验了 标准模型稀有衰变Z4l的分支比和产生截面。 论文发表:PRL 112, 231806(2014) BR(meas.)=3.20±0.25±0.13×10-6 BR(SM NLO)=3.33±0.01×10-6

SM(II): 首次观测到同号WW产生信号 PRL 113(2014) 141803 (Editor’s suggestion) PRL Editors’ suggestion文章 中国组主导了该分析

top (I): top 自旋关联测量 中国组主导了该分析 The measured distribution of cos1cos2 in tt events is unfolded to parton level, so as to be able to compare with the SM formula (on right). 结果与标准模型一致

top (II): 观测到单个top Wt产生过程的证据 中国组主导了该项分析 - Boosted Decision Tree classifiers training for 1-jet (SR) and 2-jet (CR) events. - Maximum likelihood fit to both BDT outputs simultaneously. Significance: computed in a log-likelihood-ratio test Observed (expected) Significance= 4.2(4.0)σ 21 21

最新成果:ATLAS Run-2 13TeV 首批数据分析 Higgs 截面的测量是ATLAS 2015年新取数据(Run-2) 首个Higgs物理测量结果 中国组成员代表H→γγ 研究组给了Run-2数据第一个Higgs 物理结果批准报告 (充分显示中国组在ATLAS Higgs组所 作出了主要贡献)。 22

2011-2015物理分析成果总结 ATLAS中国组在二十多个分析成果中做出了主导或主要贡献(editors 或approval talks)。 在另外的约四十篇文章或conf-note中做出直接贡献。 代表ATLAS合作组国际会议报告50多个。

在ATLAS合作组内的显示度 大幅度提高 金山(高能所)、赵政国(科大)和庄胥爱(高能所)分别于 2010-2012、2012-2014、2016-2018担任ATLAS合作组委员会顾问组成员,负责ATLAS Spokesperson的遴选和各种ATLAS奖项的评选 科大徐来林和刘坤分别获得首届 ATLAS PhD Grant 和 2014 ATLAS Excellent PhD Thesis Prize 高能所庄胥爱2015年被任命为ATLAS合作组EW SUSY物理组召集人 金山2015年被推选为ATLAS 合作组执行委员会委员 (EB member)。

今后五年研究计划

LHC Run2 物理分析 Higgs粒子被发现后,LHC实验的研究重点为精确测量Higgs粒子的性质和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 保持中国组已有的优势课题,力争在更多的热点课题中做出主导或主要贡献(editors 或 approval talks) 研究重点: 全面参与Higgs粒子性质研究,包括质量、宽度、自旋、耦合和产生等。保持在主导课题中的地位。 保持中国组在EW SUSY弱电超对称、RPV SUSY研究课题中的主导优势地位,开展更多的SUSY、Exotics等各种新粒子寻找研究。 开展更多的top、SM末态的测量,保持中国组在SM测量中的主导地位。

加强LHC-run 2物理分析的投入 LHC已实现人类历史上最高能量的13TeV对撞! 中国组队伍的实力已有大幅度提高,完全有能力在更多的热点课题占据主导或主要地位。 应该加强Run 2物理分析投入,做出更大的贡献。

ATLAS Phase I NSW升级 已得到基金委经费的支持! 核心贡献所占比例显著提高 Muon谱仪端盖系统升级: ATLAS Phase I升级首要任务(-2018年) New Small Wheel(NSW) 中国负责部分触发探测器制造、以及全部触发系统前端电子学系统研发与生产 核心贡献所占比例显著提高 已得到基金委经费的支持!

ATLAS Phase II 升级任务 承担Phase II升级任务是每个国家应尽的义务。 按照以往比例和M&O作者比例,中国组需承担的core contribution至少为300万瑞郎即约2000万人民币。 如果中国组不承担任何具体升级任务,需向ATLAS合作组缴纳至少2000万元现金。  中国组拟参与内部径迹探测器ITK硅探测器的升级掌握国际最前沿的尖端技术,逐渐培养一支硅探测器的专业队伍。

硅微条探测器模块 2014年按照预期的贡献份额,中国组需要承担建造约400个探测器模块(桶部或是端盖) 基准方案:平面硅微条传感器 + ASIC (IBM 130nm) 30

物理分析经费需求和支持方式 Phase II 升级经费需求 2016-2020经费需求 物理分析经费需求和支持方式 Phase II 升级经费需求

物理分析经费需求 总计 6560 科目 金额(万) 说明 (一)直接费 5608 1 设备费 850 计算机设备700,网络费150 2 材料费 20 计算机和打印机的耗材 3 燃料动力 计算设备耗电每年4万 4 国内差旅费 100 每年80人次,每次2500元 5 会议费 10 举办两次会议,每次5万 6国际交流与合作 2630 国外生活费2480万,参加国际会议每年15次,每次2万,5年150万 7出版费 8劳务费 924 博士后8人*8000元/月*12月*5=384万;研究生30人*3000元/月*12月*5=540万 9 其它 1044 M&O (29人,7.2万/人,5年) (二)间接费 952 (直接-设备)*20% 总计 6560 32

国外生活费说明 原则上,每人每年均需出国完成探测器运行维护和值班任务。 另一方面,赴CERN参加合作、进行面对面讨论,对提高工作效率、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提高显示度都非常重要。 基于以上考虑,每年拟派去CERN工作共需2480万元: 高级职称平均每年3个月/人,需支持2500*6.5*3+10000=58750元/人,5年28人共需5.9*28*5=824万元 中级职称+博士后平均6个月/人,需支持2000*6.5*6+10000=88000元,5年9人共需=8.8*9*5=396万元 学生平均每年6个月/人,每人每年需1900*6.5*6+10000=84100,30人5年共需8.4*30*5=1260万元

向科技部、基金委申请支持方式 拟向科技部和基金委各申请物理分析经费3280万元 希望由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支持至少2000万元 年底基金委上期经费支持将结束,亟需得到下一期经费支持! 希望由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支持至少2000万元 单位数限制:3个?ATLAS现有6个单位,两支队伍? 参加人员数限制:10人?ATLAS有30名骨干 其他由面上基金支持12人左右?(每年2-3个)

Phase II 升级所需经费~5000万元 前期预研经费 800万元 Core contribution 2000万元 前端电子学ASIC设计:200万(流片费用分摊150万,测试50万) CMOS硅探测器设计及测试:150万(流片费用分摊80万,加工及辐照等费用20万,研制测试设备50万) 硅探测器模块建造与测试:350万(传感器、前端电子学ASIC和复合PCB板等材料费200万,购置电气测试设备100万,辐照及测试等费用50万) 国际交流费:100万 (5万*4人/年*5年) Core contribution 2000万元 主要承担建造约400个探测器模块(桶部或是端盖)、少量 muon 升级任务,少量公共基金分摊 匹配经费 2200万元 包括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测试、运输、人员 拟分别向科技部和基金委申请 Phase II 升级基金 2500万元

经费需求总结 ATLAS中国组下五年共需经费 11560万元,其中物理分析 6560万元,Phase II 升级 5000万元 拟分别向基金委和科技部各申请经费共5780万元 物理分析经费 3280万元,亟需!希望以重大国际合作、面上或重点基金的方式共同支持。 Phase II 升级经费 2500万元,其中 800万元前期预研经费需尽快获得支持。

总 结 在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长期支持下,ATLAS中国组在 ATLAS实验的很多重大或重要研究成果做出了主导或主要 贡献。 近几年,吸引了百人、各类千人18名加入,研究队伍实力和 在ATLAS实验的显示度大幅度提高,也充分显示了ATLAS 中国组具有非常强的研究活力。 我们有能力在Run-2实验数据分析中取得更多具有主导或主 要贡献的重要物理成果。 期待继续得到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领导以及全国同行的 大力支持! 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长期大力支持!

backup

Higgs (I):双光子末态Higgs粒子性质的测量 中国组在矢量玻色子融合(VBF)过程的研究中发挥主导作用。 利用MVA新方法进行光子能量刻度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 文章已发表于 PRD 90 (2014) 112015 39

ATLAS Higgs (III): 重希格斯粒子A -> Zh 分析 搜寻Two-Higgs-Doublet Models (2HDM)中的CP-odd重希格斯粒子A->Zh的分析已经发表于PLB 744 (2015) 163-183 中国组组在其中作出了主要的贡献 统计上对于五个衰变道的整合 2HDM模型的物理解释,参数空间的约束 40 40

Higgs(III):通过HZZ*4l寻找希格斯粒子 中国组在事例的选择和优化、Z+x 本底估计、 事例图形展示、采用BDT方法提高希格斯 自旋和宇称等性质的测量发挥重要重要 PRD 90, 052004 (2014), PRD 91, 012006 (2015) Phys. Lett. B726 (2013) 88-119, Phys. Lett. B726 (2013) 120-144 Phys. Lett. B716(2012)1-29 Best fit mass and signal strength: MH = 124.3±0.6(stat)±0.3(syst) GeV m = 1.43 + 0.4 (-0.35) Inv. Mass (M4m)= 125.1GeV 41

Exotics:Z伴随产生探测“invisible”暗物质 Higgs-portal模型下,轻暗物质候选粒子最严格的限制 中国组发挥主要作用 PRL112 (2014) 201802

寻找重夸克 ? T B 中国组成员作为联系人和撰稿人领导的物理分析项目:在ATLAS实验上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重夸克 分析2012年采集的20 fb-1 的8TeV数据 最终衰变道:1个轻子(e,m)+ 多强子喷注 已经投稿PRD,预计将很快发表:http://arxiv.org/abs/1503.05425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