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革命之路的开辟(1925-1937) 1925年毛回韶山后发现了农民中蕴藏的巨大力量,始将眼光转向了这一在中国社会最广大的阶层。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领导了秋收起义,旋因失败而上井冈山。 赣南根据地的开辟,使毛对中国革命的道路有了新的思考。 1937年抗战的爆发,使中国的农村革命暂时中断。
农村革命的道路 中共农民运动开展最早的为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地区,彭被称为“农民运动之王”。 上为彭湃像 下为广东农协会议之彭湃(左三)
韶山支部 1925年,毛回韶山,开始注意农民问题,办农民夜校,韶山中共支部,发展国民党员十余人。1927年,更组织农民协会。 图为毛震公祠(农民夜校旧址)及毛鉴公祠(湘潭三、四乡农协旧址)
广州农讲所 1926年,国民党二大后,毛参加了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被任命为第六届农讲所所长,并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和“地理”三课。11月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 图为广州农讲所。
与陈独秀的分歧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6年12月之“十二月会议”,毛与陈就农民问题产生分歧。考察湖南各地,于1927年3月,向中共中央作出报告,登于《向导》周刊。
武昌中央农讲所 1927年3月,毛泽东任国民党中央农讲所三位常务委员之一。该所共培养了739名学员。5月中共五大上,由于毛在农运上的成绩,被选为十四名候补执行委员之一。 图为武昌中央农讲所和中共五大会址。
“四·一二”、“七·一五”和国共合作破裂 1927年,上海之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引起宁汉分裂。7月,武汉汪精卫彻底分共,国共四年之合作宣告破裂。 上图为汪精卫。 下图为“四·一二”事变中被围攻之上海工人纠察队总部。
秋收起义 7月4日,中共内巨变,张国焘、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李维汉五人常委取代了陈独秀。准备南昌起义和粤赣湘鄂边秋收起义。最初,秋收起义地定为湘南。毛泽东起草了《关于湘南运动的大纲》。 图为当时的五人常委。
起义的发动 1927年9月,湘南起义夭折,起义改为湘中。毛以卢德铭警卫团,平浏工农义勇队,安源矿工队及矿警队组成三团,旗号为工农革命军一军一师,发动起义,欲围攻长沙,但出师不利,兵退文家市。5000余人仅剩1500人。 图为起义军旗及总指挥卢德铭。
上井冈山 文家市前委会议,毛议决部队南移。途中,卢德铭阵亡,师长余洒度与毛不和。三湾改编,毛罢免余,行政治建军方针——支部建在连上。 图为1937年毛与秋收起义参加者于延安之合影。
上井冈遗迹 1、文家市毛驻地。 2、文家市里仁学校,前委会议会址。 3、三湾枫树坪,三湾改编即在此进行。
立足井冈 于遂川,毛部打散,仅40余人,后集残部,得200余人,为一师一团,上井冈山。山上袁文才、王佐,容毛在茅坪立足,后王袁部被改编为二团。 上图为茅坪八角楼毛旧居。 下图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
朱毛会师及红五军上山 1928年4月,朱德率南昌起义余部在湘南暴动后上井冈山,与毛部会师于宁冈砻市,合为红四军。 12月,彭德怀率平江起义余部(红五军)上山。 图为朱毛会师处。
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 井冈山人不足二千,谷不足万担,红军难以发展。1929年1月,朱毛率主力向赣南闽西发展。 瑞金大柏地一战,使红军在赣南得以站稳脚跟。
古田会议 红四军七大,毛与中央特派员刘安恭及朱陈发生争论,关键在于军队领导权及军内集权制。毛被免职。 中央九月来信,1929年12月底,红四军九大(古田会议),毛重回红四军,决议建立根据地及党指挥枪。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也由此成形。 图为古田会议会场。
红色根据地 1929年起,中共领导之红色根据地发展迅速,以赣南闽西、鄂豫皖、湘鄂西最为著名。
中共中央迁往江西 中共六大后,中共中央常驻上海。六届四中全会,王明、博古排除李立三,取得领导地位。1932年。中共中央迁往江西瑞金。图:王明与博古 1938年,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延安合影。前排左起:康生、毛泽东、王稼祥、朱德、项英、王明;后排左起:陈云、博古、彭德怀、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