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革命之路的开辟( ) 1925年毛回韶山后发现了农民中蕴藏的巨大力量,始将眼光转向了这一在中国社会最广大的阶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全国 2009 年 4 月高等 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年,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 ( ) 年 4 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 了 ( ) 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年 12 月 26 日, 出生在湖南湘潭韶山冲的普通农 民家庭, 接受早期启蒙教育 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初步接触社会, 确立宏伟志向 年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新民学会,
看到这些数字,你 联想到什么数字?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1937年).
C 本单元高考试题精编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宜言、通电,提出(94全国) A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 B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国共产党党史简介.
第三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年 年).
学习党史 坚定信念 2011年4月14日.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民乐一中历史教研组.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设计制作:刘宝军.
第3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第14课 农村包围城市 上海市石笋中学 汪洪芳.
党的基础知识 主讲人:魏赛丽 2014年10月23日.
感受伟人的足迹 畅游长江(1964) 一代伟人.
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兼职教授 中 共 江 西 省 委 党 校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赵耀宏.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年——1937年).
党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从井冈山到延安 —毛泽东的最高领袖地位 是这样被确立的
第四章 开天霹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 党诞生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本章重点、难点: 1、中国革命是怎样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党史.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长征胜利的深层原因及其启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考纲要求: 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 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中国共产党党史 ( ) 授课人:周少品.
中国共产党党史 ( ) 韦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I think therefore I am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教案 欧阳德全编写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 第一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 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二讲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 1937年卢沟桥事变).
第12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理论与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学习党的历史 牢记历史使命.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必修Ⅰ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 考点4 新民主主义革命.
延安风景区 张秀荣.
抗日——中共的崛起和毛在党内领袖地位的确立( )
红色政权 的建立 第3课.
2014年第四季度中心组学习 湖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3课 辛亥革命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什么? 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政治纲领、性质各是什么? 兴中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本章重点 1、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实质和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的正义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组员: 寿瑜嫣 马佳玲
第三单元 新民主义革命的兴起.
(2)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3)“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和“无间断”革命理论的错误倾向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新中国的缔造者 ----毛泽东 ( —— ) 内容标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 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专题.
欢迎光临指导 华安一中 林惠萍.
中国近代现代史 第五单元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课标要求: 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 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第一章 九十六年的奋斗历程 第二章 九十六年的历史启示 第三章 做新时代合格党员 延时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农村革命之路的开辟(1925-1937) 1925年毛回韶山后发现了农民中蕴藏的巨大力量,始将眼光转向了这一在中国社会最广大的阶层。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领导了秋收起义,旋因失败而上井冈山。 赣南根据地的开辟,使毛对中国革命的道路有了新的思考。 1937年抗战的爆发,使中国的农村革命暂时中断。

农村革命的道路 中共农民运动开展最早的为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地区,彭被称为“农民运动之王”。 上为彭湃像 下为广东农协会议之彭湃(左三)

韶山支部 1925年,毛回韶山,开始注意农民问题,办农民夜校,韶山中共支部,发展国民党员十余人。1927年,更组织农民协会。 图为毛震公祠(农民夜校旧址)及毛鉴公祠(湘潭三、四乡农协旧址)

广州农讲所 1926年,国民党二大后,毛参加了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被任命为第六届农讲所所长,并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和“地理”三课。11月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 图为广州农讲所。

与陈独秀的分歧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6年12月之“十二月会议”,毛与陈就农民问题产生分歧。考察湖南各地,于1927年3月,向中共中央作出报告,登于《向导》周刊。

武昌中央农讲所 1927年3月,毛泽东任国民党中央农讲所三位常务委员之一。该所共培养了739名学员。5月中共五大上,由于毛在农运上的成绩,被选为十四名候补执行委员之一。 图为武昌中央农讲所和中共五大会址。

“四·一二”、“七·一五”和国共合作破裂 1927年,上海之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引起宁汉分裂。7月,武汉汪精卫彻底分共,国共四年之合作宣告破裂。 上图为汪精卫。 下图为“四·一二”事变中被围攻之上海工人纠察队总部。

秋收起义 7月4日,中共内巨变,张国焘、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李维汉五人常委取代了陈独秀。准备南昌起义和粤赣湘鄂边秋收起义。最初,秋收起义地定为湘南。毛泽东起草了《关于湘南运动的大纲》。 图为当时的五人常委。

起义的发动 1927年9月,湘南起义夭折,起义改为湘中。毛以卢德铭警卫团,平浏工农义勇队,安源矿工队及矿警队组成三团,旗号为工农革命军一军一师,发动起义,欲围攻长沙,但出师不利,兵退文家市。5000余人仅剩1500人。 图为起义军旗及总指挥卢德铭。

上井冈山 文家市前委会议,毛议决部队南移。途中,卢德铭阵亡,师长余洒度与毛不和。三湾改编,毛罢免余,行政治建军方针——支部建在连上。 图为1937年毛与秋收起义参加者于延安之合影。

上井冈遗迹 1、文家市毛驻地。 2、文家市里仁学校,前委会议会址。 3、三湾枫树坪,三湾改编即在此进行。

立足井冈 于遂川,毛部打散,仅40余人,后集残部,得200余人,为一师一团,上井冈山。山上袁文才、王佐,容毛在茅坪立足,后王袁部被改编为二团。 上图为茅坪八角楼毛旧居。 下图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

朱毛会师及红五军上山 1928年4月,朱德率南昌起义余部在湘南暴动后上井冈山,与毛部会师于宁冈砻市,合为红四军。 12月,彭德怀率平江起义余部(红五军)上山。 图为朱毛会师处。

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 井冈山人不足二千,谷不足万担,红军难以发展。1929年1月,朱毛率主力向赣南闽西发展。 瑞金大柏地一战,使红军在赣南得以站稳脚跟。

古田会议 红四军七大,毛与中央特派员刘安恭及朱陈发生争论,关键在于军队领导权及军内集权制。毛被免职。 中央九月来信,1929年12月底,红四军九大(古田会议),毛重回红四军,决议建立根据地及党指挥枪。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也由此成形。 图为古田会议会场。

红色根据地 1929年起,中共领导之红色根据地发展迅速,以赣南闽西、鄂豫皖、湘鄂西最为著名。

中共中央迁往江西 中共六大后,中共中央常驻上海。六届四中全会,王明、博古排除李立三,取得领导地位。1932年。中共中央迁往江西瑞金。图:王明与博古 1938年,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延安合影。前排左起:康生、毛泽东、王稼祥、朱德、项英、王明;后排左起:陈云、博古、彭德怀、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