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生溯泱汉服社·精品课程 汉服基本形制(一) 主讲人:时雨 2015年10月11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徐炜. Opening words When we are dressed in T-shirts and jeans, eating hamburgers, drinking Coca-Cola, seeing Hollywood movies, listening to Jazz, speaking.
Advertisements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3 、口答 ( 1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 7 ,十位上是 6 , 这个数是( )。 ( 2 )一个数,百位上是 1 ,十位、个位上都 是 0 ,这个数是( )。 1 、读数: 43 、 55 、 67 、 100 、 91 2 、写数:五十二、八十九、四十、七十三、一百.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玉田百姓. 1 、在 2 、 3 、 5 、 8 、 10 、 12 、 25 、 40 这几个数中, 40 的因数有几个? 5 的倍数有几个? 复习: 2 、在 6 、 10 、 12 、 15 、 18 、 20 这几个数中,哪些数 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做个百数表. 把表格填完整,仔细观察,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小学 邓华.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上数就能进行判断。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姚伟钧 讲授. 内容提要 4 中国传统服饰的形成 中西服装比较 服饰礼俗 中国文化对服饰的影响.
Chapter 3: SQL.
壹 展会营销方式 在休闲娱乐产业中的分析. 壹 展会营销方式 在休闲娱乐产业中的分析 对于行业、企业、产品的作用 会展营销 的作用 会展营销 集行业资源要素、灵活多变的活动手段、面对面的展览展示等优点,已经发展成为所有行业开展营销工作的首选手段。 1、市场调研功能 5、注意力经济效应 2、产品创新功能.
行政执法人员 综合法律知识培训 二OO六年八月.
霓裳艳影 --服装与时代 组长:张洁 组员:金晶,谢梦婷,张晓琴,郑静茹 指导教师:林水生.
第2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 考点: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第五章 主张超尘绝俗的 佛家.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安全自护我能行 ——八年(1)班主题班会.
麵包的秘密 作者:奧亨利.
臺南市104學年度 國民中小學新進教師研習課程 廉政宣導與案例研習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政風室 科員 黃彥雄.
技職教育之人才培育 -以育達商業技術學院為例 王育文 戴美華 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吉林大學企業管理系 副校長 博士生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我能“行”.
每周物流资讯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第四十三期.
龙海公寓· 多城一家O2O项目 商业计划书 2015年7月.
原始服饰 商周贵族服饰 楚国贵妇服饰 秦代将军服饰 中国古代服饰 魏晋服饰 隋唐妇女服饰 汉代服饰 唐代服饰 明代服饰 清代服饰.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临沂市华泰工艺美术有限公司 人事管理制度培训.
僑務委員會法規委員會 專門委員兼執行秘書徐佑伶
个人简历 MY RESUME 某某某 格式填充更换图片,点击设计一键换色,.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 行政執行官李垂章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年共产主义学校 第十期暨主要学生干部培训班 二OO八年十二月.
班主任素质提升要走自主发展之路 广 东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外国语学院 英语(翻译)12级1班 李秀云.
中国古代服饰 al.
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 —— 关于“四个全面”若干问题之解读 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行政学院 曹敏华教授.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 行政執行官李垂章
中国历代服饰概览及其特点.
简介IB和AP.
农作物病虫害图解 阜宁县农业干部学校 二OO九年四月.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klmyzyjsxy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中国的服饰文化 观服识人.
報告人: 財政部採購稽核小組稽核委員 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王自來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大拇指游戏的类似经历 1、作息时间? 2、 考试成绩? 板书,表情典型性 3、心情?.
Geophysical Laboratory
Landmarks & direction 你好,请问州立图书馆怎么走?.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服装设计原理 ——服装与性别信息.
报告 版权声明:300套精品模板商业授权,请联系【锐旗设计】: 水墨风格总结报告.
论文答辩PPT模板 答辩学生:橘子皮 指导老师:PPT工作室.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中国风背景论文答辩模板 某大学某某信息学院 答辩学生:代用名 指导老师:代用名 答辩时间:201X年1月30日
中式烹调技艺 第八章.
小组名称:跃动的牛衣 班级:五(4) 作者:周恩琪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2、5的倍数的特征 马郎小学 陈伟.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从“聚焦课堂”到  “关注教育教学全过程”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张 丰 二OO八年十二月.
臺北市私立大同高中105年 地震疏散演練 上午9時21分, 實施防災演練, 9月13日0730實施預演.
明湖國小 文書講習 時間: 地點:總務處.
长度单位 认识米.
Beginning n. 开始 at the beginning of 在······的开始 first name n. 名 interested.
3.4 角的比较.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位似.
编程达人-- 从零开始学UI系列教程 第九节、布尔运算 先行者 YC.
本节内容 this指针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联系电话:
目录 壹 贰 叁 肆. 目录 壹 贰 叁 肆 壹 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浙江大学学生溯泱汉服社·精品课程 汉服基本形制(一) 主讲人:时雨 2015年10月11日

壹 如何正确区分汉服、戏服、影楼装、古装?

汉服:汉民族的民族服装 戏服:戏曲、戏剧等表演中所用到的道具服装,有一定程度的形制规定 影楼装:影楼拍摄艺术照时提供的服装,没有形制纹样的要求 古装:现则大多用于指代背景为古代的影视剧中使用的服装

汉服

戏服

影楼

古装

其实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啦,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讲解

用料:一般汉服用料,多会选用棉、麻、棉麻混纺、提花缎、织锦缎,或者丝绸等相对较好,较有质感的面料,而影楼装则为了减低成本和要求所谓华丽,多选用化纤反光面料

造型:汉服的每个设计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要求,常服和礼服都有严格的形制要求,至于蕾丝边啦,露大腿啦,以及其他花里胡哨的神一般色彩的常在影视剧里看到的造型,不用多说了吧_(:з」∠)_

中缝:汉服的中缝,袖缝,最初是由于古代布幅不够造成的。而后衣身的中缝被赋予了刚正,公平,正直之意,中缝,尤其是背中缝就作为一种传统保留下来。 一件汉服必须有中缝!!

领口:一套完整的汉服是没有露肩膀这种情况的,魏晋某些衣裳虽然领口开的大,但内有小衣蔽体。交领分两种,一种深交,一种浅交,深交一定要裹住脖子,浅交是在深交的基础上把领子角度变大,而不是开大领口。汉服中只有明制可以使用立领。 深交 浅交

腰封:一套严谨的汉服是不可以有腰封的,腰封是早期复原失败的产物,but大部分汉服商家还是习惯给曲裾加腰封。腰封也是影楼装的通病,影楼装的腰封大多用魔术贴粘结。 某商家的腰封 影楼装腰封

袖型:影楼装的开叉通常都是做一个类似长罩衫的东西然后把腰封粘在外头形成开叉,汉服中没有这种开衩(关于八字袖在后面会详细讲)。汉服中的围裳,只围住下裳而不与上襦相连。

拖尾:影楼装或古装常出现后拖,大概是跟西式礼服学的,而汉服不可后拖。汉服中礼服可拖地,常服不可拖地,若拖地则必须前后一起。拖地搭配翘头履就不会踩到裙子了。

对比了这么多图片,是不是觉得还是汉服最美呢O(∩_∩)O 多看多学多思考,自然而然就能一眼看出区别来啦

贰 什么是襟、衽、祛、袂、裾?什么是汉服的领式与袖型?

最初《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 上衣下裳的形制及玄黄色泽即源于对天地的崇拜。这就是汉服最初的形制。 注1

右衽: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古代中原汉族服装衣襟向右,以“右衽”谓华夏风习。“左衽”一般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另外,汉族传统习俗,死者之服(寿衣)用左衽。

领型:合领、交领、圆领、袒领、立领、方领等。 明立领

袖型:直袖、窄袖(箭袖)、广袖(大袖)、琵琶袖、垂胡袖等。

这里要着重强调几个名词:回肘、回腕、八字袖、入字底

回肘:回袖过肘,顾名思义,袖长折回需至手肘处,一般通臂(两手左右伸平后,左手指尖至右手指尖的 长度)长为160的妹纸,回肘基本可以做到240到250。回肘适用于大礼服,比如说广袖的曲裾、深衣、大氅,披风等等。 回腕:回袖过腕,袖长折回需至手腕处,也就是说通臂长为160的妹纸,回肘基本可以做到190到200。一般见于常服中,如襦裙、褙子等等。

八字袖:指的是双手在小腹处叠放,广袖的袖口自然下垂时因袖长不足而呈现八字形。 出现八字袖是因为商家版型差!! 明显的八字袖 正常的通袖长度

入字底:曲裾下摆呈入字形的称为入字底,下摆平缓的称为一字底。 出现入字底也是因为商家版型差!!八字袖和入字底常见于某四字汉服商家_(:з」∠)_ 不点名喏 斗大的一个入字 一字底

上面的都是用来开胃的基础知识(⊙ω⊙),下面要进入正餐环节啦

叁 衣、裳种类有哪些?它们的特点与各自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袍:一般长衣的统称,最初内实以棉絮,作亵衣、私服用,燕居时穿着。后汉开始以袍为朝服,如绛纱袍。袍下加襕(上下衣相连的服装),始于周而定于唐。 明代圆领女袍

袄:袄的名称最早出现于中国南北朝时期,隋代的缺胯袄子用作武官制服,并于唐代传入日本。唐代受胡服影响出现翻领袄。宋代出现由唐代上襦发展而成的对襟袄(旋袄)。 上袄下裙

衫:衫有长短之别。有穿在里面短小的衫,也有罩在外面的长衫。 对襟襦裙:上身为襦,下身为裙 蓝缎平金绣整枝松鹤纹对襟衫

襕衫:所谓襕衫,即是无袖头的长衫,上为圆领或交领,下摆一横襕,以示上衣下裳之旧制。《唐书·车服志》:“……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褾、襈,为士人上服。……”

半臂:半臂其形似衫去其长袖,成为宽口短袖衣。

褙子:多为直领,有较长开叉至腋下。宋以前皆为短褙子,长与衫齐。至宋朝引长直垂至足,并加长、加大袖子。

明代袄裙:袄的领式很多,有交领、方领和竖领。裙幅初为六幅,遵循古仪,到了明代末年,裙幅始用八幅,腰间细褶数十,行动辄如水纹。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

明代曳撒:曳撒(yì sǎn ),读法源自蒙古语,为“一色(shǎi)”变音,明代服饰之一。

直裰&道袍&直身:直裰、道袍和直身是明代士人最喜爱的着装,前期为同一款式,统称直裰。三者的区别在其下摆,直裰无摆(或者有一对较小的内摆系于挂钩),直身有一对外摆,道袍有一对较大的内摆。

道袍:有一对较大的内摆

直身:有一对外摆

裳:古时男女通服,又称之为下裳。一般系在衣外。也有作亵服的中裙。《太平御览》卷六九六引《释名》:“裙,下裳也。……又曰:裙,里衣也。古服裙不居外,皆有衣笼之。” 。 注2

注3 袴&裈&袴褶:袴本义绑腿布,外面一定会以裙或衫掩盖。有裆而短小的叫裈,一般不露在外。袴褶是一种大口袴(《研究》P292),系住裤腿方便行动,散开则可代替古之下裳。曾一度用于朝会间的服饰,至贞元十五年罢袴褶之制。 袴褶

有没有感觉晕晕乎乎的呢, o( =•ω•= )m 没关系哦,我们有很多时间慢慢掌握

肆 礼服、官服又是什么?要如何进行搭配?

冕服:孔子:“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 周代较之于夏殷二代,文章大备。至周代礼乐制度已近完善,服饰也有具体制度可循。

瑱:一条绳组,一头系于左旁笄上,顺颐而下绕过颔下悬于右侧笄上,垂其余为饰。 注4 冕:头上戴的冠类首服。 紞:悬瑱的丝绳,垂于冕的两旁。 瑱:一条绳组,一头系于左旁笄上,顺颐而下绕过颔下悬于右侧笄上,垂其余为饰。 綖:冕板,上玄下纁。 汉代冕旒金冠

《礼记·玉藻》记载:“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 玉藻是以五彩丝条作为垂绳,以玉贯穿绳中,前后各有十二旒垂于綖前后。天子十二旒,每旒十二就,每就贯一玉。每就相距一寸,则每旒长十二寸。周代用五彩玉,次序为朱、白、苍、黄、玄。

玄衣纁裳:赤黑色礼服,浅绛色(正红色)之裳

芾: 周锡保:经文作黻,《左传》桓公二年,郑玄注曰:芾,太古蔽膝之象。冕服谓之芾,其他服谓之韠。以韦为之。天子用直,色朱,绘龙、火、山三章;公侯前后方,用黄朱,绘火、山二章;大夫绘山一章。系于革带上而垂于膝前。 沈从文:用皮革涂朱或彩绘的叫做“韦鞞(古同韠)”,用丝绸绘织的叫做黻。东汉郑玄解释形象为“圜杀其下”。 注5

大带:天子、诸侯的大带在其四边都加以缘辟。天子素带朱里,诸侯不用朱里。其博四寸,用以束腰。束腰后垂下部分成为绅。

舄:《周礼·天官》:“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赤繶、黄繶。”繶指舄的下缘连接处。舄同裳色。纁裳用赤舄。 注18 舄:《周礼·天官》:“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赤繶、黄繶。”繶指舄的下缘连接处。舄同裳色。纁裳用赤舄。

周以前,十二章皆施于冕服上。周时,日月星画于旌旗之上,冕服变为九章。 十二章: 周以前,十二章皆施于冕服上。周时,日月星画于旌旗之上,冕服变为九章。 日、月、星:象征三光之耀。龙:象征人君应机布教,善于变化。山:取其镇重性格。华虫:雉属,取其有文章,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也有说象征耿介本质。宗彝:即宗庙彝器,作尊形。藻:取其洁。火:率土群黎,向归上命。分米:若聚米形,有济养之德。黼:斧形,取能断割之意。黻:两弓相背,《尔雅·正义》:“古弗字,取拂弼之意。”

爵弁:古代礼冠的一种,比冕次一级,形如覆杯,形制如冕,但没有前低之势,而且无旒。 注6 爵弁:古代礼冠的一种,比冕次一级,形如覆杯,形制如冕,但没有前低之势,而且无旒。 皮弁:以皮革为冠衣,冠上当有饰物,一般是皮革缝隙之间缀有珠玉宝石,比如说天子以五采玉12饰其缝中。 韦弁:天子诸侯大夫兵事服饰。用熟皮制成,浅朱色,制如皮弁。 爵弁 皮弁 韦弁

元端:即玄端,端为端正之意,玄端素裳、黄裳、杂裳,用缁带系如裳色的蔽膝。

深衣:仅次于元端,是庶人吉服。制有十二幅,以应十二月。长毋被土。多为白色,斋时用缁色。 注7 深衣:仅次于元端,是庶人吉服。制有十二幅,以应十二月。长毋被土。多为白色,斋时用缁色。

直裾&曲裾:均为深衣制,但与深衣又有不同,是深衣的发展。 单绕曲裾 三绕曲裾

唐朝服:冠、帻、缨、簪导,绛纱单衣,白纱中单,黑领、袖、褾、襈、裾,白裙襦(或衫),革带,绛纱蔽膝,白袜,乌皮履,剑。 注8 唐朝服:冠、帻、缨、簪导,绛纱单衣,白纱中单,黑领、袖、褾、襈、裾,白裙襦(或衫),革带,绛纱蔽膝,白袜,乌皮履,剑。

注9 凌烟阁功臣图

注10 唐壁画中古人形象

宋朝服:绯色罗的袍和裙,里面衬以白花罗的中单,束以罗大带,并以革带系以绯色罗的蔽膝,挂以玉剑、玉佩、锦绶,着白绫袜和黑皮履。 注11 宋朝服:绯色罗的袍和裙,里面衬以白花罗的中单,束以罗大带,并以革带系以绯色罗的蔽膝,挂以玉剑、玉佩、锦绶,着白绫袜和黑皮履。 宋太祖赵匡胤像

宋公服:公服也叫作从省服,宋代又称之为常服。三品以上用紫色,五品以上朱色,七品以上绿色, 九品以上青色。公服的形式是圆领大袖,下裾加一横襕。腰间束革带,头上戴幞头,脚上穿靴或加以靴统的革履。

注12 宋公服:公服也叫作从省服,宋代又称之为常服。三品以上用紫色,五品以上朱色,七品以上绿色, 九品以上青色。公服的形式是圆领大袖,下裾加一横襕。腰间束革带,头上戴幞头,脚上穿靴或加以靴统的革履。 高装巾子 交领襕衫 《会昌九老图》退职文人

注13 罟罟冠、笠子帽

明朝服:梁冠,加笼巾,附蝉,赤罗衣,白纱中单青缘领,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赤白二色大带,革带,配绶,白袜黑履。裳前三幅后四幅,每幅三襞积。 注14 明朝服:梁冠,加笼巾,附蝉,赤罗衣,白纱中单青缘领,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赤白二色大带,革带,配绶,白袜黑履。裳前三幅后四幅,每幅三襞积。 以梁、绶、革带区别官职。

明公服 : 衣为盘领右衽袍,袖宽三尺。一品至四品用绯,五品至七品用青,八品、九品用绿。以袍上花纹花径大小区分品级。 头戴幞头,展脚各一尺二寸。腰系革带,以革带区分品级。一品用玉、二品犀、三品四品金荔枝、五品以下乌角。

注15 明常服 : 凡常朝视事用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以革带、补子区分品级。

注16 六合一统帽、四方平定巾

帻:古人冠、巾约发而不裹头。按照文献记载,西汉末王莽因本人秃发,才冠下加帻包头。 注17 帻:古人冠、巾约发而不裹头。按照文献记载,西汉末王莽因本人秃发,才冠下加帻包头。 《东汉会要》卷十释帻:“至孝文乃高颜题续之为耳,崇其巾为屋,合后施收,上下群臣贵贱皆服之。” 有官职者须在帻上加前高后斜的铁制卷梁冠。 至晋流行小冠子,去梁、去屋,帻转小转高,卷梁消失。 南北朝时期又逐渐加大,帻上罩漆纱笼冠(或巾)或上加冕旒,一直沿用到初唐。 《梦溪笔谈》卷十九:“人之衣冠多品,有如今之幞头者,巾额皆方,希如今制,但无脚耳。”即汉代平巾帻。

幞头: 最初为软裹。即一块黑色纱罗,上部做突起略前倾,用二带系结,后垂或长或短二带。即后世所谓唐巾(《研究》P341)。

靴:《释名》:古有舄履而无靴,靴字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 蹀躞:在每块玉带板的下方,带有能挂载小物品的小勾的玉带被称呼为“蹀躞带”,革带上有蹀躞。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啦,想要了解更多的同学可以自行参考群共享中的几份【干事必读】

主要参考文献: 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P77, P83, P135.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P136. 3.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P137, P269. 4.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P13. 5.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P17. 6.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P53. 7.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P57. 8.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P188. 9.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P346. 10.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P426. 11.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P270. 1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P.531. 13.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P628. 14.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P382. 15.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P403. 16.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P643. 17.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P191. 18.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P264.

浙江大学学生溯泱汉服社·精品课程 谢谢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