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实验教学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 徐子敏 2011.12
一、江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现状 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最紧迫的任务 三、加强实践(实验)教学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第一部分:江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现状 一、江苏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全国的位置 1. 教育规模稳步扩大。 全省现有普通高校126所、在校生177万人,均位列全国第一。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6个百分点,列前五,在各省区中低于浙江列第二
2. 内涵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全国总数 江苏总数 国家精品课程 3910 341 国家双语课程 503 45 国家特色专业 3338 233 质量工程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二(仅次北京) 全国总数 江苏总数 国家精品课程 3910 341 国家双语课程 503 45 国家特色专业 3338 233 国家教学团队 1013 86 实验示范中心 502 38 国家教学名师 500 38+10 培养模式实验区 51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 51个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5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 一批区域教学联合体(南京、常州、淮安、徐州、盐城、南通) 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创建职业教育集团,有30余所高、中等职业院校与600余家企业共同组建了13个职教集团 高校毕业生年终总就业率连续6年保持在9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优质资源质量稀释。 “985工程”高校少于北京(8所)、上海(3所)、陕西(3所)、湖南(3所)四省市,“211工程”高校数也少于北京(22所),与上海市持平。2008年,全省11所“211工程”院校本科在校生18.8万人,大体相当于1995年全省本专科学生总数。在校研究生10.5万人,等于1995年本科生总数。
(二)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有待增强。 从总体上看,我省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尚未取得根本突破,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还不相适应。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吻合度不高,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优教育薄弱,毕业生创业就业能力、岗位迁移能力不强;招生考试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管理手段改革滞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优质教学资源支撑不足,优秀人才成长的基础薄弱。
原因: 一是“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比较淡薄。 二是学生自主学习缺乏制度性安排。 三是教师教学投入不足、导师制在本科教育中缺失。 四是实验实训教学严重不足。 五是高校办学定位不准、学科专业设置不尽合理。
第二部分: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 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当前之机遇: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社会认识程度提高(教育强省);规划纲要的4%的落实,为提高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江苏:提高生均经费;增加专项投入 高等教育规模的长期稳定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路径: 第一:优化结构布局。 结构问题,布局问题,是质量问题。 一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新修订的本科生的专业目录和管理办法,年内要发布。 二是优化人才的类型结构(应用性)。 三是优化区域结构。
第二:改革培养模式。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19所985高校,每年千人,5个领域(数理化生计) 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医师计划,卓越法律人才计划,“优秀文科人才培养计划”、 “卓越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等等。
第三:创新体制机制。 建立起更加开放、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社会更多方面的优质资源能够成为我们教学资源,成为我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资源。
第四:健全保障体系 (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评估) 师资队伍: 生师比 激励机制 教授上讲台 研究成果融合到本科教学 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建设
改革本科教学评估 自主评、分类评、多元评、常态评 1.学校自评 2.院校评估(合格评估+审核式评估) 3.专业认证(工程、医学) 4.国际评估 教学状态数据库、质量年度报告
第三部分: 加强实践(实验)教学 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30条) 之(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学时学分:文科20%,理工30%;高职50%;专业学位研究生半年 组织编写一批优秀实验教材 重点建设:10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00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00个高职实训基地 加强学科竞赛、技能竞赛指导管理 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提升实验教学水平 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教学,新增教学经费50%用于实践教学 推动建立接受大学生实践制度 探索设置“教学岗位教授” 、实验教学岗位教授 评价机制:实验系列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考核指导实验实习、教学设备研发、实验项目开发、(实验教材编写)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 工作的若干意见》 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胡锦涛)
江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一)建设现状: 共评审确立了4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有3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分布在全省45所本科院校和10所高职高专院校,其中本科401个,高职高专11个。 建设范围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主要学科领域,兼顾学科分布、区域布局。
(二)“十二五”建设思路和目标任务 在“十一五” 省级示范中心建设基础上,依据各高校办学功能与定位,分类管理、完善布局、提升水平、拓展功能。支持实验教学基础薄弱高校增加省级示范中心布点,引导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学科专业和社会需求量大的应用性学科专业建设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启动建设校企合作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强化建设内涵,健全评估机制,全面提升省级示范中心建设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全省高校建成500个布局合理、机制灵活、开放共享、各具特色、达到先进水平的省级示范中心,基本覆盖全省高校所有学科专业,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一)制定出台《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管理办法》 (二)构建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与省级示范中心管理平台 加强管理 提高效益 (一)制定出台《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管理办法》 (二)构建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与省级示范中心管理平台 (三)加强对省级示范中心的评估与动态管理
Thank You ! 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