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婚姻的檢討 性文化學會同性戀關注小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护理部教学管理 南医大二附院 张淑芬. 护理部主要工作:  培训  质量  教学科研 临床教学的秘诀 What – 需要的、喜欢的 Who – 教师的角色 – 学生的程度、学习方式 How – 教学方法.
Advertisements

S.1 封面 S.2 目錄 S.3 個案一 S.4 個案二 S.5 感想 S.6 社會的行動 S.7 政府的行動 S.8 活到老 學到老 S.9 總結 S.10 老?!
多元文化融合 - 新住民家庭 教育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吳海助博 士 弘光科技大學 副教授 國立體育大學 體育學博士 國家考試體育行政高考及格 親職教育講座專業講師.
(一)辦桌文化起始略說: 1. 祭祀宗教 2. 生命禮儀 3. 外燴 --- 老師、師公、師傅、總鋪師 4. 搬桌搬椅時代 (二) 食物食材 1. 靠山考海 2. 基本:炒米粉、糍、檳榔 3. 小吃搬上桌 (三) 變變變 1. 調味不同 2. 師承不同 3. 地點也變.
升中面試須知 及選校策略 伍德基 學友社 社長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 張煊昌中學 校長 ( 一 ) 爭取自行分配學位 最多 2 所中學選擇 中學最多 30% 學額.
第4章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学习目标
当代大学生的性别烦恼 沈奕斐.
應用寫作與口語表達之一 報 導 文 學.
第三章及第四章資產負債表的重點整理 取材自1.課本 2.鄭丁旺中會第九版 3.營業員題庫重點.
台灣地方政府與自治:派系與選舉 地方派系的訪談訓練 高永光老師 上課使用 Classroom Only.
建構性別友善校園 及案例宣導 羅東高商教師研習 吳楷貴 諮商心理師.
密云季庄小 学心理讲座 合理情绪 幸福生活 武金红 密云教研中心.
從產地到餐桌--- 談美食、食材與食育 社團法人微風市集志業協會 總幹事 林憲輝.
(4F01) 陳可兒 (4F03) 張令宜 (4F05) 何秀欣 (4F14) 潘美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 经验交流与心得体会
陳惠馨 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所長 2006年4月21日下午2:30-4:30
学生教育办介绍 2015年9月.
视觉文化与社会性别   沈奕斐 社会学系 讲师 2010年3月.
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 教育部
靈性的覺醒 --從心理學看佛法的妙用 主講人:鄭石岩.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本土語言 教學實務經驗分享
性心理異常(性別認同障礙與變性症) 組員: 莊晴媚 林佳諆 吳盈瑩 朱欣怡 王妤紘.
MUYAOLIN Finance Class
小学《人•自然•社会》 五年级教材解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李 荆 -
第三章茶的功用 新建文件夹\茶为万病之药++勿忘饮茶健身(上).flv 新建文件夹\茶为万病之药++勿忘饮茶健身(下).flv.
輕歌妙舞送黃昏 組員名單 組長:程鵬飛 組員:黎達華 劉展鵬 邱迦欣.
和 諧 的 性 別 關 係.
期考議題 單元一:資訊科技(eg上網活動)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青少年社政參與(80後) 單元二:郊野公園與房屋政策/問題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 財務金融二 王詩茹.
靜修國小教師、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兼任輔導員 戴豐田
兒少保護、高風險社工專業訓練 ---刑事法類---
地震知識-生命三角.
生物科 陳鳳娟老師.
中医针灸与病原生物 《病原生物与人类》课程小组 毛俊喆 王亦凡
礼仪课程 社交礼仪— 馈赠礼仪 主讲:罗亦 主讲:罗亦 TEL: QQ: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 社会科学部 谭宗扬
深化“量 服” 康 复 服务 共建小康和谐社会 广元市残疾人联合会 姜 雷 2015年7月.
人地關係 ── 熱帶雨林 人文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Sssss.
現代投資學 Chapter 14 產業分析.
欢迎再次走进 思想政治的课堂.
性別平等在校園 報告人﹕陳月端.
迈出青春第一步 初二(4)班 主题班会.
孫友聯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召集人 中央大學
塘尾道官立小學 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紅磡青年空間 合辦
國立花蓮女中101學年度 開學典禮簡報.
国际贸易法.
任务2: 通报的写作.
凱瑟琳史托基特 Kathryn Stockett
伯裘書院 環保廣告能否有效 地推動環保意識.
性別平等 製作人;何興柔.
4H (1)歐宛曈 (9)李熹漩 (12)吳紀芙 (14)唐曉筠
Claim Report 台风、暴雨应急措施指南 保护项目 保护措施 预防效果 建筑物开口部 建筑物屋面、外部结构 排水 仓库、存货
一、瞭解性別平等概念,破除性別刻板的迷思。 二、認識性別與職涯發展。 三、瞭解性騷擾、性侵害、約會強暴概念與因應。
立足于实效性的 语文高考复习 罗晓晖
你的潜能是无限的 ——高三心理辅导.
禪宗的教外別傳.
臺 灣 建 築 學 會 2016年 建築會士 喻肇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学位论文网络提交方法
「性別平等」在校園 -- 簡介性別平等教育法的運作
大明星戲院 The Great Star Theater 1925年建,為當今僅存的粵劇劇場 曾為邵氏電影的主要放映地 20世紀末面臨拆除的危機
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 教育部
107學年度高雄區 實用技能學程輔導分發 五福國中說明會
兩漢戚宦掌權的政局 第二節 東漢的戚宦之爭.
设岗申请 审核发布 岗位申请 助教培训 津贴发放 工作考核 授课教师 岗位要求 工作内容 开课单位 确定课程、岗位 发布需求 研究生
中國的藝術.
地震知識-生命三角 溫故知新.
聖經的獨特.
慧能的教外別傳.
一 什麼是邏輯? 英文為Logic,是研究使人正確思考的一門學科。 邏輯與思考方法的關係:兩者其實是同實而異名。 Logic一詞的中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同性婚姻的檢討 性文化學會同性戀關注小組

同性婚姻與人權 同性婚姻是基本人權?

歧視申訴 (Claim of Discrimination) 同志婚姻不能得到傳統婚姻同等的法律認可 是差別對待 是歧視同性戀者 前設:同性戀者屬於「應受法例特別保護的少數族群」 (protected and suspect minority class--PSMC)

反駁歧視申訴 只有不合理的差別對待才算歧視 同權分子有責任為PSMC地位作出舉證 1.      有受歧視的歷史,以致他們的經濟收入、教育水平和文化機會都低於一般人。 2.      在政治上是無權無勢的。 3.        彰顯一些明顯、不變或可辨別的特徵,例如種族、膚色、性別或國家起源。

反駁歧視申訴(續) 性取向不像種族、膚色和宗教信仰般可清楚界定,連行為模式也稱不上。 結語 承認同志婚姻是對同性戀者的特別保護, 他們並不符合PSMC的條件, 所以不賦予同志婚姻法律地位並不是歧視。

反駁基本人權論 「婚姻是基本人權,配偶的選擇不應受到政府的管制」。 回應 同性戀者作為個體的基本人權受到法律保障 同志婚姻不屬世界人權宣言的範圍 不受美國高等法院承認 近親戀、人獸戀者也一樣得不到婚姻註冊證書

反駁基本人權論(續) 人權觀念:建基於人性的尊嚴,非行為或傾向 社會制度不應建基於有爭議性的人權內容 所有制度都具有排斥性——不承認某些「權利」 社會制度乃建基於行之有效的社會共識 結語:不賦予同志婚姻法律地位並沒有違反人權。

同性婚姻與女性主義 同性婚姻有助男女平等?

激進女性主義者的信念 同性婚姻與女性主義

性別定形(Gender Stereotype) 導致男女不平等 「一夫一妻婚姻制度」是父權社會用來壓逼女性的。要解放女性,先要性解放。 台灣何春蕤.香港新婦女協進會 同性婚姻與女性主義

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本質 是否壓逼女性? 同性婚姻與女性主義

兩性都有機會以不同手段壓制對方(例如情緒操控……等) 女性在婚姻裏提出的控訴並非單純因為受丈夫壓逼,大多數的投訴是情感上未能得到滿足 同性婚姻與女性主義

同性婚姻/同性關係裏 存在不少的問題 同性婚姻與女性主義

例如:未能專一委身一段關係而帶來情緒的困擾,如:嫉妒、憤怒、抑鬱和孤單感等 同性婚姻未必能免卻人際相處的複雜問題 同性婚姻與女性主義

要求「男女平等」 不等如將所有標準一概打破 可以用同樣的標準要求男性亦要忠貞 同性婚姻與女性主義

情慾自主.情慾多元 台灣女性主義者何春蕤 同性婚姻與女性主義

「女人」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性與愛,作為基本人權的一部份 性權作為人權-金佩瑋2001 「女人」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性與愛,作為基本人權的一部份 激進女性主義者支持性革命 女性要把握身體情慾的主權,讓自己不斷釋放自己、釋放別人 同性婚姻與女性主義

基本問題:女性身份是(父權)社會建構,沒有女性本質(essence of womanhood)? 若然如此,為何一定要透過性解放去解放女性呢? 同性婚姻與女性主義

有很多女性不認同性解放 她們經過深思熟慮後選擇認同較傳統的性道德觀念,並非基於壓力(3/2001 Research) 同性婚姻與女性主義

激進女性主義者強調自主 她們能否讓大多數女性自主地選擇「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呢? 同性婚姻與女性主義

激進女性主義者爭取同性婚姻的背後帶着改變社會的性文化的目的,並會帶來摧毀婚姻制度的結果 要消除對不同性表達受到歧視,關鍵在改變社會對性的看法…。從文化層面改變自己和他人對性的看法與爭取性權或有可能更有用和持久。 金佩瑋2001 同性婚姻與女性主義

同性婚姻與社會福利 同志應享婚姻內的配偶福利?

房屋福利 (例如入住公共屋村,購買居屋,申請首置貸款) 若大多數市民仍未接納同性婚姻,應否將公共政策改變,將資源(納稅人的資助)用於少數人士(同志配偶)身上? 同性婚姻與社會福利

可使用立約方式(Contracting)清晰界定同志配偶所協議的財產繼承方法及有關離異的安排 繼承權 可使用立約方式(Contracting)清晰界定同志配偶所協議的財產繼承方法及有關離異的安排 同性婚姻與社會福利

在職機構的配偶醫療福利 私人/公司機構有權決定其員工的福利政策。當其未認同同性配偶的身份時,應否尊重個別公司/機構的政策? 香港政府已對本港永久居民提供基本醫療福利作為安全網 同性婚姻與社會福利

同性婚姻與社會穩定 同志婚姻合法化具穩定社會的功能?

同性婚姻鼓勵同性戀者忠於自己的伴侶、減少性濫交 社會認同可減少同志的情緒困擾 社會認同可為同志家庭撫養的兒童提供健康的成長環境 同性婚姻與社會穩定

同性婚姻鼓勵同性戀者忠於自己的伴侶、減少性濫交 婚姻無法遏止性濫交 McWhirter, D. & Mattison, A.(1985) 在The Male Couple: How Relationships Develop一書中指出,有一研究以非隨機抽樣調查了156對「委身」的男同性戀伴侶,發現他們當中沒有一對伴侶擁有一對一、排他性的性關係多過五年。(續) 同性婚姻與社會穩定

同性婚姻鼓勵同性戀者忠於自己的伴侶、減少性濫交 婚姻無法遏止性濫交 而調查報告的兩位作者本身都是同性戀伴侶,他們也聲稱一對一的性關係只是男同性戀者內化同性戀恐懼症的過度階段,一般男同性戀伴侶都只是強調情感上的忠貞,而非身體上的,就如該作者說:「我們發現男同性戀者期望與他們的伴侶有彼此的情感依賴,他們關係上的忠貞是超越性關係和排他性的」。 同性婚姻與社會穩定

在一些接納同性戀的地區(e.g. San Francisco),不見得同志的情緒問題有明顯改善 社會認同可減少同志的情緒困擾 同志的情緒困擾主要源自社會壓力嗎? 比較-在過去,同居男女也得不到社會認同 在一些接納同性戀的地區(e.g. San Francisco),不見得同志的情緒問題有明顯改善 同性婚姻與社會穩定

社會認同可為同志家庭撫養的兒童提供健康的成長環境 同志家庭適合撫養兒童麼? 比較-單親家庭或破碎家庭中成長的兒童 同志家庭未能提供穩定、健康、安全 的成長環境 同志伴侶短暫的關係 家庭暴力、心理健康 平均比異性戀者短壽 同性婚姻與社會穩定

Pitirim Sorokin的美國性革命 前車可鑒 歷史告訴我們,每一個社群在放寬性道德,以致衝擊傳統家庭制度後,都逃不過滅亡的厄運 同性婚姻與社會穩定

同性婚姻與社會虧欠 同性婚姻是社會補償過錯的途徑?

只有婚姻權被認同,同性戀者才真正被社會接納。婚姻權是同性戀者得補償的完全體現 同性戀者被排擠到社會邊緣 只有婚姻權被認同,同性戀者才真正被社會接納。婚姻權是同性戀者得補償的完全體現 同性婚姻與社會虧欠

家庭平均年收入 以美金計算 同性戀者 55,430 一般社會 32,144 同性婚姻與社會虧欠

擁有大學學位 在自身群體中的比率 同性戀者 59.6% 一般社會 18.0% 同性婚姻與社會虧欠

專業人士 在自身群體中的比率 同性戀者 49.0% 一般社會 15.9% 同性婚姻與社會虧欠

看社會如何虧待同性戀者 他們好食好住Sullivan(1996) 他們可以自由戀愛(1991年同性戀非刑事化) 他們可以運用納稅人的錢推動他們的信念 同性婚姻與社會虧欠

社會不贊許他們的價值觀可以嗎? 正如社會一樣不贊許戀物狂、孌童癖、召妓等 真正的接納是資助賣女人用過的底褲?是同意與兒童結婚?是開設公娼? 同性婚姻與社會虧欠

同性婚姻與傳統婚姻 同性婚姻與一夫一妻制 可以並存?

婚姻帶出甚麼信息? 忠誠、承擔 同性戀者有不同的忠誠標準 成功,在乎可以「滾」 同性婚姻與傳統婚姻

大學今昔 國產Burberry 混亂信息減低信任感削弱重複行為 同性婚姻與傳統婚姻

婚姻可以改多少? 婚姻,定義上就是有限制的 禁止重婚:結婚雙方目前必須是單身 香港:1971年推行一夫一妻制,廢除立妾。 《侵害人身罪條例》45條:重婚是刑事罪行,可被判入獄7年 中國:《婚姻法》第2-3條要求一夫一妻 同性婚姻與傳統婚姻

年齡限制:結婚雙方必須心智成熟 結婚雙方必須自願結婚 香港:《婚姻條例》13-14條:適婚年齡是16歲 刑事罪行條例》124條:與未滿16歲的少女發生性關係屬刑事罪行,可被監禁5年 中國:《婚姻法》第5條:男女的適婚年齡分別為22及20歲 結婚雙方必須自願結婚 中國:《婚姻法》第4條 同性婚姻與傳統婚姻

那麼,婚姻應當向誰開放? 一男一男?(同性戀) 一男三女?(多妻) 三男一女?(多夫) 二男一女?(有一人是雙性戀者) 三男三女?(共夫共妻) 一男一女童?(孌童) 一男一男童?(同性孌童) 同性婚姻與傳統婚姻

婚姻是一種特權,因為它是社會所慾求的 婚姻制度保障兒童,減少社會開支 婚姻,是在貢獻社會下享有的權利 同性婚姻與傳統婚姻

同性婚姻的檢討 性文化學會同性戀關注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