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的视角 杨志军.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通知 作业:以你熟悉的(本地)非物质文 化遗产为例,说明其保护与管理现状 考试: 11 月 12 日晚 7 点,地点 、
Advertisements

《证券交易》说课程 吴夕晖 经济贸易系证券投资专业. 一、课程构思 1 、课程定位 (1) 课程地位 在课程体系:专业必修课与专业核心课程 面向职业岗位:解决经纪业务流程中的问题(学生主 要就业方向) ( 2 )课程作用 《证券交易》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通过这门课 程学习,可以让学生拿到行业资格证;通过该课程的.
建立年青人向 賭博誘惑說不能力 -- 香港教育城 「屹立不賭」行動 香港教育城 2004 年 11 月 27 日.
1 97 年度新住民子女教育研討會 九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柯伯儒 [1] 詹雅琄 [2] [1] [2] [1] [1]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生、 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主任 [2] [2]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教師 有效提升國小新住民子女 語文學習的策略.
語文教學分享心得 組員: B 蘇品綺 B 張慈真 B 陳怡君 B 蕭美玲 B 王雅萍 B 蔡佳珍.
林郁捷助理教授級.  壹、導言  貳、違法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類型  參、法律責任  肆、結語.
環保 環保問題社會病態行為 從選購產品方面 家庭廢棄物的處理 住家的節約能源方面. 環保問題社會病態行為 社會功利主義過盛,疏忽善盡設備的責任; 缺乏惜福愛物的觀念,以自我為重心,任 意破壞使用資源; 「家」的觀念過度狹隘,只顧裝修生活的 表面,缺乏公同經營人類共有的家 — 地球 的概念; 無正確的理財觀念,而以金錢的謀取為目.
縮短公共工程工期之 招標決標策略及作法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1. 簡報大綱 壹、前言 貳、招標決標策略及作法 参、適用案件類型 肆 、 結語 2.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教学设计 余 胜 泉 博士 2005年8月于广州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主讲人:王海斌.
易物之家 有限责任公司.
從小王子到東坡愛花到凡爾賽玫瑰 ˙第一節課:小王子和玫瑰及相關問題、續書 ˙第二節課:東坡詞中的花? ˙第三節課:凡爾賽玫瑰介紹
开放教育学习指南 衡水电大 郑琳.
高等教育出版社《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说课 三原职教中心 许红.
宿建德江 內容探究 問題討論 語文小詞典 絕句淺說 借代修辭 (補充說明借代法) 延伸閱讀 應用練習 (二)
母親的教誨 胡適 投影片設計:邱芳芸、謝瑞珍.
中州技術學院附設專科進修學校 榮民榮眷就學服務.
相聲啦咧 課程設計者: 斗六國中 沈美慧老師.
工 业 产 品 设 计 广义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狭义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我不在圖書館, 就是在 往圖書館的路上 圖書館館長 韓柏檉.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策略 ——研究性学习36条建议
請購作業介紹與實務案例講解 主講人:長庚科技大學總務處 事務組周鴻奇組長
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师范教育系 黄丽清
哭泣的史瑞克.
影片鉴赏.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工農職業學校 園藝科主任 鍾敏君
卓越校長的前瞻與新思維教育 謝傳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关于在宝钢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 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 实施方案
第一讲 创新思维概述 主讲人 :胡祖兴.
如何培養優良的下一代 親子教育系列—讀書心得報告 講題二.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系列CAI软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思政课部:陈兰兰.
教學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培训 ————初四第二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
——“手牵手——农村青少年阅读行动”全民读书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前言 21世纪,材料科学已经与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并列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振兴教育,教育创新”已提到了重要的位置。
第二組 組員: 林奕先、王欣寧、王宣雅、 鍾幸蓁、賴姿伶、陳立驊 繳交日期:12/15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模式与方法
教育纲要学习体会 绘制宏伟蓝图 提升综合国力 --由中美领导人互访互赠礼物说起 政治组 陈延镇.
升大學推甄 申請自傳、讀書計劃寫作講習 輔導室製作.
嘉義市100學年度特色學校計畫審查- 樂活地球村
健康新路 第9课: 解决问题 大家好,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我们今天的课程题目是解决问题,本次课程在手册的45页。
双创工作从娃娃抓起——信息通信科普深入校园
《调酒与品酒》说课 说课人:陈基香.
商業概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商業的意義.
学生顶岗实习系统 培训教程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章 社会 [本章内容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社会运行的条件与机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要素中的人口因素、环境因素。要求对社会发展、社会运行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原住民自治與多元民主的內涵 --攸關健康權的反省
国家赔偿法 第一讲 辅导教师 赵洪云.
国家公务员制度讲座 期末复习.
歡迎蒞臨 一年二班家長日.
开放教育英语专科 专业导学.
<<文獻學學習報告>>
第八單元 台灣當代舞團 林懷民與雲門舞集.
科教兴国 祖先烧过多少兴国的香火, 好儿孙有过多少兴国的求索。 昨天的兴衰震撼着今天的你和我 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千万要记着。
100學年度土木工程系專題研究成果展 題目: 指導老師:3223 專題學生:2132、2313 前言: 成果: 圖1 圖2 方法與流程:
典藏豐富、深具特色的小型博物館 鹽分地帶文化館興建募款啟事 施工中 歡迎蒞臨參觀 建館緣由
教學策略技巧與教學資源運用 劉淑雯 台北市文化國小教師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1213.
注音符號 首冊教學 說明.
1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 3计算机辅助教学
什么叫浪漫?明知那个女孩儿不爱他,还送给她999朵玫瑰;
不願面對的真相 心得報告 報告人:廖文楠
創新教學在元智 主講人:古思明教務長 日期:97年8月26日 5/3/2019.
教學構想與目的 本課程設計是以大一學生為對象,課程內容以銜接高三國防科技概論課程作規劃,著重於武器原理與性能介紹,同時並以我國現役武器裝備及世界尖端武器為對象,期使同學對國家之國防現況具有正確認知,並對現代化武器能有更深刻之體認;並據此認知與體認,以增進其對國防之信心,啟發其未來投入國防科技研究之興趣。
資訊融入英語教學 長榮大學教育學程 邱才銘助理教授.
分組專題報告 陳錦蓮、陳麗妃製作.
客語歌謠-四季歌 台中市葫蘆墩國小教師 吳國銘 張郁棻.
教育部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 推動計畫 會議時間:2010年6月25日 會議地點:台灣大學應用力學所400會議室
真信心的果效 雅各書2:
網路智慧財產權 著作權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的视角 杨志军

一、应用的问题 信息技术应用的双面性 技术带来的困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素

信息技术应用的双面性 高成本 设备 软件、资源 人员投入……

不良应用 安全性 道德问题 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

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和挑战 认知超载 人机互动对人际交往的冲击 对原有教学与管理体制的冲击

辨证理性地分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追求信息技术在教学、学习和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实效性!

技术带来的困惑 教师权威性受冲击 技术所拓展的时空丰富了学生的信息 学生便于自主探究 技术的使用能力

案例 马老师巧用DVD (案例来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

案例 网络教室中的数学探究

课程整合的效率 精美的课件,轰轰烈烈的示范课 千篇一律的模版与套路 吹去技术的泡沫,忽视了内容与教学法

技术与教学的关系 裁剪教学适应技术 还是 优化技术适应技术? “削足适履”还是“量体裁衣”? 信息技术应用的“量” ?

课程整合的要素 教学法 教师 学生 技术

教师能力是课程整合效率的关键 学科 内容 教师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

教师能力是信息技术应用常规化和课堂化 基础!

二、教师能力建设 教师能力建设的大环境 教师能力要求 课程整合模式(基于教学法维度)

TPI: Technology Pedagogy Integration 教师能力建设的大环境 AP:Asia-Pacific TPI: Technology Pedagogy Integration UNESCO AP TPI standards 中国教育部中小学 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美国中小学 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教师能力要求 UNESCO标准 中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传统的教学框架 教学背景 教师 学生 内容

整合技术 技术 教师 学生 内容

UNESCO 课程整合教师能力标准 世界变化 学习科学 专业发展 教育改革 教师 学生 内容 技术

Four Dimensions of TPI standards 标准的四个维度 B. 理解与加工课程资源 C. 理解与促进学习 D. 理解与支持专业实践

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概况 坚持一个标准(全国不分先进落后地区都采用同一个ET标准); 开发两类实施案例(一类是围绕每一个学科设计的实施案例,另一类是面向研究性学习涉及若干个学科的综合案例); 注意三方面的结合(ET专家与学科专家相结合,ET标准研究与案例开发相结合,ET标准与课程标准相结合); 抓住四个关键环节(制定标准,开发案例,进行试点,评估检验)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体系

课程整合模式(基于教学法维度) 展示型教学(Expositor-based Learning) 研究型教学(Inquiry-based Learning) 合作型教学(Cooperative Learning) 个性化教学(Individual Learning)

展示型教学 探究 教学周期 展示内容 创设情景 引起关注 练习与 实践 检测与补充 个人 团队 接收

存在问题 怎样吸引注意力?并保持这种关注? 展示型教学就意味着学生的被动学习吗?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意义构建?( meaning-making)去探究?

展示型教学 使用信息技术… 展示内容 练 习 与 创 设 情 景 实 践 引 起 关 注 检测与补充 用图片、音乐、视频、动画和虚拟现实等手段创设情景,引起关注。

展示型教学 用信息技术… 展示内容 练习与 创设情景 实践 用信息技术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理解: 引起关注 讲授: 以更加可视化和动人的方式配合教师讲解 仿真:互动化的演示;虚拟实验;演示现实世界中无法展示的过程; 过程和实验是可重复展示的 检测与补充

展示型教学 使用信息技术… 使用信息技术展示练习与实践有利于: 及时反馈 提供高度激发学生兴趣的练习形式,游戏化教学 展示内容 创 设 情 景 引 起 关 注 练 习 与 实 践 检测与补充 使用信息技术展示练习与实践有利于: 及时反馈 提供高度激发学生兴趣的练习形式,游戏化教学 可与探究式学习相联系,集中于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联系上,提高认识的灵活性。

展示型教学 使用信息技术… 使用信息技术评测有利于: 设计测试, 管理测试, 收集反馈, 分析结果,展示反馈信息. 展示内容 创 设 情 景 引 起 关 注 练 习 与 实 践 检测与补充 使用信息技术评测有利于: 设计测试, 管理测试, 收集反馈, 分析结果,展示反馈信息. 通过多维统计和数据搜索指导教学 自适应测试

研究型教学 探究 教学周期 调查研究 提出问题 创新 反馈 讨论 个人 团队 接收

存在问题 什么是或不是课堂中“探究”? 为了引导学生探究和高级思维,应该怎样提问? 怎样对学生分组和给他们分配任务从而达到真正的合作与交互? 怎样指导学生开展必要的调研和创新练习? 怎样有效地反馈?

研究型教学 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 调查研究 提出问题 创新 反馈 讨论 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和展现本真化的问题情景。(认知冲突)

研究型教学 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开展各种针对各类话题的在线和非在线的实验和探究活动 调查研究 提出问题 创新 反馈 讨论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开展各种针对各类话题的在线和非在线的实验和探究活动 使用信息技术搜索信息(包括CD-ROM)

研究型教学 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 调查研究 提出问题 创新 反馈 讨论 用信息技术可以创造各种表现形式来展示结果:论文;图片; 音乐

研究型教学 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 调查研究 提出问题 创新 反馈 讨论 使用信息技术介绍工作进展和成果,开展同步和非同步的讨论交流

合作型教学 教学周期 调查 小组 /辩论/ 问题和任务 活动 创造/ 结论 &反馈 小组竞赛游戏(TGT) 分组探究 建设性辩论 拉锯过程 学生团队成果 划分(STAD) 团队促进性指导(TAI) 结论 &反馈 合作性的阅读 和编撰(CIRC) ……

存在问题 怎样保证学生有效地合作? 必要的独立性 面对面的促进性脚炉 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团队练习 分组过程

合作型教学 BBS/聊天室 视频会议 音频会议 交流白板 共享件 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 小组竞赛游戏(TGT) 分组探究 建设性辩论 拉锯过程 调查 /辩论/ 创造/ 问题和任务 小组 活动 学生团队成果 划分(STAD) BBS/聊天室 视频会议 音频会议 交流白板 共享件 团队促进性指导(TAI) 结论 &反馈 合作性的阅读 和编撰(CIRC) ……

个性化教学 基于结构化软件的个性化教学(非在线/局域网) – CAI 基于资源的教学–– 在线 模拟 指导 游戏化教学 基于问题解决的程序 一体化学习系统 eclass 基于资源的教学–– 在线

基于资源的教学 主要特点 基于资源的学习动员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在尽可能找到信息的地 方(书,杂志, 报纸,多媒体,网站, 社区, 其他人)去发现信息。 学生为中心:培养自主、自信和自强意识。 做中学:学生建构独立个体的意义 学生成为信息的搜索者和解释者: 利用信息工具通过模仿真实生活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

基于资源的教学 存在问题 在数字时代怎样避免学生剽窃和培养高级思维能力?

三、教师课程整合能力评价 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 课程整合能力描述

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 课程目标取向:IT服务于课程、教学与学习、学生发展的需要(3个面向),而非相反。 课程本体目标:促进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学生发展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不仅限于技术操作。

IT整合于教学不应止于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而应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学习需要评价和选用合适的IT工具,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以新的方式进行学习。

教师整合能力的四个维度 A. 理解与操纵技术 B. 理解与加工课程资源 C. 理解与促进学习 D. 理解与支持专业实践

A-维度:理解与操纵技术 a1. 理解ICT的概念及其对社会和整个世界的影响 a2. 理解教育中有多种技术存在并且各有其用

B-维度:理解与促进学习 b1. 理解技术扩展了学习的维度 (时态, 空间, 互动性, …) 并允许师生关系发生显著变化;

C-维度:理解与加工课程资源 c1. 理解利用技术可以实现课程知识的多种表示并可获得广泛的信息资源;

D-维度:理解并致力于专业实践 d1. 理解信息时代教育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 d2. 理解信息技术在支持专业/个人发展方面的作用; d3. 能够利用技术改进专业技能及工作效能; d4. 能够利用技术支持在学习社区/社会社区中的互动.

课程整合的三个层次 高级 发展 教学法 中级 变革 基础级 融合 应用 能力 显现 技术

总结 明道(To enlighten) 优术(To empower) 取势(To transform) 合众(To collaborate) 践行(To practice)

结束语 The same spirit of innovation that drives the global economy can also achieve dramatic results in classroom……

谢谢! 欢迎交流: yzj@mail.ynjy.cn IT.YNJ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