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团队 《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论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Advertisements

商学院教学办 工作汇报 王景峰 2014年6月25日.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博士人员科研答辩   答辩人: 答辩日期:.
中科院研究所公开招聘面试答辩 第一章 基本情况介绍.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项目来源 项目 网址 国家 国家科技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教育部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年科技基金项目答辩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申 请 人: 单 位: 答辩时请删除红色的提示文字!!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The Graduation Thesis Defense
2011年上半年学位论文 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所 2015年工作汇报 2016年1月6日 1 1.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研究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本科毕业论文:某企业供应链库存成本优化分析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年晋升教授职务述职报告 单 位: 申 报 人: 申报类型:.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2015年度 社会科学学院专任教师述职报告 注:不可增减页,不可改动格式;答辩人应保证本ppt内容的真实可靠性 1.
照 片 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聘任 汇报材料 姓 名: 科 室:.
姓 名 出生年月 所在学科 最高学历/位 专业 毕业学校 成果内容 本人业绩 (一)教学内容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素材 资源 库 文字 图形 图像 声音 动画 视频 人力 物力 财力 获取素材的渠道 数据库.
第七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育 第二节 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 第三节 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学堂讲座通知 化学系 巩金龙 教授 天津大学 氢的多相催化合成与转化 报告人: 报告题目: 时 间:2016年5月18日(星期三)下午7点
UI(用户界面)集训班 Illustrator 高级班.
王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 可逆储氢材料(金属氢化物、配位金属氢化物) 可控放氢材料(化学氢化物、分子晶体化合物)
2012年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述职答辩 部门: 姓名: 申报职称:.
公司荣誉 Enterprise Honor.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简称中国科学E刊)
授课对象:微电子、电子、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研究生 先修课:数字逻辑电路、Verilog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建设论证汇报 兰州大学 2009年5月26日.
嵌入式系统课程简介 宋健建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2004/02/10.
Computer Graphics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张 赐 Mail: CSDN博客地址:
从现在做起 彻底改变你自己 Sanjay Mirchandani EMC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信息官.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答辩 姓名: 学院: 专业: 年级: 2016年10月.
The Graduation Thesis Defense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产品设计工程应用》课程 陈兴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中国XX大学 毕业答辩模板 此模板可用于本科毕业答辩/硕士毕业答辩/学术研究等.
2019/4/20 关注NE官方微信,获取更多服务.
VisComposer 2019/4/17.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2019/4/26 关注NE官方微信,获取更多服务.
河北大学申请博士生导师 人员基本情况 姓名:张 芳 出生日期: 职称:
一级学科汇报 2016/ 1 /.
河北大学申请博士生导师 人员基本情况 彩色照片 小二寸 免冠 一、近五年科研项目情况 姓名:张 芳 出生日期: 职称:
黄焕雷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中科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PQDT论文全文库检索平台.
波流-海床-结构物相互作用专题研讨会 会 议 通 知 2017年11月13日 一、时间及要求 二、联系方式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2章 JSP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2019年5月7日.
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研究生? 系列研讨会 张坤龙
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二期)评估 专项建设项目情况
AD相关LncRNA调控及分析方法研究 项目成员:魏晓冉 李铁志 指导教师:张莹 2018年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品成果展示
张晓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专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专业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病专业主任委员
王树水 主任医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副主任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经历
甘肃农业大学伏羲学者年度考核 伏羲杰出人才 潘晓婷,女,体育教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河北大学申请博士生导师 人员基本情况 姓名:张 芳 出生日期: 职称: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周成斌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华南结构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与工作经历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学习数据结构的意义 (C语言版) 《数据结构》在线开放课程 主讲人:李刚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会 时间:2016年11月17日(星期四)上午9:00-10:0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团队 《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论证 汇报人:冯志全 2014年12月10日 Copyright 2013,SDPKL-NBIC

汇报提纲 团队基本情况 团队建设目标 支撑条件、环境建设与措施 Copyright 2011,Sunshine Company

1 团队基本情况 学术带头人:冯志全 研究方向 人机交互,虚拟现实 学术任职 代表性论文 山东省网络环境智能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航空学报》《计算机应用》《中国图形图像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国际期刊《The Open Virtual Reality Journal》与《工程图学学报》编委 四川省绵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ACM SIGCHI专委会成员,计算机图学专委会委员 代表性论文 Features Extraction from Hand Images Based on New Detection Operators. Pattern Recognition,2011. SCI Real-time Oriented Behavior-driven 3D Freehand Tracking for Direct Interaction. Pattern Recognition,2013. SCI Key factor-based initialization for 3D hand tracking.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13. SCI 3D Freehand Tracking Based on Relevancy among Local Motion Models.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13. SCI 基于自然手势跟踪的直接操作型三维人机交互范式. 计算机学报, 2014.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手势跟踪方法. 软件学报, 2013.

1 团队基本情况 学术带头人:冯志全 专著 专利与获奖 基金项目 《三维自然手势跟踪的理论与方法》,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面向三维手势跟踪和交互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设想》,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3. 专利与获奖 一种三维手势模型的初始化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 2011. 基于曲线逼近机理的图像特征之表达、分类、提取和应用.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12. 基金项目 面向人手三维跟踪的粒子滤波器中的实时性和鲁棒性问题研究(609730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认知机理和手势动画的三维人机交互界面研究(6117307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向自然人手跟踪的3D人机交互界面中的关键问题研究(ZR2011FZ00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手势交互关键技术及其在智能电视中的应用,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2 团队基本情况 团队成员基本情况 姓名 出生年月 学位 专业技术 职务 研究方向 工作单位 唐好魁 1972.2 硕士 副教授 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 信息学院 尹建芹 1978.11 博士 图像处理、机器学习以及模式识别 韩延彬 1979.5 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 徐涛 讲师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吕娜 1979.2 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动画 蒋彦 1977.9 图像处理与人机交互 Copyright 2011,Sunshine Company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团队基本情况 3 团队前期科研基础 发表论文 01 2011.1-2014.6期间,团队在SCI、EI以及领域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发表在学校界定的顶级期刊上论文2篇,并出版学术专著2本。 序号 论文名称 作者 发表时间 发表刊物 检索 1 Features Extraction from Hand Images Based on New Detection Operators. zhiquan Feng, Bo Yang, Yuehui Chen, Yanwei Zheng, Tao Xu, Yi Li, Ting Xu, Deliang Zhu 2011 Pattern Recognition SCI 2 Real-time Oriented Behavior-driven 3D Freehand Tracking for Direct Interaction Zhiquan Feng, Bo Yang, Yi Li,Yanwei Zheng, Xiuyang Zhao, Qingfang Meng. 2013 3 Key factor-based initialization for 3D hand tracking FENG Zhiquan, YANG Bo, XU Tao, ZHENG Yanwei, GAO Jian.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4 3D Freehand Tracking Based on Relevancy among Local Motion Models Zhiquan Feng, Bo Yang, Yanwei Zheng, Xianhui Song, Yi Li. 5 IGA based point cloud fitting by B-spline surfaces for reverse engineering Zhao Xiuyang,Zhang Caiming, Yang Bo, Feng Zhiquan, Xu Li. Information Sciences

Computer Animation and Virtual Words. 团队基本情况 3 团队前期科研基础 发表论文 01 2011.1-2014.6期间,团队在SCI、EI以及领域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发表在学校界定的顶级期刊上论文3篇,并出版学术专著2本。 序号 论文名称 作者 发表时间 发表刊物 检索 6 基于自然手势跟踪的直接操作型三维人机交互范式 冯志全, 杨波, 徐涛, 唐好魁, 吕娜. 2014 计算机学报 EI 7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手势跟踪方法 冯志全, 杨波, 郑艳伟, 徐涛. 软件学报 8 与颜色空间选择无关的肤色检测方法 徐涛,冯志全,吴鹏 201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9 A genetic algorithm approach to human motion capture data segmentation 吕娜,黄艳,冯志全,彭京亮 Computer Animation and Virtual Words. SCI 10 基于局域相关向量机回归模型的小尺度网络流量的非线性预测 孟庆芳, 陈月辉, 冯志全, 王枫林, 陈珊珊. 物理学报

团队基本情况 3 团队前期科研基础 承担项目 02 2011.1-2014.6期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横向项目1项,济南大学科研基金2项,总经费147万。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28 负责人 项目经费 1 面向人手三维跟踪的粒子滤波器中的实时性和鲁棒性问题研究 (609730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1-2012.1 冯志全 30 2 基于认知机理和手势动画的三维人机交互界面研究 (61173079) 2012.1-2015.12 56 3 融合尺度行为模式与环境上下文的家庭服务模式获取研究 2012.01-2015.12 尹建芹 4 面向自然人手跟踪的3D人机交互界面中的关键问题研究(ZR2011FZ00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12.01-2014.12 12 5 手势交互关键技术及其在智能电视中的应用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2013.10-2014.10 20 6 基于肤色模型的人手跟踪算法的研究 济南大学科研基金 2009.12-2012.12 徐涛 0.5 7 人脸运动捕获数据压缩 2011.12-2014.12 吕娜

3 团队基本情况 团队前期科研基础 科研奖励与专利 03 2011.1-2014.6期间,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1项。 序号 名称 成果说明 1 基于曲线逼近机理的图像特征之表达、分类、提取和应用 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 一种三维手势模型的初始化方法及系统. (专利号:200910015471.9). 发明专利

4 团队基本情况 团队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研究方向 优势 本方向以基于自然人手的人机交互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基于图像的三维重构、粒子滤波、图像特征提取等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中作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理论成果和应用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基于自然人手的跟踪、识别和交互,进而研究自然、直接、和谐的人机交互理论和方法及其在虚拟现实系统中的应用,勾画出研究的战略框架。 优势 率先用认知理论指导手势跟踪研究,并提出了多个认知行为模型和注意关注模型,并实现了相关算法,从而完成了关键性基础理论的积累; 形成了行为模型数据库、手势库等多个数据库,从而完成了关键数据的积累; 完成了多个虚拟装配平台的开发,尤其是通过与海信集团的合作,基本完成了交互式智能数字电视关键算法的研究和实现,从而实现了重要的实验平台; 在高水平论文、专利、专著、知识产权等方面凸显研究水平的优势; 本团队目前有4名年轻老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具有潜在的人才优势。

4 团队基本情况 团队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方向特色 本方向的基本特色: 面向三维(3D)交互情景,以3D手势作为交互通道,以虚拟装配及交互式数字电视交互界面为应用背景; 对基于手势等体感交互中的跟踪、识别和界面范式等中的基础性、关键性、前沿性学术问题进行研究; 在切入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关键问题以及应用支撑等方面,相对于中科院和浙江大学更具特色; 团队在该领域连续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

01 02 4 团队基本情况 研究内容 认知机理和行为特征研究 人机交互协作机理研究 研究虚拟界面的透明感知技术的认知机理和行为特征,揭示虚拟界面中功能块的分布与用户行为模型和体验愉悦感之间的关系,为虚拟界面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02 人机交互协作机理研究 以透明性操作的愉悦体验度和认知操作负荷为线索,研究人-机之间透明协作的机理,构建迎合性计算模型并研究其相关算法,为透明性界面设计提供智能化内核

03 04 4 团队基本情况 研究内容 用户手势到操作手势映射研究 人机自然交互界面范式研究 揭示用户在语义选择过程中的认知机理和行为特征,突破‘用户记手势命令难’的问题,实现由用户手势到操作手势的透明映射 04 人机自然交互界面范式研究 融合‘虚拟界面’的透明性、‘三空间’之间映射关系的透明性、透明性迎合、以及透明‘监控与纠错’等关键环节,实现一个自然手势驱动的直接操纵3D透明人机自然交互界面范式。

团队建设目标 经过三年建设(2014.9-2017.9),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科研团队,拥有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 与上一个阶段的建设成果相比较,争取取得更多的标志性成果,在提升成果数量的前提下,重点发表高水平论文、著作和专利。 团队建设总体目标 团队所属研究方向在省内具有鲜明特色和一定优势,整体科研水平在山东省属高校处于领先地位,率先在智能电视和智能手机上取得应用突破。 培养的研究生学术水平高,学术活动活跃,同国内外同行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

团队建设目标 发表高水平论文60篇以上,人均发表论文9篇, 其中SCI索引论文10篇以上,学校认定的顶级论文2篇以上, 出版专著一部, 论文著作与专利 发表高水平论文60篇以上,人均发表论文9篇, 其中SCI索引论文10篇以上,学校认定的顶级论文2篇以上, 出版专著一部, 申请发明专利10项,取得发明专利授权至少2项。

团队建设目标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2项, 国家自然科学项目青年基金立项1项,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项, 科研项目与获奖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2项, 国家自然科学项目青年基金立项1项,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项, 到账经费总数达到150万元以上, 获得厅级以上科研奖励2项。

团队建设目标 培养硕士研究生9-10人, 指导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以上,或指导学生获得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以上。 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培养硕士研究生9-10人, 指导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以上,或指导学生获得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以上。

团队建设目标 学术队伍建设 引进和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学术骨干4-5人, 经过三年建设,力争进入省级科研创新团队行列。

团队建设目标 举办小型学术研讨会2-3次, 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访问3人次以上, 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40人次, 学术交流 举办小型学术研讨会2-3次, 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访问3人次以上, 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40人次, 青年骨干人员短期国内外交流2人次以上。

团队建设目标 建设指标 建设目标 发表高水平论文30篇,SCI收录论文4篇。出版专著一部,申请专利5项,知识产权登记20项。 团队负责人任期目标 建设指标 建设目标 论文(篇数、收录情况、影响因子等)、著作、专利情况 发表高水平论文30篇,SCI收录论文4篇。出版专著一部,申请专利5项,知识产权登记20项。 承担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项目类型、到账经费;获奖等级及位次要求)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1项,到账经费80万以上。获得厅级以上奖励2项以上。 教学与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指导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获得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 学术地位与影响 在基于手势的自然交互研究领域,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与中科院、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海信集团等加强交流与联合,增强影响。

团队建设目标 建设指标 建设目标 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申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3项 论文(篇数、收录情况、影响因子等)、著作、专利情况 团队骨干唐好魁目标 建设指标 建设目标 论文(篇数、收录情况、影响因子等)、著作、专利情况 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申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3项 承担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项目类型、到账经费;获奖等级及位次要求) 承担厅局级项目1-2项,经费5万元以上 教学与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指导研究生2名

团队建设目标 建设指标 建设目标 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SCI论文2篇以上。 论文(篇数、收录情况、影响因子等)、著作、专利情况 团队骨干尹建芹目标 建设指标 建设目标 论文(篇数、收录情况、影响因子等)、著作、专利情况 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SCI论文2篇以上。 承担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项目类型、到账经费;获奖等级及位次要求)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到账经费70万元 教学与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指导研究生5名

团队建设目标 建设指标 建设目标 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 论文(篇数、收录情况、影响因子等)、著作、专利情况 团队骨干韩延彬目标 承担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项目类型、到账经费;获奖等级及位次要求) 承担厅局级项目1-2项,经费5万元以上 教学与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指导研究生2名

团队建设目标 建设指标 建设目标 发表CCF推荐期刊SCI检索论文2篇以上,高水平论文6篇,申请专利1项以上。 团队骨干徐涛目标 建设指标 建设目标 论文(篇数、收录情况、影响因子等)、著作、专利情况 发表CCF推荐期刊SCI检索论文2篇以上,高水平论文6篇,申请专利1项以上。 承担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项目类型、到账经费;获奖等级及位次要求) 申请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到账经费15万元 教学与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开设《机器学习》或《计算机视觉》研究生课程,指导研究生2名

团队建设目标 建设指标 建设目标 发表高水平论文6篇,SCI论文2篇 论文(篇数、收录情况、影响因子等)、著作、专利情况 团队骨干吕娜目标 承担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项目类型、到账经费;获奖等级及位次要求)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到账经费28万元 教学与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指导1-2名研究生

团队建设目标 建设指标 建设目标 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 论文(篇数、收录情况、影响因子等)、著作、专利情况 团队骨干蒋彦目标 厅局级项目1项 承担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项目类型、到账经费;获奖等级及位次要求) 厅局级项目1项 教学与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指导1-2名研究生

支撑条件、环境建设与建设措施 学校按照校级学科方向团队管理办法,对团队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学校每年投入一定经费(连续三年)用于团队建设。 学院和重点实验室为团队建设提供必要的研究场所和设施。

支撑条件、环境建设与建设措施 支撑条件 环境建设 建设措施 实验室目前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如数字手套,位置跟踪器,力反馈器等,将进一步加强硬件投入,并优化环境建设,为团队成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方便团队成员定期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 加大投入打造硬件环境,建立一个国内一流的虚拟现实研究平台,并以此为平台加强同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

支撑条件、环境建设与建设措施 支撑条件 环境建设 建设措施 学校政策支持,学院和重点实验室为团队工作提供便利; 加强团队组织管理,研讨定期化、常态化; 围绕科研项目展开研究,确保科研工作齐头并进; 定期邀请知名专家来校交流,掌握最新研究动态; 定期派出团队成员进行短期交流访问和参加学术会议,开阔视野,提升能力,扩大影响; 每半年进行工作总结,并为下一步的科研工作做好规划; 建立科研绩效机制,对积极参与团队工作取得优秀科研成果的成员在经费使用额度上适当倾斜。

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