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培训 《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 主编:凌捷,谢赞福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3年4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六章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任务与规划 制作人:乔立娜. 第六章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任务与规划 2 目 录 第一节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节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与实施 ◆ 一、 “ 十五 ” 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 二、 “ 十一五 ” 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Advertisements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翁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2 年 9 月 9 日. 第一部分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依据 (一)、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 部发〔 2006 〕 70 号 (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 国人部〔 2006 〕 87 号 (三)、《广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粤人.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连接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生产&营销副总经理 王跃轩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房地产管理 Real Estate Management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GOOWI 万物“无”连 --低功耗蓝牙在IoT中的应用    魏心伟 高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迅航基于云服务的 美业Saas软件.
第十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一节 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
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项目决策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 招投标 项目实施 竣工验收.
电气方面 电机与电器方面 电子方面 电子信息方面
自主创业.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绩效考评表格设计 班级:15服务4班 姓名:杨冬茜.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公务员管理子系统建设步骤 1、组建由局长直接领导的体制,制定公务员管理、工资管理、其他业务用户的管理权限,以及各业务间的协作流程。
中国能源安全 ——形势与对策 主讲 董玲.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关 政策与规划 2013年11月.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第七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育 第二节 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 第三节 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CHAINFIN 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供应商 物流商 采购商 融资 签订合同,融资 提供上游企业资质评估 提供资质评估 风控体系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与业务创新 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 成都.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基于时政热点问题,政史地学科横向统整”的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公司荣誉 Enterprise Honor.
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科技小巨人发展平台 使用手册.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三篇 组织工作.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Information &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China North Eastern Air Traffic Control Bureau (CAAC) Customer Background Subsidiary of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北京移动(中国移动的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无线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做为无线市场的开拓者,拥有中国70%的无线通信市场,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无线提供商,北京移动拥有上亿的手机用户,支持60多个国家的漫游业务。 为北京移动创造的价值 … 优秀的性能,支持了庞大的用户群 标准化了系统接口 加强了系统的灵活性.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扁平化精美IT工作实施规划 涛说PPT.
嵌入式系统课程简介 宋健建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2004/02/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肖 明 军 《网络信息安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肖 明 军
从现在做起 彻底改变你自己 Sanjay Mirchandani EMC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信息官.
存储系统.
鼎捷易飞 实战课程 老卓 ERP资深实施者 讲师的CSDN博客地址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从供应链的角度 解决运营和采购的热点问题 为北京培训准备 2013年7月9-10日 刘宝红, C.P.M. 西斯国际执行总监
何勉 新浪微博: Scrum框架及其背后的原则 原始图片 何勉 新浪微博: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简介 网络信息中心
OWASP中国介绍 作者:RIP 时间:
户名:CIRS KOREA 账号 :WOORIBANK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投资建议书 XXX有限公司 制作人: 制作日期: mp2_v_styleguide_ ppt 1.
户名:CIRS KOREA 账号 :WOORIBANK
3.8 局域网应用实例 某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络中心组网实例 会议中心的无线组网实例.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广东《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培训 《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 主编:凌捷,谢赞福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3年4月

前言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要求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切实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并积极开展面向全社会的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应组织之约,我们编写了《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一书,目的是让全省专业技术人员了解我国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发展历程、重点技术和发展趋势,以及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为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参考之用。

主讲:谢赞福 (教授) 硕士生 导师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教育分会 副理事长 GZxiezf@163.com 2013年4月 广东《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培训 第2讲: 信息化的基本知识(二) 主讲:谢赞福 (教授) 硕士生 导师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教育分会 副理事长 GZxiezf@163.com 2013年4月

主要内容 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的评价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信息化管理机构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第1讲 第2讲

1.3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纵观全球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3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纵观全球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硬件为主的阶段,计算机主要当打字机和计算器使用; 二是硬件+软件的阶段,以各种基于客户端的独立应用软件为主导; 三是软件+网络的阶段,各种基于局域网、专网和互联网的多机版软件纷纷出现; 四是网络+平台的阶段,以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流程化信息应用平台为主导; 五是平台+自由创意的阶段,信息应用平台可为使用者提供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满足从流程化沟通到非流程化沟通,从当前显需求到未来潜需求,从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的全方位信息化需求,平台使用者可自主进行很多创造性的应用,既是平台上的演员,又是平台上的导演。

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不仅使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开始进入平台+网络和平台+自由创意的新阶段,而且给我国几十万中小软件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1.3.1 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1993年以前) 2、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 3、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 4、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1、准备阶段(1993年以前)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计算机工业界认识到,发展我国计算机工业,应该从过去的以研究制造计算机硬件设备为中心,迅速地转向以普及应用为重点,以此带动研究发展、生产制造、外围配套、应用开发、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等工作。 为了振兴我国计算机和集成电路事业,为推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1982年10月4日,国务院成立了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 1983年5月,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全国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规划会议。会议提出了若干政策措施,正确处理自己研制与技术引进的关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抓紧、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把品种、质量放在首位,要把发展中小型机、特别是微型机、单板机作为重点方向;要面向应用,大力加强计算机软件工作,迅速形成软件产业;把计算机的推广应用作为整个计算机事业的重要环节来抓;加速人才培养,建立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

1984年9月,国务院发出通知指出,为了迎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必须有重点地发展新兴产业。在现代新兴产业群中,信息产业是最重要、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核心因素。要逐步装备我国的信息产业,并以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为改造传统工业服务。应当把电子工业摆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为了加强对电子和信息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效地推动这项工作,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改为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 1984年中央领导同志及时指出,新的“工业革命”表明,西方国家要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这对我们向四化进军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强调要发展现代化的信息系统,要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等。为研究我国新技术革命的对策,国务院成立“新技术革命对策”小组,组织了计算机专项和光纤通信专项研究。

第二,电子工业的发展要转移到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装备为主体的轨道上来,并确定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和软件为发展的重要领域。 第一,把电子和信息产业的服务重点转移到为发展国民经济、为四化建设、为整个社会生活服务的轨道上来,为此,必须把电子信息产业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放在首位; 第二,电子工业的发展要转移到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装备为主体的轨道上来,并确定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和软件为发展的重要领域。 电子振兴领导小组于1984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发布了“我国电子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指出我国电子和信息产业要实现两个转移: 电子振兴领导小组为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七五”期间,重点抓了十二项应用系统工程,即邮电通信系统、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银行业务管理系统、电网监控系统、京沪铁路运营系统、天气预报系统、科技情报信息系统、民航旅客服务计算机系统、航天实时测控与数据处理系统、公安信息系统、财税系统、军事指挥系统,并建立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贴息贷款,支持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些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为以后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广泛的技术和社会基础,培养了一大批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从1988年至1992年,国家经济委员会、机电部、国家科委和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办公室,在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EDI技术、CAD/CAM以及MIS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不断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向纵深发展。 1988年5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机电部,并将振兴电子产业的任务交机电部承担。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更名为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继续支持各行各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取得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86年3月,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宜速作决断,不可延误”,启动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该计划投资100亿元,其中,信息技术相关项目的投资约占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二。

2、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 我国信息化正式起步于199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岚清等提出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同年12月,成立了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主席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加强统一领导,确立了推进信息化工程实施、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1994年5月成立了国家信息化专家组,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参谋机构,为建设国家信息化体系,推动国家信息化进程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 1996年以后,中央和地方都确立了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信息化在各领域、各地区形成了强劲的发展潮流。国务院于1996年1月成立了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任组长,由20多个部委领导组成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国的信息化工作。

3、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 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4月18—21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深圳召开了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邹家华同志作了题为“把握大局,大力协同,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主题报告,曾培炎作了关于《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编制说明,胡启立在会议闭幕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吕新奎作了“1997-1998年国家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的报告,许多部委和省(区、市)信息化主管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做了交流发言。会议全面部署了信息化工作,通过了规划,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里程碑。此后,全国的信息化工作从解决应急性的热点问题,步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上来。 经过1993—1997年的建设与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发展思路已经初步形成。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和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即: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 ,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二十四字指导方针。

1998年3月以后,随着国务院机构的进一步改革,将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整建制并入新组建的信息产业部,负责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的工作。 为担负起研究制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导各地区、各行业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工作;协助业主推进重大信息化工程;组织协调和推进全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研究制订有关信息资源的发展政策与措施,指导、协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安全技术开发;推动信息化普及教育等职责,成立了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家信息化办公室)。1999年2月,国家信息化专家组变更为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专家委员会。 1999年12月,根据国务院领导关于恢复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批示,成立了由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担任组长的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继续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

(3)国民经济信息化与国家信息化的关系,以“三金”工程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突破口,并带动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 4、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八五”、“九五”的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发展思路,为新世纪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积累了经验,奠定了思想基础。主要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3)国民经济信息化与国家信息化的关系,以“三金”工程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突破口,并带动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 (2)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的关系,提出“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二十四字信息化建设方针,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方针。 (1)正确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要求: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要求: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008年以后云计算、物联网的出现,正在形成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人们将利用信息传感网络和分布控制系统,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全景式的服务,从而使信息化进入以信息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新时代。主要标志就是宽带、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这对信息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1.3.2 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 中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是沿着“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等“金”字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总的说来,中国的政府信息化进程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推进阶段,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 2、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 3、发展阶段(1999年-2001年) 4、高速发展阶段(2002-至今)

1、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   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的内部信息办公网络。1992年,为了推进政府机关的自动化程度,在政府机关普及推广计算机的使用,国务院办公室下发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1992)25)。该文件下发以后,在国务院办公厅统一指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近十年的积极努力,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   199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要求当时的电子部与有关部委大力协调,抓好几项重大的信息工程。   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度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是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政府信息化的雏形。   “金桥”工程又称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它是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这项工程的建设,对于提高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水平以及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关”工程又称为海关联网工程,其目标是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朮,以实现货物通关自动化、国际贸易无纸化。   “金卡”工程又称电子货币工程,它是借以实现金融电子化和商业流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在部分“金”字工程推动下,部分政府部门的网络建设,电子化的的深度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发展阶段(1999年-2001年)   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丁“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通过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及相关的一系列工程,实现我国迈入“网络社会”,提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项目,政府站点与政府的办公自动化连通,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紧密结合,使政府站点演变为便民服务的窗口,实现人们足不出户完成与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 利用政府职能启动行业用户上网工程,如“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等,实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联入网络,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多种社会功能,形成“网络社会”。   2000年1月,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中国邮电总局联合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百家城市政府上网推进交流大会召开。 来自全国1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主管科技、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各个参会城市电信部门政府上网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参加。   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网络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政府信息化的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政府网站、网上办事窗口纷纷建立。

4、高速发展阶段(2002-至今)   国家不断培育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环境。2002年是政府信息化逐渐由“由概念变成现实,由争论转入实施,由含混转为清晰”的一年。从“割据”向“统一”发展。 2001年12月26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作出了“中国建设信息化要政府先行”的重要决策。 2002年7月3日,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组织了上百位专家对国家电子政务进行研究,在所发布的十七号文件中,明确了“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以及发展战略框架,将政府信息化建设纳入一个全新的整体规划、整体发展阶段;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002年12月10日,由中科院、中国贸促会、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2002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该会为我国电子政务提速助力。

我国政府信息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各类政府机构IT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当完备,网络建设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如税务、工商、海关、公安等部门都已建成了覆盖全系统的专网。 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辅助领导科学决策需求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政府网站、网上办事窗口数量、质量进一步提高。 早期启动“金”字工程已经发挥作用,其他“金”字工程也已陆续启动。“金税工程”二期在遏制骗税和税款流失上取得了显著的收效,金税工程实施后,虚开发票等件案件数量明显下降。“金财”工程、“金盾”工程也已经陆续启动;“金水”工程、“金质”工程被列为重点发展的十二各业务系统之一。 地方政府建设数字城市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开放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智慧城市的概念,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广东提出了建设“智慧广东”的理念。

2012年10月19日上午,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正式开通。 应用案例: 2012年10月19日上午,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正式开通。 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由省府办公厅主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承办,省信息中心负责具体建设与运行维护。 网上办事大厅开设了“政务公开、投资审批、网上办事、政民互动、效能监察”五大功能模块,着重突出“办事”和“审批”功能,同时链接党委系统的“网上信访大厅”,并在相关设置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既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服务,又促进政府改进作风和转变职能。 首批45个省级单位共有1106项服务事项已顺利进驻,其中行政审批事项749项,非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事项357项;另外有516项办事提供了在线申办服务。21个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区的18879项服务事项顺利进驻,其中有6217项办事提供了在线申办服务。 同时,45个省级单位、21个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区全部完成了网上办事窗口或分厅的页面调整,统一了风格和功能,并与省网上办事大厅实现连通。 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 如图1-2所示。 网址:Http://www.gdbs.gov.cn/portal/home.html

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职能合并至国家工信部由工信部具体承担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 1.4 信息化管理机构 1.4.1 基本概况 200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负责就我国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提出建议。本届专家委聘请了来自各方面,专业覆盖经济、技术、公共管理、法律等领域的61名委员和5名特邀委员。 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前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简称国信办)是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2001年8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时任总理温家宝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刘云山、张德江、郭伯雄、孟建柱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中央、国务院和军队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职能合并至国家工信部由工信部具体承担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

(1) 1986年2月,国务院批复成立国家经济信息中心负责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1988年更名为国家信息中心。 1.4.2 历史沿革 (4) 1998年3月,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整建制并入新组建的信息产业部,成立了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家信息化办公室),负责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的工作。 (5) 1999年12月,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15人组成,副总理吴邦国任组长。将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改名为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 (6) 2001年8月 ,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以进一步加强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 。 (7) 2008年3月,国家大部制改革启动。决定不再保留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 (2) 1993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副总理邹家华任主席。1994年5月,成立国家信息化专家组,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参谋机构。 (1) 1986年2月,国务院批复成立国家经济信息中心负责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1988年更名为国家信息中心。 (3) 1996年4月,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副总理邹家华任领导小组组长,将原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改为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特别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index.html

1.5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近十年来,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共设立金盾、金关、金财、金税、金审、金农、金水、金土、金保、金质、金宏等近百个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总投资规模已经超过60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00多亿元。这些重大信息化工程提高了政务部门的行政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技术、模式与组织变革,为我国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与严峻挑战,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未来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思路与突破路径。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信息生产力为标志的新阶段,推动信息化必须改善与创新社会系统。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指明了我国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格局,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化同步”!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当前,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程度亟待提高(专网实现横向交互的比例不到0.1%); 1、面向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信息系统如医疗卫生、信用体系等尚需加快建设; 2、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现象依然比较严重(据国办调研,38个部委有80个专网); 4、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的状况尚需改善(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不到5%); 5、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态势不容乐观(2010年网络泄密案占全国泄密案的70%,网络失泄密的文件资料达70万份)

针对这些问题,“十二五”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 实现三个转变: 1、要实现建设目标的转变,从过去注重业务流程电子化、提高办公效率转向更加注重支撑部门履行职能、提高效能; 2、要实现建设思路的转变,从各自为政、相互封闭的建设方式转向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 3、要实现建设模式的转变,从粗放式、离散化的建设模式转向集约化、整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基本思路是:注重顶层设计,强化建设效能。 其中,注重顶层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遵循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思想、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体现系统科学工程设计原理。强化建设效能体现在实现三个转变、坚持三项原则以及突出三个重点上。

“十二五”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要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包括全面健康保障、住房保障、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 二是维护经济社会安全,包括能源安全保障、安全生产、市场价格监管、金融监管、社会信用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应急维稳保障等; 三是提升治国理政能力,包括行政执法监督、民主法制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等。 坚持三项原则: 一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建设项目的取舍和建设内容的选择,是以信息化建设能否支撑部门履行职能、解决相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 二是提升信息能力的原则,提高处理国计民生重大事务宏观决策、监测和规范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社会公平普惠水平和公共服务、维护网络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能力; 三是构建整体系统的原则,工程体系应支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履行核心职能,单项工程应围绕特定问题,结合相关部门职能,构建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系统化工程。

在支撑能力建设方面,“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以提升对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的支撑能力为目标,以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安全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为中心,按照“安全可控、创新发展、应用牵引、环境营造”的原则,推进技术产品创新、应用和服务模式创新,积极培育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特色中小企业,构建产业链完整、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推动信息安全产业向体系化、规模化、特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做大做强信息安全产业。

“十二五”时期,政府将在四个方面投资建设29个重点工程。 2、在基础信息资源库方面,包括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文化信息资源等五个信息资源库; 1、在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方面,包括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两个平台建设;在基础信息资源库方面,包括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

这些工程将围绕两条主线开展工作,一个是“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集约建设、节约投资”,另一个是“目标驱动、需求导向、机制创新、注重能效”。 3、在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方面,包括党政机关互联网安全接入等七个工程; 这些工程将围绕两条主线开展工作,一个是“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集约建设、节约投资”,另一个是“目标驱动、需求导向、机制创新、注重能效”。 4、在重要信息系统方面,包括全民健康保障、全面住房保障、全民社会保障、药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监管、能源安全保障、安全生产监管、市场价格监管、国家金融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应急维稳保障、行政执法监督、民主法治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等15个重要信息系统工程。

为此,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 当前,世界各国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模式创新,互联网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刻,围绕信息获取、利用和控制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保障信息安全成为各国重要议题。 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但是,我国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保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所拉大,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不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信息安全工作的战略统筹和综合协调不够,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防护能力不强,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应用给信息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切实保障信息安全。 为此,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

1.5.1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为着力点,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全面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切实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5.1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2、主要目标 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建成。 到“十二五”末,全国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5亿户,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每秒6500吉比特(Gbit),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网络覆盖城乡,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实现规模商用。 2、主要目标 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不断深入,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到“十二五”末,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框架基本建立;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9%。 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 集成电路、系统软件、关键元器件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软件业占信息产业收入比重进一步提高。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明显增强,信息化装备的安全可控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基础性工作明显加强。

1.5.2 实施“宽带中国”工程,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宽带基础设施可为海量信息提供永远在线的高速通道,云服务的核心理念就是为社会提供无边界的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共享网络和信息资源,可以大量节约生产和交易成本。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重点依次是: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重点研发下一代互联网关键芯片、设备、软件和系统,推动产业化;加快部署三网融合。 自2012年开年以来下一代互联网/IPv6 迅速成为中央政府层面对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最重要的扶持项目。

(1)加快发展宽带网络。实施“宽带中国”工程,以光纤宽带和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为重点,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和行政村宽带普遍服务,提高接入带宽、网络速率和宽带普及率。加强3G网络纵深覆盖,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技术TD-SCDMA及其后续演进技术TD-LTE产业链发展,科学统筹3G及其长期演进技术协调发展。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推进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和互联互通改造。

(2)推进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和前沿性布局。加快部署下一代互联网,抓紧开展IPv6商用试点,适时推动IPv6大规模部署和商用,推进国际互联网协议第4版(IPv4)向IPv6的网络演进、业务迁移与商业运营。完善互联网国家顶层网络架构,升级骨干网络,实现高速度高质量互联互通。重点研发下一代互联网关键芯片、设备、软件和系统,推动产业化步伐。加快未来网络体系架构关键理论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强战略布局,建设面向未来互联网创新发展的示范平台。

(3)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总结试点经验,在确保信息和文化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进三网融合,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加快网络升级改造和资源共享,加强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和业务创新,大力发展融合型业务,培育壮大三网融合相关产业和市场。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完善可管、可控的网络信息和文化安全保障体系。

1.5.3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提高经济发展信息化水平 (1)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推广使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加快重点行业生产装备数字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进程,全面普及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客户关系等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重大信息化示范项目,引导企业业务应用向综合集成和产业链协同创新转变。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和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提高中小企业和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完善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评估认定体系,支持面向具体行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发展。

(2)推广节能减排信息技术。推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减排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深入应用,加大主要耗能、耗材设备和工艺流程的信息化改造。建立健全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监测和评价体系,提升资源能源供需双向调节水平。建立健全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污染治理监督管理体系。

(3)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信息产业核心基础产品、网络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以及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强统筹规划,积极有序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应用。实施工业电子产品提升工程,推进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融合创新,提高汽车、船舶、机械等产品智能化水平。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由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和信息服务转变。

(4)引导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健全安全、信用、金融、物流和标准等支撑体系,探索有效监管模式,建立规范有序的电子商务市场秩序。引导电子商务平台向提供涵盖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全流程服务发展。鼓励大中型企业开展网络采购和销售,加强供应链协同运作,重点推动小型微型企业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实施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程,创建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城市,创新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改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5)推进服务业信息化进程。推动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信息共享,支持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消费金融发展,提高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农业农村的金融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交通、旅游、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信息化。培育和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大力发展信息系统集成、互联网增值业务和信息安全服务。提高工业设计信息化水平。

1.5.4 加快社会领域信息化, 推进先进网络文化建设 强调电子政务是未来几年信息化的发展重点,新的电子政务信息化更强调对社会管理和民生方向的投入以及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保障,同时带动其他领域信息化发展。 (1)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 围绕提升服务和监管能力,促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 以互联互通为重点,形成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完善项目建设管理、绩效评估和运行维护机制。 扎实推进药品、食品、住房、能源、金融、价格等重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推动重点领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快电子政务服务向街道、社区和农村延伸,支持基层政府和社区开展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试点示范。 加强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共享。 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技术服务能力,鼓励业务应用向云计算模式迁移。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与应用。

(3)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信息化。 (2)提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信息化水平。 加快学校宽带网络建设,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构建面向全民的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形成教育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完善医疗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加强国家和区域医药卫生信息共享,夯实远程医疗发展的基础。 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推行社会保障卡应用,推动就业信息共享。 推进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社会服务信息化。 提高面向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务能力。 (2)提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信息化水平。 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完善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提高人口信息动态监测和分析预测能力。建设公众诉求信息管理平台,改进信访工作方式。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健全网上舆论动态引导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管理信息共享,推广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试点示范,引导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4)发展先进网络文化。 鼓励开发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文化产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壮大数字内容产业,培育数字内容与网络文化产业骨干企业,扩展数字内容产业链。 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建设,规范管理综合性商业网站,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传播新秩序和网络氛围。 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精品网络科普资源,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1.5.5 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实现信息强农惠农 (2)完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1)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规范各类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全国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发展专业信息服务,加快推进涉农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和综合利用。继续推进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形成村为节点、县为基础、省为平台、全国统筹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1)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推动农业适用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装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种植业、养殖业生产信息化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信息化水平。加强农业生产环境监控、生产过程监测、行业发展监管,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积极培育、示范、推广适用的农业信息化应用模式。

1.5.6 健全安全防护和管理, 保障重点领域信息安全 (2)加强政府和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严格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的安全管理,为政府机关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云计算服务平台等要设在境内,禁止办公用计算机安装使用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建立政府网站开办审核、统一标识、监测和举报制度。减少政府机关的互联网连接点数量,加强安全和保密防护监测。落实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强化涉密信息系统审查机制。 (1)确保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安全。 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理,切实提高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窃密能力。加大无线电安全管理和重要信息系统无线电频率保障力度。加强互联网网站、地址、域名和接入服务单位的管理,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规范互联网服务市场秩序。

(3)保障工业控制系统安全。 加强核设施、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石油石化、油气管网、电力系统、交通运输、水利枢纽、城市设施等重要领域工业控制系统,以及物联网应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安全防护和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重点对可能危及生命和公共财产安全的工业控制系统加强监管。对重点领域使用的关键产品开展安全测评,实行安全风险和漏洞通报制度。 (4)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 加强地理、人口、法人、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保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安全。明确敏感信息保护要求,强化企业、机构在网络经济活动中保护用户数据和国家基础数据的责任,严格规范企业、机构在我国境内收集数据的行为。在软件服务外包、信息技术服务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个人信息保护试点,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1.5.7 加快能力建设,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1)夯实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 研究制定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和规划,强化顶层设计。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开展相应等级的安全建设和管理,做好信息系统定级备案、整改和监督检查。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灾备设施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完善信息安全认证认可体系,加强信息安全产品认证工作,减少重复检测和重复收费。 (2)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和密码保障。 健全电子认证服务体系,推动电子签名在金融等重点领域和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制定电子商务信用评价规范,建立互联网网站、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诚信评价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开展信用评价服务。大力推动密码技术在涉密信息系统和重要信息系统保护中的应用,强化密码在保障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安全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3)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能力。 完善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骨干队伍和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建设,提高风险隐患发现、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建设,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充实监管力量,加强对基础信息网络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倡导行业自律,发挥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的监督作用。 (4)加快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 统筹规划,整合力量,进一步加大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力度,加强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方面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继续组织实施信息安全产业化专项,完善有关信息安全政府采购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支持信息安全产业发展。

1.5.8 完善政策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信息化发展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各地区要将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逐级建立并认真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制,明确主管领导,确定工作机构,负责督促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规章制度,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处理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等,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省(区、市)、地(市)两级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机制。 (2)加强财税政策扶持。 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加大对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推广、公共服务平台、重大示范工程建设等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通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优先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整合利用现有资金渠道,中央财政加大投入,重点支持信息安全重要基础性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将基础性公益性网络与信息安全设施运行维护、安全服务和检查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

(3)加快法规制度和标准建设。 (4)加强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 开展面向全社会的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支持信息安全与保密学科师资队伍、专业院系、学科体系、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大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安全和网络道德教育,在政府机关和涉密单位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等公益性活动的支持。加快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信息化人才。 (3)加快法规制度和标准建设。 完善信息化发展和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制定政府信息安全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等管理办法。健全相关法规制度,明确并落实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维护信息安全的责任。制定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重点领域的应用标准,注重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培育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专业力量,加快制定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安全标准。积极参与制定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互联网治理等国际规则和标准。

本讲主要内容 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的评价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信息化管理机构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The End.

一起来,共筑信息化中国梦!让美丽中国更精彩!! 广东《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培训 一起来,共筑信息化中国梦!让美丽中国更精彩!! 谢谢大家! 主讲:谢赞福 (教授) E-MAIL: GZxiez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