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重點: 認識歷史、文化、傳統及環境如何影響時裝設計 如何運用傳統服飾的特點,設計現代的時裝 4 歷史、文化、傳統及 環境對時裝設計的影響 本章重點: 認識歷史、文化、傳統及環境如何影響時裝設計 如何運用傳統服飾的特點,設計現代的時裝 製作人: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 吳偉廉老師 網頁:www.科技與生活.com 電郵:asflower@asflower.com
4.1 引言 當學習時裝設計前,須先對各國現在及以往的服飾有所認識,了解這些設計的特點後,便可以把這些特點運用於個人的設計之中。如果運用得宜,古時服裝的特色可以與現在的時裝融合,即所謂「古為今用」。 古時人們所穿著的衣服,所用的物料及剪裁都跟現代人有很大的分別。這些分別主要是受下列因素影響: 人們的生活模式; 生活文化; 傳統; 地理位置。
4.2 早期人類(公元前4000-600年) 早期人類穿衣的目的是遮蔽和保護身體,他們利用草、樹葉、樹皮或獸皮等包裹身體,達到遮蔽身體及抵禦寒冷天氣的目的(圖4.1b)。 (a) 槌打樹皮以製成樹皮織物 (b) 舊石器時代的人穿 著獸皮以抵禦寒冷的天氣 圖4.1 早期人類的服飾
4.3 古代(公元前600-100年) 古羅馬的男女所穿的襯衣款式及穿著方法是一樣的(圖4.2a及4.2b)。 (a) 古羅馬女裝 (b) 古羅馬披掛型的卷衣形式男裝 4.2 古代服飾
4.3 古代(公元前600-100年) (續) 古羅馬人和希臘人都是穿著披掛式的服裝 - 襯衣(chiton)(圖4.3)。布料由羊毛或麻製成。他們運用長方形的布披掛在身上,這些布料是沒有經過裁剪或縫合,主要是使用別針來固定,在腰間繫上繩或腰帶。男女所穿的襯衣款式及穿著方法一樣,只是在長度上有分別:男的及膝(也有長至腳眼,主要在禮儀或慶典時穿著);女的則長至腳眼。 圖4.3 襯衣的穿著方法
4.3 古代(公元前600-100年) (續) 在古羅馬社會中,農民只可穿著一種顏色的衣服;司令官可穿三種顏色的衣服;而皇室成員更可穿七種顏色的衣服(圖4.4 及圖4.5)。 圖4.4 古羅馬武士及皇室成員的服裝
4.3 古代(公元前600-100年) (續) 在古羅馬社會中,農民只可穿著一種顏色的衣服;司令官可穿三種顏色的衣服;而皇室成員更可穿七種顏色的衣服(圖4.4 及圖4.5)。 圖4.5 古羅馬貴族服裝
4.3 古代(公元前600-100年) (續) 到了公元476年,東羅馬帝國時期,紫色仍然保留為皇室服飾專用的顏色(圖4.6及4.7)。 4.3 古代(公元前600-100年) (續) 到了公元476年,東羅馬帝國時期,紫色仍然保留為皇室服飾專用的顏色(圖4.6及4.7)。 圖4.6 東羅馬時期皇族服裝 圖4.7 東羅馬時的宗教及 皇族服飾
4.4 歐洲早期(公元100-1500年) 在公元一至五世紀,日耳曼民族受羅馬帝國的影響,過著奢華生活。 4.4 歐洲早期(公元100-1500年) 在公元一至五世紀,日耳曼民族受羅馬帝國的影響,過著奢華生活。 到了十二世紀,歐洲的服裝色彩和款式都受天主教的支配。男女貴族的服裝與教會人員的各種服飾是非常相似的。他們都穿著兩件合身衣,但是富有人家的裝扮卻很奢華(圖4.8及4.9)。十字軍東征結束後,戰士帶回許多華麗的絲綢布匹,使富有人家的裝扮更加講究,可是窮人仍然只能穿些粗糙的衣裳。
4.4 歐洲早期(公元100-1500年) (續) 圖4.8 中世紀時代領主和領主夫人的服飾。 4.4 歐洲早期(公元100-1500年) (續) 圖4.8 中世紀時代領主和領主夫人的服飾。 衣服用名貴真絲或天鵝絨製成,下襬以毛毬或刺繡作點綴。
4.4 歐洲早期(公元100-1500年) (續) 圖4.9 十二世紀的貴族男子。 衣服上繡上圖案作裝飾。 圖4.10 1434年的結婚禮服
4.5 文藝復興時期及十六世紀 十六世紀初期,人們不再穿著中世紀時那種自然線條的衣裳。他們喜歡圖案複雜、鮮艷的綢緞、天鵝絨等服裝,因此衣服看起來比較硬挺。這個時代非常流行切割的設計(圖4.11),衣服上有許多切口,從切口拉出少許底層的衣服來。 男性的服裝多半是短而大片,再套上一件大領子及切縫袖。他們喜歡採用誇張的肩墊,可以讓自己顯得雄壯、魁梧。女性服飾採用平領口,領圍線一直拉到腋下,長裙前片通常有倒V字形的開口。 圖4.11 十六世紀的歐洲流行切割式設計的服飾
4.5 文藝復興時期及十六世紀 十六世紀中期的歐洲婦女,在服裝內加裙架(圖4.12a)。西班牙富有的人喜歡穿企領的大布列特外套和短披肩,立起的縐領剛好抵住下巴(圖4.12b)。 圖4.12 (a) 裙架 (b) 1571年西班牙女王
4.6 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 英皇亨利四世(Henry IV)頒令禁止進口昂貴的物料,這樣令當時的英國人少用金和銀線作配襯。裙架也不再流行,女性的服飾則回復較自然體態的線條(圖4.13)。 圖4.13 回復自然線條的女裝
4.6 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 到了十八世紀,歐洲女子所穿的裙子愈來愈寬闊,並用藤、木條或鯨骨做成裙架,把裙子撐起來(圖4.14和圖4.15)。 4.6 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 到了十八世紀,歐洲女子所穿的裙子愈來愈寬闊,並用藤、木條或鯨骨做成裙架,把裙子撐起來(圖4.14和圖4.15)。 (a) 十八世紀歐洲女士的闊裙 (b) 十八世紀歐洲女貴族的闊裙 圖4.14 十八世紀的闊裙
4.6 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 圖4.15 (a) 裙架 (b) 十八世紀歐洲女貴族的闊裙
4.6 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裙架和搽白粉的假髮不再流行,富有人家開始穿著樸素的黑衣服。 4.6 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裙架和搽白粉的假髮不再流行,富有人家開始穿著樸素的黑衣服。 1792年,激進的革命分子將法國改制為共和國,並處死國王。人民處於這個動亂的恐怖時期,對衣著比從前謹慎,萬一不小心穿了太貴或是有保皇傾向的綠色衣服,很可能被誣上叛逆的罪名。 1794年,恐怖時代結束,法國人紛紛模仿古希臘、古羅馬的裝束,表現新共和國的自由氣象。婦女穿上纖細、高腰的白棉衣,看上去極像古典雕像(圖4.16a及b)。
4.6 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 圖4.16 (a) 1800年女士的舞會裝扮 (b) 1801年婦女穿上纖細、高腰的白棉衣
4.6 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 法國大革命時期,人們崇尚樸素裝扮,這股風氣主導了十九世紀男士服裝的潮流。原本只有工人才穿的長褲,變成了既普遍又時髦的裝束。女裝卻變得愈來愈華麗精緻,裙子比以前更大。 圖4.17 將裙子套在裙架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縫紉機在1850年發明後,婦女的工作才輕鬆一點,市面上慢慢出現買賣成衣的商店,可是富有人家還是喜歡度身訂做衣服。
4.7 二十世紀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有人批評女性的服裝不健康,因為當時流行的束身衣會壓迫體內器官(圖4.18a及b)而造成傷害,可是當時仍未獲其他人接納。 圖4.18 (a) 束身衣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b) 束身衣
4.7 二十世紀 直至1910年,蘇俄芭蕾舞團到巴黎演出後,婦女才放棄穿著束腰衣而改穿柔軟衣裳。裙子長而極窄(圖4.19a),為了縮短步伐,她們會用繩子把雙腳綁住,以免因步伐太大而扯裂裙子(圖4.19b)。 圖4.19 (a) 1913年長而窄的連步裙 (b) 縮小步伐用的帶子
4.7 二十世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男性離開原有的工作崗位去從軍。女性須從事男性的工作,服飾要以方便為主,不再是誇張繁複的設計(圖4.20)。 (a) 工廠督導 (b) 工廠女工 (c) 地面人員 圖4.20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女士服裝
4.7 二十世紀 二十世紀的女性社會角色轉變,婦解運動倡導解放各種束縛,人們多注重方便活動和符合生理衛生的服裝。 4.7 二十世紀 二十世紀的女性社會角色轉變,婦解運動倡導解放各種束縛,人們多注重方便活動和符合生理衛生的服裝。 荷里活(Hollywood)影星的裝扮對服裝界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在流行日光浴及運動會下,大家紛紛穿上沙灘裝及運動服(圖4.21a及b)。
4.7 二十世紀 (a) 1933年的燙髮造型, 荷里活影星還帶動了金髮的風氣。 4.7 二十世紀 (a) 1933年的燙髮造型, 荷里活影星還帶動了金髮的風氣。 (b) 1929年的沙灘裝。在這個時期以前的富有人家都盡量避免曬太陽,因為只有工人才曬得黑黑的。 圖4.21 荷里活影星帶動世界的時裝潮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至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至1945年),布料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都需要限量配給,裙子因而變短,裙腳也修窄了(圖4.22)。圖4.23至圖4.25展示了二十世紀初至中期的服裝變化。 圖4.22 1941年的英國羊毛衣。 戰爭期間,英國的布料都是限量配給的。 圖4.23 1926年的女裝趨向機能化, 套裝已有男性化的傾向。
圖4.24 1930年代婦女開始走入社會,女裝的設計也有所轉變。 圖4.25 1947年迪奧推出的新款時裝,複雜的女裝又轉趨簡單。
4.8 近代 隨著生活方式改變,工業革命使多種產品得以大量生產(例如:成衣),服裝因而比以前便宜及普遍。服裝款式則因應不同場合而設計。時裝不再是有富有人家的專利。年輕人逐漸有自己的收入,而成為服裝業最大的消費群體(圖4.26至4.27)。 圖4.26 現今的時裝款式因應不同場合而設計
圖4.27 九十年代末的服裝已趨向多元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