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LC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连接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生产&营销副总经理 王跃轩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dvertisements

GOOWI 万物“无”连 --低功耗蓝牙在IoT中的应用    魏心伟 高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压缩技术...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电子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性能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多级层次结构
第2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知识.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克劳斯-雷克曼 教授 德国 凯勒数控教学仿真软件有限公司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第10章 FPGA硬件设计 <EDA技术与应用> 课程讲义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运动控制部技术经理 李幼涵 高级工程师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宫淑贞 王东青 徐世许 编著 主要参考书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程序设计》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 应用 网络》
第8章 继电接触控制系统.
可编程控制器与现场总线网络控制 骆 德 汉 主编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电器控制与PLC技术 总体时间安排 电器控制部分:30学时 PLC及应用部分:38学时 其中:授课28学时、实验10学时
嵌入式系统课程简介 宋健建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2004/02/10.
The CAN bus 李强.
PLC电气控制与组态设计 哈尔滨理工大学 第一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知识 2018/11/28.
存储系统.
第一讲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主讲教师:李 泽 明 联系方式(一):手机
大数据管理技术 --NoSQL数据库 HBase 陈 辉 大数据分析技术.
乐驾-车载无线终端-CARRO 产品类型:车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599 江苏鸿信
第一单元 初识C程序与C程序开发平台搭建 ---观其大略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第一章 PLC的产生与发展 PLC的基本组成 PLC的主要特点 PLC的编程语言 PLC的工作方式 PLC的性能指标.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第五讲 四则运算计算器(一) 精品教程《C#程序设计与应用(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谭恒松 主编
课程设计.
S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S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利用集成计数器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CPU结构和功能.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主编:赵燕 北京大学出版社.
绪 论 一、可编程控制器的简史及定义 二、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三、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 四、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前景 课程性质 课程目的和要求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第2章 PLC的基本知识 2.1 PLC的历史与发展 2.2 PLC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4
微机系统的组成.
模块6 S7-200 PLC基本逻辑指令 项目 6.2 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设计 项目 6.2 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设计
K60入门课程 02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王甜.
PLC电气控制与组态设计 2019/4/15.
VisComposer 2019/4/17.
第二章 补充知识 2.1 总线和三态门 一、总线(BUS) 三总线结构 数据总线DB(Data Bus)
<编程达人入门课程> 本节内容 内存的使用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2章 JSP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2019年5月7日.
第1章 概 述 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与分类 1.2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其他工业控制系统的比较 1.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及应用.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LOGIX500软件入门 西安华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8年7月11日.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3年级第2课 认识计算机.
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陈学英.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操作。 实验内容:
THERMOPORT 20 手持式温度表 THERMOPORT系列手持温度表基于所用技术及对实际应用的考 虑,确立了新的标准。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第九章 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本章主要内容 半导体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可编程逻辑器件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工业机器人入门使用教程 ESTUN机器人 主讲人:李老师
DSP技术与应用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
第八章 第二部分 PLC控制组态软件 综合仿真实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LC 主讲教师:孙红英

课程安排: 参考资料: 1-8周共8周。 理论课:42学时 实验课:6学时  1-8周共8周。  理论课:42学时  实验课:6学时 参考资料: 1.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汪志峰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S7-300/400 PLC应用技术,廖常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http://www.ad.siemens.com.cn

第1章 概 述 Chapter 1 Overview 1.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及发展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它通过用户存储的应用程序来控制生产过程,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和实时处理能力强的优点。可编程序控制器是把计算机技术与继电器控制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为工业自动化提供的几乎完美的现代化自动控制装置。

继电器控制系统特点:体积大、耗电多、可靠性差、寿命短、运行速度不高,尤其是对生产工艺多变的系统适应性更差,如果生产任务和工艺发生变化,就必须重新设计,并改变硬件结构,造成时间和资金的严重浪费。

可编程序控制器产生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为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公开提出汽车生产流水线控制系统的10项技术要求,并在社会上公开招标。这10项技术要求是:

编程简单方便,可在现场修改程序; 硬件维护方便,最好是插件式结构; 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 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 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在成本上可与继电接触器控制设备竞争; 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 在扩展时原有系统只需很小改动; 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可扩展到4KB。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 (DEC 公司 ) 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PDP—14 ,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试用成功,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编程控制器自此诞生,简称PLC。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制。于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    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发展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功能简单,存储容量在1~2KB左右,可靠性略高于继电接触器系统,也没有成型的编程语言。 第二阶段 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及微处理器的产生,使PLC的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PLC具有逻辑运算、计时、计数、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接口、模拟量控制等功能。软件上开发出自诊断程序,可靠性提高,系统开始向国际化、系列化发展;结构上开始有模块式和整体式区分,整机功能也从专用型向通用型过渡。 第三阶段 单片计算机的出现、半导体存储器进入工业化生产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使其演变成专用的工业计算机。PLC的体积缩小,可靠性提高,成本下降,功能方面增加了通信、远程输入输出(I/O)等。此时的PLC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为大型化、模块化和多功能;另一方面为整体结构的小型化、低成本。

第四阶段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门阵列电路的使用,促使PLC完全计算机化,处理速度达到1微妙/步。功能上增加了高速计数、中断、A/D转换、D/A转换及PID等,满足过程控制的要求,联网能力增强,编程语言增加了SFC(顺序流程图)语言,并开发了基于个人微机的编程软件。 第五阶段 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芯片大量使用,使PLC整机的体积大大缩小,CPU芯片向专用化发展,PLC都可以与计算机进行联网通信,最快的PLC处理一步程序仅需几十纳秒。软件上使用容错技术;硬件上使用多CPU技术。高级PLC已发展到触摸式屏幕。在PLC编程中大量使用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做编程器,编程软件功能强大。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趋势 CPU处理速度进一步加快 控制系统分散化 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控制与管理功能一体化

如OMRON公司的CQM1、 SIEMENS公司的S7-200一类可编程序控制器。 这种可编程序 控制器可以广泛地 取代继电器控制系 一是朝着小型、简易、价格低廉的方向发展。 如OMRON公司的CQM1、 SIEMENS公司的S7-200一类可编程序控制器。 这种可编程序 控制器可以广泛地 取代继电器控制系 统,用于单机控制 和规模比较小的自 动化生产线控制。

二是大型、多功能和多层分布式全自动网络化方向发展。 这类可编程序控制器一般为多处理器系统,有较大的存储能力和功能很强的输入输出接口。不仅具有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功能,还具备数值运算、模拟调节、实时监控、记录显示、计算机接口、数据传送等功能,还能进行中断控制、智能控制、过程控制、远程控制等。 通过网络 可与上位 机通讯, 配备数据 采集系统、 数据分析 系统、彩 色图像系 统的操纵 台,实现 自动化工 厂的要求。

1.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 The definition of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可编程序控制器特点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features 软硬件功能强 PLC的功能非常强大,其内部具备很多功能,如时序、计算器、主控继电器、移位寄存器及中间寄存器等,能够方便地实现延时、锁存、比较、跳转和强制I/O等功能。 使用维护方便   整个连接过程仅需要一把螺丝刀即可完成。 运行稳定可靠  由于PLC采用了微电子技术,大量的开关动作由无触点的半导体电路来完成,同时还采用了屏蔽、滤波、隔离等抗干扰措施,所以其平均无故障时间在2万小时以上。

1.3可编程序控制器分类 PLC Classification 按结构分类 整体式 整体式结构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把电源、CPU、存储器、I/O系统都集成在同一机体内。控制点数不符合需要时,可再接扩展单元。特点是非常紧凑、体积小、成本低、安装方便,但灵活性较低。

组合式 采用总线结构,组合式PLC的特点是系统构成的灵活性较高,可构成不同控 制规模和功能的PLC,维护维修方便,但价格相对较高。

按控制规模分类 SIEMENS S7系列PLC分类 根据I/O控制点数的不同,PLC大致可分为超小型、小型、中型、大型及超大型 。 小型机 : 中型机: 大型机: SIMATIC S7 - 200 模块化 一体化 SIMATIC C7 - 620 模块化 SIMATIC M7 - 300 模块化 SIMATIC S7 - 300 模块化 SIMATIC S7 - 400 模块化 SIMATIC M7 - 400

目前世界上生产PLC的厂家较多,较有影响的公司有 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 美国罗克韦尔(ROCKWELL)公司、 日本欧姆龙(OMRON)公司、 三菱公司、 松下电工等数十家公司。

1.4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功能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features 开关量的开环控制 PLC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既可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机群控及自动化流水线。如注塑机、印刷机、订书机械、组合机床、磨床、包装生产线、电镀流水线等。 模拟量的闭环控制 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连续变化的量,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都是模拟量。为了使可编程控制器处理模拟量,必须实现模拟量(Analog)和数字量(Digital)之间的A/D转换及D/A转换。PLC厂家都生产配套的A/D和D/A转换模块,使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模拟量控制。 数字量的智能控制 利用PLC能实现接收和输出高速脉冲的功能,而这个功能在实际中用途很大。在配备相应的传感器(如旋转编码器)或脉冲伺服

数字采集与监控 联网、通信及集散控制 装置(如环形分配器、功放、步进电机)后,PLC控制系统就能实现数字量的智能控制。 由于PLC在控制现场实现控制,所以把控制现场的数据采集下来,做进一步分析研究是很重要的。对于这种应用,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是PLC加上触摸屏。另一特点是自检信号多,PLC控制系统可实现自诊断式的监控,以减少系统的故障,提高平均累计无故障运行时间,同时还可减少故障修复时间,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联网、通信及集散控制   PLC通信含PLC间的通信及PLC与其它智能设备间的通信。随着计算机控制的发展,工厂自动化网络发展得很快,各PLC厂商都十分重视PLC的通信功能,纷纷推出各自的网络系统。利用PLC的强大联网通信功能,把PLC分布到控制现场,实现各PLC控制站间的通信以及上、下层间的通信,从而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目的。

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PLC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比较

补充知识 计算机工作原理 计算机组成:软件和硬件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控制系统术语 信号的类型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 软件:在计算机中运行的各种程序和相关的数据及文档 程序:用来向计算机指出应如何一步步地进行规定的操作 数据:程序处理的对象 文档:提供给用于使用的操作说明、技术资料等 它们都是软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 输出 中央处理器 俗称: CPU 主机 计算机硬件 I/O设备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 直接与CPU相连接(CPU可直接访问) 存储器 存储程序和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中间运算结果与最终结果等)的部件。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 存取速度快、容量相对小,价格相对高 直接与CPU相连接(CPU可直接访问) 易失性,用于临时存放CPU正在运行的程序、正被处理的数据以及产生的结果数据 存储介质:半导体芯片

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存) 存取速度慢、容量相对大,价格相对低 不直接与CPU相连接(CPU不能直接访问,其中存储的程序及相关的数据必须先送入内存,才能被CPU使用) 非易失性,用于长期存放各类信息 存储介质:磁盘、光盘、磁带等

计算机工作原理 程序是一个指令序列 指令是可以被计算机理解并执行的基本操作命令 指令与数据都用二进制编码形式存储、运行和运算 程序和数据预先存放在存储器内 计算机工作时,CPU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一个程序中的各条指令(取指令),对指令的功能进行分析(指令译码),按指令的功能从内存取出数据(取数),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运算)并保存运算结果,直到取到并执行了停机指令为止。至此完成程序的一次运行

控制系统的术语(信号的类型)

控制系统的术语(BIT, BYTE,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