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中国小说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标准(试行) (七)健康教育 北京市疾控中心 健康教育所 李玉青 副主任医师 二〇一一年八月 四、技术考核.
Advertisements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状元说经】 胡湛智,是贵州省高考理科状元,他说复习物理 的要点首要的是充分重视课本知识,除了跟上老 师的步调外,自己一定要多钻研课本,课本上的 思考题是复习的纲,再找一些考点解析,认真搞 清每个概念、每个要求,并相应做一定数量的习 题;其次也要特别重视画图的作用,画图有直观、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概况  全书一百二十回(前八十为 曹雪芹著,后四十为高鹗续 写)  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峰  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 — 毛泽东  推荐读本 —— 《红楼梦》 1982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新 校注本,中国艺术研究院红 楼梦研究所校注.
《菲律宾华语课本》第十二册 小学六年级 1 、复习 2 、生词学习 3 、语法学习 4 、课文讲解 5 、布置作业.
人社分中心 职工养老保险业务简介. 基本养老保险分类 1. 职工养老保险 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3.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合并实施)
2015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评析 咸阳市秦都中学 陈飞跃.
無性生殖是由親代直接產生新的個體,並不涉及配子的生成與結合。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了解戚继光是一位抗击倭寇的民族 英雄,他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 智谋。(重难点)
竹苗區100學年度擴大高中職 免試入學宣導說明會
苏 轼.
2011级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轮) 第三篇 中国地理 第一章 中国地理概况 第五节 河流和湖泊.
屈 原 列 传 临武一中多媒体课件 设计制作:黄素娥 临 武 一 中 上课.
海伦·凯勒.
2代系統簡介 (招標、領標、開標、決標).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城控313-3班益达组制作.
自然的食物就是你最好的醫生 上課之前先聽一首歌~稻香 歌詞、音樂還不錯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为何为我?——那些历史并没有消失,它们就存在于我们心灵最隐秘的地方,时时在引导我们的行为准则,在操纵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怎樣吃才健康? 賴亭竹.
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
胫腓骨骨折.
南昌 --我的家乡 姓名:万欣 时间:
第二单元(6-9课) 近代化的探索.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理工科系介紹.
福建省2016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学科研讨会议资料之八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 温庭筠.
古文朗讀訓練        李清筠.
新帝國主義開港 (一)臺灣成為侵略者目標 1.背景: A.買賣利豐=鴉片進口+米、糖、樟腦、煤炭出口 B.地理位置優越=航行安全+商貿中心 2.新帝國主義: A.19C中:英、法、美、日為主 B.臺被迫開港通商,割地賠款,簽訂不平等條約.
高考诗歌鉴赏 复习系列(六) 按内容分类鉴赏.
佳力科技 防爆叉车的应用、发展 浙江佳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社 会 保 险 知 识 培训教材.
新快件通关系统操作培训 补充内容:1、进口付汇:货物进口后,进口企业(或代理单位)凭盖有海关"放行章"或"验讫章"的该批货物的进口报关单,连同"核销单"通过向银行购买外汇或从现汇账户支付的方式,向境外支付有关进口货物的货款、预付款、尾款等款项。
主题七 关注三农,重视民生 .
第2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 成熟与繁荣 ——魏晋、隋唐、宋元的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
第三期 重点管理标准和制度宣贯会 2016年5月12日.
不可全抛一片心 逢人只说三分话 闲时莫论人非 静坐常思己过 言多语失 祸从口出 沉默是金 守口如瓶 三缄其口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國立金門大學101學年度新生報到暨入學說明會 國立金門大學 學生宿舍 學務處簡介.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新办纳税人办税服务指南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
烟花爆竹企业开复工 安 全 培 训参考课件 浏 阳 市 安 监 局.
鸿门宴第二课时 高一语文组.
鸿门宴 司马迁.
第一节 正名——文字学与汉字学 第二节 本学期讲授内容及安排 附录:参考书目 作业
常规免疫接种率 监测 免疫规划科 章梦然.
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 武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林传贵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1、相关新闻 2、相关法律.
交流一: 您的客户为什么要买医疗产品? 1.人总归会生病,生病肯定要花钱; 2.现在的医疗费用真的很高,承受不起;
A B~A B
华威先生.
济源市国税局网上办税业务介绍 主讲人 办税服务厅 杨武兵 2014年8月1日.
第1节 光的干涉 (第2课时).
簡 報 大 綱 壹、緣起 貳、執行過程 參、效益.
词类活用.
夹 竹 桃 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 曹洁.
甲年基督聖體聖血節進堂詠 上主要以上等的麥麵養育選民, 用石縫中的野蜜飽飫他們。.
对 联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體育科教學軟件 乒乓球.
13-1 數位/類比(D/A)轉換IC 2019/4/22 第13章 /數位類比(D/A)介面實習.
大自然的文字 江门实验中学 梁晓燕.
電能領域修課流程圖-大學部(甲乙班) 大一上 大一下 大二上 大二下 大三上 大三下 大四上 大四下 畢業出路 *電動機 *電力系統 普通
秦始皇 千古一帝.
贏得萬邦的異象.
线段 射线 直线.
咏雪.
2017/4/7 AMH 競賽關卡介紹.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布什政府在陷入伊战泥潭不能自拔的情况下,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要求政府限期从伊拉克撤军。 B.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心脏病急剧上升,该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C.尊重事实,追求真理是专家的天职,任何违背科学真理的行为都应成为其禁区都不可踏入。 D.北京时间2007年9月14日,9时33分,日本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月亮女神”号在日本九州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
知识点5---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 1. 最大线性无关组的定义 2. 向量组秩的定义及求法 向量组的秩和对应矩阵秩的关系 3.
劝 学 《荀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中国小说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八单元 人在都市

第八单元 第十五课 吴老太爷进城

经典晨读 1 名句欣赏 5 高考导航 2 课堂互动 6 学习目标 3 随堂练习 7 课前预习 4 课后强化作业 8

经 典 晨 读

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 宋·贺铸 凌波①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②。锦瑟华年③谁与度?月台花榭④,琐窗⑤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⑥暮,彩笔⑦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⑧?一川⑨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简介】 《横塘路》,词牌名,又名《青玉案》,因东汉张衡《四愁诗》有“美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句而得名。词见宋苏轼《东坡词》,又名《西湖路》《青莲池上客》。双调,六十七字,仄韵。

【注解】 ①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这里指代美人。 ②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③锦瑟年华:指美好的青春时期。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④月台花榭:赏月的平台,花木环绕的亭榭。 ⑤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 ⑥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蘅杜,香草名。 ⑦彩笔:比喻有才华的笔。 ⑧都几许:共有多少。 ⑨一川:一坝。

【故事】 这首词是贺铸退居苏州时,因见了一位美丽女郎,生了倾慕之情写的。这词中抒发的是难以欢聚的惆怅感伤,实际上也寄托着贺铸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忧愁。因这一词的名句,贺铸得名曰“贺梅子”。 你那轻盈的步子不肯走过横塘路来,我只好痴痴地伫立凝望,目送你带着芬芳去了。锦瑟般美好的年华,不知你和谁共度?在那有赏月平台与花木环绕亭榭林立的院子里,在那雕绘着连琐花纹的朱红窗户里,恐怕惟有春风才知道你的住处。

满天碧云轻轻流动着,长满香草的小洲已经暮色苍茫,我痴痴地伫立着,用彩笔写下这伤心的诗句。要问我伤心有多么深长?它就像这烟雾笼罩的一坝子青草,就像这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凄凄迷迷,下个没完没了。

高 考 导 航

(2014年高考江苏卷)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三国演义》中,徐庶之母大骂徐庶不识刘备之伪,“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骂完自缢而死,其行动具有鲜明的拥曹反刘的倾向。 B.茅盾《子夜》主要描写光怪陆离、大开大阖的都市生活场景,仅第四章写到双桥镇的农民暴动,所以此章游离了整部小说。

C.《边城》由今年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写起,回溯之前的两个端午节,因而整部小说都洋溢着赛龙舟、捉鸭子的狂欢气氛。 D.《哈姆莱特》采用多线索布局,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三条线索安排得繁简得当、缓急有序,全剧气势跌宕起伏。 E.泰戈尔《飞鸟集》歌颂了自然、生命与爱情,诗句如格言般短小精致,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隽永的哲理性,语言清新,意象美妙。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记忆情况。A项徐庶母亲为了让徐庶坚定信心,自杀身亡,以一死坚定徐庶不降操的决心,成就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佳话。C项“整部小说都洋溢着赛龙舟、捉鸭子的狂欢气氛”错,小说的结局是凄美的。 【答案】 A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对名著名篇内容的把握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本题所考查的名著《三国演义》《子夜》《边城》《哈姆莱特》《飞鸟集》均出现在人教版教材“名著导读”部分,学生应加强对教材名著导读部分介绍的作品原著的阅读。解答此类试题,要了解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学 习 目 标

1.识记重点词语的音、形、义;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及作者常识;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2.分析小说三要素,学习在特定环境下,在具体的故事情节发展中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 2.了解茅盾的文学成就;感受吴老太爷形象;理解吴老太爷的象征意义。

课 前 预 习

2.解释词语 (1)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2)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 (3)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4)梦魇:睡眠中做一种感到压抑而呼吸困难的梦,多由疲劳过度、消化不良或大脑皮层过度紧张引起。 (5)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6)嘈杂:(声音)杂乱;喧闹。 (7)时髦: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入时。 (8)目眩:眼花。

3.走近作者 茅盾(1896~1981),著名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茅盾是笔名。1916年在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因家庭经济困难没有升学,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0年起主编《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他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曾担任党的联络工作和上海地区党的领导工作。大革命失败后,曾与郑振铎、叶圣陶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开始了文学创作,著有《幻灭》《动摇》《追求》和《虹》。

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毕生从事革命文学事业,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了解背景 1930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和阎锡山、冯玉祥之间爆发了“中原大战”,上海的工业产品因而无法顺利销到内地。中央政府只知在上海搜刮金钱以作战争经费,对于受帝国主义压迫而奄奄一息的民族工业,拒绝给予实质性的支持,甚至落井下石,借机扩充官僚资本。《子夜》正是以此为背景,描绘出都市上海的剖面图。民族资本家吴荪甫进退维艰,既得不到政府和银行的支持,又拒绝外国资本的收买,不得不借投机公债来筹措资金。

在公债市场中,他又遭到买办赵伯韬的阻击,亲信的出卖更使他陷入了彻底的绝望。“魁梧刚毅”的吴荪甫曾游历欧美,归国后既欲充当“20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又试图把家乡建设成“规范镇”,最终却陷入了破产的境地。茅盾试图借吴荪甫这个典型人物的典型遭遇,说明民族资本家根本无力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建仍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5.开阔视野 (1)《子夜》内容评介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尽管民生凋敝、战乱不止,在都市化的上海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有纸醉金迷的生活,有明争暗斗的算计,有趋炎附势的各色人物,民族工业在买办金融资本的挤压下坚忍地生长着。

公债发行成功和工厂的再次稳定使吴荪甫踌躇满志。他看不起姐夫杜竹斋之流买空卖空的做法,他和孙吉人、王和甫办了一个银行,他们的宗旨不是利用资本从事股票生意,而是要发展几个厂房,加强民族工业的实力。随后,他成立益中公司,伺机兼并那些经营无方的小型企业。

他的事业在一波三折中较顺利地发展着。现在,除了他的丝织企业,他又低价收购八个小型工厂,经营生活日用品。然而由于新收购的厂房是落膘的马,首先需要资金去扩大规模,给工人开出工资,之后才能有望发展。所以,筹资就是吴荪甫的当务之急。困难不仅于此。由于战事频繁,生产的产品一时没有销路,这就像是谁的大手卡住了企业发展的脖颈。吴荪甫和孙吉人等决心咬紧牙关,赴此劫难。吴荪甫对此态度坚定地说:“不!我还是要干下去的!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丝织业关系中国民族的前途!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

就在吴荪甫的事业渐渐有所发展的时候,赵伯韬出面捣乱来了。他的背景极为复杂,不仅有政界作后台,军界也与他有很深的关联。赵伯韬盯上了吴荪甫这块肥肉,想把他的企业吞食掉。他利用吴荪甫资金短缺的困难,制造谣言,想要吞并吴荪甫的企业,二人由联合转向了角斗。几个回合下来,赵伯韬的资金开始周转不灵,吴荪甫损失更是惨重。恰在这时,家乡的工人又开始罢工,吴荪甫陷入了内外交迫的困境。

吴荪甫亲自赴厂察看,费尽心机也没能阻止厂子一天天恶化的局势。他把纱厂和公馆一同押了出去,准备与赵伯韬决一死战。赵伯韬利用他在政界的关系,阻断了吴荪甫的生路。几近绝望的吴荪甫把仅存的希望放在杜竹斋身上。千钧一发之际,杜倒戈转向赵一边。吴荪甫彻底破产了。

《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它的出现使得1933年成为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年。在此之前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不乏长篇巨制,但是没有一部可以与《子夜》相提并论。它对中国的现实有着深刻的反映,是当时文学界的一座丰碑。《子夜》以史诗的规模、慷慨激昂的气概和复杂的立体结构凝固住了那段飘逝的历史。这不但是令人回忆和嗟叹的历史,它所展现的商业斗争、商业思想和永远不能停息的斗智斗勇更令人鉴往知来。

《子夜》创造了一系列经典性的人物。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一提到他,立刻会想到他的刚毅果断,想到他的容貌:魁梧,紫脸多疱。他被描写成20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阴险毒辣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作品从来没有正面描写过他,然而,运用反衬法,赵伯韬便栩栩如生了;人们想到他,阴森之气似乎便从头罩到脚。《子夜》是以人物众多,结构复杂,反映生活面广著称的,它描写的人物上百个,基本都有个性,看出来作者深受托尔斯泰影响。

在20世纪已经结束的今天,我们对100年的中国文学有了新的审视视角。许多青年学者开始对不少权威著作重新审视和评价,他们对《子夜》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例如:先确定一个理性框架,然后再去填充生活素材,使得小说有明显的主题。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当代小说创作的成就和文学观念的不断演进,是建立在先辈大师的成就之上的。《子夜》毕竟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一座里程碑。 茅盾的小说创作对深广的社会生活的描写,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揭示,对典型人物及其命运的探索以及其创作所坚持的现实主义方向都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2)节选前后的主要情节 课文节选小说的第一章。吴老太爷一直住在故乡双桥镇,30年前,他也曾经是新党。不幸的是25年前骑马跌伤了腿,后来又半身不遂,他就再没有迈出书斋半步。25年来,除了《太上感应篇》,他就不曾看过任何报纸,不曾经历过书斋以外的人生。“父与子的冲突”在他与儿子吴荪甫之间发生了!十几年来,他一直拒绝与儿子和解。

此次来上海,他是迫不得已。土匪嚣张,红军也有燎原之势。儿子觉得让吴老太爷卧病家中,实在不妥当。而吴老太爷半步也不能动,只能听任别人的摆布。与他同行的,还有两位精心培养的“金童玉女”——四小姐与七少爷。 然而,在坐汽车回家的路上,大上海灯红酒绿的现代都市景象就给吴老太爷极大的刺激。他的心脏狂跳,耳晕目眩,结果导致脑充血,一命呜呼。此后吴府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人们纷纷前往吊唁。小说中的各色人等得以集中露面,这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名 句 欣 赏

1.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

点评:通过第一次到上海的吴老太爷的眼光,都市景观显得分外光怪陆离、摄人心魄: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汽车也成了“小箱子”“长蛇阵似的”怪物……采用比喻形象化描写。多使用短促的句式,既符合都市生活的紧张节拍,也生动反映了被声光电包围着的吴老太爷的眩晕感。

2.“四妹,上海也不太平呀!上月是公共汽车罢工,这月是电车了!上月底共产党在北京路闹事,捉了几百,当场打死了一个。共产党有枪呢!听三弟说,各工厂的工人也都不稳。随时可以闹事。时时想暴动。三弟的厂里,三弟公馆的围墙上,都写满了共产党的标语……” “太平?不见得吧!两星期前开来了一连兵,刚到关帝庙里驻扎好了,就向商会里要五十个年青的女人——补洗衣服;商会说没有,那些八太爷就自己出来动手拉。我们隔壁开水果店的陈家嫂不是被他们拉了去吗?我们家的陆妈也是好几天不敢出大门……”

点评:在此,作者通过车上人的谈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在城市,资本家的冷酷剥削使得工人不断起来反抗,工潮接连不断;在乡下,兵匪为患,民不聊生……从侧面巧妙地揭示了当时混乱不堪、急剧动荡的社会现实。

3.芙芳笑了一声,拿出手帕来抹一下嘴唇。一股浓香直扑进吴老太爷的鼻子,痒痒地似乎怪难受。 ……淡蓝色的薄纱紧裹着她的壮健的身体,一对丰满的乳房很显明地突出来,袖口缩在臂弯以上,露出雪白的半只臂膊。一种说不出的厌恶,突然塞满了吴老太爷的心胸,他赶快转过脸去,不提防扑进他视野的,又是一位半裸体似的只穿着亮纱坎肩,连肌肤都看得分明的时装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只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万恶淫为首”!这句话像鼓槌一般打得吴老太爷全身发抖。

点评:吴老太爷为避乱,从老家来到上海。一到上海,便饱受刺激。如果说摩天大楼、霓虹灯、长蛇似的怪物带给他的是生理上的刺激;那么,薰人的香气、时髦的男女则直接打击了他的心理,直接促成了这具僵尸的风化。

课 堂 互 动

(一)自主思悟 1.怎样看待吴老太爷进城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吴老太爷眼中的上海是繁华、灯红酒绿、光怪陆离、伤风败俗的。环境描写突显了吴老太爷的保守、朽弱,封建遗老的头晕目眩、强烈不适感,表明他对上海充满厌恶、抵触的情绪。这象征了封建遗老与现代文明,封建势力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对抗。

2.本文的叙述视角有什么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作者利用“陌生化”的手法,即按照人们第一次见到某物的眼光来描写它。

通过第一次到上海的吴老太爷的眼光,都市景观就显得分外光怪陆离、摄人心魄:汽车成了“小箱子”“长蛇阵似的”怪物,突然,“怪物们”“静静地一动也不动”,横在前面的却像河水一样流淌,男男女女则仿佛被鬼追着似的飞跑——其实不过是红绿灯指挥下的结果。 文中描写都市风光的文字,多使用短促的句式,既符合都市生活的紧张节拍,也生动地反映了被声、光、色包围着的吴老太爷的眩晕感,使我们仿佛能听见他的狂乱的心跳声和急速的喘息声。

3.本文采取了哪些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请举例说明。 答:本文在刻画人物心理上主要采用了动作暗示、景物衬托、幻觉刻画等方式。

描写方式 示例 用动作暗示人物心理 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在颈脖子上旋转;老太爷的心卜地一下狂跳,就像爆裂了似的再也不动…… 用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理 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 用幻觉刻画人物心理 但是紧抓住了这位老太爷的觉醒意识的第一刹那却不是别的,而是刚才停车在“抛球场”时七少爷阿萱贪婪地看着那位半裸体似的妖艳少妇的那种邪魔的眼光……

4.“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吴老太爷的车子便又向前进。冲开了各色各样车辆的海……”,“汽车是旋风般向前进”。课文多次写到汽车的速度飞快,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作品中几次写到了20世纪30年代的“汽车”,“旋风般向前进”,强调一种速度和节奏,这是现代人的感受,这种感受又和内心的焦虑交织在一起。从古典的意义上来理解美,美一定是田园式的、牧歌式的,以静为主的。我们看图画,图画里面没有一个是在奔跑的,人多是在钓鱼、喝酒,非常安宁,这种场合才能构成一种美的境界,这是中国式古典的审美传统。但是到19世纪以后,由于工业文明发展,就使人好像处于一种被鞭打的环境,整个人都被卷到一种社会制度里去,就是匆匆忙忙的动感。这样一种强烈的动感,跟汽车,跟30年代最现代化的场景结合起来,从一个侧面体现了30年代现代人的感受。

(二)深入探究 1.本文所节选的吴老太爷进城的过程,表达了什么主题? 本文从吴老太爷的角度,记录了他从故乡到上海,特别是坐汽车回公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封建遗老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极度不适应。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吴老太爷不过是一具“古老的僵尸”,一和太阳空气接触便风化了,上海是专门风化像吴老太爷这样的人的地方,暗喻着封建体制的解体与新兴力量的强大。

2.小说写吴老太爷,意在说明什么?试作分析。 小说写吴老太爷进城,看到都市风光,“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可不是。乡下女人的装束也是时髦得很呢,但是父亲不许我——”一句话“像一枝尖针刺入吴老太爷迷惘的神经,他心跳了”。“袖口缩在臂弯以上,露出雪白的半只臂膊。一种说不出的厌恶,突然塞满了吴老太爷的心胸”等等,说明吴老太爷这封建遗老已难以适应现代文明,象征封建社会的吴老太爷,是“古老社会的僵尸”,与社会进步是格格不入的。

3.如何欣赏本文中吴老太爷的感受? 本文以吴老太爷进城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特别是丰富细腻的心理感受为线索,贯穿全文。面对疾驰的汽车,他认为是“发疯似的”“黑怪物”“吼着”“冲过来”;面对亮着灯光的窗洞,他认为是“怪眼睛”“排山倒海”“扑过来”,从侧面反映了上海大楼的高耸云霄并且连续不断,生动地展现了摩天建筑在汽车疾驰中对老太爷造成了极大压抑感。路灯杆“打来”“黑怪物”“冲将过来”,形象地表现了老太爷在疾驰的车中对都市的真实感受——胆战心惊。吓得他只好“闭了眼睛”,但全身依然抖动不已。

“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这生动地描绘了头晕的情景;“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混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形象地展现了他面对都市而感到眼花缭乱的景状;“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啵,啵,啵!”这表明了都市喧嚣刺激得他耳朵轰鸣;“猛烈嘈杂的声浪会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这逼真刻画了他狂乱地心跳的样子。

4.请以吴老太爷的感受为顺序,简要剖析其感受的变化。 开始,吴老太爷面对都市的摩天大楼、路灯杆和疾驰而过的汽车,被繁华、喧嚣、快节奏吓得全身发抖,进而头晕目眩、耳鸣心跳。后来路过十字路口时,老太爷面对衣着时髦的少妇,特别是“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只白腿”,他联想到了“万恶淫为首”。最不能容忍的是宝贝儿子竟然痴迷地欣赏时髦少妇,老太爷受到了莫大的刺激,神经似乎要爆裂,心跳几乎要停止,简直要了他的老命。让老太爷的感受达到了顶峰的是精神恍惚,占据他的意识的是儿子的眼神和女儿的声浪。

随 堂 练 习

【答案】 B(A斋:zhāi,C窟:kū,D颈:ɡěnɡ)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MH370自失联以来,中国政府展开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搜救行动,连日来,搜救发现的疑似物体被证明大都是海上垃圾。 B.目前存在的社会抚养费使用不透明等问题,如果得不到长期解决,将严重损害计生国策的声誉,不利于我国人口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申银万国等多家券商纷纷发表报告称,随着人民币阶段性贬值的持续及人民币长期升值的预期显著削弱,短时间内市场流动性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边际收紧。

D.因为公投,克里米亚瞬间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而1981年出生的克里米亚总检察长纳塔莉娅·波克洛恩斯卡娅更是一夜之间爆红全球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红人”。 【答案】 D(A.结构混乱之中途易辙;B.语序不当,应为“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C.缺宾语,在“边际收紧”后加“的现象”或“的状况”。)

4.下列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是(  ) A.马达声音响了,一八八九号汽车开路,已经动了,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太上感应篇》!” 1930年一天,吴荪甫和杜竹斋等人迎接由乡下来的父亲吴老太爷。到了吴公馆后不久,吴老太爷两手紧紧抱着《太上感应篇》,眼前出现了各种幻觉,客厅里各色的灯在旋转,古怪的家具,时髦的女人不停地跳着……最终突发脑溢血气绝身亡。

B.“佩瑶!——你怎么?——哼,要来的事,到底来了!”吴荪甫似乎努力抑制着愤怒的爆发,冷冷地说。 吴荪甫曾经热心于发展故乡双桥镇的实业,但是上海的报纸以很短的篇幅登载了双桥镇失陷的消息。早晨的餐桌旁,他向妻子诉说他的痛心与愤恨。

C.吴荪甫朝外站着,脸上的气色和平时不同;他一眼看见李玉亭,招了招手,就喊道:“玉亭,请你到小客厅里去坐一会儿;对不起。” 端午节过去了,军阀混战一天比一天紧张,上海的公债市场波动不定,谣言四起。吴荪甫和杜竹斋的纠纷依然没有解决。李玉亭总打算做和事老,他认为吴荪甫的刚愎自用是祸根。

D.吴荪甫异样地狂笑着,站起身来就走出了那书房,一直跑上楼去。现在知道什么都完了,他倒又镇静起来了。 吴荪甫彻底破产了,绝望得甚至想自杀。但他告诉丁医生自己没事,随后就叫妻子赶快收拾,晚上就上轮船,他将携着全家人到牯岭避暑。 E.屠维岳手握权柄之后,他对工人软硬结合,欺骗分化,为吴荪甫竭尽忠诚,两次都顺利平息了工人的工潮。 【答案】 CE(C有纠纷的应是吴荪甫和赵伯韬;E屠维岳没能平息第二次工潮。)

5.填空。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人。1927年9月到1928年6月,他完成了处女作《蚀》三部曲,包括三个中篇_________。1932年前后,又相继完成了获得巨大声誉的长篇小说《子夜》和中篇小说代表作_______。1933年又接续《春蚕》的人物和故事创作了《秋收》《残冬》,构成了广有影响的短篇小说系列__________。40年代初,写下了__________、《风景谈》等优秀散文。 【答案】 《幻灭》 《动摇》 《追求》 《林家铺子》 《农村三部曲》 《白杨礼赞》

阅读课文中的文字,完成6~8题。 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吴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近了!近了!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

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混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啵,啵,啵!猛烈嘈杂的声浪会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 ……

像一枝尖针刺入吴老太爷迷惘的神经,他心跳了。他的眼光本能地瞥到二小姐芙芳的身上。他第一次意识地看清楚了二小姐的装束;虽则尚在5月,却因今天骤然闷热,二小姐已经完全是夏装;淡蓝色的薄纱紧裹着她的壮健的身体,一对丰满的乳房很显明地突出来,袖口缩在臂弯以上,露出雪白的半只臂膊。一种说不出的厌恶,突然塞满了吴老太爷的心胸,他赶快转过脸去,不提防扑进他视野的,又是一位半裸体似的只穿着亮纱坎肩,连肌肤都看得分明的时装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只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

“万恶淫为首”!这句话像鼓槌一般打得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然而还不止此。吴老太爷眼珠一转,又瞥见了他的宝贝阿萱却正张大了嘴巴,出神地贪看那位半裸体的妖艳少妇呢!老太爷的心卜地一下狂跳,就像爆裂了似的再也不动,喉间是火辣辣地,好像塞进了一大把的辣椒。

此时指挥交通的灯光换了绿色,吴老太爷的车子便又向前进。冲开了各色各样车辆的海,冲开了红红绿绿的耀着肉光的男人女人的海,向前进!机械的骚音,汽车的臭屁,和女人身上的香气,霓虹电管的赤光,——一切梦魇似的都市的精怪,毫无怜悯地压到吴老太爷朽弱的心灵上,直到他只有目眩,只有耳鸣,只有头晕!直到他的刺激过度的神经像要爆裂似的发痛,直到他的狂跳不歇的心脏不能再跳动!

6.“吴老太爷进城”有什么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表明上海已是现代化都市,是外资侵入、洋化了的商业经济城市。(2)吴老太爷忍受不了五光十色的景象、喧嚣嘈杂的场面的刺激,忍受不了现代都市文明的刺激,患脑溢血猝死,暗示封建阶级的衰朽和溃灭。

7.简要分析吴老太爷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吴老太爷是《子夜》主人公吴荪甫的父亲,他是一个满脑子封建伦理、纲常的地主。他长年生活在“双桥王国”里面,整天捧读着一本《太上感应篇》。他不仅自己顽固不化,还不准他的“金童玉女”沾染半点时代风潮和新的生活时尚。

8.作者是如何表现上海街景与吴老太爷的思想冲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海街头的声、光、色,上海街头青年女性穿着的新潮时髦和大胆袒露,对吴老太爷视觉、听觉和思想神经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