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 社區與藝術結合-神農街 組員 4A0I0039 潘筱琪 4A0I0088 林若汎 4A0I0009 陳貞樺 指導老師:高家斌 組員 4A0I0039 潘筱琪 4A0I0088 林若汎 4A0I0009 陳貞樺 4A9I0057 林正聿
Community:社群或社區 界定「社區」 社區: 居住在同一區的一群人,他們彼此之間,以及他們與其生活所在之間形成社會的和心理的連繫。 生命共同體
社區的屬性與營造課題 鄉村社區:有歷史、有社區感,但在消褪中,有待被振興 都市新興社區:烏合集居,人與人、人 與環境的關係都有待重頭營造 都市中老社區:存在的社區資源(歷史人文)被遮蔽了,有待被發現(dis-cover)
1994 年開始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政府與民間團體也相繼投入,如藝術村、閒置空間的再利用、古蹟活化,社區文藝季、藝術節慶、嘉年華會等活動,都是希望結合地方在地性與資源進行社區的改造,運用社區的認同感與凝聚的力量,經過人群的活動與實踐塑造感以符合其文化,創造出屬於在地人的文化特色。
特色社區 台南市神農社區
前言 文史工作者鄭道聰是最早提出五條港再生計畫的人,帶動後來風起雲湧的社區總體營造,多年前即以街道風貌的改善與單棟建築設計做為再生導向的切入,從2008年由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起始的「老屋欣力」活動,到近年劉國滄的「打開聯合工作室」,都是企圖以神農街區作為主體的再生發想,針對老屋的現況修繕之外,且陸續規劃為文創展演與商業營利等相關機能空間。而在神農街駐點的NGO組織計有「北勢街歷史區域環境再造工作小組」、「臺南市文化協會」以及「神農街57藝術工作室」等社區總體營造團體,
區域內另有「五條港發展促進會籌備會」、「五柳枝生活文化協會」、「臺南基督教青年會」、「看西街教會」、「康樂街商區發展自力更生籌備會」等團體,以及非在地的「成功大學五條港發展工作群」組織神農街是最好的保存示範,也是一個成功的指標區域,1999年國際文化觀光憲章公布後,文化觀光不再侷限於自然人文等有形文化寶藏,五條港既是完整保存的示範地與最具有前衛形式的藝術表現,處處展現出都市新興新風貌。
神農街,有歷史悠久的古蹟,娓娓道來台南的往日繁榮;街巷裡無處不見藝術工作者,為這美麗的神農街注入一股清新的文藝氣息,有創意商品、陶藝、特色酒吧…等。隨著時代變遷,街屋從第一間到第十二間都是在神農街社區規劃時協助修復,保持傳統造型,在整條街修復後,現代與傳統文化百花齊放,走在神農街上可以體驗復古與現代不一樣的風情。
五條港發展協會分三期計畫,一、調查二、修房子三、金華府,最大的助力來自於人,無心插柳柳成蔭,硬體做好了,透過遊客們的口耳相傳,藝術家的進駐,磁性效應,互相吸引,生成群聚,海安路的拓寬,神農街面臨產業外移的危機,後來因為海安路的藝術造街活動,吸引許多店家進駐,增加觀光人潮,社區再造計畫成功,燈會活動成果理想,以致觀光客增加。
神農街特色與崛起 元宵節燈會是神農街過年的重頭戲
神農社區過元宵 神農街社區每一年都會舉辦元宵點燈活動,近年更有結合飯店舉辦觀光旅遊點燈活動。 元宵節前,社區會發送給每一個居民和店家燈籠,讓他們發揮創意佈置自己的家門口!也會有猜燈謎遊戲
相關新聞 台南市神農街五條港發展協會舉辦元宵提燈趣 記者吳淑華/南市報導】保留此手工燈籠傳統手藝,重現百年前台南五條港地區元宵節提燈踩街盛況,由「國家藝術基金會」策劃執行,「可成科技」贊助,「五條港發展協會」承辦「燈燈鄉印‧元宵采風」,二月十四日將舉辦「元宵提花燈踩街」,歡迎民眾踴躍參與。 台南市神農街原稱北勢街,過去每逢元宵節居民都會自行製作花燈在元宵夜提著遊街。近年來各地燈會及小朋友花燈,都被大型電動花燈及塑膠製品取代,傳統手工紮製花燈已逐漸式微,為保留此一傳統手藝,重現百年前台南五條港地區元宵節提燈踩街盛況,由「國家藝術基金會」策劃執行,「可成科技」贊助,「五條港發展協會」承辦「燈燈鄉印‧元宵采風」,內容分為「彩繪燈籠」、「手工燈籠製作」、「元宵提花燈踩街」三項活動。五條港發展協會為讓民眾聚睛,已經辦過四場「手工燈籠製作」,四場「彩繪燈籠」,一場「名家現場揮毫送春聯」,為二月十四日的「元宵提花燈踩街」暖身,每次活動都吸引眾多人潮讓神農街幾乎無法通行。
在過年時也舉辦了送春聯活動,讓老街充滿年味,希望能將社區傳統文化向下扎根向上發展,已重新加以包裝手法,讓年輕人知道先民們的生活方式,並加入社區總體營造的志工行列,希望民眾能夠體會出早期春聯都是用毛筆書寫而非印刷而成。
舊街屋化身為藝文空間 得天獨厚的神農街引起文史人士的關注,凝聚社區居民的認同。 於民國八十八年爭取到城鄉新風貌補助經費,於民國九十一年正式完成整體歷史街道再造工程,以石板鋪面重現清代街道意象,古樸街燈夜間照明讓老街夜晚比白天更美麗。
於九十一年底海安路的通車,與藝術造街活動帶來的影響,讓此條再造的老街產生光與熱,也重現「五條港文化園區」的豐沛人文特色。 文史工作者鄭道聰表示,神農街的再造為城市歷史環境的保存做了很好的示範,影響深遠,它也是保留府城港口街道意象的見證,特別是歷經安平延平街拓寬事件,喚起大家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才促使神農街再造的成功。
老屋欣力 什麼是「老屋欣力」? 「老屋欣力」是由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發起 蒐集私有老房子再利用精彩案例,並推薦給一般民眾的活動。 透過這些案例的介紹與宣傳,除了鼓勵民眾支持老房子的經營,並且讓人重新發現老房子的價值與創意,進而認同生活在歷史環境中的美好願景。
台南舊市區仍保留了為數不少的老房子,正好提供給有心經營老房子的人不錯的機會,新的「老屋欣力」案例也不斷出現,儼然形成一股新的城市運動! 如何讓這些老房子再利用的效益持續擴大,並且提醒民眾更關注當中的文化、歷史、生活、環境、美學與公益的議題,避免「老屋欣力」成為一時的流行,甚或加速老房子的破壞,也是推動「老屋欣力」接下來的目標。
老屋欣力 代表店家 太古百貨是一家很特別的店家, 他位在神農街上,也是「老屋欣力」運動推廣的代表建物之一。
在太古裡, 老闆結合了設計師北歐復古家具+酒館,入夜後的太古則變身為餐酒館,提供酒類飲料與輕食的餐點服務。有機會可以拜訪太古,感受一下在濃厚的老屋氛圍中,喝一杯調酒的滋味。
57藝術工作室 57藝術工作室就在神農街57號,由7位同窗友人共同經營,除了提供空間給展者實現夢想,也藉此凝聚7位好友彼此的情誼。 57藝術工作室為一坎二落傳統街屋建築,第一進兩層樓的空間是展演使用,第二進則為文創產品的展售區,中庭還保有一口古井,為百年老屋增添古樸氛圍。
這裡沒有多餘的裝飾和設計,經營者僅將老屋前後棟各個空間略加整理,簡樸的環境,濃濃的時間感,讓藝術作品有了更真淳的展示背景。 57藝術工作室不以營利為目的,一群有心而不隨社會潮流起舞的年輕人,利用百年以上的古老府城街屋,正努力營造一處可以廣結善緣和實現夢想的基地。
潘筱琪心得 到了台南讀書,不免聽過神農街、海安路等等這地方,讓我最感興趣的是神農街,這是我在家鄉高雄或者其他地方體驗不到的氛圍,從古老的房子建構,能夠保留完整改變外在,卻不失那最古早的味道,現代與傳統的結合是滿分也不為過的,自己也去那裏逛街和進去店家裡面過都可以聞到木頭的香味,雖然改變後人潮變多,讓居民沒辦法安靜睡覺,也希望身為遊客的我們可以更加自律,別讓可以參觀地方變成禁止的,能讓這個與藝術結合社區更加傳承下去。
林若汎心得 其實我與神農街的緣份很深,在神農街認識了很多人,也知道了一些和神農街相關的故事,百年老厝裡曾經怎麼樣的風光,裡頭住了什麼樣神祕卻又值得尊敬的人 在神農街的日子生活了一段時間,喜歡那裡的慢生活,當我知道要做社區活動時,第一個想到的社區就是神農街,很想把神農街的歷史和社區的努力讓大家知道,這是一個充滿人文氣息的地方,樸實的人們,美麗的老房子,社區讓老房子多了新的生命,讓它有了呼吸,也讓在這裡的老人能夠將這裡的歷史告訴下一代的孩子
林正聿心得 第一次聽到神農街覺得很有趣,裡面都是古老的房子,還有一些藝術品,充滿文藝氣息的地方讓人感覺很放鬆,復古的家具與餐廳也讓人感覺很有氣氛。 現在老房子越來越少,幾乎都是高樓大廈,我們要為下一代留下古早的文藝風情,不要隨意的去破壞它。
陳貞樺 心得 台南目前保存最完善的老街,經過日治時期的都市化到現在,而這些街上的老屋是因為年代久遠造成產權複雜,要改建變得很困難,所以才得以保存著當時的古蹟。 經由這次做的報告讓我更加了解到神農街的美,雖然來台南好長一段時間了,但一直沒撥時間親自去看看這個充滿藝術與社區結合的神農街,或許對於觀光客這個地方只是個熱門的拍照景點,但仔細的去觀察這條老街佈滿了老舊的建築物和現代的藝術的組合,也用心去感受當地文化的美,所以我們更要好好保護這條老街讓藝術持續傳承下去,也讓後代子孫有機會能見識到社區與藝術的結合。
參考文獻 1.台南歷年城鄉風貌建設成果-台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http://bud.tncg.gov.tw/bud/doc/ud/Mastplan1/Mastplan12.htm 2.文藝復興神農街 http://prezi.com/5t5t4myhzkb7/presentation/ 3.台南市神農街五條港發展協會舉辦元宵提燈趣 http://news.e2.com.tw/utf-8/2014-2/574359.htm 4.老屋欣力 http://www.oldhous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