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在宋代词坛上,与李清照合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经被金人占领,他从小就立下抗敌救国的雄心壮志。年轻时曾组织过抗金队伍,后 还勇闯敌营,活捉叛徒,率众投归南宋。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安抚使。在任上,实施了一些利国利民的措施,但屡遭当权者的疑忌打击,落职闲居江西上饶一带近二十年。晚年曾任镇江知府,在此期间,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反对轻举冒进,因与当权者不合而落职,1207年病逝,终年六十七岁。
辛弃疾的词作数量居两宋词人之冠,留存至今仍有六百首余首。他的词风以豪放见长,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是宋代词人、特别是豪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题材广泛,其中抒写抗金复土、倾诉壮志未酬的愤慨的作品,是其精华部分。 本词作于1205年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此前,他已被闲置了近二十年,本以为终于有机会一展抱负,实现雪耻复国的愿望,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各人心怀鬼胎,对辛弃疾的正确主张不予采纳。作者对此看在眼里,忧在心里。故本词字里行间充满着苦闷与愤慨。
上阕鉴赏 用孙权典,讽刺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首句从时间着笔,纵观千古,把读者带进悠长的历史意境之中。词人面对腐败无能的南宋朝廷,发出了“英雄无觅孙仲谋”的沉痛感叹。次句说英雄业绩及其流风余韵也都随着自然和人世的风风雨雨而消失,更添词人之感慨!
用刘裕典,向往英雄业绩,表达抗金决心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用刘裕典,向往英雄业绩,表达抗金决心 此六句回顾南朝刘裕。赞扬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北伐成就和横扫千军的英雄气概。抒发了词人对抗金北伐、统一祖国大业的向往,以及对英雄事业后继无人,英雄人物身后萧条的深深叹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怀念孙权刘裕 深叹英雄无觅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下阕鉴赏 用刘义隆典,以史为鉴,告诫南宋统治者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此三句词人总结了历史上轻敌误国的教训,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仓促北伐、一败涂地的史实,告诫南宋不可草率用兵,反映了词人正确的战略思想。(后果兵败,将领被诛)
忆烽火岁月,用佛狸祠典。 抒身世之慨,叹朝廷无能,悲百姓松懈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词作由前面的怀古转而伤今。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回忆起43年前出生入死,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不胜身世之慨!而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热闹非凡,一片平和景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模糊,更添词人之悲叹。
用廉颇典,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用廉颇典,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言表!
词作特色 手法:1、大量用典,借古讽今 2、对比手法 3、咏史、抒情、写景融为一体 风格:豪放悲壮
典故: 作用: 孙权、刘裕 雄图大略 刘义隆北伐 史诗警告 (元嘉草草) 拓拔焘建行宫 寄寓讽谏 (佛狸祠下) 壮志难酬 廉颇善饭
对 比 烽火扬州路 一片神鸦社鼓 气吞万里如虎 赢得仓皇北顾 (英主与庸才之比) 廉 颇 自 己 (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 (冷落处境) (以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 对 比 气吞万里如虎 赢得仓皇北顾 (英主与庸才之比) 廉 颇 自 己 (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 (冷落处境)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阕写元宵节灯火辉煌的热闹景象;下阕写经过反复寻找,终于在“灯火阑珊处”发现了意中人的惊喜感情。而这位意中人是厌恶繁华、自甘寂寞的美人。这正是词人虽政治失意,却不与那些庸人同流合污的品格的反映。故梁启超评之为“别有怀抱”。此词乃辛弃疾婉约词之代表作。
作业布置 通过《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
作业讲解 相同点: 结构:“地点+怀古” 意境:雄浑壮阔 主旨:托古喻今,追慕古代英雄,抒发内心忧愤之情。 不同点: 苏词:多直抒胸臆 辛词:多典故结合,蕴藏在其中 抒情 苏词:开阔明朗 辛词:激情愤世 风格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