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汇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张春玉.  糖尿病  冠心病  高血压  痛风  甲状腺结节  心理健康.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围手术期 的处理. 一、概述 二、手术对糖尿病的影响 三、糖尿病对手术的影响 四、术前处理 五、术中处理 六、术后处理.
病例标题:糖尿病病例讨论 2 关键词: 提供人:王春喜医生 | 来源:华容里社区卫生院 | 时间: T1DM 酮症酸中毒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生活常识. 本次课程可以学到哪些知识? 糖尿病患者旅行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驾驶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酬 糖尿病患者生病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常见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患者的其它生活小常识 22.
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 病围手术期管理 妇科 郑玲菲 学习目标  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病 理类型、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病 理类型、诊断及治疗原则  掌握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管理 掌握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管理  掌握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及低血糖反应表现、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病患,男, 55 岁。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多年。一周前 左手发麻、无力发作两次,自愈。 3 小时前左下肢突感 乏力,继之逐渐出现左侧上下肢偏瘫,说话不清,并逐 渐加重,但神志尚清,送急诊。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神清,说话不清,颈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 -) , 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血压 165/100.
劉雪婷醫生 ( 瑪嘉烈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 ) 愛心護心齊關心 護心之道, 在乎了解 …. 心臟血管疾病 危險因素 預防方法.
代谢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 华西医院内分泌科 黄慧. 简史 1988 年 Reaven 将肥胖症、 2 型糖尿病 (或 IGT )、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高胰 岛素血症发生在同一病人身上的现象 , 称为 “ X 综合症 ” 。
PS: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 MALT )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蒲 琳. 历史 如 果时光将你载回到 1920 年。你可能会对当时的科技留 下深刻的印象 —— 科技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早期模式 的汽车、无线电、电影、电话、直升飞机、空调、医学 科学,甚至识别鉴定系统和标识同位素。 可 是,你如果患了糖尿病怎么办?尽管世界已经开始了.
对糖尿病人的心血管疾病的 早期预防: 通过晚期预防来治疗还是评 估个人的风险? 第一部分 Professor John S Yudkin Professor of Medicin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Norwegian Postgraduate Course in.
围手术期处理 一附院 李章红.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
肠 梗 阻. 定 义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 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 通过肠道,称肠梗阻 病因和分类 按基本病因分为三类 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最常见 常有下列三种原因.
病例标题:糖尿病病例讨论 关键词: 关键词1 关键词2 关键词3 来源: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一分院| 时间:
第七节 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应用 马建华 吴锦丹.
糖尿病 药物治疗.
第二十三章 若干疾病的体育锻炼 第一节 运动与高血脂症 第二节 运动与高血压 第三节 运动与糖尿病
血糖的平衡及意义 血糖平衡的调节 糖尿病及其防治
告诉病人: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贾克宝.
妊娠期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 的血糖管理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内科 田利平.
僵、麻、晕、瘫、流口水,首先脑塞通丸 脑血管疾病典型病例介绍及常见问题解答 编写:李旭勇等 编审:韩勤学.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 第三节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高血压病病例讨论 西峡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程永跃.
防治高血压 护理新举措.
肺 痨.
肺结核.
案例: 今年7月下旬在松江中心医院住院的刘某病情危重,血小板下降到正常人的10%左右,如不立即输血小板,极可能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任何止血药都止不住,可血库紧缺血小板。 松江区血站第一时间向成分献血志愿者发出了短信,立刻得到很多志愿者的响应,成分献血志愿者的接力捐献挽救了病患生命 。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田 丰.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Welcome.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肝硬化 一、定义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造成的肝脏弥漫性损害。其病理特点是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
内分泌临床疑难病例(胰岛素抵抗) 绍兴县中心医院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呕 血 与 便 血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 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 许樟荣
肝源性糖尿病.
第九章 体液葡萄糖检验.
肝源性糖尿病.
病例分析 镇平县人民医院.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甲状腺激素.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s of Metabolism.
第五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
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 南山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聂 雷.
药师深入临床 指导糖尿病人个体化给药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朱剑波.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围手术期胆囊切除的护理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二组.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浙江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胰岛素测定试剂盒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Diabete.
糖尿病与糖代谢紊乱的实验诊断 邵逸夫医院内分泌科 周嘉强.
Craig.Hanis,Ph.D. 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Hoaston 人类遗传学中心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40天(15—150) HE 40天(10—70)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病例汇报

患者秦xx,男性,40岁,工人 主因上腹痛5小时于2013年04月07日16时12分入院

病例特点 1、中年男性 2、主要临床特点为:上腹痛,呈持续钝痛,腹痛进行性加重 3、查体:急性病容,上腹明显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Murphy征(-)

辅助检查 血常规(我院急诊 2013-4-7):红细胞:5.49×10^12/L ,血红蛋白:204g/L,白细胞:17.08×10^9/L,中性:83.44%, 中性粒细胞计数:14.25×109/L ,血小板计数:246×109/L; 余抽血结果因乳糜血而测不出。

上腹CT(我院急诊 2013-4-7):胰头渗出影,考虑急性胰腺炎。 Tupian

既往病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血压最高160/100mmHg,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可;无“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初步诊断 1、急性胰腺炎 2、高血压病2级 高危

治疗 1、禁食水、一级护理,心电综合监测, 2、给予生长抑素以250ug/h维持泵点抑制胰液分泌,埃索美拉唑钠以8mg/h维持泵点抑酸,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25g 2次/日,替硝唑抗感染,余给予营养支持及补液治疗。

3、查血尿淀粉酶、电解质、肝肾功能 血淀粉酶478U/L,甘油三脂10.26mmol/L,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明显升高

于2013-4-7 22:00患者腹痛进行性加重,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给予止痛对症处理效果欠佳,心率由110次/分左右上升至120次/分左右。查体:中上腹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腹部叩鼓音,肠鸣音弱,考虑患者胰腺炎进展,遂请ICU会诊。

会诊意见: 1、查血淀粉酶、电解质、肾功能、血气分析; 2、补液、抑制胰液分泌、持续胃肠减压、禁食水、注意尿量变化; 3、复查全腹CT; 4、如家属同意,可转ICU。

复查CT提示胰腺渗出较前加重,向家属交待病情,患者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较前进展,建议患者ICU进一步治疗,家属同意转科,于2013-4-8 00:32转ICU治疗。

图片

诊断 1、重症急性胰腺炎; 2、高脂血症; 3、高血压病2级(高危)

治疗 1、ICU重症监护,综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2、建立中心静脉液路,监测CVP,给予补液及静脉营养支持。 3、血液净化,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抑酸,抑制胰液分泌等综合治疗。

患者于2013-4-9经腹腔床旁B超示腹水并定位,经患者家属同意,给予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出黄色略浑浊腹水约1450ml,送检腹水常规及腹水淀粉酶

腹水淀粉酶545.0U/L

胸及全腹CT(2013-4-10)提示:重症胰腺炎,胰腺密度不均,周围大量渗出;腹盆腔积液;脂肪肝;两侧胸腔积液;两肺下叶部分实变

图片

经积极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于2013-4-12转我科继续治疗。 转我科后继续给予患者一级护理,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并给予抑酸、抗感染、化痰、抑制胰液分泌及营养支持治疗。

上腹增强MRI+MRCP(2013-4-17):胰腺稍粗伴周围大量渗出影,符合胰腺炎表现;胰腺信号不均,胰体部及胰颈部小片异常信号影,不除外胰腺出血、坏死;小网膜囊区、胰头后方T1高信号影,不除外少量积血;胆囊稍大;两侧胸膜稍厚,两下肺条索影。胃镜(2013-4-17):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镜(2013-4-17):慢性浅表性胃炎

于2013-4-20在内径引导下行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

病情程度方面,轻、中、重度糖尿病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重症肝炎发生率显著增高。中老年患者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青年组,糖尿病的发生与肝炎病程无显著相关性。

相互影响 肝病与糖尿病均为全身性疾病, 两病并存相互影响, 使病情更加复杂化。肝病易导致糖代谢紊乱,使糖尿病加重。肝病本身也可引起肝源性糖尿病。而糖尿病因使肝糖原减少, 糖异生加强, 蛋白质消耗加速, 使肝细胞的修复受到影响。

并发症 由于糖代谢供能不足, 使脂肪分解代谢增加, 而造成体内酮体产生过多, 甚至发生酮血症。继而造成细胞功能障碍及水电解质紊乱, 而加重病情。

治疗 ⑴生活方式的改善 参加合适的运动 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体重每周下降1-2kg ⑵药物治疗

肝脏疾病的存在(失代偿性除外)对糖尿病的治疗无特别之处,糖尿病的存在也不影响对肝脏疾病的的特殊治疗。处于失代偿期的肝病患者由于容易发生低血糖,需仔细监测血糖变化。但需注意:基础的肝脏疾病会影响药物所致肝脏疾病的诊断和增加其严重程度。

对胰岛素剂量的需求变化很大。在失代偿的肝脏疾病患者中,由于肝糖异生和对胰岛素分解能力的降低,需要的胰岛素剂量减少。但对于肝功能受 ⑶胰岛素 对胰岛素剂量的需求变化很大。在失代偿的肝脏疾病患者中,由于肝糖异生和对胰岛素分解能力的降低,需要的胰岛素剂量减少。但对于肝功能受

损的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需要的胰岛素剂量有可能需要增加。因此,需要严格检测血糖和频繁调整胰岛素剂量。

血糖的控制 对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血糖不宜降得太低,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 L为宜。 注射胰岛素时间应根据患者进餐时间灵活掌握。静滴胰岛素时注意匀速输入,防止因输液速度影响血糖水平。 此外,注意区分肝病本身的乏力、恶心等与低血糖反应的症状。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往往是突然出现,多发生在空腹。

病例 1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因消化道出血入院,出血总量约为 4000ml。出血停止后,患者呈低蛋白血症(Alb 21g/L),出现大量腹水,双下肢浮肿。治疗上给予补充人血白蛋白, 每日静滴 10g,隔日静滴血浆 200ml。经过 1 个月的治疗效果不佳,患者Alb 仍在 30g/ L 以下。

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血糖高,空腹血糖 13. 2~ 18. 2mmol/ L,餐后 2h 血糖20 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血糖高,空腹血糖 13. 2~ 18. 2mmol/ L,餐后 2h 血糖20. 4mmol/ L。确诊糖尿病后,应用胰岛素治疗,每日用量 46U, 2d 后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 7~ 8mmol/L。经过 6 天同前的治疗,患者 Alb 升至 35g/ L,腹水明显减少; 继续治疗 1 周后肝功正常,腹水消失,双下肢无浮肿,血糖稳定而出院。

肝源性糖尿病 肝脏具有糖原合成、分解、异生作用, 它参与调节机体糖的储存和分布, 维持血糖相对稳定。肝功能损害可致糖代谢紊乱,使部分患者发生糖尿病, 称为肝源性糖尿病。 此类糖尿病临床表现以肝病症状为主,缺乏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并随肝病的好转而好转乃至痊愈。

诊断依据 (1)肝脏疾病发生在糖尿病之前或同时发生。 (2)无糖尿病家族史,排除血色病及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等疾病所继发的糖尿病。 (3)排除利尿剂、 糖皮质激素、 避孕药等所引起的糖代谢紊乱。 (4) 空腹血糖≥7. 0 mmol/ L和(或)餐后2 h 血糖≥11. 1 mmol/L。 (5)糖尿病随肝病的好转而改善。

特点 肝源性糖尿病相对于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以下特点: ①多无糖尿病家族史 ②临床表现多较隐匿,较少出现典型糖尿病的多饮、 多食、 多尿症状,即使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多无糖尿病神经及血管肾脏并发症,极少发生酮症酸中毒 ③肝硬化多见

④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肝病合并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可以轻度升高或正常 ⑤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肝病合并原发性糖尿病患者 ⑥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显示肝源性糖尿病较原发性糖尿病具有较高的血胰岛素水平 ⑦部分患者血糖水平紊乱,有高、低血糖交替

治疗 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应及早使用胰岛素,仅部分较轻的肝源性糖尿病可经饮食治疗和口服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使血糖控制满意。

胰岛素的使用 首先,因胰岛素降解的速度慢,为避免低血糖,胰岛素的用量应少于原发性糖尿病患者。 其次,以短效胰岛素为主,慎用中效胰岛素,根据少吃多餐的饮食原则,按主餐的时间注射胰岛素。白天中效胰岛素用量要少,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的量要慎重,不要过大,避免夜间低血糖。

控制标准 肝源性糖尿病降糖治疗的达标标准:餐前血糖 6.7~ 9.0mmol/L,餐后2h血糖 6.7~1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 % ~ 9.0%,比原发性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