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選讀與報告 書報討論的準備 I 黃顯宗 東吳大學 微生物學系
教學目標 介紹如何準備書報討論
書報討論 在大學中我們在上課時學到別人的學術成果,而且編輯成教科書或者講義,我們除了上課學到這些必要的知識外,我們應該注意到如 何建立自己的探索能力,這樣方能自動地進行自我學習,將自己的知識與能力擴大而超過教科書所設定者。 書報討論(seminar)在本系是很受到師生重視的功課,教師花了許多時間陪同學生們整理、預講和正式進行報告,學生們也很緊張,這門課也成為本系的特色。
書報討論的目的 訓練同學蒐集資料,培養閱讀科學報告的能力: 因為為了報告一篇文章,同學們非得從背景、方法等都要詳細瞭解,閱讀的資料不僅是要報告的一篇,透過這些文章的閱讀,可以更深入瞭解所學過的科目。 訓練整理和表達的能力: 所要報告的都是最新的研究論文,但是同學們對於特定主題都是門外漢,可能所知不多,所以特別要講究報告的方法,這樣才可以讓同學們都能瞭解。 學習研究如何著手和執行: 從報告論文的分析,可以知道一個研究計畫是怎樣產生意念、怎樣執行,對於同學從事研究時都可以參考。
克服緊張 The human brain is a wonderful thing. It begins working the moment you are born and never stops until you stand up in public. 人的腦袋是很奇妙的東西,人出生起就會運作,永不停歇,直到你站在人前。
克服緊張 不要怕,你是唯一對該論文有仔細閱讀的人。雖然老師有指導,但是老師可能不像你一樣每行每字都看過該篇文章。同組的 其他老師可能更沒有時間在上課前讀那篇文章,所以報告者可能就是全部上課的師生中最有準備的人。 不要怕,因為 別的同學和老師講的不見得能比你好!熟能生巧,因為你有準備,有預講,事前有規劃,縱然最不會說話的同學,也應該有自信做的好。
克服緊張 不要怕,誰都有第一次,沒有人第一次口頭報告時不緊張的,所以緊張不是只有你才會,所以不必要太擔心,就把第一次報告時當作是預講就好。 不要怕,這門課不及格的比例不高,每年只有少數不及格,而且第一次講的不好時,老師通常會通融重講一次。 不過近年方法改了,不允許重講,補充回答也以一次為限。 不要怕,有誰不緊張呢!
會議發表的準備 千萬不要緊張: 對自己有信心,不要一直擔心別人會問到一些疑難雜症的問題。 先前要熟悉場地,以免對陌生環境產生不適應。 專注於和觀眾溝通,忘卻自我。 試圖識別一些認識的觀眾,以為奧援。 開始時,先把所準備的材料(如卡片)等放好,深呼吸幾下。 緩步走向台上(podium),到達講壇(rostrum)時,可以輕輕地把雙手放在講壇的兩側,不要用力緊抓著講壇。 先感謝主持人,看看觀眾後再開始發言。
準備程序 選定題目 接洽指導教師,登記題目、分組和排序。 詳細瞭解內容,參考其他資料 將文章分門別類地整理,構思報告時的內容先後。 書寫摘要,一星期前印發。 準備投影片 、幻燈片、電腦簡報檔。 練習、預講和修正。 正式登台。
改變 沒有重講 補充只限一次 不再嚴格執行時間限制 點名,含全系演講 決定指導老師的方式 微生物學論文
選擇題目的原則 在本系書報討論中,規定只能選擇 full paper(完整的研究論文),不能挑選 research note(研究短論)。 這些都是研究的原始報告,同學們可以瞭解研究的緣起、問題與執行。 短論通常都短小,數據只有三四個圖表,不夠完整,而且在時間上也不合適。 不用 回顧的綜論文章(review),因為那不是原始的報告,對於材料和方法等資料比較缺乏,那可以補充背景資料,但不符合本科目的原始目的。 此外,也不建議選取 Science 或 Nature 等雜誌的文章,因為這些文章為了配合週刊的形式,對於材料方法等都是比較省略的,文章雖然好,但是不適合初次閱讀研究論文的同學。
選擇題目的原則 配合上下學期選擇不同的指導教授,建議選擇不同領域的研究論文。 選擇深淺合宜的題目,這要考量同學個別的興趣和能力,選擇對自己太淺的題目,無法發揮個人的實力,選擇太難的題目就是自己找麻煩。對於班上同學而言,太難的題目在報告時,同學不容易很快進入狀況,容易沒有趣味,得不到熱烈的迴響。 不要太舊
選擇題目的原則 不要選擇太長的論文,因為每位同學的時間都是固定的,太長就很難全部講完, 如果要節省內容,那麼會會影響報告的完整性,所以論文長短也要合宜。 選擇論文中應是有圖有表,而且圖表的外觀都不 要太相同,這樣可以避免在報告時觀眾的混淆。 有些同學登記後才發現原來選擇的題目太難了, 或者有些地方搞不清楚,瞭解後,才發現不能很完善地報告,因此會有些同學中途改變題目的。需要另外再選擇題目的同學,請和該組所負責老師(主持人)商量, 同時尚需要得到同組其他教師的同意。
論文取得 利用資料庫搜尋的方式,選擇鍵入你興趣的關鍵字,找尋最新有關你興趣的題目。 最好選出幾篇,請老師過目。 因為本系每位老師都有固定建議的期刊名單,或者是固定的研究方向,請注意找文章時要想好是哪個方向,或者是哪為老師的專長。避免請老師指導他不合適的題目。 可以直接和指導教師商量,或者教師會直接交付一篇或數篇的題目。
論文取得 當取得題目後,可以從本校或者他校圖書館,把這些論文印出。 因為現在電子期刊很發達, 可從本校圖書館的電子期刊中搜尋,或者使用免費的資源,例如美國微生物學會的期刊在出刊半年後便可以上網免費全文瀏覽和下載(pdf檔案)。 從電子期刊下載全文檔案,好處是避免在影印時失真,特別是圖形的列印時,影印機都會特別提高對比,損害圖形的細節。對於製作投影片或者簡報檔案,電子全文檔案都很便利。
論文取得 除了可以下載 論文的 pdf 檔案外,可以下載 全文的 html檔案,和各數據圖表的個別檔案,對於整理電腦的 ppt 檔案比較方便。 取得目標論文的全文後,印出來,請指導老師核准,並在上面簽名證明。 記得要把全文和摘要在口頭報告一個星期前交到同組所有老師手上。
登記、排序和分組 本系規定每位教師都參與書報討論,分組,每組書報討論都會有三四位教師在場,每位教師平均指導若干位同學,因為每位教師的專長都不一樣,因此所指導的題目都是老師有興趣的範圍內,因此在同一組內,師生都有機會接觸不同領域的最新文章。 本系規定兩個學期的書報討論,同學不能接受相同的教師指導,這樣同學就有機會和兩位教師接觸,有機會讀到起碼兩個領域的最新論文。不過同學應該主動規劃,不要取巧地上下學期選擇類似的論文。
登記、排序和分組 因為每位教師都有名額的限制,同學們應該盡可能提早確認指導老師和題目。有些老師可以預先登記再來選題目。 新的辦法是在固定的時間向老師登記,不預約。依照最新的規定。 確定好題目後,到系辦公室登記題目和指導教師姓名,千萬不要登記錯誤。(過去曾經有過 選好老師後,居然在登記時搞錯,分在錯誤的組別,造成困擾) 系辦公室會依照老師的範圍和指導數目等資料,由系辦自行安排分組。
登記、排序和分組 自願在第一週或者在第一次上課時報告者,請到系辦登記。因為那要提早在寒暑假期間準備,不過報告通過後,可以抒解整個學期的壓力,或者在學期中有另外的規劃。近年選擇第一個報告的同學增多,反而需要抽籤決定。 全系老師分組,每組書報討論約有三四位教師在場,會推選其中一位擔任主持人,負責進行秩序和登記出席與發問次數等。 請參考當學期的規定,和老師在上課時的宣布。
資料蒐集 先要閱讀所要報告的論文,瞭解其背景的資料、各項材料和方法、討論的內容。將不瞭解的或者有附參考文獻的,盡量去蒐集、影印出來閱讀。 如果有些文獻本校沒有的,可以利用館際合作的方式影印回來。現在館際合作影印可以上網進行。
資料蒐集 有些文獻可能很古老,未能取得,特別是早期所應用的方法,可以考量在近年的期刊文章中找尋相似的,從這些類似的文章(方法)中瞭解之。此外,因為每篇文章都有聯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的 E-mail,同學可以直接寫信詢問。 一些問題指導教師未能滿意回應時,也可以找尋其他教師協助,例如有關化學分析方法,請教友系教授也很合適。
資料的整理 針對所要解答、觀眾所想知道的或者講完後會被問到的問題。從所要報告的論文和其他蒐集的文獻中瞭解、逐一整理。 背景資料:例如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是什麼菌?在哪裡發現,有何研究....什麼是食品中毒?腸炎?腸炎的發病機制等。 與題目接近的程度可以分成不同等級,愈近的愈先整理。
資料的整理 研究問題(problem)?為何要做這個研究? 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所採用的方法和過程等。 材料與方法,瞭解每個方法為何要用?其優缺點?方法的原理?過程? 結果,每個圖表數據是怎樣獲得的?怎樣統計的?圖表上的標題、附註、符號、座標標題、數字等都應該瞭解意義和來源。
資料的整理 討論中 結果能否達到先前的預期? 有否解決所要解決的問題? 有無缺失? 與相關文獻比較如何? 往後的發展? 自己的看法,對文章的評價?
資料的整理 結論 ,一定要有結論,這時候僅需要把本論文最重要的實驗結果和意義整理,以一點一點列述的方式呈現。千萬不要用結論中用具有揣測性的文字。
詳細參考 http://microbiology.scu.edu.tw/wong/courses/writing/sem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