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晚清台灣(下)
第二節滿清治台政策的變革 清同治13年(1874),因牡丹社事件日軍出兵台灣,使清政府警覺到台灣對帝國海疆的重要性,因此在清治的最後20年有較大的施政改革 其間1884-1885年間,中國與法國之間因越南問題而引發戰火,即清法戰爭,法軍曾攻打澎湖及台灣本島北部基隆等地 此兩事使清加速對台灣設省改治
牡丹社事件 由於日本明治維新後,實行「廢藩置縣」,日本即今進行「琉球處分」,斷絕清琉之間的宗藩關係,使其完全接受日本的統治 時值清同治10年(1871),台灣發生牡丹社事件,次年日本內部即出現征台之說,加以日本聘任美國駐中國廈門領事李仙得(C.W.Le Gendre,1829-1899 )表示:清政府政教不及「番地」,可採外交為主、軍事為輔,攻佔台灣南部「番地」,實施武裝殖民等
1874年牡丹社事件 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2000,珍藏20世紀台灣,頁14, 台北時報
1874年日本出兵台灣的近因 清同治12年(1873.3),日本與清朝互換修好條約,清總理大臣毛昶熙在與日本討論台灣「生番」殺人及賠償撫卹等問題時,毛氏答以「生番」是化外之地、政教不及,此語予日本興師問罪的合法性 同年3月又有日本船隻漂流至台灣東海岸,遭原住民掠奪,此亦為日本出兵台灣的近因
日本政府由「內治」轉而「主戰」 明治維新以來,明治政府存在兩派勢力 「主戰派」以西鄉隆盛為首,主張向外征伐擴張國權 「內治派」以大久保利通為首,主張專意內政鞏固國勢 1871年台灣牡丹社事件後,日本武力擴張野心展露無遺。此後,日本國策漸由「內治」轉而「主戰」
主戰派日軍將領西鄉隆盛 資料來源:發現台灣,天下雜誌特刊6,頁139,1991.11
1874年日本南進攻台 1874年5月8日,日軍由陸軍中將兼台灣「番」地事務都督西鄉從道率兵登陸社寮(今屏東車城四重溪口),與牡丹社人於石門爆發戰役,日軍獲勝 清派李鴻章與日本大久保利通進行外交談判,簽訂條約,承認日本出兵「討伐番地」的正當性,賠償軍費,日軍於12月20日全數撤兵。 此事件引起清廷對台灣的重視,對台灣的歷史影響深遠
左上圖:石門古戰場,位屏東縣車城鄉 右上圖:台灣在光復後於石門古戰場所立之「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碑 下圖:位車城鄉之「琉球藩民墓」
西鄉從道發佈的文告 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2000, 珍藏20世紀台灣,頁17,台北時報
1874年日軍因牡丹社事件出兵攻打南台灣一圖 資料來源:台灣博物館2005/05/18~09/18「地圖台灣展覽」中圖像
清朝治台施政的改革 日軍攻台後。清派沈葆楨(1820-1879)以「欽差辦理台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身份來台,進行軍事部署與防禦準備 沈葆楨在台治績: 開山撫番、解除海禁、移駐巡撫、整頓軍 政、採掘煤礦等
沈葆楨在台灣的重要治績 沈葆楨為清帝國治台最後20年中,首先調整治孻政策的關鍵性人物 建二鲲鯓砲台:為防衛府城所建台灣最早一座西式砲台 開發後山:建蘇澳到花蓮、竹山到花蓮玉里、萬巒到卑南的道路 調整台灣行政區劃:設台北府 開放移民自由來台墾殖
中法越南戰爭 清光緒9年(1884),清廷與法國因為越南問題,發生戰爭,當時便傳聞法國可能出兵佔領舟山群島、海南島或台灣,使清益發警覺台灣海防地位的重要 次年4月,法軍艦以購煤為藉口進入基隆港,與清出現緊張狀態 清派淮軍名將劉銘傳以巡撫名銜赴台督辦軍務
「清法一役」使清益發重視台灣 中法戰爭時,法國持續攻擊基隆據點 戰後中法簽訂和約,台灣的封鎖方告解除 此役使得清朝益發重視台灣,隨後清宣佈台灣建省,距清康熙23年(1684)清領台灣已逾兩百年,此兩百年間,台灣均隸屬福建省管轄
參考、延伸閱讀資料 張勝彥等,1997,台灣開發史,台北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