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内容说明:  本培训内容根据 2001 年注册会计师考 试辅导教材《会计》一书和《企业会 计制度》(财会[ 2000 ] 25 号)相关 内容编写.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Lou,Fang. School of Economics,SHUFE 第 23 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  微观与宏观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 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目 标是解释同时影响许多家庭、企业和市场的 经济变化。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第三节 现行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及纠正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2012 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 份(集团)有限公司 小组成员:胡佳英 杨玲 陈依云 骆朱岚.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概况 : 年末流动资产合计( ) 年末流动负债合计( ) 存货( 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资产总额(
经济学概论 第八讲 国民收入决定 开始.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Teacher:张家茂 Department:商学院 Tel:
总量核算:围绕GDP的是是非非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石良平教授 2015年9月5日 1.
国民收入核算中 几个主要指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国民经济指标 ..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关于汇率计算.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第八章 總體經濟的衡量-總產出.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 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几个概念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名义GDP和实际GDP.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 指标及其衡量.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解读 一、国民经济核算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两大体系 三、主要经济指标.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走势分析.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二章 宏观经济总量及其测度.
第 11 章 總體經濟的度量 本章內容要點 利用循環流程圖來瞭解總體經濟 衡量總產出的指標 國內生產毛額的意義與計算方法 衡量物價水準的指標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主要衡量指标 第一节 GDP和GNP.
單元 5 中國的產業.
第10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主要产出指标 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 国民帐户体系 核算范围、内容、方法、指标不同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 2 章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I): 国民收入核算
Chapter 2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2.1 何谓世界经济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的定义 具体界定: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国民经济核算》 作者:张裕民.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授课对象:经贸英语系2002级 任课教师: 齐俊妍 天津财经学院国际贸易系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经济学电子教案 经济学基础电子教案 下篇 宏观经济学 编辑:石福刚 甘肃联合大学经管学院.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17 國民所得的意義與衡量 討論總體經濟問題與對策, 要有衡量指標。 國民所得是用來測度總體經濟活動的量標。
宏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國民所得衡量 與綠色國民所得.
9 總體經濟與總體指標.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主讲:吴勇民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國民所得與 經濟福利 11. 國民所得與 經濟福利 11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國內生產毛額GDP與國民生產毛額GNP的 涵義。 區分名目GDP與實質GDP的差異。 指出以GDP衡量經濟福利的缺失。 探討測度家戶所得分配不均的指標。 解析經濟福利淨額與綠色國民所得的觀念。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决定.
12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總體經濟學導論 總體經濟學所要討論的是諸如一個國家商品的總需求量、總供給量、商品的進出口量等總量 (aggregates) 的觀念,以及一個國家商品的平均價格水準、勞工平均的薪資水準等平均 (averages) 的觀念。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與總體指標.
扬智科技 (股票代号: 3041) 2016年第4季法人说明会 2017年03月17日
第二章 投资学宏观领域问题研究 第一节 资本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 1、资本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本投资的决定作用。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还是对债务人有利?
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和基本原理;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Chapter 13 總體經濟的衡量. Chapter 13 總體經濟的衡量 本章內容 國民所得與循環流程圖 衡量總產出的指標 國內生產毛額的三種計算方法 台灣的國民所得 福利與綠色國民所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民收入的历史 二、国民收入的指标体系 三、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 四、核算国民收入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民收入的历史 二、国民收入的指标体系 三、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 四、核算国民收入的基本方法 五、国民收入核算存在的问题 六、GDP专题 七、本章回顾

一、国民收入的历史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是由国民收入统计发展起来的。 在西方,国民收入的统计历史悠久,最早的资料是1665年配第编制的英国国民收入。 二战后,国民收入统计有重大发展,逐步形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国民收入的历史 1950年联合国成立了由斯通任主席的工作组专门研究“国民收入”会计问题。报告于1953年正式发表,此后,经过1960年、1962年、1964年、1966年,以及1967年的反复修订,终于在1968年,在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15次会议上通过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 ,简称 SNA)。 199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27届会议决定废除计划经济国家使用的MPS。

二、国民收入的指标体系 1、国内生产总值 2、国民生产总值 3、国内生产净值 4、国民收入 5、个人收入 6、个人可支配收入 7、名义/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8、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1、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额。 理解GDP关键在于: (1)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1、国内生产总值 在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或在比较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时,用人均GDP更加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

2、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即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投入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总值。 GNP是一国居民所拥有的劳动和资本所生产的总产出量,依据的是国民原则; GDP是一国国境内的劳动和资本所生产的总产出量,依据的是国土原则。

2、国民生产总值 例如:中信公司在美国境内投资建厂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计入美国的GDP和中国的GNP,但不计入美国的GNP和中国的GDP;

2、国民生产总值 在计算GNP时,就应该将外国居民拥有的本国产出从GDP中扣除;相反,本国居民通过各种方式从国外获取的收入应叠加进来,以得出完整的GNP数值。 净要素支付(NFP)等于本国公民的国外收入减去外国公民在本国的收入。 因此,GNP-GDP=NFP → GNP=GDP+NFP

2、国民生产总值 1998 年一些国家的GDP与GNP的比较(10亿) 排名 国家 GNP GDP 1 美国 7921 8216 1 美国 7921 8216 2 日本 4089 3785 3 德国 2122 2142 4 中国 929 961 5 韩国 370 298 6 俄罗斯 338 447 7 香港 158 166

3、国内生产净值 产品价值中包括消耗的资本设备即折旧,故最终产品价值并未扣去资本设备消耗的价值,而资本设备是上期生产的并不是本期生产的,因此,国内生产总值是增加值但并不是净增加值。 国内生产净值(NDP,即Net Domestic Product)表示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新创造的产品价值,即从GDP中减去折旧。

4、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NI,即National Income)也是一个衡量产出的概念,是指生产要素即国民提供生产性服务而取得的报酬,也就是劳动、资本、土地、管理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 国民收入=NDP-企业转移支付-企业间接税

5、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PI,即Personal Income)指的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在国民收入核算期间实际拿到手的收入,是个人从各种不同来源取得的实际收入的总和。 根据国民收入计算个人收入的基本原则是从国民收入中减去人们在现期生产中创造的,但是又没有被人们得到的收入,再加上人们得到的那些不是在现期生产中创造出来的收入。

5、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 =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 -公司利润税 -公司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政府对个人支付的利息 +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国民收入-公司利润 +个人股利收入 -社会保障支出 +利息调整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6、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也叫做税后收入。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税收和非税支付,就可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税收包括个人收入税、个人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非税支付包括罚金和馈赠等。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个人税+非税支付) =个人支出+个人储蓄

7、名义/实际GDP GDP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因此,不同时期的GDP的差异既可能是由于商品和劳务的实物数量的变化,也可能是由于价格水平的变化。

7、名义/实际GDP 为了能够对不同时期的GDP进行有效的实物比较,我们选择某一年的价格水平作为标准,各年的GDP都按照这一价格水平来计算。 这个特定的年份就是所谓的基年(base year),这一年的价格水平就是所谓的不变价格(constant price)。 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叫做实际GDP(real GDP),而用当年价格(current price)计算的GDP叫做名义GDP(nominal GDP)。

7、名义/实际GDP t t0 名义GDP 实际GDP GDP 名义GDP与实际GDP

7、名义/实际GDP 实际GDP GDP 名义GDP t t0 名义GDP快于实际GDP

7、名义/实际GDP 名义GDP与实际GDP比较 10年间名义GDP增长=(330-135)/135=144%; 产量 价格 产出 面包 10 3 30 20 4 80 60 电影 3.5 105 50 5 250 175 135 330 235

7、名义/实际GDP 实际GDP=名义GDP/GDP价格指数。实际GDP实际上是将名义GDP用相应的GDP价格指数紧缩而来,因此,GDP价格指数又称“GDP折算指数”或“GDP紧缩指数”或“GDP平减指数”。

8、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潜在GDP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产出的最大产量。 潜在GDP与各年度事实上生产出来的GDP可以是不一致的,例如,在经济衰退期间,潜在GDP大于实际GDP;相反,假如有更多的成年人参加劳动或(和)增加时数,实际GDP将大于潜在GDP。

8、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潜在GDP也可以看作是一国实现充分就业时的GDP。潜在GDP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增长的。

8、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潜在GDP计算比较困难,通常按照一些年GDP平均计算。

8、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潜在的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差距叫做GDP缺口(GDP Gap)。

8、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GDP 潜在GDP 实际GDP GDP缺口 t 实际GDP与潜在GDP

8、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在短期内,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由就业水平决定,奥肯定律描述了失业率变动和GDP变动之间的关系。 Okuns Law:假定潜在的GDP每年增长X%;如果实际GDP每年增长超过潜在GDP增长的3%,那么失业率下降1%。 例如,⑴如果充分就业的就业率为6%,而实际失业率为8%,再假定潜在GDP每年增长3%,而实际GDP每年增长6%,充分就业失业率将在两年内实现;⑵如果实际GDP每年增长4.5%,那么充分就业将在4年内实现。

8、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但在今天,最新估测的失业率变动1%,将导致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变动(GDP Gap)2%。 Okuns Law公式:实际GDP变动的百分比=3%—2×失业率变化率 式中3%是潜在GDP的增长率。 例如,失业率每增长1%,实际GDP相对3%潜在GDP减少2%——即实际GDP增长1%。 例如,如果要使失业率由8%降到6%,那么实际GDP的增长率必须要达到=3%-2×(6%-8%)=7%,即在潜在GDP基础上实际GDP再提高4%,也就是以7%增长时,才能使失业率下降2个百分点。

8、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奥肯定律为GDP增长率和失业率变化率之间相互转换提供了一个粗略的估算法则。意义在于为政府调节宏观经济的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 1、经济的产出、收入、支出 2、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

1、经济的产出、收入、支出 ⑴产出等于收入 ⑵产出等于支出

⑴产出=收入 某纺纱厂年产出和收入报表 由于把利润看成是产品卖价扣除工资、利息、地租等成本支出后的余额,因此产出=收入。 收入 产出 工资20 000 利息15 000 地租5 000 利润10 000 生产出成品(纱) 200 000 减去购买棉花150 000 总计收入50 000 产出(增加值)50 000

⑵产出=支出 例如,生产一件上衣卖50美元,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时支付50美元。但是,假如社会某年生产 l万亿美元的最终产品,只卖掉8千亿美元的,总产出又怎么说是等于总支出呢? 为了记帐的方便,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中,尚未卖掉的2千亿美元产品被看作是本企业自己在存货方面的投资支出,叫做存货投资。 故上例中的总支出就不是8千亿美元,而是l万亿美元。产出和支出相等是把存货投资作为支出的组成部分的结果。

2、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⑴简单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⑵二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⑶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⑷四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⑴简单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企业向家庭出售最终产品和劳务 支出(1000亿) 家庭向企业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 中 间 产 品 企业 家庭 企业向家庭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收入(1000亿) 家庭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

⑵二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家庭向企业提供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 企业向家庭支付生产要素报酬1000亿 家庭向企业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900亿 企业向家庭出售最终产品和劳务 储蓄100亿 投资100亿 资本市场 家庭 (收入1000亿) 企业 (生产1000亿) 结论:收入=支出 C+S(总供给)=C+I(总需求) I=S

⑶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企业向家庭出售产品和劳务 家庭向企业购买产品和劳务810亿 企业向家庭支付生产要素报酬1000亿 投资100亿 资本市场 储蓄90亿 家庭(收入1000亿) 企业(生产1000亿) 政府购买90亿 政府征税100亿 家庭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 政府 结论:收入(供给)=支出(需求) C+S+T=C+I+G S+T(漏出)=I+G(注入) S+(T-G)=I

⑷四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结论:收入(供给)=支出(需求) C+S+T+M=C+I+G+X 政府购买90亿 政府征税100亿 政府 投资100亿 储蓄90亿 资本市场 企业向家庭出售产品和劳务 家庭向企业购买产品和劳务800亿 企业(生产1000亿) 家庭(收入1000亿) 企业向家庭支付生产要素报酬1000亿 家庭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 外国 外国购买10亿(出口) 我国购买10亿(进口) 结论:收入(供给)=支出(需求) C+S+T+M=C+I+G+X S+T+M(漏出)=I+G+X(注入) S+(T-G)+(M-X)=I

四、核算国民收入的基本方法 1、收入法 2、支出法 3、生产法

1、收入法 从居民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的角度看,从企业来说也就是从生产成本(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时支付的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就构成生产成本)的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收入。这种方法称为收入法,也称成本法。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中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生产性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企业转移支付等非生产性成本。故需要对生产要素收入作一些调整,才能得到GDP。

1、收入法 用收入法核算GDP,包括: ⑴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⑵企业转移支付 ⑶企业间接税与非税支付 ⑷减去对政府净补贴 ⑸资本折旧 ⑹加减统计误差 收入法核算的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 +(间接税-政府净补贴) +企业转移支付 +折旧 +统计误差

⑴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工资从广义上说包括所有工作即受雇于企业、政府、居民所取得的酬金、津贴、福利费,其中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

⑴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利息在这里指人们储蓄所提供的货币资金在本期的净利息收入。 净利息包括厂商支付的利息减去厂商获得的利息的差额,再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净利息。 各级政府支付的利息和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与现期的生产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因此,被排除在国民收入以外。 企业与企业、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利息支付也不计入国民收入。

⑴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租金收入是指自有住房隐含的租金收入、专利收入、版权收入和凭借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获得的收入。 利润即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股东红利、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⑵企业转移支付 企业转移支付是指厂商对个人和非盈利机构的支付,包括消费者消费信贷坏账的补贴和对大学以及慈善等非盈利机构的馈赠等。因为厂商的转移支付不涉及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至少在厂商转移支付发生的当年是这样,因此,它反映的是厂商资源的流失,不属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但是可以通过产品转嫁给消费者。应该计入GDP中。

⑶企业间接税与非税支付 企业间接税是指企业缴纳的货物税或销售税、营业税等。这些税收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加价转嫁给购买者,因此,也应看作是非生产性成本。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与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将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 非税支付包括审查费用、专项评估费用和各种罚款等。尽管这些收入最终属于政府而不属于生产要素,但要通过产品加价转嫁给消费者,因此,应计入GDP中。

⑷减去对政府净补贴 政府补贴是对产品售价低于生产要素成本价格的企业的补贴,目的是弥补政府企业的损失来维持这种产品的生产。 政府净补贴是政府补贴减去政府企业的盈余。这种净补贴可看作是一种负税,因此,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从GDP中减去。

⑸资本折旧 资本折旧即资本的耗费,也不是生产要素的收入,但包括在支出法中的总投资中,因此,也应计入GNP中。 我们在习惯上将折旧当作一种收入。 资本折旧是总利润的一部分,但不是净利润的一部分。

⑹加减统计误差 收入法与支出法计算的GDP在理论上是相等的,但实际上常有误差,我们通常以支出法计算的GDP为准,因而收入法计算的GDP,还要加减一个统计误差。

2、支出法 从最终产品出售的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称为支出法,也叫做最终产品法。 支出法包括: ⑴消费支出 ⑵投资支出 ⑶政府购买 ⑷净出口 支出法计算的GDP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⑴消费支出 消费支出指的是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是一个国家总需求中最主要的一个部分。 消费支出包括耐用消费品支出(使用时间一年以上及一定的价格标准)、非耐用品支出、对服务的支出。

⑵投资支出 投资支出是指企业用来购买机器设备和建设厂房的支出。包括厂房、住宅建筑、购买机器设备、存货的支出。 投资可分为固定资本投资(Fixed Investment)和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两大类。 固定资本投资指在可以长期使用的资本品上的投资; 存货投资是一种暂时性的投资,指企业中没有卖掉的产品、半成品、原材料、燃料等。存货在生产活动中就像设备一样,能提供某种服务。

⑵投资支出 例如:如果1993年一国投资是800亿美元,1992年末资本存量可能是9000亿美元。由于机器、设备、厂房等会不断磨损,这9000亿美元资本存量中也许每年要消耗300亿美元,这800亿美元投资中就有300亿美元要用来补偿旧资本的消耗,新增加的投资实际上有500亿美元,这500亿美元叫做净投资,而这300亿美元因为是用来重置资本设备的,因此,叫做重置投资。 净投资加重置投资叫做总投资。用支出法计算GDP时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

⑶政府购买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与建设性支出。计入GDP。 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是转移支付。政府的转移支付包括社会福利支出和公债利息支出。不计入GDP。

⑷净出口 净出口是指出口与进口之差。 出口和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以及政府购买支出一样,是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当然应该计入GDP。

3、生产法 从生产过程的角度看,最终产品价值等于整个生产过程新增价值之和,故可以通过计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新增价值来核算国民收入,这种方法叫做生产法,也叫增加值法。 生产法: GDP=全部企业的增加值 =全部企业收入-全部中间产品的成本

例:服装生产过程的总产出与增加值 生产者 产品 总产出 增加值 棉农 籽棉 1000 扎棉厂 棉花 1400 400 纺纱厂 棉纱 2000 600 织布厂 棉布 2800 800 印染厂 花布 3800 服装厂 服装 5000 1200 总计 16000 5000=GDP

五、国民收入核算的局限性 1、地下经济 2、非市场经济 3、福利状况

1、地下经济 地下经济是指为了逃避政府管制所从事的经济活动。 一些地下经济活动是为逃税或逃避政府的最低工资法、劳动保障法等,而有的活动本身就属于非法行为,如走私、贩毒等。由于这些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府的记录,因此,这些交易没有被计入GDP中。

2、非市场经济 非市场经济活动是那些公开的但没有市场交易行为的经济活动。 家务劳动是典型的非市场经济活动,它由家庭内部成员完成,不进入市场进行交换,故无法用市场价值来衡量。 例如,当一位保姆提供家务劳动时,收入被计入GDP,但如果这位保姆与男主人结婚了,她付出跟以前相同的劳动,但这些劳动就不再被计入GDP了。因此,有人嘲笑地说,离婚可以增加GDP。

3、福利状况 GDP并没有告诉我们享受了多少闲暇?收入分配如何?环境污染到了什么程度?产品质量的改进情况?

3、福利状况 Nordhaus和Tobin设计了一个经济福利标准(measure of economic welfare)来试图反映福利状况。 经济福利标准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加进了对闲暇、家庭劳务、收入分配、污染、城市的拥挤等调整和折算。

六、GDP专题 专题1:中国如何统计GDP? 专题2:国民收入指标数据查询 专题3:绿色GDP

专题1:中国如何统计国民收入? 首先是在次年的年初,依据统计快报进行初步估计。统计快报比较及时,但范围不全,准确性不很强。初步估计数一般于次年2月28日发表在《中国统计公报》上。 其次是在次年第二季度,利用统计年报数据对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重新进行核实。年报比快报统计范围全,准确度也高,采用这类资料计算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是初步核实数,一般在第二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

专题1:中国如何统计国民收入? 最后,因为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除了大量统计资料外,还要用诸如财政决算资料、会计决算资料等大量其他资料,这些资料一般来得比较晚,大约在第二年10月左右得到,所以在第二年年底的时候,根据这些资料再做一次核实,叫最终核实。最终核实数在隔一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上发布。

专题1:中国如何统计国民收入? 三次数据发布后,如果发现新的更准确的资料来源,或者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发生变化,为了保持历史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还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 例如,我国在1995年利用第一次第三产业普查资料对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进行过一次大调整。

专题1:中国如何统计国民收入? 1985年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是产生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的国民收入,它只能反映物质生产活动成果。 1985年,我国统计主体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制度。1993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取消传统的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专题1:中国如何统计国民收入? 90年代初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在逐步向最新国际标准——联合国1993年SNA转换;与此相适应统计调查范围由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非物质生产领域;统计调查方法也从全面行政报表的方式正在逐渐向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普查和抽样调查方法过渡。

专题2:国民收入指标数据 中国国家统计局:www.stats.gov.cn 美国商务部:www.bea.doc.gov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ww.imf.org

专题3:绿色GDP GDP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但是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产生的这些负面影响。而绿色GDP(green GDP)就是在GDP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

专题3:绿色GDP 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资源和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资源是有限的,我国的许多资源都处于短缺状态。 但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过于粗放,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2003年,我国GDP只占全世界GDP的3.8%但消耗的钢材、煤炭、水泥则分别相当于2001年世界总产量的36%、30%、55%。

专题3:绿色GDP 绿色GDP是一个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但是,绿色GDP核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就全部资源耗减成本和全部环境损失代价计算出完整的绿色GDP。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代很难估价。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环境、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绿色GDP只是在GDP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因素,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没有考虑经济与社会、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

专题3:绿色GDP 90年代初西方国家就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政策导向。 我国的绿色GDP估计大约是GDP的6~7折,但根据1997年世界银行统计,每年污染造成的损失在GDP的7%左右,刚好相当于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

七、本章回顾 政府购买 GDP 折旧与重置投资 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投资储蓄恒等式 实际与名义GDP 奥肯法则 GDP平减指数 产出=收入 产出=支出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 绿色GDP GDP 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实际与名义GDP GDP平减指数 环比加权价格指数 现实与潜在GDP GDP与GDP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