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X,女,32岁,因发热、胸痛、咳嗽、血痰一周入院。 近三个月来有低热、午后体温增高、咳嗽,曾在本单位诊断为“感冒”,予以抗感冒药、先锋霉素等药治疗,疗效欠佳。一周来体温增高、咳嗽加剧,痰中带血。半年来有明显厌食、消瘦,夜间盗汗。 入院检查:T:38℃,P:88次/分,R:28次/分,发育正常,营养稍差,消瘦,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胸部体检无明显异常。胸部X线平片检查可见双肺纹理增粗,右肺尖有片状阴影。取痰液作细菌培养和抗酸检查均为阴性,PPD试验强阳性。再次取痰送检,经浓缩集菌后涂片,抗酸性细菌阳性。经检查后该患者确诊为肺结核(右上肺),即使用雷米封、乙胺丁醇等抗结核治疗。该病人家中有2岁小孩,病人家属询问小孩是否已被传染,须行何种检查才能确定?如何预防?
一、该患者诊断为肺结核的依据?
一、该患者诊断为肺结核的依据? 1、乏力、体重减轻、盗汗、发热、胸痛 2、咳血痰,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右肺尖片 状阴影。 3、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4、痰液涂片抗酸染色阳性。 5、痰培养结核杆菌阳性。
盗汗: 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称为盗汗。是结核病中毒症状之一,常发生于体虚的病人,系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轻度盗汗于入睡后仅在头、颈及腋部出汗;重则胸部、手足心等处也有盗汗;严重者则全身盗汗,甚至衣被均被汗湿。盗汗病人常兼有其他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不振、消瘦、失眠等。慢性肺结核病人则兼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胸痛: 病灶炎症累及壁层及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多不剧烈,随呼吸及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肺结核时,呼吸功能减退,常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甚至缺氧发绀。
血痰: 炎性病灶毛细血管扩张; 小血管损伤或来自空洞内的血管病破裂; 硬结钙化机械损伤血管; 结核性支气管扩张。
发热: 肺结核病的发热,还是有其特点的: ⑴长期低热,一般午后和傍晚出现,所谓低热,也就是在38℃以下,清晨可以恢复到正常体温,而且很多病人可以全然不知道自己在发热,有的病人可以出现厌倦和不适; ⑵体温可以不稳定,在工作时可以自觉发热和疲劳,稍作休息体温还不能恢复正常; ⑶在病情恶化进展时,发热明显,尤其在肺部有其他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可以发生高热,有时可在39℃~40℃,身体抵抗力极度低下时结核菌能全身播散,这时会发生持续的寒战、高热现象可.
右肺尖片状阴影: 肺结核好发于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故锁骨上下、肩胛间区叩诊略浊,咳嗽后偶可闻及湿啰音,对诊断有参考意义 两肺上部浸润型肺结核,有炎淋巴管,右肺有渗出病灶及薄壁空洞,左肺上部厚壁空洞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右上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肺结核——白色瘟疫 肺结核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在民间有“十痨九死”的说法。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它早已被攻克,不再是不治之症。不过,由于人们认识的误区和心理的抗拒,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它在全球有“死灰复燃”的趋势,值得我们重视。 今年3月24号是第1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宣传的主题是“结核流行广泛控制从我做起”。
二、该患者入院时痰液作细菌培养和抗酸染色均为阴性,而再次用浓缩集菌为什么为阳性,说明什么? 杆菌检出有很大影响.结论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3479例痰标本,抗酸杆菌阳性829例,阳性率23.8%.痰标本的性状、留痰时间对抗酸试验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临床上应提高留痰质量,重视晨痰的留取. 痰每毫升含菌落量必须>105cfu才能直接涂片检查 以上说明初次检查时结果阴性是因为痰中含菌量不足,经过浓缩集菌后,含菌量达到要求,两检查均呈阳性.
肺结核病人一般夜间肺、支气管沉积的分泌物和结核菌比白天多,所以收集痰液的时间最好在清晨。病人漱口后,作几次深吸气,再用力将来自气管的痰咯出,无痰病人可呼吸开水杯上的蒸气,使呼吸道湿润后再咯痰。咯出的痰应加盖,避免光照和落尘,尽快送到医院检验。
三、该病例的PPD试验的结果说明么? PPD试验: 5mm以内为阴性(—), >5mm为阳性(+), >=15Mmm为强阳性(++) 您如果结核菌素阳性,只能说明您已经感染了结核菌,是否得了结核病,还需由医生综合您的临床表现、痰液细菌学检验和x线检查等进行分析,作出最后判断。如果是阴性也不能否定结核菌感染,因为初期感染免疫反应尚未建立,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如肿瘤、重症结核、严重营养不良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时均可表现为阴性。
本病例中,病人PPD试验强阳性,提示活动性感染,病灶位于肺部. 非活动性肺结核这种患者的病灶部分或大部分已钙化,周围有纤维条索影,意味着是不活动的病变.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常有低热、咳嗽、消瘦、乏力、食欲差等症状,以及血沉快,肺部检查有浸润或血性播散病灶,痰检查结核菌阳性.
结核菌首次侵入人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在此繁殖,称为"原发感染"。原发感染处形成原发病灶,结核菌从原发病灶中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流中,叫做"血行播散" 。结核菌通过血行播散进入各脏器中,有的立即发病,发生严重的粟粒型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有的结核菌潜伏在各种器官内,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称为"继发结核病",也叫"内源性发病" 。 但是,近年来证实,如果多次、大量感染结核菌,也能形成"外源性发病" 。所以,积极发现并治愈传染源,减少结核菌传播的机会;经常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健康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就可以减少感染和发病的机会。
四、检测与预防 1、PPD: 分别取两种PPD5个单位注射于两前臂皮内48~72小时后局部皮肤红肿硬结大于5mm者为阳性
2、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选择:根据感染部位,选取痰、尿、粪、脑脊液、或胸、腹水 (1)直接涂片镜检 (2)浓缩集菌 (3)分离培养 (4)动物试验 (5)快速诊断
(1)直接涂片镜检 (2)浓缩集菌 (3)分离培养 抗酸染色,检出阳性率低 金胺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检出率可提高10~30倍 可提高检出率 (3)分离培养 固体培养:将集菌后的材料,经中和后接种于固体培养基,加橡皮塞于37 ℃ 培养,2~4周长成肉眼可见菌落 液体培养:需滴加含血清的培养液,一般一周内可看到颗粒生长
(4)动物试验 (5)快速诊断 集菌后注入豚鼠腹股沟皮下,3~4周见局部淋巴结肿大,为阳性 PCR: 优点:敏感性高,时间短,1~2天即可出结果 缺点:操作中易出现器材污染,出现假阳性
预防: 肺结核的主要传染途径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传染源排菌量的大小,病人咳嗽症状频度,空气中含结核菌飞沫核的密度,与传染源接触密切程度等均是影响传染的重要因素。
与治疗相比,预防结核病同样重要。作为一般公众,应做到: 1.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新生儿免疫力低,易感染结核菌。卡介苗对新生儿的免疫保护作用为50%~80%,被证明是迄今为止最有效、最可靠的预防方式。目前北京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如果出生时没有接种卡介苗应及时补种。 2.结核病易感人群可进行结核病的预防性治疗。与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儿童、老人、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免疫力低下的病人,都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必要时可以服用抗结核病药物进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
3.工作、生活环境应经常通风 结核病通过飞沫传播,而飞沫漂浮在空气中。研究证明,通风将明显减少飞沫浓度,从而降低结核菌传播几率。
4.加强身体锻炼,保持合理饮食 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后,结核菌可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一旦人体抵抗力降低,结核菌就可能快速繁殖,人就可能患结核病。锻炼身体与合理营养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患结核病机会。
五:结核杆菌的特点: 你认识结核杆菌吗?
五:结核杆菌的特点: 形态: 细长略带弯曲 宽约0.4um,长1~4um 常聚集成团 染色:革兰染色不易着色 齐-尼抗酸染色法: (5%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 3%盐酸酒精脱色) 红色 抗酸阳性 蓝色 抗酸阴性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 低于30 ℃ ,高于42 ℃均不生长 最适PH: 6.4~7.0 营养要求较高,生长缓慢 分离培养常用罗氏培养基,3~4周 菌落表面干燥呈颗粒状、结节或菜花状,乳白色或米黄色,不透明 液体培养基排列成长索状。
生化反应: 不发酵糖类 热触酶试验大多数阴性 (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区别)
抵抗力: 抗干旱:在干燥痰中存活6~8月 抗酸碱:6%H2SO4/NaOH30min仍有活性 抗染料:1﹕75000结晶紫 1﹕13000孔雀绿 (均有抵抗性,加入培养基中可抑制杂菌生长) 敏感:湿热紫外线、脂溶剂 液体加热 62 ℃~63 ℃ 15分钟即可杀死(用于牛奶消毒) 日光直接照射2~7小时可杀死(用于结核病患者衣物、书籍等的消毒)
形态、菌落、毒力、免疫原性和耐药性等均有变异。 变异性: 形态、菌落、毒力、免疫原性和耐药性等均有变异。 耐药性: 对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等抗生素易发生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