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当前形势和 国际静安建设 静安党校 王小林. 国际 —— 问题很大、霸权犹在。 1 、国际产业分工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 新兴产业尚未形成 -- 高失业率 老龄化 -- 高福利 -- 高负债 权威缺失 -- 民主治理的危机 再平衡战略 -- 保护主义抬头。
Advertisements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二、北京水资源现状 三、北京水资源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 北京市行政区 域面积 1.6 4万平 方公里,西北部 为山区,约占总 面积的三分之二, 东南部为平原区, 约占总面积的三 分之一。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金融票据协会 2014 年二季度河北省金融票据市场 运行情况分析会. 目录 全国货币信贷及金融票据市场情况 河北省货币信贷及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14 年二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票据业务发展概况 票据市场走势分析及票据业务发展建议.
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7 年有 1100 万新增劳 动力有就业要求。据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 示,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 420 万人,比 2007 年增加 58 万人,增幅 20.71% 。 2007 年年底 830.
2 你会唱这首歌吗 ?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 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 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
道德讲堂 第一讲 放眼改革开放 上海市泾南中学 杨丽萍 第一章:放眼 -- 《邓小平时代》
學習目標 指指出中國地理區的劃分方式 了了解中國七大地理區的區域特色 了了解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特徵 分分析中國區域政策對三大經濟地帶 的影響.
长沙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与分析 长沙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长沙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李 跃 教授. 一、长沙市的基本情况 二、 2000 年来长沙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长沙发展的长板和短板.
公共管理 0701 班.  3 月 1 日,在酝酿了一年之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 疗实施办法 ( 试行 ) 》如期推行。这项被媒体称为 “ 开 国内先河 ” 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两个多月以来,让全 体神木人民真正体会到了 “ 看得起病 ” 的前所未有的 实惠,同时,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到了一个.
《关注经济发展》 知识复习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它的基本要求是 ?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13年10月.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 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研究院 黄璜
人口再生产.

C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考真题回放
煤铁之城 枫叶之都 山城本溪.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高考政治选择题命题思路分析及备考启示
城投及园区类企业评级方法.
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2014年 “两会”学习解读 2017/2/28.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策略.
申论时政.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節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中國的區域劃分 第三節 三大經濟地帶 中國基本資料簡介
2014年高考政治 二轮系统复习.
明确党员先进性要求 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商贸管理系党总支 张志华 党课教案.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李国义.
2014届高三九月调考 质量分析 武汉市第19中学 雷 逸.
对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认识 乌苏市委党校 沈海龙.
严格水资源管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王亚红 二○一二年十一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毕业年级中考专题复习
齐鲁大地 人杰地灵 2011能力备考 2011年基本能力备考.
第七讲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保护与建设.
第七课 收入与分配.
第四章 日本 闭关自守的日本 明治维新 涩泽荣一、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 金融、贸易、工业 《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20年.
公 共 政 策 学.
飞扬青春 需要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知识讲座 高一(3)唐蕾
考 纲 点 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 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 续协调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 规划就业 规划人生.
李鸿章 李鸿章是一个正面人物, 李鸿章这一生的写照,李鸿章临死的时候的诗最能概括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读书、思想与学校发展 程红兵.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内容简 介.
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发展对策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 李薇 赵家仪.
弘扬宣南文化 促进创意产业 —对发展宣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宣武少年宫 马尧.
2015年镇模试卷评讲 盛英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一,创造经济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4%的高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纪录。 2007年中国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根据美联社2008年4月10日报道,中国2007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61万亿美元,经济增长率达到11.9%。
習作1-6 題目+解答 習作1-6 解答.
改革开放30年的画卷.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编 以冷战为特征的全球格局的演变 第四章 世界力量的分化与组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思辨 —学习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
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 监督检查的领导责任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曾昌元.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
复习: 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坦桑尼亚.
第三章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章 低碳产业体系.
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加快推进伊春转型发展
By 燒完.
对中学教育的思考 太原师院附中
(1)性质(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和宗旨(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 (2)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徐金海 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扬州大学商学院农经系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本章共有三节,其内容是: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新疆长治久安 新疆社会科学院:高建龙.
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精神 此处添加单位名称.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经济改革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实行计划经济的历史原因 意识形态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历史条件 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烂摊 子,计划经济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 设。 国际背景 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危机后,当时新

2、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 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计划经济。 到1957年,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 基本建立起来。 计划当局制定生产和分配决策 1957年,国家计划管理的工业生产产品由115种增加 到290种;国家统一分配的物资由220多种增加到530多种。 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财政收入所占比重约34%,其中有 75%由中央支配。 国家计划委员会全盘负责经济计划的编制、综

第二步,各部门、各地方根据计划控制数字,结合 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制计划草案,上报国家计 划委员会。 合平衡等 国民经济计划编制的程序:“两下一上” 第一步,国家制定计划的控制数字,下达给部门和 地方。 第二步,各部门、各地方根据计划控制数字,结合 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制计划草案,上报国家计 划委员会。 第三步,在各部门、各地区计划草案的基础上,国 家进行综合平衡。 基本上没有市场

通过计划手段和方式配置资源。财政按国家计划实 行统收统支;银行成为实行资金计划管理的出纳机构; 政府既管理宏观经济活动,又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直管企业,企业的人财物管理和产 供销活动,都要按国家计划进行。 基本上没有私营经济 在所有制方面,片面强调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 济的作用,排斥和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952-1978年城镇不同经济成分格局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1)》第107页等 经济类型 工业总产值比重(%) 从业人员数(万人) 1952 1957 1978 国营经济 41.5 53.6 77.6 1580 2451 7451 私营经济及公私合营 34.6 26.4 — 个体经济 20.6 0.8 0.5 883 104 15 集体经济 3.3 19.0 21.8 23 650 2048

经济改革回顾 1、改革模式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和前苏联、东欧的激 进的“休克疗法” 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揭开了 改革开放的序幕。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从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1、改革模式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和前苏联、东欧的激 进的“休克疗法” 按照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中国采取了渐 进式改革模式。渐进式改革模式可以避免社会震动过大, 从而可以较好地处理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

关系,实现平稳的经济转轨。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改革 成功的关键所在。 “休克疗法”的要义是一步到位,迅速转轨,在短期 内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在经济转 轨过程中实行“休克疗法”。 以俄罗斯为例,1996年和1991年相比,其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45%。下降幅度大大超过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5%)和美国1929-1933年的“大萧条”时期(国民生产总值下降30%),整个国民经济倒退了将近20年。

中国实行的渐进式改革模式的主要特点 先从计划经济体制比较薄弱的农村起步,再逐步向 城市推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1979年在安徽、四川的 试点和逐步扩大,演变为1982—1983年在全国的推行。 截至1984年底,全国有1.8亿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98%)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改革在城市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展开。城市改革不像农村改革那样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其中,国有企业改革就经历了扩大自主权、两步利改税、 全面实行承包制、转换机制等政策调整,到目前正在进 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 所有制改革先对国有经济进行调整提高,在调整中 发展非国有经济成份 国有经济布局按“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 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的原则进行调整, 在金融、能源、交通、邮电通讯、民航、军工等产业, 以及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精尖技术领域,国有经济

仍占主体地位。 在对国用经济进行调整和提高的同时,大力发展包 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建立以公有制为 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1978-1997年,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的比重由94.7%下降到75.8%。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 由5.3%上升到24.2%,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1/4(见下 表)。

1978-1997年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在GDP中的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1999年第9期 年份 公有经济 非公有经济 国有经济总量 (亿元) 国有经济比重 (%) 集体经济总量 集体经济比重 非公有制经济总量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1978 2092 57.7 1342 37.0 190 5.3 1985 4288 47.8 3632 40.5 1044 11.6 1990 9039 48.6 7105 38.2 2346 13.1 1995 22222 38.0 23274 39.8 12988 22.2 1997 30777 41.9 24900 33.9 17776 24.2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1978-1998年,中国国 有与集体工业的总产值比重由100%下降到67.1%,大约 下降3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超过 1/3。 先在东南沿海一带开放,取得经验后再推向沿海、 沿边和内陆地区 1980年8月,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 特区。1984年5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 港口城市。进入90年代,先后开放了长江沿岸的重庆、 武汉等城市;开放了13个边境口岸城市,基本形成了经

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包括 不同开放层次和功能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先在一段时期内实行价格“双轨制”,逐步并轨后实 行市场价格 中国的价格改革采取了“调放结合、先调后放、逐步 放开”的方式,经历了一个由“双轨”到“单轨”的过程。 1978年以前,中国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几乎全部由政 府决定。

从1981年起,在调整部分工业品价格的同时,政府开始在局部的经济增量范围内引入市场价格机制。 1985年开始,价格改革基本转向价格放开。由此形 成了计划内价格与计划外价格并行的“价格双轨制”。 1992年下半年,原国家物价局通过修订和颁布新的 《价格管理目录》,大范围解除了价格管制。中央直接 管制的商品,由737种减为89种。1993年,又进一步放 开了成品油、绝大部分钢材、煤炭、水泥的出厂价格, 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放开了粮食和食用油的价格。至此,

中国价格改革由“双轨制”进入并轨后的市场价格体制。目 前,市场调节价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已达 90%以上,在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农副产品收购总 额中占80%左右。 三种价格形式(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经营者定 价)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三种价格形式的变化 1978年 1996年 资料来源:余兴发 《新中国价格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财经研究》1999(11) 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政府定价 政府指导价 经营者定价 100.0% 97.0% 0% 3.0% 6.3% 1.2% 92.5% 全国农产品收购总额 94.4% 5.6% 16.9% 4.1% 79.0% 全国独立核算的生产资料生产企业销售收入 14.0% 4.9% 81.1%

2、中国经济改革的总体进程 1979-1984年10月:在计划经济中引入市场 经济 农村改革中农产品逐步商品化和市场化给农民带来 了极大的利益,空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企业改 革也开始在四川等地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改革的重 要方面是放松计划控制,逐步引入市场成分。

1979,提出要逐步建立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 体制,以计划调节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 1982年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 节为辅”,对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除对关 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全局的产品和企业实行指令性计划外,对许多产品和企业实行指导性计划.

1984年10月-1988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 期 改革开放中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不同绩效表明,在市场中生存、竞争、预算硬约束的非国有经济表现出勃勃生机,而在国家指令性计划下经营、缺乏竞争、预算软约束的国有经济严重缺乏活力,效率低下。二者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是:走市场化改革之路。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 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 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 的必要条件。 依据这一原则,强调要大力改革计划体制,缩小指 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计划工 作的重点要转到中长期计划上来等等。

1989-1991年,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1989年11月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逐步建立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 治理整顿期要增加指令性计划的比重和范围,适当上收建设项目审批权限。 有人将市场化改革等同于私有化和资本主义,主张重新回到计划经济,扩大指令性计划。市场经济再次成为理论禁区。

1991年2-4月,《解放日报》根据邓小平在上海讲话的精神先后发表了4篇署名“皇甫平”的评论文章,分析市场经济对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在理论界引发关于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

199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 1992年是中国整个经济转轨历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 点,这一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以及9月份“十四大”的召开 结束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状态。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1年底的经济改革,尽管是 一种完善指导性计划为主的计划调控方式,但并没有从 根本上去除传统计划体制以建立新的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作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特征的思想束缚。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确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价经济体制作为经济改革的目标。

农业改革 1、改革前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民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到1952年底,以铲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为核心内容的土地改革在全国基本完成。其后,各地农村陆续推行了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生产互助组(1953-1954年)

3-5 户,土地,耕畜属于个别农户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1955年) 20-30 户,实行土地分红和工分制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1957年) 150-200 户,实行工分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集 体公有基础上的统一经营、共同劳动、统一核算、统一 分配。 以上,以渐进和鼓励的方式实行,遵循自愿互利的 原则,合作化的发展稳妥而健康,农业发展得较好。 1950-1952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4.1%;

1952-1957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5%。 “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 1958年8月开始出现,按需分配, 公社食堂。至1958年 9月,全国共建立起人民公社23384个,加入农户 112,174,651户,占总农户的90.4%,每社平均4797户。 基本特征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弊端:由于把原来土地占有水平和收入状况差距悬殊 以及生产经营情况很不相同的高级社合并到一起,各高级 社财产全部转归公社所有,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

分配、统一安排生产、统一调配劳动且统负盈亏,导致 合作化初期建立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被一 扫而光,造成生产无制度、劳动无定额、报酬无差别的 状况。加上当时从上到下的“大跃进”气氛和极为严重的共 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对生产的瞎指挥 风,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农村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1960年,粮食、棉花、油料的总产量,分别比1957 年减少了26.4%、35.2%和53.7%。

全国各地庆祝人民公社成立

人民公社社员劳动生产场面

人民公社末期比较松垮的出工者

严重的“浮夸风”

基本特征:人民公社内部关系为社、大队、生产队 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确立“三级所有,队 为基础”的体制 基本特征:人民公社内部关系为社、大队、生产队 三级,并基本实行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体制。 生产队既有生产管理权,又有分配权,使生产和分配统 一起来。 据《中国经济年鉴》(1981)记载,1979年,全国 有人民公社53,348个,总人口达807,400,000;

有699,000 个大队;5,154,000 个生产队。 中央计划当局指导公社种植哪些农作物,分配生产 配额,确定以特定价格上缴国家的粮食数量,提供必须 的农用物资。公社实行工分制,公社上缴国家以后的余 粮,根据人口和社员赚取的工分数进行分配。 弊端: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大大降低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生产队的分配主要按人口和工分进行分配,而且人口在 分配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工分以出勤天数计算,没有 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出付出劳动量大小、技术难度高低的

可以量化的指标,使社员产生了“干多干少一个 样”、出 勤不出工”的消极情绪。 它增加了对公有财产监督的成本。由于人民公社的社 队对公有财产拥有所有权和处置权,社员对公有财产没 有排他性的使用和处置权,因此,公有财产的收益与损 失和社员的关系不大,这使得社员对公有财产的收益与 损失不太关心。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12月16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以农村传统的“签字画押”的方式,甘冒杀头坐牢的风险秘密搞起了以“大包干”为典型的责任制, 随后, “包产到户”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经营制度才得以迅速向全国蔓延。 到1982年,全国农村中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覆盖面已达到90%以上。

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之别。 包产到户是将集体的土地分别承包到农民家庭,变集体统一组织劳动和集中管理,为由农户分别承担不同地块的劳动和管理。但整个生产的经济核算和收益分配仍然由集体组织统一进行。农户必须使自己承包的土地的产出达到承包合同所规定的数量,并将这些产出物交给集体组织,才能从集体组织那里分配到自己的收入;当农户承包土地上的产出高于合同的规定时,超出的部分农户可以与集体组织按一定比例分成。

包干到户就是农户对承包土地上的产出,不必再交由集体组织去搞统一核算和统一分配,而是直接承担承包土地应向国家交纳的税收和收购任务,并向集体组织交纳土地的承包费。这样,承包土地的产出,在“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之后,“剩下的就都是承包户自己的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既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

纠正了长期存在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的缺点,使之更加适合中国农村的经济状况。因而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79-1984年,农业总产值增长35.54%,平均每年递增7.9%,比1978年前的26年间平均2.7%的增长速度高1.9倍。 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0,477万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31万吨,平均每年增加1709万吨,增长率达4.95%,比前26年2.41%的增长率高1倍多。 农民的纯收入,由1949年的64元增加到1978年的134元,只增加了70元,而农村改革仅5年的时间,人均收入就增加了176.2元。

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兴起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生产自主权扩大了,经营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劳动力出现了剩余,为开发新产业创造了条件。 这促使农村开始分工分业,促进中国农业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随着多种经营和分工分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要脱离耕地经营,农户的商品生产走向新的专业化联合道路。 乡镇企业正是这种新的联合形式。乡镇企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即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乡镇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乡镇企业单位数和就业人数 年份 单位数(万人) 职工人数(万人) 资料来源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105页,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单位数(万人) 152.4 142.5 1222.5 1850.4 2202.7 2084.7 职工人数(万人) 2826.6 2999.7 6979.0 9264.8 12862.1 12919.6

农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元) 年份 人均纯收入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978 133.6 116.1 1995 1577.7 1310.4 1980 191.3 162.2 1996 1926.1 1572.1 1985 397.6 317.4 1997 2090.1 1617.2 1989 601.5 —— 1998 2162 1590.3 1990 686.3 584.6 1999 2210.3 1577.4 1991 708.6 619.8 2000 2253.4 1670.1 1992 784 659 2001 2366.4 1741.1 1993 921.6 769.7 2002 2475.6 1834.3 1994 1221 1016.8 2003 2622.2 1943.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 从1985年起,国家开始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完善,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和商品经济的要求,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土地使用权的正常流转,1993年11月5日,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开垦荒地、营造林地和治沙改土等从事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

2003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及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 食安全。 2005年12月24日,《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草案》。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提纲 何谓“国有企业”?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的现状

何谓“国有企业”? 政府当局可以凭借它对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或管理条例,对其施加直接或间接支配性影响的企业。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目标 企业成本最大化——78年前,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不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其投入与产出完全是按完成政府下达的生产目标而制定,不强调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企业不需要为亏损负责。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特征 “三铁” “铁饭碗”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指国家分配工作,干不好只能调走,绝无失业之忧。 “铁工资”是指工资从就业开始就是那么多,顶多根据工龄长短进行增加,不会因业绩的好坏而增加或者减少。 “铁交易”是指当时国有企业之间的计划交易都是固定的,供求关系非常稳定。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特征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一味强调扩大企业的规模, 增加资本及劳动力投入,导致生产成本过高。 同时企业还需要负担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包 括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幼儿看护等。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绩效 统计资料表明,在1952年至1978年的26年里,我国工业占国民收入的份额由19.5%上升到49.4%,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而国营工业又是工业增长的主要源泉。 按可比价格计算,国营工业产值增长了17.15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55%。 计划经济时代国企作为当时经济形式的主体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国有企业改革——内涵 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 国家对经济只进行宏观调控,不再进行政治干预,放手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国有企业改革——三个阶段 1978-1984年,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扩大企业自主权。 2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它反映了改革战略指导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1978-1984年,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扩大企业自主权。 1985-1993年,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实行两权(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1994至今,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相应地,国有企业改革也可以划分三个阶段。

(1)扩大企业自主权(1978—1984) 当时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就是权力过于集中。扩大企业自主权就是要有下放权利,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1)扩大企业自主权(1978—1984) 通过这一阶段的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的效益都有所提高。 如:首都钢铁公司通过改革使企业有了自主权,增加了留利,改进了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1979-1981年和改革前的1978年比较,首钢利润净额平均每年增长45.32%,上缴利润和税金平均每年增长了27.91%,企业留利和职工收入都有较大的增加。

(2)实行两权分离(1985—1993) 所谓的产权分离,就是指国家有所有权,企业有经营权。 目标: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途径:经营承包责任制。

(2)实行两权分离(1985—1993) 局限性:两权分离理论只承认国有企业有经营权,而不承认企业作为法人应该有财产权,认为所有权全部属于国家, 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不可能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制约,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企业。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改革明确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个特征:产权明晰。 即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价值增值的责任。 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择优扶强、优胜劣汰。 1995年中央提出“抓大放小”方针以后,各地加快了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到1997年底,一些地区的小企业改制面已达50%以上,有的地区超过90%。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兼并

国有企业改革——两大任务 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包括两个重要方面 。 要使国有企业也成为真正的企业,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通过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改变国有企业范围过宽、数量过多、比重过大的局面。

国有企业改革——亏损 改革开放后,随着各种经济成分的增加,国有经济比重逐年下降——特别是1992年之后。 国有企业的亏损80%是始于1993年之后,1995年则成为亏损最集中的一个年份。1996年首次出现全国国企净亏损。 1997年国家的国企改革政策转为产权多元化。

国有企业改革——成效 国企改制之后,国企户数从1998年的23.8万户降到2003年的15万户,2004年则降为13.6万户,2005年则只有12万多户。 利润、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却有增长. 2004和2005年国有企业实现主业务收入年增长20%左右,实现利润总额年增长54.5%和27.9%。 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属于能源、电信、交通、矿业、银行等垄断性企业,制造、加工等开放竞争性行业的企业仍存在极大的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下岗” 国有企业不断大幅度减少,造成国内大量的原国有企业的职工“下岗”。2001和2002年下岗问题最为严重。 据《中国日报》,到2001年底,中国国营企业的“下岗工人”人数是515万,而在中国的八亿农业人口中,失业人数比例高达20%。《人民日报》表明2001年底中国城市的失业率是3.6%,为681万人。 尽管政府采取增加就业机会、引导下岗人员向第三产业转移、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但是该问题仍较严重。 

国有企业的现状 目前,国企改革目前已步入“深水区”,也是攻坚的关键阶段。 股权分置改革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 董事会试点 国企境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是指我国1990年前成立股市之初,在制度设计时,为保持国有股东的控制权,规定上市公司约三分之一的股份可上市流通,其余三分之二股份暂不上市 流通的状况. 多年经验证明,股权分置影响了证券市场预期的稳定,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不利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点击→video

什么是股权分置? 股权分置——指中国股市因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中,中国 A 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 ( 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 ) ,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   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由于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股市的发展。

股权分置产生的历史背景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从股份制改造到募资上市的过程是: 国家(或法人)投资兴建的企业经资产评估后按一定比例折股,在符合上市条件后向社会公众溢价发行,企业股票上市后则分为可流通部分(即公众股)和不可流通部分(国家股或法人股),同股不同权。这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不利于入世后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顺利接轨,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市场公平的原则。从而影响资本市场定价功能的正常发挥,不能有效发挥资本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 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

董事会试点 继2005年,成功地完成了6户中央企业完善董事会的试点工作后,扩大了董事会试点。 国资委监管的一百多家中央企业将在2008年之前完成这项改革。

课后作业 1。 简述国有企业董事会试点改革的内容。

国企境外上市 参与国际竞争,放到境外的市场去竞争。 境外的市场比较规范,有利于中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