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專題 Ch4 Market Transition:Strategy and Process 國經所碩二 69642002 袁國軒 69642020 鄭宇容 69642021 洪曉莉
4 Market Transition : Strategy and Process 1978年中國經濟改革至今的過程,從社會主義到現在的市場經濟,共可分為兩階段。 中國的改革從農村開始。 中國轉型過程的基本架構 第一階段:漸進主義、雙軌制 1978~1992 目的在維持經濟成長時,減輕控制經濟的重要性。 增量改革。 第二階段:1993~ 制度計劃被改造成一個能與市場經濟共處的體制,國有部門大量縮減,並且所有市場參與者都能公平競爭的條件產生。 討論改革的策略及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
4.1 The Chinese Approach to Transition 中國經濟改革的方針不同與其他社會主義國家。 中國採取漸進方式。 東歐國家則是採取激進方式,想要快速的改革向鄰近的西歐經濟一樣。(國有企業朝向私有化、Big bang) 改革開始時,改革者的改革政策”沒有藍圖”,只是搜尋方法去改善計畫經濟中明顯嚴重的問題。於是當時從人民公社和國有企業中的生產效率低落來改善。 鄧小平:「摸著石頭過河」。
4.1 The Chinese Approach to Transition 在農村改革得到明顯的成果後,改革接著才在城市中展開。 中國計劃經濟浪費資源在昂貴的產業計畫而忽略了簡單容易滿足的消費需求。 改革者決定讓個人和組織允許達成未滿足的需求並得到額外的收入,過程中這個新的計劃有侵蝕計劃經濟的傾向,並免除掉一些原本的規則。 改革者降低障礙並漸進的開始新的體制,給予個人和團體有機會去採取創業和經歷市場需求。
4.1 The Chinese Approach to Transition 改革者在制度中創造未管制及較輕的稅制的”pocket”。 改革者允許”pocket”打開,當作發展的目標。 例如:農村集體允許到城鎮企業,會貢獻當地投資及經濟成長。 在經濟特區外國企業可以自由運作,這可以增加中國的投資並使外國經濟數轉移至中國。 到1990年代中期,先前的目標大致達成,雙軌制也逐步淘汰,價格一致為市場價格。 此時的改革著重分解強制計畫及均等規則及市場價格。
4.2 How did Reform Start? The Initial Breakthrough in the Countryside 中國市場轉型開始於1978年末,重新考慮計劃經濟的每個方面。此時,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政治犯自由,數百萬知青回到城市,言論相對自由和寬鬆。 經濟改革從農村和農業經濟開始。 農村改革前: 人民公社:大鍋飯報酬制度、社員無退出權,導致生產無效率。 統購統銷政策,政府壟斷農產品流通要求生產數量,並以低價收購。 農村改革政策: 改變集體農村制度,改為家庭承包制(包產到戶、包乾到戶)。 1978年Third Plenum(三中全會),放寬統購統銷政策、交易條件。
4.2 How did Reform Start? The Initial Breakthrough in the Countryside 農村改革後: 農村勞動自由配置,生產效率提升,農業產量激增。其他投入如:化學肥料的生產也伴隨著成長。 勞動力投入非農部門及鄉鎮企業,鄉鎮企業也快速成長。 由於農業及鄉鎮企業改革成功,同時也開始帶動工業及產業的改革。
4.3 A Two-Phase Framework of Economic Reform 農業改革的成功強化了確定的方法去實行改革過程。 第一階段 在經濟改革前有扭曲政策(ex:投資重工業,忽略輕工業)的情形,所以在改革初期發展出過渡型式的雙軌制。 中央政府將權力下放至地方政府,此過程減低進入障礙且市場利成長。 第二階段 1993年之前市場範圍有效率的擴張,經濟採取”grown out of the plan”,讓非計畫部門成長,逐漸取代計畫部門成為經濟成長的動力。 決策者改變,建立一個堅固的市場經濟制度基礎並發展。
4.3 A Two-Phase Framework of Economic Reform 表4.1比較兩階段改革的型式與差異。 1980s 趙紫陽主導:小心,說方同意下做決策。 引進可行的市場,著重在農業和產業。 雙軌制。 particularistic contracts with powerful incentives。 進入創造競爭;無私有化。 權力和資源分散。 有短缺的通膨經濟。 無輸家的改革。 1990s 朱鎔基主導:快速,個人做決策。 加強市場經濟制度。 市場整合,聯合雙軌。 相同規則:”公平競爭“。 國有部門縮減,開始私有化。 Recentralize資源,宏觀調控。 價格穩定;物品剩餘。 有輸家的改革。
4.4 Elements of China’s Transition Through 1992 經濟改革第一階段(1978~1992)總結有九個特點。 由趙紫陽領導第一階段的改革。 1980年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負責中國的經濟工作時,中國剛剛結束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當時的中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提出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個目標,要在工業、農業、科技和國防等方面實現現代化,但是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卻沒有具體的方法。 鄧小平提出“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和反“精神污染”後,當時的中共總書記胡耀邦被迫辭職。趙紫陽於1987年1月接替他出任代理總書記,並在同年正式擔任黨總書記。 趙紫陽採取漸進改革方式。
4.4.1 Dual-Track System 雙軌制:計劃機制與市場機制同時調節生產活動,單一商品存在雙重的定價機制,一種是政府制訂的計劃價格(低),另一種是市場價格(高)。 並非解散計畫經濟,而是改革者默許計劃角色的存在以確保穩定和保證政府有優先獲得的權利。 隨著價格體制改革的加深,計劃調節的比例逐漸減少,市場價格機能運作增強。 1980年代中期,指定大部分國有企業在達成計劃的產出後,超過計劃數量的商品,可由市場決定價格。 允許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交易與合作,允許有估價的彈性。 集體、私有和外國投資廠商不在雙軌制中。
4.4.2 Growing Out of the Plan 背景:僅雙軌制的存在不足以推動經濟體轉變為市場經濟。(有黑市及灰市的存在) 1984年承諾保持所有中央政府原料配置(產量)大小固定在一個絕對項。隱含計畫比例逐漸下降,直到在計劃之外。 政策目標:不直接進行計畫部門的改革,但讓非計畫部門成長,逐漸取代計畫部門成為經濟成長的動力。 圖4.1以計畫經濟中最具代表的鋼鐵銷售和配置來說明。 1984年時企業銷售的比例極小。 1984之後中央政府配置持平,總產量增加,增加的數量以市場管道銷售,能獲得較好的市場價格。 1993年政府配置量下降,在此達到Growing Out of the Plan。非計劃比例上升,計畫比例下降。雙軌制漸漸式微。 經濟體轉變以市場經濟為主。
4.4 Elements of China’s Transition Through 1992 4.4.3 Particularistic Contracts 1、與不同的國有企業簽訂不同契約。 2、依據前一年企業之表現而定。 4.4.4 Entry 1、1979年鬆綁受政府保護之產業部門。 2、提高產業間競爭也改變整體市場條件。 3、地方政府地位提升。
4.4 Elements of China’s Transition Through 1992 4.4.5 Prices Equating Supply and Demand 1、1980年代早期,多數買賣活動開始以市價 進行。 2、以市價交易計劃外商品在1985年合法化。 3、多元化的營運形式。
4.4 Elements of China’s Transition Through 1992 4.4.6 Incremental Managerial Reforms Instead of Privatization 1、以增加管理方面的改革來取代私有化。 2、提升競爭力、提高誘因、有效監控。
4.4 Elements of China’s Transition Through 1992 4.4.7 Disarticulation 1、以「分離」策略將鬆散的經濟活動和 計畫核心做區隔。 2、ex.:經濟特區
經濟特區: 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是利用外資、先進技術來走向國際市場的管道。經濟特區有特殊的經濟政策和不同於內地的管理體制。 1、以利用外資為主,經濟所有制結構是社會主義經濟 領導下的國營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私人企業和 外商投資企業等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綜合體。 2、對外商提供更多的優惠待遇和入出境方便。 3、特區政府擁有較大的經濟管理權限。深圳、珠海、 汕頭、廈門、海南為綜合性經濟特區。
4.4 Elements of China’s Transition Through 1992 4.4.8 Initial Macro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hieved Through the Plan 1、減少投資並移轉資源。 2、由資本密集轉變為勞動密集。 3、失業率降低。
4.4 Elements of China’s Transition Through 1992 4.4.9 Continued High Saving and Investment 1、政府減少其在GDP中所佔的比例。 2、家計單位儲蓄迅速增加,有助投資。 3、銀行體系的地位有所提升。
4.4 Elements of China’s Transition Through 1992 4.4.10 Conclusion of First-Phase Reforms 1、政府減少獨占,開放市場。 2、以市價進行交易,使產業競爭提升。 3、穩定的儲蓄和投資維持了經濟體的成長。 4、改革的成果受到保守派質疑,ex.:經濟成 長年(1979、1984、1987~1988);衰退 年(1981 ~ 1982、1986、1989) 。 5、總體經濟的循環。
4.5 The Tiananmen Interlude 原因:通貨膨脹、不滿專制特權腐化、期待政治經濟改革。 保守派以軍隊鎮壓,造成學生傷亡,改革派遭到流放 。 經濟的衰退在兩年後逐漸恢復,改革派重新掌權。 「沒有輸家的改革」使改革仍受歡迎。 1992年鄧小平南巡。 1992年10月召開第14屆全國代表大會。
第14屆全國代表大會: 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舉行。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選出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並通過幾項決議。 不再設立中央顧問委員會。 通過了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 議。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建立與市場相容的微觀經營制度,國有企業通過公司化 改造,建立產權明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離、管理科學的 現代企業制度,同時發展各種非國有企業。 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城鄉市場一體化,銜接 國內與國外市場。 允許按勞分配與按照資金和土地等生產要素投入進行分 配同時並存。生產要素價格建立在市場基礎上。提倡效率 優先,兼顧公平。 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4.6 The Second Phase of Reform, 1993 ~Present 朱鎔基以強力、果斷、迅速的施政方式成為二次改革的核心人物。 改革為首要事務、管理變革及改革結果為二次改革的三大概念: 1、改革的首要事務:結束雙軌制度、重新整合財政資 源以及管制總體經濟。 2、管理變革:管理及重整主要市場部門 。 3、改革結果:物價穩定,消除了通貨膨脹、縮減國有 部門的規模、適度開放私有化、以及產生「有輸家 的改革」。
4.6 The Second Phase of Reform, 1993 ~Present 4.6.1 Prerequisites 4.6.1.1 Market Reunification 1、1993年末廢止物質平衡計畫。 2、特殊契約失效。 3、Figure 4.1 4.6.1.2 Recentralization 1、明確地區分中央與地方的管理權責。 2、增加政府財政資源以控管總體經濟,並實行財政及 稅賦改革。 3、Figure 4.2
Figure 4.1 Steel production and planned allocation p.93
Figure 4.2 Budgetary revenue share of GDP p.102
4.6.1.3 通貨緊縮的宏觀經濟政策 緊縮的宏觀經濟政策不論是在長期或是短期都是必要的。 鄧小平的南巡講話開始,結果信貸增長急劇加速,通貨膨脹上漲。
4.6.2 調整方法和管理體制改革 在1990年代,中國大陸「以成長引導轉型」的經濟轉型策略,創造「公平競爭」。 在經濟上的改革有四個較重要的部份,分別是財政與稅制改革、銀行與金融體系、公司治理和外部部門:WTO的會員身份 。 1994年1月1日---新的財政體系、國際貿易體系以及公司法。
4.6.2.1 財政與稅制改革 1994年財稅體制全面改革的要點: 1.把地方財政包乾制改為在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事權基礎上的分稅制,建立相互獨立的中央和地方稅收徵收體系。 2.按照統一稅法、公平稅法、簡化稅制和合理分權的原則,改革和完善稅收制度。
4.6.2.2 銀行與金融體系 中國人民銀行於1948年底成立,在改革以前既行使中央銀行的職能,又行使商業銀銀行的職能,同時又是國家管理金融的行政機關。 1984年國家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的職能,將一般存款貸款業務交由四大專業銀行。 1998年後期,中國人民銀行實行機構改革,撤銷了按行政區劃設置的省級分行,成立了九個按經濟區劃設置的大區行。 目的:增強央行的獨立性,減少地方政府對央行地方分支機構在制定貨幣政策以及銀行監管方面的干預。
4.6.2.2 銀行與金融體系 1999年以來,國家為了剝離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的不良資產,分別對應成立了華融、長城、東方和信達等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 目的:希望通過專業化的資產處置服務,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促使金融體制改革和加快國有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在2003年4月,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承繼了中國人民銀行的大部分監管職能,從而成為銀行業主要監管者。
4.6.2.3 公司治理 1993年底公司法頒佈,促進國有企業的改革。 證券法於1999年7月開始實施且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分布在全國各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中國開始走向管制型國家。
4.6.2.4外部部門:WTO的會員身份 廣泛的國際貿易改革在1993年被提出,其中包含統一中國匯率制度、減少貨幣流通量和確定經常項目可兌換。 中國於2001年12月加入WTO。
4.6.3 結果 4.6.3.1從通貨膨脹到價格的穩定性 1996年以後,中國通貨膨脹是穩定的。 雖然整個週期不是完全被消除,但是大體上來說宏觀經濟明顯是朝向價格穩定性的。
4.6.3 結果 4.6.3.2 國有企業重組和縮減開支 19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官方開始縮減從前對政府和國有企業的限制。 在1997年9月第15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後,地方政府官員對於國有企業的改革採取幾乎自由的手段。 從1978年到1993年為止,國有部門在產出和就業上的相對重要性減少。 1990年代年中期以來國有企業的就業率明顯的減少。
4.6.3 結果 4.6.3.2 國有企業重組和縮減開支
4.6.3 結果 4.6.3.2 國有企業重組和縮減開支 國有企業的重組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因為他們擁有大部分的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的利益在1978年佔GDP的15%,但在1996年到1997年已經降到2%以下。
4.6.3 結果 4.6.3.3私有化 1990年代中期,鄉鎮企業、集體以及國有企業的私有化變的更普遍,且通常是利用管理層收購的形式。 2004年年底,城市的私有企業(未計算外資企業)比傳統的國有企業雇用了大約兩倍之多的員工:55百萬,而國有企業則低於30百萬。
4.6.3 結果 4.6.3.4有輸家的改革 大部分受到影響的是國有企業的員工。 雖然變革持續在進行,但變革的利益相當不均的分散在中國的人民。
4.7 當代的挑戰 Sachs and Woo(1994)提出中國早期的改革會成功實際上是由於發展不充分的優勢,因為那給了中國較大、較有彈性可成為改革學術溫床的農村經濟。 McMillan(2004)指出第二階段改革重視發展社會和經濟力的政策比早期過分強調制度改變的政策更加成功。 也就是鄧小平在中國變革過程中所提出的「發展是硬道理」這個理論。
4.7 當代的挑戰 2003年溫家寶接任朱鎔基成為總理,成為經濟策略的主要決策者,在他之下所決策的形式改變的相當明顯。 面臨到的雙面挑戰: 一方面,變革過程並未完成;另一方面,在第二階段中的改革所製造的問題急迫的需要改善。
4.7 當代的挑戰 第二階段的改革雖更有深度和完善,但在許多區域制度與法律問題仍然需要改善。 金融體系仍是由國家銀行所控制並且受到政府及其內部人員勢力的管制。 稅制雖被重建,但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財政關係仍然是很弱的以及地方財政能力也未充分發展。 中國公司已經給定了一套法定章程,但大部分公司治理並未發展成世界級標準以及能夠與全球市場競爭的能力。 中國管理機構雖然已經被創建,但是他們仍並不完全從政府管理體系中獨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