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978 年和 1979 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 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 他深刻地认识到: “ 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 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 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 开世界。 ” 通过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Advertisements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所谓 ‘ 社会主义社会 ’ 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 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 ——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 本规律。这个规律,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 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
考点 4 (第 20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 为什么对外开放? 2. 怎样对外开放 ? 3. 有何特点和意义? 4. 中国近代史上两次 “ 开放 ” 有何不同 ?
这首歌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重大决策 ?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 12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农村 根本原因: 措施: 意义 “ 一大二公 ” 人民公社旧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第 20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 21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对外开放 中国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遵循平等与互利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 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 (基础、原则、目的) 1 、含义:
专题三 第二课. 第一步:设立经济特区 海南省 深圳 厦门 珠海 汕头 知识小贴士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 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 的地区。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 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 的地区。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关键抉择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阅读教材 合作探究 1. 农村改革的目的、措施、作用 2. 城市改革的时间、重点、具体 内容 3. 对外开放的目的、形成的格局 4. 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 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坚定不移的推进全面改革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十章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发端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与和巨大成就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王晓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
第 七 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Reform and opening up.
中国的工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二章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第 七 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七章 历史演进规律的把握 ——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九章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 中的作用.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概论
邓小平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科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基本理论的形成
第四章 改革要有新突破 开放要有新局面.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部署、 新论断、新举措 市委党校 曹锋.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2014年第四季度中心组学习 湖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课程标准 : 1、阐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开放教育必修课程 邓小平理论概论 主讲:胡支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课标感悟 概述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海南 深圳 汕头 珠海 厦门.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开放 e.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广州三件宝的重大变化: 传统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 50年代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 80年代三件宝:电视冰箱洗衣机 90年代三件宝:买楼买车买电脑.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6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5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4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经济体制) 一、改革最先的突破口: 农村 二、农村的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社会主义的改革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社会主义的改革 (一)为什么要改革? 国内背景: 先看市民生活 再看农民的生活 国际背景: 新科技革命 美欧日经济实力 中国差距 问题:中国应该往哪里去?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①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②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非对抗性)和特点(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③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社会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应的部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改革。” 江泽民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改革的社会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4.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1.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改革的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由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的历史进程。 ★邓小平:“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江泽民:不进行改革就会窒息社会主义内在的活力和生机,就会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恩格斯说:“所谓‘社会 主义社会’, 不是一种一成 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 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改革的实质 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改革的目的、原则 ①改革的目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②改革的原则: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

3.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因 (1)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 (2)在初级阶段,改革是迫切的历史要求;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2)是解放生产力; (3)是对原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4)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   1980年4月,《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1页

4、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1)改造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必然,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改革不是对改造的否定,也不是回到改造之前,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978年实践标准★1984年生产力标准★1992年三个有利于标准。 (四)衡量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三个有利于”: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1978年实践标准★1984年生产力标准★1992年三个有利于标准。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 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 1985年4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7页

2.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政治体制改革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文化体制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社会体制改革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 生态体制改革 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党建制度改革

目标:建设高度民主、法制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目标:建设高度民主、法制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改革内容:要素市场;企业与政府行为;市场交易和法律环境 涉及领域: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国家宏观调控制度。国企改革是中心环节。 改革步骤:从农村到城市 改革内容: 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理顺党政关系。②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政府机构改革。 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3.改革的成功经验 (1)坚持党的领导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1.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2.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辨证关系 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改革是动力,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改革。 ★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稳定是前提。改革和发展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稳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改革和发展。

如何处理三者关系 ★“我们一定要始终注 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 定三者的关系,坚持以改 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的, 以稳定为保证;做到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来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辨证关系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3、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对外开放的格局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显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 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这种帮助不是单方面的。中国取得了国际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中国对国际的经济也会做出较多的贡献。” 邓小平

(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标志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全方位

2、多层次 多层次,是指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所形成的梯次展开的开放格局。 改革开放是逐步展开的,有先有后,从而形成多层次格局。

(1)起步阶段:1979-1983 起步阶段(1979-1983):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技术、管理、知识、对外开放的窗口

(2)逐步扩大阶段:1984-1991 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并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3)全面铺开阶段:1992年以后 1992年以后全面铺开阶段: 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沿江、沿边、沿路、内陆开放。 至1995年12月形成包括1194个市县、222个开放口岸,50多万平方公里的多层次、多形式和多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陆省会城市开放

3.宽领域:范围、空间、形式 宽领域: 在开放范围上,除经济上开放外,在政治上、军事上和思想文化上都要开放; 在开放空间上,由生产领域扩展到商业、金融业、旅游业、信息产业等许多领域,全面走向国际市场; 在开放形式上,全面地利用国际通行的各种贸易形式和投资形式。

4.对外开放的形式 对外贸易; 利用外资; 引进技术; 国际劳务合作; 对外经济援助。

5.对外开放要有新局面 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 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首先,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其次,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再次,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衷心感谢大家的参与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