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命的横切面,百万灵魂的取样。 ——《碎琉璃》王鼎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第 九 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四.“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港澳问题的解决
第二讲 当前台湾局势与 党和政府的原则立场.
一国两制论 主讲人:卢菲茹 胡媛媛 刘 涛.
主题复习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 人教2001课标版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第三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第三中学 加孜热·奴尔木汗.
《七子之歌·澳门》是闻一多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七子之歌》中的首篇。其余六部分别为《香港》、 《台湾》、《威海卫》、 《广州湾》、 《九龙》和《旅顺,大连》。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香港迪士尼 51317林佳臻.
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四川大学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欢迎大家走进地理课堂 乘马岗中心学校 黄家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西藏、新疆、台湾问题 专题复习.
课标版 历史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
第 十 二 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我们.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台湾,我的兄弟. 台湾,我的兄弟 本是同根生 海上生明月 明月何时照我还 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国两制”是实现统一的伟大构想。 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本课小结 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国两制”是实现统一的伟大构想。 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这些图片反映哪两件历史事实?它是用什么方式解决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第三课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国两制” 与 统一大业 书P26-28 中考考点:“一国两制”的提出,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 翠园东晓 程冰如.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望大陆》.
但悲不见九州同:统一问题的由来.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参赛课件说明: 学段:初中 标题: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版本和年级: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姓名:杨芹 学校:银川十二中.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 九 章 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第 九 章 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东方之珠》 小河弯弯向南流 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东方之珠我的爱人 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月儿弯弯的海港 夜色深深灯火闪亮 东方之珠整夜未眠 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船儿弯弯入海港 回头望望沧海茫茫 东方之珠拥抱着我.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 1926年)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R in Enterprise Environment 企业环境中的R
Do now – translate to Chinese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主讲者 马慧贤.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ANYTHING,ANY TIME, ANYWHERE 无论何事,何时,何地
本节我们结合AD5724驱动时序给大家介绍一下状态机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今日中国 ——浅谈孔子学院发展必要性 杨智强.
USER-PRODUCER DIALOGUE IN CHINA
Seminar 【Speaker】 Ming-Jen Li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t of Economics
西藏 Tibet.
10/01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七子之歌》 合: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合: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合: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首都 北京 台湾 日月潭 香港 国际会展中心 澳门 大三巴牌坊.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梁义文 07化二.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受限超对称模型中Higgs粒子性质研究 曹 俊 杰 河南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高能中心 重庆,海峡两岸会议,2012年5月 基于工作: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一个生命的横切面,百万灵魂的取样。 ——《碎琉璃》王鼎钧

熟悉余光中,是因为他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乡愁》。下面有一篇朗诵,大家一起欣赏一下。造成诗人与故乡分离的原因是什么?

故国归途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 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 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熟悉余光中,是因为他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乡愁》。下面有一篇朗诵,大家一起欣赏一下。造成诗人与故乡分离的原因是什么?

台湾问题由来 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 ——解放战争遗留问题、内政问题 三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元朝:台湾称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康熙帝统一台湾,后设台湾府 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 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945年: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收回台 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 ——解放战争遗留问题、内政问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早在三国时期就与祖国大陆有密切的联系。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侵略者的入侵,台湾曾与祖国大陆出现几次短暂的的分离。第一次,是明末清初,荷兰侵略者的入侵;但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成功赶走侵略者,成功收回台湾,1683年,康熙帝统一台湾……加强对台管理;第二次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割占台湾。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国多次声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敦促日本政府归还给中国。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收回台湾。但,不久台湾再次与大陆再次陷入隔绝状态。但这一次台湾问题的由来不是因为侵略者的入侵,而是?是1949年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失败,被迫退居台湾。因此,我们说今天的台湾问题只是解放战争遗留的问题,是中国人的内政问题,是不是?是,这也是余光中先生产生离愁别绪的根本原因。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不是余光中先生如何强烈的思乡,而是他回家了。

游子初归 1992年余光中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第一次回到了祖国大陆。阔别复归,别样断肠。他的成行得益于_________政策提出。这一政策是邓小平从民族与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做出的大胆构想

一,归之策:“一国两制” 1,什么是“一国两制”? 2,“一国两制”是如何提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

游子再归 2002年,余光中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1992年那个时候回到大陆,要得益于“一国两制” ,但当时对“一国两制”依然不了解,而且还持怀疑态度。但是几年后的两件事情使他更明确了和理解了这一政策。 大江东去,五十年的浪头不回头, 浪子北归,回头已不是青丝, 是白首 ——余光中

二,归之践:香港,澳门回归 ——闻一多《七子之歌》 百年前的HONG KONG 立法局坐的全是碧眼红髯 …… 米字旗 像粗大蛛网 将岛屿尽掳 像粗大蛛网 将岛屿尽掳 英皇冠 像沉重铁箍 将群峰罩住 ——《香港这座岛》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虏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著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闻一多《七子之歌》

请你分析一下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不同? 港澳问题: 台湾问题: 殖民侵略问题 解放战争遗留问题 国际问题 内政问题 英军葡军必须撤出 可以保留军队

1995年,香港回归祖国的前两年,西方有影响的《财富》杂志发表题为《香港之死》的专题报告,预言实施“一国两制”的香港必然会“死亡”。 (1)香港问题的解决 政交锋 铁娘子 如何“一国”? 1982 1984 发声明 告归时 如何“两制”? 2001年,香港回归祖国4年后,《财富》选择香港召开了“《财富》全球论坛”,高度评价香港仍然是亚洲乃至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1995年,香港回归祖国的前两年,西方有影响的《财富》杂志发表题为《香港之死》的专题报告,预言实施“一国两制”的香港必然会“死亡”。 1990 《基本法》保自治 1997 交政权 回归日 “一国两制”实现 挑战与验证:“两制”如何?

(2)澳门回归 1987年4月 中葡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

(3)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 2,“一国两制”的构想 3,《基本法》等法律保障 4,人民渴望统一 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给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又不得不做的。

(4)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开创了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游子复归 2008年夏,已经80岁高龄的余光中做客新浪网,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其中有一网友问:“余老师,作为海峡两岸关系的见证者与经历者,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三,归之路:两岸进展 1979 1980 1992 1994 1995 余老的记忆里…… 1979年元旦,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1979 1980 1992 1994 1995 余老的记忆里…… 1979年元旦,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1980后,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对“三通”的限制逐渐放松。 1992,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 1994,《台胞投资保护法》推动经济交流 1995,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纲领性文件 并为之进行了不断的努力。您能根据坐标的提示,列举出具体的史实吗?

四,归之望:两岸前景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台独势力猖獗 “一国两制”方针指引 国际反华势力干涉 两岸同胞共同心愿,文化同根同源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两岸交流不断加强 国际公认一个中国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实践 知识框架: 《告台湾同胞书》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澳门回归 台湾问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