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 1.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五章第一节 吴江市汾湖高中 丁竹芳. 区域差异 资源差异经济差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西气东输.
Advertisements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试 卷 讲 评.
巴 西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复习课).
第四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西部大开发.
4.1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 以长江流域为例
水资源 第二课时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地理位置 巴西概况 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 气候 地形 面积、人口 人口众多 国土辽阔 851万平方千米 43 第五位 第五位 面积 人口 巴西 1.7亿 占拉丁美洲的 百分比(%) 33 占拉丁美洲的 百分比(%) 在世界各国中 的名次 第五位 第五位.
河流及其流域.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北方冬季.
第二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夜景 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 曹欢颜.
目标导学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认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举例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交通等中心;
中国地理.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资源的分类 中国的能源态势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山西经济发展 知识的思考与拓展 GO GO GO GO GO.
考纲 下载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解读 1.识记: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2.理解: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人 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中国的工业.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 主讲人:湖南师大附中梁良樑.
第3节:《西亚和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基础知识回顾 重点难点诠释 经典例题赏析 广东省阳西第一中学 高婷.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广东仲元中学地理科 陈劲秋.

中国能源安全 ——形势与对策 主讲 董玲.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章丘一中 袁苗苗.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2 认识虚拟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考纲展示 考向预测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晋煤外运
松口中学高一级 地理必修Ⅰ 第二章第二节海水运动 廖富梅制作.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成才之路 · 地理 人教版 ·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专题十五 区域可持续发展 宁夏银川九中 杜改余
 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新疆 1 人口与民族 2 地形与气候 3 绿洲农业 4 能源开发.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1课时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基础梳理.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林翠容.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想一想 能否 将天气预报改成气候预报?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中国的地理差异 福州文博中学 冯春欣.
多哥共和國 République Togolaise.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气候(第2课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亓孝然.
中国的气候.
第 3 章 基本概念.
K1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第2课 工业联系和转移、集聚.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政策环境与旅游投资 Policy environment & Tourism Investment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LOGO 项目提案报告PPT模板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DESIGN:小小草.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第一课时 内乡县桃溪镇初中 尹香玲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化工品种做多思路依旧 新湖期货化工团队 发言人 刘丹 Effective Presentation Structure.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区域可持续发展 1

以我国能源现状与区域能源开发及能源安全建设为例 区域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以我国能源现状与区域能源开发及能源安全建设为例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2

(2)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 建设原因:常规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4)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②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⑤国际石油 3

价格上涨;⑥我国缺少完善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5)我国能源问题的调整措施:①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②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③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⑤稳妥发展核电;⑥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⑦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⑧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⑨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⑩调整能源结构,利用乙醇汽油净化大气环境。 4

(6)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 ①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②中国可以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中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管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可以就近运输,节省费用。 5

(7)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 ①对西部的意义:a.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b.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c.增加就业机会;d.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②对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 6

例1:(2011·广州一模卷)晋陕蒙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 7

材料二 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河流某水文站某时段水文监测的情况。 材料二 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河流某水文站某时段水文监测的情况。 8

(1)这里的“乌金”是指____________。“乌金三角”地区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生产基地。 (2)“乌金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处于____________的过渡地带,地表形态遭受       和      外力作用的交错地带,呈现典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规律。 9

(3)根据材料二,“乌金三角”地区雨季的降水特点是 。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关系是 。 (3)根据材料二,“乌金三角”地区雨季的降水特点是      。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关系是      。 (4)分析“乌金三角”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5)分析“乌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题眼】晋陕蒙接壤;乌金 10

第(1)题,“乌金三角”位于晋陕蒙三地接壤的地区,结合“乌”,可判断为煤炭。第(2)题,经纬度定位,此处位于中国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影响自然带更替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呈现自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作用,干旱地区是风力作用,可判断此地处于流水和风力作用交错地带。 11

第(3)题,审题,“雨季”是关键词。读图只读雨季一段,两个旱季可忽略。第(4)题,工业区位分析,从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技术、交通等方面综合分析。第(5)题,从“乌金三角”所处的自然环境出发,考虑煤炭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 12

答案:(1)煤炭  能源(煤炭、重化工) (2)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暖温带向中温带、森林向草原) 流水 风力(不分先后) 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 (3)降水集中,以暴雨为主 流量大,含沙量大(呈正相关关系) (4)煤炭丰富;临近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 (5)开发煤炭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加剧土地的沙漠化、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产业结构偏重,工业“三废”污染严重;重工业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 13

【思路点拨】 提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经纬度、晋陕蒙交界、河流、主要城市都有助于确定位置。仔细审题阅图,不犯低级错误。回答综合题,注意运用方法,多角度回答问题,并用专业术语阐述。 14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 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1)~(2)题。 15

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消耗的新鲜水量。 环渤海地区 全国 重工业产值占工业 总产值比例(%) 76 70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2.16 1.77 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 (立方米/万元) 27.70 119.87 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 用水总量比例(%) 8.48 16.34 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消耗的新鲜水量。 16

(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答案】 (1)特点:能耗较高;水耗较低。 原因:重工业比例较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高。 (2)环境污染加剧;能源紧张;生产成本提高。 17

所以第(1)题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特点就是能耗较高和水耗较低,形成原因是重工业比例较高,水资 该题以热点区域——环渤海地区入手,主要考查工业、能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本题相对简单,主要是分析表格中环渤海地区与全国各要素的对比:发现环渤海地区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全国高;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较全国低。 所以第(1)题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特点就是能耗较高和水耗较低,形成原因是重工业比例较高,水资 18

源重复利用率较高。第(2)题关键在于明确了所存在的问题后,是要回答其产生的不良后果,从表中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存在能耗高的问题,所以要围绕能耗高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来回答。 19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流域内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等。 流域开发对环境的影 响及综合治理的对策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流域内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等。 2.河流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具体内容包括: 20

(1)防洪;(2)发电;(3)航运;(4)灌溉;(5)旅游;(6)土地利用;(7)提高水质等。 开发建设的关系图: 21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3.河流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便利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的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 22

例2:根据下图和下表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 23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 阿特巴拉河 全年 32 60 8 洪水期 10 68 22 枯水期 83 17 构成% 流域 时段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 【题眼】尼罗河流经区域经纬度;尼罗河径流量构成 24

按照图中经纬度可以分析,尼罗河此河段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第(1)题,结合河段气候类型和径流量构成可知,尼罗河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径流量小。其原因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分析即可。第(2)题,尼罗河有两个源头,一是发源于中非的白尼罗河,二是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按照上表,可发现白尼罗河在河流枯水期占比例大,而洪水期反而小,可推断白尼罗河发源于南半球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白尼罗河洪枯期流量变化相对较小, 25

是尼罗河枯水期径流的主要补给源。而青尼罗河源于盛行热带草原气候的东非高原,干湿分明,径流季节变化大。第(3)题,尼罗河自南向北流,最终注入地中海。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大,洪水期会使河流两岸泛滥,带来肥沃泥土,促使两岸农业发展。 26

【答案】 (1)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径流少。 (2)(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白尼罗河源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量多。 27

【答案】 (3)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洪水每年定期泛滥,洪水泛滥之后,开始农耕。枯水季节是作物生长及收获季节。洪水泛滥时在被淹农田表面沉积一层肥沃的淤泥,使土壤年年肥力不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8

【思路点拨】 从尼罗河径流量构成表分析,尼罗河在北半球,洪水期出现在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白尼罗河源于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流经赤道多雨地区,尼罗河枯水期的水量主要来源于白尼罗河。 29

(2010 •全国卷Ⅰ)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 30

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31

32

材料二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1)读上图,指出从扬州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长安依次经过__________河、黄河、________河。 隋(大)运 渭 33

(2)运粮经过的黄河以孟津为界分东西两段,试分析这两河段的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津以东河段属黄河下游,河道开阔,水流平稳,运粮船航行顺畅。但洪水期水流湍急,大旱时河道浅窄,大船难行,甚至停运。孟津以西至潼关河段属黄河中游,落差大,水流湍急,河道狭窄,多险滩,运粮船航行困难。 34

扬州位于长江出海口附近,长安现西安,位于陕西。看图可知,粮食运输需依次经过隋大运河、黄河和渭河。分析水运条件,应从水量、河床落差、结冰期和沿河经济发展程度进行分析。孟津是划分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孟津以东为下游,孟津以西为中游。河流下游地形平坦利于航运。但受中上游水资源利用不当影响,下游常出现断流现象,又有不利于航运的隐患;黄河中游落差大,水流湍急不利于航运。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