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成才之路 · 地理 人教版 ·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成才之路 · 地理 人教版 ·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成才之路 · 地理 人教版 ·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3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 目 标 导 航 1 知识网络构建 5 课前自主预习 2 课堂巩固训练 6 知能拓展阅读 7 重难疑点探究 3 典型例题剖析 4 课 时 作 业 8

5 目 标 导 航

6 1.了解区域的含义,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2.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7 课前自主预习

8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__________。 2.特征:具有一定的_________,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其内部的特定性质_________。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区域的发展水平、____________。 地理差异  空间单位  区位特征  相对一致 生产、生活特点  发展方向

9 2.个案分析(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为例):
地理环境差异 (1)地理 位置 位于________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 大致位于_________ _______,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2)气候 条件 地处____________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地处____________气候区,雨热同期,但________稍强 (3)土地 以________为主,耕地多为________,人均耕地面积小 ______分布广泛,耕地多为______,人均耕地面积大 (4)矿产 资源 矿产资源________ 有较丰富的________等矿产 北纬30°   北纬43° ~48°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大陆性  水稻土  黑土  水田  旱地  石油  贫乏 

10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生产活动差异 (5)农业生产 活动 发展___________,主要种植_______,熟制为_________ _________,水产业发达 发展_____________,主要种植________、春小麦、大豆,熟制为_________,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6)其他 商业贸易发达,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工业基地 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基地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水稻  玉米  一年两熟 到三熟  一年一熟  综合性  重化工业

11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能力低下  地理环境  耕作农业  增强  生产技术  桑蚕  棉花  密集  小 

12 1.有人说区域的划分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双重特点。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南米北面体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差异,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条件有哪些? 3.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文明发源地。早期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经济为什么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发达? 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粮食单产高,但为何商品率低?

13 参考答案 1.赞同。从区域的内涵上分析,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划分出来的,地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故体现了区域划分的客观性;区域是“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指标的选定体现了划分又有主观性的特点。 2.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热充沛,雨热同期,符合水稻生长所需的条件;本区地块较小,水稻管理需要大量劳动力,本区人口稠密,可以满足水稻精耕细作的需要;水稻单产高,可以满足较多人口的需要。

14 3.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只能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木棒、石器等)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黄河流域土质疏松,利于简单工具的耕作,而长江流域土质黏重;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燥,人们可以利用较早掌握的灌溉技术发展农业,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沼泽众多,排水难度大;黄河流域平原广阔,利于交通运输,而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网成为了交通的阻隔。 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夏季高温多雨,作物可实现一年两熟或三熟,加之精耕细作,所以单产高;但是由于人口稠密,地块分散,人均耕地面积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人均粮食占有量低,因而商品率低。

15 重难疑点探究

16 什么是区域

17 层次性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整体性 指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气候、水文、植被、地貌等就体现了区域环境的整体性 差异性 指同级别区域间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差异等

18 根据环保部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全国被划分为216个生态功能区。据此回答(1)~(2)题。
(1)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划定区域的界线,明确区域的归属

19 (2)关于上述区域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些生态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 B.这些生态功能区都是独立的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C.这些生态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D.每个生态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答案】 (1)A (2)B

20 【解析】 第(1)题,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区域划分的目的是为区域发展服务的,可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并非为了引导人口流动、有计划地施加影响和明确区域归属。第(2)题,根据区域的特点可知,区域有明显的区位特征,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故A、C、D都是正确的。有的区域界线明确,如行政区,而有的区域则没有明确的界线,一般的自然区之间往往界线不明确,具有过渡性特征。生态功能区之间既有差异性,也有整体性。

21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及影响

22 2.区域地理环境差异比较——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 大致位于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气候,虽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也较短

23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土地条件 经过人们长期耕作改造而形成的水稻土,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小,较为分散 为肥沃的黑土,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大,集中连片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相同点 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24 (2)地理环境的差异对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地区的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区域 地理环境 耕作业 其它 部门 土地类型 农作物 熟制 长江三 角洲  良好的水热条件,河湖水面广 水田为主的耕地  水稻、油菜、棉花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 平原 水热条件限制;西部草原分布广 旱地为主的耕地  玉米、春小麦、大豆  一年一熟 西部发展了畜牧业

25 ②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 区域 优越的地理环境 生产活动 长江三 角洲 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 商业贸易发达 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轻工业 发达 从国内外运进铁矿资源 发展 重工业 松嫩 平原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发展重化工业 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26 3.归纳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思路 区域差异的产生,既与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有关,也与人类活动的差异有关,同时还与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影响产生的差异有关。在分析时,可结合具体要素加以分析,具体如下:

27 (1)自然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等。 ②矿产资源状况:包括矿产资源的种类、富集程度、开发条件等。 ③气候状况:包括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④水文状况:包括河网的密度、空间分布、流量、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等。 ⑤土壤状况:包括土壤类型、肥沃程度以及面积大小。 ⑥植被状况:包括植被种类、数量、分布。 ⑦地形和地貌:包括地形和地貌类型及特点。

28 (2)人类活动的差异 ①农业生产活动:包括农作物的种类、分布、熟制、种植方式,农业发展的有利和限制条件。 ②工业生产活动:包括工业部门、工业中心的分布、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③商业、交通状况:包括商业中心的分布、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便捷程度。 ④生活习惯状况:民居、饮食、服饰、文化等特点。

29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
A.都临海洋 B.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C.同属一个地势平坦的大平原 D.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答案】 D 【解析】 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入海口,东部临海,而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平原中部,不临海。长江三角洲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松嫩平原相距遥远,但都属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30 1.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地理环境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的影响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地理环境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的影响

31 (2)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农业社会,粮食生产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克服了自身的限制性条件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地。

32 (3)工商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33

34 纵向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

35 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也不同,充分说明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制约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的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因素,发生在(  ) ①船舶被广泛用作交通工具之后 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之后 ③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 ④工商业得到充分发展之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6 (2)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现阶段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 C.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 D.粮食商品率极高 【答案】 (1)A (2)C

37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解题思路如下:

38 典型例题剖析

39 读“我国自然区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40 (1)e、f两区域大致以________为界,g区域与a、b、c等区域大致以________为界。
(2)a、b、c、d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_______________,不利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约f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 (4)就种植方式而言,b地以__________为主,c地以________为主,f地以________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41 (5)不同区域粮食作物也有所不同: b地以________为主,c地以________为主, d地以________为主,g地以________为主。 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的思路具体应从各区域所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源等状况着手,分析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而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42 【答案】 (1)贺兰山 3 000米等高线 (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多旱涝灾害 (3)水源 绿洲地区 (4)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灌溉农业 水分 (5)水稻 冬小麦 春小麦(玉米) 青稞 热量

43 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形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4 (1)图示地形区为________。 (2)图示地形区与周围区域的边界类型是________(明确的或模糊的)。 (3)图示地形区中的河流属于________(内流河或外流河)。 (4)图示地形区河流短小、多季节性河流等自然特征的形成反映了区域的________性。 (5)图示区域在自然特征上与华北平原差异较大,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双选)(  ) A.地形       B.气候 C.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

45 【解析】 由图示可以获取以下主要信息:①该区域为80°E附近,②河流呈向心状分布,③图中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该地形区为塔里木盆地地区。这里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降水稀少,加之盆地地形使河流呈向心状分布。 【答案】 (1)塔里木盆地 (2)模糊的 (3)内流河 (4)整体 (5)A、C

46 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乙为“江苏省简图”。

47 材料二 图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48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________ 以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________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③________ 矿产资源 丰富,以④________为主 较少

49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对新疆的影响:________。对江苏的影响:________。 (5)新疆已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50 【解析】 第(1)题,新疆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以盆地和山地为主,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石油、天然气丰富;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势第三级阶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集、水量大。第(2)题,两省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从分层设色图中来判断说明即可。第(3)题,两省产业比例的差异明显。读图可判断,新疆第一产业大于江苏,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反。

51 第(4)题,江苏和新疆两省相互协作,新疆有丰富的资源,但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而江苏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通过合作,使新疆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产业升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江苏则获得新疆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状况,扩大市场。第(5)题,霍尔果斯经济发展优势有区位、交通、政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从图中可得出位于与中亚接壤位置,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且邻近地区资源丰富。

52 【答案】 (1) 省区 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以盆地、山地为主 气候类型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 ③河网密集,水量大 矿产资源 ④能源资源(石 油、天然气和煤炭)

53 (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54 知识网络构建

55

56 课堂巩固训练

57 一、单项选择题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58 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 【答案】 A 【解析】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客观性主要是地理差异和空间单位。

59 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政治文化区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和青岛市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其边界都有一定的过渡性。

60 3.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
A.同属温带地区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同属东部季风区 D.都是平原地区 【答案】 C 【解析】 雨热同期主要是指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这主要得益于季风气候。来自低纬度海洋的夏季风不仅带来了丰沛的水汽,也带来了充足的热量。

61 4.适合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 A.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B.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 C.油菜、玉米、高粱、大豆 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 【答案】 B 【解析】 冬小麦是暖温带的粮食作物,油菜主要产在秦岭—淮河以南,黄麻是热带的经济作物。

62 (2014·浙江调研)读“世界某两国示意图”,完成5~6题。

63

64 5.图示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对于两国农业对比,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①耕地都主要位于本国沿海平原 ②甲国家热量条件比乙国家好 ③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 ④甲国粮食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美国经济发达,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粮食商品率高。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位于中央平原。

65 6.两国地形对气候影响都很大,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受地形和风向影响,甲国降水整体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B.受北方高大山脉影响,甲国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 C.受西海岸高大山脉影响,乙国降水自西海岸向内陆急剧减少 D.受地形影响,乙国形成了与我国西北地区成因不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 A

66 【解析】 受地形与西南风的影响,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多地形雨,降水较多,乞拉朋齐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之一,称为世界“雨极”,而非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67 (2014·石家庄质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发展条件的差异,在发展速度、发展进程上也有明确反映。因此,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因地、因时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划。读“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差异示意图”,完成7~8题。

68 7.关于t2时刻各区域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1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B.区域2处于发展后期阶段 C.区域3进入起步阶段 D.图示三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相同 【答案】 C 【解析】 t2时刻,区域1处于对资源开发、利用日趋减少的时期,属于转型阶段;区域2处于快速开发、利用本区资源的时期,属于快速发展阶段;区域3处于本区资源开发利用的起步阶段。

69 8.若用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分析图示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现阶段我国各区域对资源依赖程度不断降低 B.现阶段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 C.从区域3到区域1反映了我国经济从沿海向内陆的发展趋势 D.要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需宏观协调各区域的关系 【答案】 D

70 【解析】 从图中看出,区域1开发利用资源的时间较早,区域3开发利用资源的时间最晚,从区域1到区域3反映了我国经济从沿海向内陆的发展趋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资源依赖程度在不断降低,但是西北内陆地区资源丰富、经济落后,对资源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就必须协调各区域的关系。

71 读下图,完成9~11题。

72 9.图示地区工商业发达的原因是(  ) A.纬度较低,热量丰富 B.紧靠海洋,用水方便 C.农业发达,粮食充足 D.海陆交通十分方便 【答案】 D 【解析】 图示地区为长三角地区,海陆交通便利促进了该地区工商业的发展。

73 10.B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 A.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年降水量在1 000mm以下 C.水田集中连片 D.温暖时期较长 【答案】 D 【解析】 B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平均年降水量在1 000mm以上,水田分散布局。

74 11.图示地区所临海洋是(  ) A.黄海与渤海 B.东海 C.黄海与东海 D.南海 【答案】 C 【解析】 长江三角洲北邻黄海,南邻东海。

75 二、综合题 12.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76

77

78 【解析】 根据两地区图形轮廓判断甲、乙分别是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两地纬度位置的不同,导致两地在气候、土壤等方面存在差异。

79 13.(2014·长沙一中月考)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80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区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3)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区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81 【答案】 (1)变化:由水稻种植业为主转变为以城郊农业为主。原因:甲地变成了城市近郊,城市的市场需求起主要作用;生产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的利润更高;高速公路的建成使运输更为便捷。
(2)工业结构:传统工业数量减小,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工业布局:传统工业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迁移、集中,电子工业在西部高校密集区聚集。 (3)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

82 【解析】 第(1)题,阶段二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农业由种植业向城郊农业转变;其原因为市场需求扩大及交通运输的发展、城郊农业利润更高等。第(2)题,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变化可结合图例读出。第(3)题,可以从图中判断出该地保护环境的措施,即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等。

83 知能拓展阅读

84 地理环境差异对民族风情的影响 民族风情是指由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社会生产或生活所形成的具有传统性的风俗习惯。形成这些独特的民风民俗的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的差异,所以称之为民族风情或风土人情。地理环境渗透于民族风情之中,二者关系密切,前者影响、决定后者,后者反映、体现前者。

85 1.地形与生产活动 山区的耕地少,动植物资源少,人们多从事采集、狩猎、驯养;富饶的大草原地面广阔、人烟稀少,人们多从事放牧业;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农业生产发达;人们在低缓的丘陵上开辟一层层的梯田,种果树、茶树等,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充分利用阳光,扩大土地面积。牧区的居民衣皮食肉,耕作区的居民衣布食谷,这些也是地形影响的结果。

86 2.气候与建筑 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不为美观,而为凉快、安全;中国北方房屋多平顶,南方多尖顶,不为个性,而为排水便利与否;黄土高原的窑洞不为安全,而为就地取材、冬暖夏凉;蒙古族的蒙古包不为便宜而为携带方便、生产需要;俄罗斯的房屋有三四层门窗,不为防盗,而为保暖;西亚的住房屋小窗多、墙壁厚,为的是通风散热……

87 3.气候与饮食 在我国南方人口味甜,与那里温暖湿润的气候、四季丰富的水果有关;北方人口味咸,因为冬季气候寒冷,蔬菜品种单一,人们为了丰富菜肴,有腌制咸菜的习惯;山西人口味与黄土高原的土质有关,多食醋可减少结石病的发生,所以山西的老陈醋很有名;四川人的口味与潮湿的气候对身体的影响有关。所以说:“南方人喜欢吃甜的,北方人喜欢吃咸的,山西人喜欢吃酸的,四川人喜欢吃辣的。”

88 4.气候与服饰 温带的居民,服装样式变化繁多,用料和缝制工艺很讲究,随四季而变化;寒带的居民,常年不能穿裙子、短裤;热带水乡的人,服装式样简单,多穿裙子、短裤等;沙漠地区的人们裹头巾,戴面纱,这是最好的防晒方法。 5.地理环境与节日庆典 在我国,彝族的火把节是为了烧死田间害虫,保护庄稼;汉人的春节是在地里庄稼全部收割贮存完毕之后;蒙古族最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是在每年七八月份牧草繁茂、牛羊肥壮之时。

89 6.地理环境与人种 在人类发展早期,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受到环境的影响,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黑色人种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皮肤内黑色素较高,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鼻子低而宽,体毛少,便于散热。白种人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可以使冷空气较缓地进入肺部;体毛稠密,可以防寒。黄种人多分布在温带,肤色和身体具有上述两种人的过渡性特征。


Download ppt "成才之路 · 地理 人教版 ·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