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piglets management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浦江二中 钱咏梅. 垂体 甲状腺 胸腺 肾上腺 胰岛 卵巢(女性) 睾丸(男性)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性腺性腺 }
Advertisements

统计与可能性总复习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一 、 1 )抛一枚硬币,有( )可能, 分别是( )和( )。出 现正面的可能性是( )。 2 ) 某人抛硬币连续 5 次都正面朝上, 那么第 6 次抛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 ( ),如果抛 60 次,正面朝上 可能是( )次,反面朝上是( ) 次。 两种.
竹南海濱沙地植物的介紹 苗栗縣竹興國小 李秋蜚. 海濱沙地的環境概況 1. 夏季烈日曝曬極乾旱,冬季寒冷 的東北季風極強勁 。 2. 海風吹拂鹽分高 。 3. 貧瘠 、 水分少 。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儿科护理教研室 主讲教师 刘晓丹 教授.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儿科护理教研室 第一节 生长发育概述 一、生长发育规律 一、生长发育规律 二、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二、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生长发育评估 一、体格生长发育评估 一、体格生长发育评估 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 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能量, 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他们健康吗? 人体内能量的平衡与调节 奉城二中 徐玉.
周围型肺癌 CT 征象 分 析 攀钢密地医院放射科. 周围型肺癌: 系指发生于段及 段支气管以远的肺癌,约占原发性 支气管肺癌的 1/4 ,以腺癌多见。 其发病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吸烟、 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 射、饮食与营养等。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癌症学会将结核列为肺癌发病 因素之一。尤其是结核瘢痕者,男.
大象報告 製作:周泓宇圖片:姚勝騰、柯俊安資料:林岑祐. 大象的食物 大象吃青草、樹皮、樹葉等多種不同的食 物。大象用長鼻攀折樹枝、把樹連根拔起, 還把另一些樹的樹皮剝光,讓樹木枯萎。 大象就這樣把森林變為開闊的林地,使燎 原野火易於發生,終於把那個地帶變為無 樹平原。大象喜愛有樹的地方。從前大象.
50912 吳明杰 獅子. 公獅經常在晨曦和傍晚時分吼叫,主要是宣示主 權。獅子是貓科動物中唯一的群居品種,獅群捕 獵:獅子狩獵時會集體行動,牠們常用的方式是 幾頭獅子先在有利的地方埋伏,另一頭獅子則公 然追趕獵物,目的是把獵物驅趕往埋伏好的獅子 附近。獅子喜歡在晚間狩獵,這樣可以提高成功 率。 公獅.
嬰幼兒的發展與保育. 嬰幼兒外觀的發展 一、身高體重 1. 出生 6 個月內的嬰兒每個月增加 0.5-1kg 2. 1 歲時約 10kg 3. 1 歲比出生時的身高約多了 50% , 4 歲時達出生時身長的 2 倍 4. 一般而言, 食用母奶的嬰兒較配方奶的嬰兒發展 較為緩慢 5. 身高體重低於 25%
第十章 滑菇栽培技术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滑菇生物 学特性,目前生产情况和栽培形 式,掌握滑菇生产中的主要技术 环节,能够独立进行栽培生产。
得獎作品.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第四單元 天氣與生活 4-1 觀測天氣.
油茶良种繁育技术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李志真 联系电话:
狗的種類 作者:麥澤洋.
盲杖与盲杖技巧.
自我介紹 班級:運促一甲 學號:D 姓名:張晉輔.
《田径运动》 理论课讲稿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陈仁伟 教 授.
中华文明探源 中华文明的曙光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
自傳 82410陳信宏.
第一章 建筑工程造价概述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及工程实例.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物业装修管理 周定福 编 二○○八年五月.
第二十二讲 蜀汉、孙吴的政治与经济.
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讲课人:苏丽丽 涞源职教中心.
白酒生产工艺 项目三 酒曲生产技术.
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厚厚的气体包围坚实的土地,养育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这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为大气层。
愛錢又搞笑的日本警察 兩津勘吉.
第五章 餐饮食品原料采购管理.
青铜器的器型 炊食器: 炊具:鼎、鬲、甗等 食器:豆、簋、敦、盨、簠等 酒器: 饮酒器:爵、角、觚、觯等 温酒器:斝
以 天 空 为 友 以 大 众 为 天 尹 洁
生命之托 重于泰山 张芳芳.
病例讨论(2).
第三大單元 犬隻之飼養與管理 1.犬隻選擇 2.犬的繁殖 3.幼犬的飼養與管理 4.成犬的飼養與管理.
烟草栽培学 南平农校 杨志和.
牛品种介绍及繁殖技术 张金山 研究员 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二0一三年三月.
第十章 树脂类中药.
走进哆啦A梦的生活.
项目二 果树育苗 任务2.1 实生苗培育 任务2.2 嫁接育苗 任务2.3 自根苗培育 任务2.4 其他方法育苗 任务2.5 苗木管理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 徐振兴 研究员 2015年6月25日.
黄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陈 惠 明 博 士 电话: (0731)
教学情境四 种猪饲养管理 单元二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预备年级体育理论 肥胖与消瘦的危害.
实验二、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拒绝危险驾驶  安全文明出行 2015全国交通安全日专题课件.
五味子 【来源】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药材习称“北五味子”、“南五味子”.
文化作文句段写作方法.
导入新课 由于几何光学仪器都是人眼功能的扩展,为了深入了解各类光学仪器,有必要从几何光学的角度了解人眼的构造。
早在公元5世纪的北魏古籍中,就有关于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于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七年级 上册 2.1 整式 (第1课时).
肥育猪的饲养管理 报告人:王京仁.
歡迎來認識黃金獵犬 黃金獵犬的神祕小世界.
切花栽培概述 《花卉栽培》精品课程课题组制作.
江苏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系列教材
军队院校和国防生 报考指南 (第 一 讲).
江苏省大丰市农广校.
蔬菜生产技术 茭白栽培.
健康體位講座 如何增進健康體適能 演講者:張書軒 老師 96.09.28.
第五章 三角比 二倍角与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斜三角形.
自我介紹 大同國中 湯晴雯.
个 人 简 历 R e s u m e 2019/4/12.
廣翅蠟蟬.
烟花爆竹工程设计的产能匹配 中国烟花爆竹协会 钱志强.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曾品方老師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曾品方老師
两人同心,才能同行。 狮子因抓到猎物,才会在林中咆哮。 少壮狮子抓到东西,才会从洞中发声。 因为有机槛,雀鸟才会陷在网罗里。
這個距離可以是直線的長度,也可以是曲線的長度。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3. 活动:降落伞比赛.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piglets management 仔猪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初生仔猪三大变化 由在母体内通过脐带靠母体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供给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转变为通过自身呼吸系统进行自主呼吸 由母体的恒温环境而不需进行体温调节转变为随着外界的环境温度的变化而需要进行调节以维持体温的恒定。但此时仔猪的热调节能力差,脂肪层薄 由在母体内处于无菌环境,不需产生抗体以抵抗病原菌,因而缺乏先天性免疫力;改变为处于外界的有菌环境中,且需要迅速从母体获得抗体以产生被动免疫力

一、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 2、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腺机能不完善 3、体温调节能力差,体内能源贮备有限 4、抗体少,易得病 5、生活习性 爱睡觉 6、反应差、行动不灵活 7、对植物性饲料的消化能力差

仔猪不同日龄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1—3日龄 30—35℃ 4—7日龄 28—30℃ 8—20日龄 22—25℃ 31—45日龄 20—22℃

哺乳仔猪死亡原因 原因 死亡率(%) 压死 28-46 虚弱 60-89% 饥饿 17-21 疾病 14-19 低温应激 10-19

出生乳猪死亡原因 80 死亡率(%) 60 40 20 压死 饿死 其它 腹泻 产活仔12405头,压死1489头,总死亡率12%

寒冷--饥饿--疾病的相互关系 低温 体温降低 昏迷 吃初乳少 饥饿 压死 疾病 死亡

乳猪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仔猪虚弱 吃不到奶 饿死/压死 寒冷应激 不吃奶 饥饿、低血糖 昏迷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要点 抓乳食,过好初生定乳成活关 抓开食,过好补料防病关 抓旺食,猛攻断奶体重关 11

抓乳食,过好初生定乳成活关 早吃初乳,固定奶头 加强保温,防冻防压 实施寄养,确保均窝 尽早补铁,防止贫血

仔猪抗体吸收能力 出生后时间 抗体吸收能力 48 5-10% 1 90-100% 3 70-75% 8 40-50% 16 20-30% 出生后时间 抗体吸收能力 1 90-100% 3 70-75% 8 40-50% 16 20-30% 24 10-15% 48 5-10%

仔猪初生重与存活率的关系 0.9以下 1.0-1.1 1.1-1.3 1.4-1.5 1.6-1.8 1.8以上 1,035 2,367 体重(kg) 仔猪头数 占总数的% 存活率% 0.9以下 1.0-1.1 1.1-1.3 1.4-1.5 1.6-1.8 1.8以上 1,035 2,367 4,197 5,012 3,268 1,734 6 13 24 28 19 10 42 68 75 82 86 88

抓开食,过好补料防病关 早开食重要性及其方法 早开水重要性及其方法 补料诱食:建立免疫耐受力 营养 适口 保健

抓旺食,猛攻断奶体重关 代乳料的研制与使用(营养水平、抗生素、益生素的应用) 补饲有机酸 2.去势、免疫与断奶工作的安排 柠檬酸 甲酸 乳酸 延胡索酸 2.去势、免疫与断奶工作的安排

精心护理仔猪,及时防治疾病 (1)对弱小仔猪,全身震颤打抖的仔猪 (2)防制仔猪黄白痢的措施 (3)防疫注射 在第一天每头腹腔注射10毫升10%的葡萄糖加5万单位的链霉素以增强仔猪体质,预防白痢 注射部位:请人抓好两脚倒提起来,以便使肠子下沉。进针部位在趾骨前缘之下3~5厘米处,腹中线侧面,把连有注射器的针头垂直剌入腹腔 注意做好注射部位的消毒 (2)防制仔猪黄白痢的措施 仔猪黄白痢是哺乳仔猪的多发病和常发病,仔猪生后1~3日龄发生黄痢。3~10日龄发生白痢。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 该病的发生诱因有: ①气候突变致仔猪受寒感冒引起 ②环境卫生较脏 ③母猪喂得过好,饲料脂肪含量过多,造成母乳脂肪含量过多,乳汁过浓,又因仔猪喝水不足或喝脏水造成 ④母猪过瘦,泌乳量少,仔猪受饿 (3)防疫注射

预防仔猪下痢的措施: A、母猪产前注射菌苗 B、药物预防 C、复方氟呱酸混悬液 D、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保健,搞好环境卫 生和栏舍内外的消毒 常用的药物和用法主要有: ①在仔猪5日龄时可在饮水投入土霉素,痢特灵供母猪和仔猪饮用 ②仔猪10日龄以后,在仔猪饲料中加0.01%的土霉素或者0.01%喹乙醇,既可防治仔猪下痢,又能促进仔猪生长  C、复方氟呱酸混悬液 每毫升含3毫克氟呱酸在仔猪吃初乳前每头用注射器经口腔注入药液0.5毫升  D、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保健,搞好环境卫 生和栏舍内外的消毒

仔猪腹泻的原因 圈舍卫生状况差 消毒、防疫措施不够 母猪乳汁不正常:分泌不足、品质差、过浓(无乳综合症) 环境气候骤变 断奶应激(断奶应激综合症) 日粮突变 疾病:黄痢,红痢,白痢,副伤寒,猪痢疾,结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等 Dr Zhu

仔猪腹泻的危害 全国发生仔猪腹泻的猪场达80%以上 仔猪腹泻发生率20%-50% 死淘率增加,死亡率20%以上 增重减缓,甚至生长抑制,成为僵猪 饲料报酬降低 机体抵抗力下降,继发病发生率增高 n Dr Zhu

仔猪腹泻防治措施 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空气新 鲜 仔猪保温 供给清洁饮水 加强环境、用具消毒 抓好早期诱食补食关 抓好断奶关 加强药物防治 搞好防疫 n Dr Zhu

仔猪腹泻防治措施 药物防治 II 查明病原,药敏试验,针对性用药: 细菌:青、链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氯 霉素, 庆大霉素, 新霉素,卡那霉素,氟哌酸,恩诺沙星,泰 妙菌素/金 霉 素, 呋喃唑 酮, 酞磺胺噻唑(PST)、 磺胺脒 (SM/SG) 、 磺胺二 甲嘧啶 (SM2) 及磺胺增效剂、磺胺氯哒嗪钠(克痢平主要成分)等 螺旋体:泰妙菌素,二甲硝咪唑(dimetridazole),罗硝唑(ronidazole) , 卡巴氧(carbadox),羟乙喹氧(olaquindox),泰乐菌素,林可霉素 寄生虫:左旋咪唑,伊维菌素,苯硫苯咪唑(速肥加),氨丙啉(25~ 65mg/kg) 注射高免血清 Dr Zhu n

第二节断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一、断奶时间 1、传统时间(6—8周龄) 2、早期时间(3—5周龄) 3、超早期断奶(0—2周龄) (1)优点: 提高年产胎次 饲料转化效率 有利于防病 提高重点车间和设备的利用率 改变季节产仔为常年产仔 提高仔猪的均匀度 提高仔猪断奶后生长速度 (2)注意几点:视条件(保暖、饲料、技术以及场内任务)而定不宜过早达到一定体重 3、超早期断奶(0—2周龄)

超早期隔离断奶 Segregated Early Weaning SEW法的特点 1、母猪在妊娠期免疫后,对一些特定的疾病产生抗体后可以垂直传给胎儿,仔猪在胎儿期间就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 2、初生仔猪必需吃到初乳,从初乳中获得必要的抗体。 3、仔猪按常规免疫,产生并增强自身免疫能力。 4、仔猪22天以前特定疾病的抗体在仔猪体内消失以前,就将仔猪进行断乳后移到清净并良好隔离条件的保育舍进行养育 5、配制早期断乳的仔猪配合料。保证仔猪良好的消化和吸收仔猪料中的营养成分。 6、断乳后保证母猪及时配种及妊娠。 7、仔猪健康无病,不受病原体的干扰,免疫系统没有激活,从而减少了抗病的消耗,加上科学配合的仔猪饲料,因此到10周龄时仔猪体重可达30~35kg。比常规饲养的仔猪提高将近10kg 8、随着仔猪断乳日龄的提前,产仔窝数、总产仔数、分娩栏的利用率都明显提高

早期断奶对母猪产仔力的影响 断奶周龄 断奶后发情天数 受胎率% 胎数 产活仔 育成数 母猪年生产力 1 2 3 4 5 6 9 8 80 90 95 96 97 2.7 2.62 2.55 2.44 2.35 2.22 9.4 10 10.5 10.8 11.0 11 8.93 9.5 9.98 10.26 10.45 24.1 24.9 25.4 25 24.6 22.5

断奶日龄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 断奶日龄 每头母猪年产仔窝数 商品猪数/头母/年 商品猪数(万头)/600头母/年 提高比值(%) 14 21 28 35 每头母猪年产仔窝数 2.64 2.52 2.40 2.30 商品猪数/头母/年 23.8 22.7 21.6 20.7 商品猪数(万头)/600头母/年 1.29 1.23 1.17 1.12 提高比值(%) 15.18 9.82 4.46 万头猪场所需母猪数 467 489 514 537

1、逐渐断奶法 2、分批断奶法 3、一次断奶法 1、按时分窝断奶 2、集中多窝断奶 3、窝内分批断奶

断奶应激主要表现 ①营养饲料 ②生活方式--心理因素(断奶失去了母爱) ③环境因素(失去了母仔共居的温暖和谐环境) 由温热的液体母乳变成固体饲料 ②生活方式--心理因素(断奶失去了母爱) 由依附母猪的生活变成完全独立的生活 ③环境因素(失去了母仔共居的温暖和谐环境) 由产房转移到仔猪培育舍,并伴随着重新编群 ④易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患病

传统养猪的断奶仔猪要做到四固定  猪群固定 圈舍 固定 人员固定 饲料固定

断奶仔猪的培育 过渡期管理 饲料要逐步更换 断奶后2-3天要适当控制给料量 保证充足的饮水 保持圈舍适宜环境 配比:8:2、6:4、4:6、2:8的比例逐渐混合 适应期为5-7天左右 断奶后2-3天要适当控制给料量 保证充足的饮水 保持圈舍适宜环境 温度: 3周龄25—28℃,8周龄20~22℃ 湿度: 65%—75%

调教管理 设铁环玩具 预防注射

僵猪的形成与防止 先天性   奶僵   料僵   病僵   断奶僵

僵猪 僵猪又称“小老猪” 形成僵猪的原因主要有: 指那些发育受阻,生长落后, 月龄不小体重不大 外观表现曲背拱腰,被毛粗乱 指那些发育受阻,生长落后, 月龄不小体重不大 外观表现曲背拱腰,被毛粗乱 精神呆滞 或神经质 无论怎样加强营养也不能使生长得到补偿  形成僵猪的原因主要有: (l)母猪妊娠期饲养不当,使仔猪胚胎发育不良,仔猪出 生重小,影响生后发育 (2)泌乳母猪饲养不当,母猪缺奶使仔猪发育受阻 (3)仔猪生病如腹泻、贫血、寄生虫及喘气病等治疗不 及时影响仔猪生长 (4)仔猪开食晚和断奶后饲养管理不好,饲料营养不够 等影响使仔猪不能很好恢复 (5)近交或乱配等使后代生命力弱

僵猪的发生往往都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防止僵猪发生也应采取综合措施  僵猪的发生往往都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防止僵猪发生也应采取综合措施 加强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的饲养 仔猪早期补料 防止腹泻 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 防止近亲交配 及时更新种猪 对已形成的僵猪应分析原因 单独饲养 改善饲料条件  有病治病 有虫驱虫 对症治疗 

治疗僵猪,必须对症治疗、根除病因 1、体弱者 2、驱虫除癞: 维生素B1100毫克,加维生素B12500微克注射,每隔7天肌肉注射两次 也可取苍术,松针叶,侧柏叶各25克,晒干粉碎,拌料喂猪。还可用针管取健康猪的血100~500毫升,然后静脉输入僵猪体内,3~5天即出现精神好转、食量增加,增重加快 2、驱虫除癞: 体内驱虫药可选用左旋咪唑,敌百虫、驱蛔灵等 用量按每公斤计分别8~10毫克,0.1~0.13克和0.29克,用温水溶解,拌入少量精料中喂给,一小时后才喂料喂水。体外寄生虫则选用1~1.5%敌百虫溶液擦洗或喷洒猪体,每天一次,治疗2~3次即愈

3、健胃 僵猪多数消化机能差,应经常喂一些大黄苏打片,人工盐等。用量:每10公斤体重用1~0.5克,每周一次,连喂3~4次   4、增加营养 对僵猪应喂给优质,易消化的饲料,每公斤混合料的消化能不低于3.1兆卡,粗蛋白18%。每日补充土霉素25~30毫克,赖氨酸2~3克,及少量幼嫩青绿饲料   5、添加生长促进剂 ①抗菌剂:可用土霉素、金霉微、喹乙醇、杆菌肽锌等,每吨饲料添加50克、②矿物质微量元素添加剂:10~20公斤的仔猪添加矿物质微量元素添加剂为日粮的1%。添加剂配方为10公斤添加剂含硫酸亚铁109.6克、硫酸锌97.96克、硫酸锰3.45克、硫酸镁91.69克、硫酸铜6.54克、碳酸钙〈作载体〉9.76公斤,拌搅均匀后添加量占日粮用量的1%

如何处理猪咬尾巴现象 群体饲养中典型的恶习是互咬尾巴,这很可能与集体的猪舍设备,换气方法,温度以及湿度的调节有关。除此之外,恶习还有多种。 断奶后猪和育成猪的恶习有以下几种 * 咬尾巴 * 咬侧腹部 * 咬耳尖 * 舔脐带 * 互相乱咬 * 舔皮肤

上述问题都与管理,营养,疾病有关 管理 营养 疾病 治疗方法 猪开始咬尾巴和耳尖,说明猪舍环境非常差,从管理上看温度升降变化较大,还有其后原因。如:皮肤受伤,饲养过密,给料器不足,供水不足,饲料变更等 营养 饲喂含盐量较低的饲料或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饲料,以及突然交替饲料时都能出现上述恶习现象 疾病 渗出性皮肤炎是猪出现恶习的主要因素之一。皮肤感染时血清向皮肤流出。这时很可能粘饲料的同时存在葡萄商球菌而出现炎症。其它猪开始纠缠,结果发展成恶习。上述情况移动猪和混养时更加明显 已有肺炎的猪不仅受其它猪的伤害,还可引起其它猪开始咬尾巴。如有一猪舍存在咬尾巴的猪时成对出现的,这样的猪具有凶相特征,出现时立即隔离饲养。 治疗方法 渗出性皮炎时,可用抗生剂,每吨饲料里加入500g。另外一种方法是入舍时进行皮肤消毒。从观察能够判断出使用的方法是否恰当。如果只是咬尾巴时留有2Cm 以外切掉就可。更重要的是将尾巴被咬的猪,移动到地面有塑料的良好的猪舍里,大概4-5日时能够控制皮肤病变。

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 Growing and finishing 第三节

猪体组织的生长发育规律   小猪长骨   中猪长皮   大猪长肉   肥猪长膘

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肉猪体的增长速度 70~180日龄为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最关键时期 体重的75 %要在110天内完成,平均日增重需保持700~750克 25~60kg阶段日增重应为600~700克 60~100kg阶段应为800~900克 掌握和利用肉猪增重,体组织变化规律 了解影响肉猪的遗传、营养、环境、管理等 采用现代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日增重,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要 即从育成到最佳出栏屠宰的体重,该阶段占养猪饲料总消耗的68.47%,也是养猪经营者获得最终经 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时期

二、肉猪体组织的生长 瘦肉型猪种骨骼、皮、肌肉、脂肪的生长是有一定规律 随着年龄的增长,胴体中水份和灰分的含量明显减少,蛋白质仅有轻度下降 活重达到50kg以后,脂肪是急剧上升 骨胳从生后2~3月龄开始到活重30~40kg是强烈生长时期,肌纤维也同时开始增长 活重达到50~100kg以后脂肪开始大量沉积 猪的品种,饲养营养与管理水平不同,几种组织生长强度有所差异,但基本上表现出一致性的规律 利用这个规律 生长肉猪前期给予高营养水平,注意日粮中氨基酸的含量及其生物学价值,促进骨胳和肌肉的快速发育 后期适当限饲减少脂肪的沉积,防止饲料的浪费,又可提高胴体品质和肉质

营养水平与生长速度 骨骼最先发育,最先停止,而肌肉居中,脂肪在幼年沉积很少,而后期加快,直至成年  猪骨骼、肌肉、脂肪的增长和沉积是循一定规律进行的,尽管同时并进,但不同时期不阶段各有侧重   骨骼最先发育,最先停止,而肌肉居中,脂肪在幼年沉积很少,而后期加快,直至成年  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大体可划分为小猪(长骨)期体重约为35kg前、中猪(长肉)体重35-60kg期、大猪(长膘)体重60-100kg期三个阶段

育肥用仔猪的选择 1.选择性能优良的杂种猪 2.提高肥育用仔猪的体重和均匀度 3.去势 4.预防接种 5.驱虫 肥育用仔猪肥育起始重20~30千克为宜 3.去势 4.预防接种 5.驱虫

猪疥癣是最常见的猪体表寄生虫病 猪体内的寄生虫以蛔虫感染最为普遍 主要危害3—6月龄仔猪 表现生长发育慢,消瘦,被毛无光泽,严重时增重速度降低30%以上,有的甚至可成为僵猪 驱虫一般在仔猪90日龄左右进行 常用药物:左族咪哩、虫必清、驱蛔灵等 当群体口服驱虫药时,应注意使每头猪能均匀食人相应的药量,防止个别猪只(体质健壮、食欲旺盛的猪只)食人量过大,造成中毒死亡 服用驱虫药后,应注意观察,若出现副作用,应及时解救 驱虫后排出的虫卵和粪便,应及时清除发酵,以防再度感染 猪疥癣是最常见的猪体表寄生虫病 病部痒感剧烈,患部摩擦墙壁或因栏或以肢蹄据擦患部甚至摩擦出血,以至患部脱毛、结痴,皮肤增厚形成皱格或龟裂 常用1%~2%敌百虫溶液或0.005%溴氰菊酯溶液喷洒猪只体表或洗擦息部

饲粮及饲养 1.饲粮的营养水平 能量水平 影响能量浓度的主要因素:水分、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 不限饲--自动调节采食而保持进食能量守恒 饲粮能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生产性能并没有显著影响 饲粮能量浓度降至每千克10.8兆焦时,对肉猪增重、饲料利用率和胴体品质已有较显著的影响,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胴体瘦肉率提高 降至每千克8.8兆焦时,则会显著减少猪的日进食能量总量,进而严重降低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但胴体会更瘦 提高饲粮能量浓度,能提高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但胴体较肥 饲粮能量浓度以每千克11.9~13.3兆焦消化能为宜,前期取高限,后期取低限 为追求较瘦的胴体,后期还可适当降低 影响能量浓度的主要因素:水分、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

能量水平的高低与日增重、胴体瘦肉率关系密切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网  能量水平的高低与日增重、胴体瘦肉率关系密切    屠宰率高的猪膘厚,胴体脂肪多  一般,能量摄取越多,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

能量与体组织 消化能(MJ/kg) 14.6 13.2 11.7 日增重(g) 817 750 647 饲料/增重 2.57 2.44 2.90 平均膘厚(mm) 26.09 18.90 17.36

不同能量水平对胴体的影响 能量水平 日增重(g) 膘厚(mm) 瘦肉率(%) 高能组(12.97MJ/kg) 513.5 46 47 434.5 40.5 52

不同粗纤维水平对增重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组别 粗纤维水平 5% 10% 15% 20% 头数 10 9 8 饲养天数 91 90 日增重(g) 626.1 581.2 574.7 518.6 屠宰测定: 2 屠宰率(%) 75.9 73.4 73.5 73.7 膘厚(mm) 43 42 38 瘦肉占胴体比例(%) 45.3 47.0 48.6 52.8

正确利用蛋白质 提高日粮中蛋白质水平,除提高日增重外,还可以获得膘薄、眼肌面积大、瘦肉率高的胴体   提高日粮中蛋白质水平,除提高日增重外,还可以获得膘薄、眼肌面积大、瘦肉率高的胴体      有报道,粗蛋白含量超过18%时,对增重无益,但能改善肉质,降低肥度。但不经济,故育肥猪的蛋白水平一般不超过18%   蛋白质对增重和胴体品质的影响,关键在于质量,即氨基酸的平衡。

不同蛋白水平对胴体的影响 体性状 高蛋白组 低蛋白组 膘厚(cm) 2.71± 0.15 3.14± 0.21 瘦肉率(%) 55.02± 1.00 52.24± 2.00

蛋白质水平与增重和瘦肉率的关系 粗蛋白质水平(%) 15.5 17.4 20.2 22.3 25.3 27.3 日增重(g) 651 721 723 733 699 689 饲料/增重 2.48 2.26 2.24 2.19 2.35 瘦肉率(%) 44.7 46.6 46.8 47.7 49.0 50.0 平均膘厚(mm) 21.6 20.5 19.7 18.1 17.2 15.0

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在17.5%时已获得较高的日增重,当蛋白质水平超过22.5%时,日增重反而下降,但有利于胴体瘦肉率的提高,用提高蛋白质水平来改善胴体品质不经济 在生产中,根据不同类型猪瘦肉生长的规律和对胴体肥瘦要求不同来制订相应的蛋白质水平 高瘦肉生长潜力的,前期(60千克体重以前)蛋白质水平16%一18%,后期13%~15% 中等瘦肉生长潜力的,前期14%~16%,后期12%~14% 为获得较瘦的胴体,可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但要考虑收支平衡 蛋白质品质也很重要 氨基酸的水平及其相互间的比例 首先应保证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添加 其次再添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如果不添加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而单一添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不仅无效,还会因饲粮氨基酸平衡进一步失调而降低生产性能

提高产品质量的若干技术措施 适期屠宰 提高猪肉质量 创造适宜环境 能量水平的供给 蛋白质与氨基酸水平 矿物质与维生素水平 粗纤维水平 水   适期屠宰   提高猪肉质量   能量水平的供给    蛋白质与氨基酸水平   矿物质与维生素水平   粗纤维水平   水   创造适宜环境   去势育肥   温、湿度与光照   其他   避免黄膘肉的发生

矿物质和维生素水平 粗纤维水平 生长猪饲粮在20—50kg体重阶段 50~100kg阶段 粗纤维水平应控制在6%一8% 钙0.60%,总磷0.50%(有效磷0.23%) 50~100kg阶段 钙0.50%,总磷0.40%(有效磷0.15%) 食盐通常占风干饲粮的0.30% 粗纤维水平 粗纤维水平应控制在6%一8% 前期不宜超过5%,后期不宜超过8%

2.饲粮类型 饲料的粉碎细度 生喂与熟喂 饲料掺水量 颗粒料 加水量过多使饲料过稀 一则影响猪的干物质采食量 二则冲淡胃液不利于消化 三是多余的水分需排出,造成生理负担 颗粒料

3.饲限方法 4.供给充足洁净的饮水 不限量--采食量大,日增重高,胴体背膘厚 限量--日增重低,饲料利用率高,胴体背膘薄 日喂次数 第一,限量饲喂必须在瘦肉达到最大生长潜力后进行,否则会影响瘦肉的生长 第二,一些瘦肉生长潜力较高的猪对限量饲喂的反应不很明显的 日喂次数 35kg以下,每天宜聘3~4次 35~60kg,每天应喂2一3次 60kg以后,每天可饲喂2次 给料方法 饲槽和硬地面撒喂 4.供给充足洁净的饮水

不同营养水平对肥育效果的影响 营养水平 达90kg日龄 胴体组成(%) 饲料利用效率 以低-低为100 16周前 16周后 脂肪 肌肉 骨 皮 高 165 38.3 40.3 11.0 5.3 3.05 140 82 低 196 33.4 44.5 11.2 5.4 4.25 121 92 44.1 36.3 9.7 4.8 5.61 160 74 315 27.5 49.1 12.4 5.8 5.17 100

适宜的环境条件 1.建立圈舍的消毒与防疫制度 2.合理组群 3.饲养密度与群的大小 4.调教:抓得早和抓得勤(勤守候、勤看管) 小猪阶段体重差异不宜超过4一5kg 中猪阶段不超过7~10kg 3.饲养密度与群的大小 4.调教:抓得早和抓得勤(勤守候、勤看管) 5.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显著地影响脂肪的沉积 6.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以40%一75%为宜 低温高湿和高温高湿 7.空气新鲜度 8.光照

适宜的饲养方式 1.“吊架子肥育”与“直线肥育” 2.前敞后限的饲养方式 两头精、中间粗 缺点: 后期限饲的方法 两头精、中间粗 缺点: 一是猪的增重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 二是出栏的是肉少脂多的 三是肥育期长,人员、设备利用率低 2.前敞后限的饲养方式 后期限饲的方法 一是限制饲料的给量,大约减少自由采食量的15%~20% 一种方法是降低饲粮能量浓度,仍让猪只自由采食或不限量顿喂

适宜的出栏体重 1.影响出栏重的因素 2.选择适宜的出栏体重 猪的类型及饲养方式 消费者对胴体的要求 生产者的最佳经济效益 猪肉的供求状况 我国早熟易肥猪种适宜出栏体重为70kg 其他地方猪种为75~80kg 我国培育猪种和地方猪种为母本、引人肉用型猪种为父本的二元杂种猪,适宜出栏作重约为90kg 两个引人的国外肉用型猪种为父本的三元杂种猪,适宜出栏作重为90-100kg 全部用引人肉用型猪种生产的杂种猪出栏体重可延至110一12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