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科学方法论系列讲座 8 、类比法. 什么是类比法 – 在自然现象中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类似的现象,如电 路振荡系统与机械振荡系统、简谐运动与 L-C 振荡等。 – 类比法就是在两类不同的事物或者事物的不同发展 阶段之间进行对比,找出若干相同或相似点之后, 推测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一种 思维方式。
Advertisements

DNA 的 结 构 DNA 的 结 构. 课 前 提 问 1.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阶段: 2. 遗传物质的特点: 3. 证明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什么 ? 4. 如果噬菌体 DNA 用放射性 31 P 标记,请问, 在正常细菌体内合成的子代噬菌体 DNA 中, 是否全部含有放射性 31.
DNA含氮鹼基的相對含量 組員: 6B 盧俊傑 6B 廖健光.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揭开生命秘密的科学家们 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格里菲思(Griffith)进行了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球菌可以使无害的R型肺炎球菌转化为有害的S型肺炎球菌,为什么呢?在美国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工作的艾弗里(Avery)立刻敏感地抓住了这一问题,进行了“转化因子”实验,艾弗里等人的研究工作表明:DNA是遗传物质。
第一章 核酸的化学 (Chemistry of nucleic acid)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
DNA的分子结构 (一)、DNA的一级结构 (二)、DNA的二级结构 (三)、DNA的三级结构.
DNA 的 复 制.
高考复习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第六课 遗传与变异 第二课时 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
生命的物质基础.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巢湖市 和县一中 张勇.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回眸历史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J.D.Watson,1928—)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F.Crick,1916—2004),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这是20世纪继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之后的又一划时代发现,它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的层次。因为这项“生物科学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发现”,两位科学家获得了196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安徽省肥西中学高一生物组 陈金成老师.
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的竞赛 上课教师:王玲.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DNA 第二节 分子的结构 栟茶中学:徐小燕.
DNA分子的结构.
DNA--不朽的双螺旋 DNA分子的结构 杨家坪中学 王占旭 中关村的DNA雕塑.
DNA分子的结构.
人教版必修2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C 1.关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基因的本质 第二课时.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复制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DNA分子的复制.
第二课时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 基因的本质
生物化学 第二章 核酸 第二节 DNA的双螺旋结构 应用文理学院 授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教师姓名:张艳贞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水电十一局中学 水电十一局中学 马月青.
DNA分子的结构 DNA模型构建 碱基相关规律 课后练习 DNA分子结构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Content 学案2 DNA分子的结构.
北京中关村DNA双螺旋结构“生命”雕塑,如今已被看做中关村的标志。
§3—2 DNA分子的结构 【问题探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坐落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 DNA 雕塑,以它简洁而独特的双螺旋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胶州市第一中学 裴浩莲.
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0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第21讲 基因的表达.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安阳县第三高级中学 仝卫江.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因的含义,以及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 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转录、翻译的含义、过程)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专题复习: 遗传学中的计算 郑州二中 张静娟.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基因的表达.
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zxxk.
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 秀州中学生物组.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生物组 温青.
第12章 核酸与核苷酸代谢 主讲教师:卢涛.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 核酸.
专项考能集训(四)  碱基含量及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勤学精思 好问多练 一轮复习之 遗传、变异与基因工程 课时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 细胞的分子基础 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 生物大分子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蛋白质、核酸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生物》 必修2.
DNA分子的结构.
第4课时 绝对值.
基因 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肤色 基因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眼皮单双 血型 控制生物性状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NA 的 复 制.
DNA分子的结构.
基因信息的传递.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复活的场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二课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回眸历史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J.D.Watson,1928—)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F.Crick,1916—2004),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这是20世纪继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之后的又一划时代发现,它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的层次。因为这项“生物科学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发现”,两位科学家获得了196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回眸历史 在生命的旋梯上 沃森和克里克

早凋的“科学玫瑰” --富兰克林( R.E.Franklin) 她和同事威尔金斯 在1951年率先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拍摄到DNA晶体照片,为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的结论,提供了决定性的实验依据。 但“科学玫瑰”没等到分享荣耀,在研究成果被承认之前就已凋谢。 (英,R.E.Franklin, 1920-1958)

回眸历史 富兰克林拍摄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 X衍射技术是用X光透过物质的结晶体,使其在照片底片上衍射出晶体图案的技术。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推测晶体的分子排列。 DNA的X射线衍射图

1、DNA的化学组成 元素组成: C H O N P 磷酸 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P 含氮碱基 脱氧核糖

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 腺嘌呤(A)鸟嘌呤(G) 胞嘧啶(C)胸腺嘧啶(T) 因此,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 腺膘呤脱氧核苷酸 A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鸟瞟呤脱氧核苷酸 G

两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DNA平面结构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2、DNA的立体结构特点 1.由2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磷酸、脱氧核糖 交替连接—— 构成基本骨架; 3.内侧: 2.外侧: 磷酸、脱氧核糖 交替连接—— 构成基本骨架; 3.内侧: 碱基;2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与T配对; G与C配对

-A-A-C-C-G-G-A-T- -T-T-G-G -C-C-T-A- DNA 碱 基 互 补 配 对 情 A-T之间形成2个氢键 况 图 解 A-T之间形成2个氢键 C-G之间形成3个氢键

在双链DNA分子中, 一条链中碱基A的数量等于另一条链中碱基T的数量(A=T); 同理,一条链中碱基G的数量等于另一条链中碱基C的数量(G=C) 注意:在单链DNA中,A不一定等于T;G也不一定等于C

DNA分子中各种碱基的数量关系 A=T,G=C; 即A+G= T+C 或 A+C=T+G, 也即是:(A+G)/(T+C) =1 所以: (A+G)占整条DNA链碱基总数的 50% 50% 同理:(T+C)也占整条DNA链碱基总数的 2、双链DNA分子中: 一条链中的A+T=T+A(另一条链); 同理:一条链中的G+C=C+G(另一条链)

3、双链DNA分子中: a, a; b 1/b 如果一条链中的(A1+T1)/(G1+C1)= 若一条链中的(A1+G1)/(T1+C1)= ,则 b 另一条链中的(A2+G2)/(T2+C2)= 1/b

重要公式: 在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的和占该链的碱基比率等于另一条链中A+T的和占该链的碱基比率,还等于双链DNA分子中A+T的和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比率。 即:(A1+T1)%=(A2+T2)%=总(A+T)%, 同理(G1+C1)%=(G2+C2)%=总(G+C)%

练 习 题 1、某生物细胞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 分子数占18%,则鸟嘌呤的分子数占 32% 答: 因为A=T=18%, 练 习 题 1、某生物细胞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 分子数占18%,则鸟嘌呤的分子数占 32% 答: 因为A=T=18%, 所以A+T=36%; 所以G+C= 100%-36%=64% 又因为G=C, 因此G=C=32% 或者:A+G=T+C=50% A=18%,所以G=50%-18%=32% 结论:两个非互补配对碱基之和占DNA碱基总数的50%

2、构成双链DNA分子的四种碱基之间 的关系,下列哪项因物种而异( ) C A、(A+C)/(T+G) B、(A+G)/(T+C) 的关系,下列哪项因物种而异( ) C A、(A+C)/(T+G) B、(A+G)/(T+C) C、(A+T)/(G+C) D、A/T或G/C

3、DNA的一条链中A+G/T+C=2,另一条链中相应的比是----------,整个DNA分子中相应的比是-----------。 DNA的一条链中A+T/C+G=2,另一条链中相应的比是——— ,整个DNA分子中相应的比是———。 0.5 1 2 2

4、某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 占20%,T占30%,则该DNA分子 中的C占全部碱基的( )。 25%

5、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碱基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的T占碱基总数的( )。 7%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