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MG).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概念 (Definition)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又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机.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系 统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局麻药.
1 拟胆碱药 Cholinomimetic drugs. 2 3 拟胆碱药分类  胆碱受体激动药(直接拟胆碱药) M 、 N 受体激动药 M 受体激动药 N 受体激动药  抗胆碱酯酶药(间接拟胆碱药) 可逆性 难逆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 概述 1. 基本概念 自身免疫 autoimmunity 自身免疫病 autoimmune disease 机体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 ……………………………….. 而导致 的疾病状态.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MG)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腰部劳损.
重症肌无力病人的护理.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满玉红.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内科 王玉芬.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僵、麻、晕、瘫、流口水,首先脑塞通丸 脑血管疾病典型病例介绍及常见问题解答 编写:李旭勇等 编审:韩勤学.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年级专业 06护理 实习护士 梁素华 临床指导教师 区敏珊 专业负责人 胡宪法.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 梁直厚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乳 腺 癌.
肺结核.
看图识谱案例征集 姓 名 _______________ 医 院 _______________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必存用于脑干出血的优秀病例 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参赛医生: 卢秀芳 科室: 神经内科2组 职称: 主治医师.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高血脂 CHENDEFANG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蝌蚪能够变成青蛙,刚出生的婴儿会吮吸乳汁,还有人遇到寒冷的刺激会打哆嗦,引起上述行为的是一种物质——激素。 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一些物质。
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 护理查房 妇科一病区.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完全随机设计多样本资料秩和检验.
神经-肌肉疾病.
糖皮质激素 胡天圣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PCR检测HBV DNA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谢瑞玉.
第二十三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一、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二、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消化功能调节药.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病人的护理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病人的护理.
糖尿病流行病学.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Diseases of Neuromuscular Junction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19)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anaphylaxis) 该物质
甲状腺激素.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周期性瘫痪(Periodic Paralysis)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MG)

定义 重症肌无力是重点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特点 临床上,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的骨骼肌无力。 电生理上,低频重复电刺激(RNS)波幅递减、微小终板电位电位降低,单纤维肌电图。(SFEMG) 上颤抖(Jitter)增宽。 药理学上,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免疫学上,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增高。 免疫病理学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的皱褶减少、变平坦,乙酰胆碱受体减少。

流行病学 患病率: 50-125/百万 发病率:2-8/10万 发病年龄及性别: 一个高峰是11-40岁的女性 另一高峰为51-70岁的男性

发病机制(一) 一、自身免疫病的必备条件 1.特异性免疫应答:有自身免疫攻击的特异靶, 并有其特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2.特异性抗原:能纯化靶上的特异性抗原并搞 清其分子结构等。 3.被动转移:能用相应的抗体或免疫活性细胞 作疾病的被动转移。 4.主动免疫:用特异性抗原主动免疫实验动物 可致实验性动物模型。 5.免疫防、治:免疫措施能防、治此类疾病。

发病机制(二) 二、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1、自身免疫攻击的靶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 膜上的AChR,并有其相应的AChRAb和被AChR致敏 的T细胞及AChRAb的B细胞。 2、已经从MG患者骨骼肌中提取和纯化出AChR; 其分子结构、氨基酸序列等均已搞清;并已开始用基 因工程的方法进行人工合成。 3、用AChRAb或特异性免疫活性细胞可作被动 转移,包括由MG患者向实验动物或实验动物相互间。 4、 用AChR主动免疫动物可致EAMG。 5、 采用相应免疫措施可以防、治疾病。

发病机制(三) 三、AChRAb在MG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80-90%MG患者有AChRAb增高。 用MG患者血清,或AChR可致EAMG。 MG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区有IgG和C3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发病机制(四) 四、免疫发病机制存在细胞免疫依赖性 MG患者骨骼肌的组织学检查有“淋巴溢”。 总T、Th细胞、记忆性T细胞明显增高,NK细胞明显降低。 sIL-2R高于正常。 MG患者胸腺中不仅有T细胞,也有B细胞,生发中心的外层为T细胞。 AChR反应性T细胞可致EAMG的被动转移。

发病机制(五) 五、免疫发病机制有补体参与 MG活动期血清中补体含量减少,且其程度与临床肌无力的严重度一致。 突触后膜区可见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和补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MG患者血清注入补体不足的啮齿动物,则被动转移不能成功。

发病机制(六) 六、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泛化的自身免疫病 尚有针对其它靶的抗体如抗骨骼肌抗体。 可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 个别重症肌无力患者有锥体束征,且伴锥体束征重症肌无力患者有鞘内合成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发病机制(七) 七、免疫学异常的病因 尚不清楚。 遗传可能作为其内因。 外因多数认为与胸腺的慢性病毒感染有关。

发病机制(八) 八、自身免疫启动的机制 了解甚少,但一般接受分子模拟学说。 胸腺慢性持续性病毒感染使其上皮细胞变成具有新抗原决定簇的肌样细胞,肌样细胞表面新抗原决定簇的抗原性与骨骼肌细胞上AChR的抗原性之间有交叉,即由胸腺肌样细胞新抗原所产生的抗体也抗骨骼肌上的AChR,于是启动自身免疫。

诊断要点 1、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的骨骼肌无力。 2、疲劳试验及药理学实验阳性。 3、电生理检查:低频重复电刺激波幅衰减;单纤维肌电图(SFEMG)抖颤(jitter) 明显增宽。 4、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增高。 5、神经-肌肉接头处活检,可见突触后膜皱褶减少、变平坦和其上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减少。 6、胸腺的影像学检查:MG病人可伴胸腺病变,如胸腺肿瘤或胸腺增生等。

辅助检查(一) 1、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检出率为85-95%,约10-15%全身型MG患者测不出。 2、纵隔CT:胸腺增生或胸腺瘤。 3、神经重复电刺激(RNS):正常人低频重复电刺激 (小于5Hz),其波幅或面积衰减不应超过5-15%,高频重复电刺激(大于10Hz)时其衰减不应超过30%。检测的阳性率因MG型别不同而异:Ⅰ型为17.2%,ⅡA型85.1%,ⅡB型100%。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者,最好于停药3-5小时后作此项检查。 4、单纤维肌电图(SFEMG):正常人颤抖为15-20μs,若超过55μs为颤抖增宽。检测的阳性率为91-94%。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者检查前无需停药。

辅助检查(二) 5、腾喜龙实验:适应于各类肌无力危象的鉴别诊断。 (1)实验方法:腾喜龙(每安瓿含10mg),先静脉注射2mg;若无不良反应,则于30秒内将剩余8mg注入。 (2)结果判断:若为肌无力危象,则呼吸机无力于0.5-1分钟内好转,4-5分钟后又复无力。若为胆碱能危象,则会有暂时性加重伴肌束震颤。若为反拗性危象,则无反应。

辅助检查(三) 6、甲基硫酸新斯的明实验 (1)试验用药:肌肉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1.0-1.5mg,儿童剂量酌减(10-12岁:2/3成人量;7-9岁:1/2;3-6岁:1/3;<3岁:1/4)。为消除其M-胆碱系副作用,可同时注射阿托品0.5-1.0mg。 (2)记录方法:按患者受累肌群作多项观察。每项指标在用及用药后每10分钟测定一次,每10分钟记录一次该时与用药前数据的差值。试验结束后,每项求出注射后6次记录值的均值。其中外展内收露白(mm)、睑裂大小(mm)、上睑疲劳试验(秒)、上肢疲劳试验(秒)、下肢疲劳试验(秒)左右侧分别记分。

辅助检查(四) (3)观测指标 上睑疲劳试验(秒) 睑裂大小(mm) 外展内收露白(mm) 上肢疲劳试验(秒) 下肢疲劳试验(秒) 复视记分 下肢疲劳试验(秒) 复视记分 (4) 判定界值 指 标 阴性 可疑阳性 阳性 上睑疲劳试验(s) <11.4 11.4 22.8 平视睑裂(mm) <1.2 1.2 2.3 外展、内收露白(mm) <1.2 1.2 2.3 上肢疲劳试验(s) <13.7 13.7 27.5 下肢疲劳试验(s) <16.0 16.0 32.0 复视评分 <0.7 0.7 1.4

辅助检查(五) (5)药理学试验的注意事项 餐后2小时行此试验。 有支气管哮喘和心律紊乱者慎用。 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者,应在服药2小时后行此实验。 晚期、严重病例,可因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破坏过重而致实验结果阴性。

临床分型 Ⅰ型(眼肌型):单纯眼外肌受累,但无其他肌群受累之临床和电生理所见。 Ⅱ型(全身型):有一组以上肌群受累,主要累及四肢,药物治疗反应好,预后好。 Ⅱa型(轻度全身型):一般无咀嚼、吞咽、构音困难。 Ⅱb型(中度全身型):一般有咀嚼、吞咽、构音困难。 Ⅲ型(重度激进型):多于6月内出现呼吸机麻痹。 Ⅳ型(迟发重症型):起病6月以后出现呼吸麻痹者属此型。 Ⅴ型(肌萎缩型):起病6月内出现肌肉萎缩者。

临床评分法(一) 临床绝对评分法 既能包括常见受累肌群的肌无力情况,又能反映受累肌群的肌无力严重程度。 将肌群分为7组,每组肌群均按其肌无力严重程度分为5等4分制记分,0为正常,4为肌无力最重、完全不能动。

1、上睑无力计分:病人平视正前方,观察上睑遮挡角膜的水平,以时钟位记录,左、右眼分别计分,共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对      记分标准 记分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11-1点 1     10-2点 2    9-3点 3    8-4点 4      7-5点

2、上睑疲劳实验:令病人持续睁眼向上方注视,记录诱发出眼睑下垂的时间(秒)。眼睑下垂:以上睑遮挡角膜9-3点为标准,左、右眼分别计分,共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对     记分标准(秒) 记分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60 1  31-60 2   16-30 3    6-15 4    ≤5    

3、眼球水平活动受限计分:病人向左、右侧注视,记录外展、内收露白的毫米数相加,左、右眼分别计分,共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对 内收露白+外展露白(mm) 记分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2,无复视 1  ≤4, 有复视 2   >4, ≤8, 有复视 3  >8, ≤12 ,有复视 4    >12, 有复视

4、上肢疲劳实验:两臂侧平举,记录诱发出上肢疲劳的时间(秒),左、右侧分别计分,共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对     记分标准(秒) 记分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120 1  61-120 2   31- 60 3    11- 30 4     0-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肢疲劳实验: 病人取仰卧位, 双下肢同时屈髋、屈膝各90°。记录诱发出下肢疲劳的时间(秒),左、右侧分别计分,共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对      记分标准(秒) 记分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120 1    61-120 2   31- 60 3  11- 30 4      0- 10    

6、面肌无力的计分,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对       记分标准 记分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正常 1  闭目力差,埋睫征不全 2   闭目力差,能勉强闭上眼裂,埋睫征消失 3   闭目不能,鼓腮漏气 4  噘嘴不能,面具样面容

7、咀嚼、吞咽功能的计分,共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对     记分标准 记分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能正常进食 2   进普食后疲劳,进食时间延长,但不影响每次进食量 4 进普食后疲劳,进食时间延长,已影响每次进食量 6 不能进普食,只能进半流质 8 不能进普食,只能通过鼻饲管进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呼吸肌功能的评分,共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对     记分标准 记分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正常 2     轻微活动时气短  4 平地行走时气短 6 静坐时气短 8   需用人工辅助呼吸机

相对评分法 相对评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

治疗方案 1、首选:胸腺摘除,必要时,术后予以皮质类固醇冲击及加用其它免疫抑制剂治疗。 2、次选:病情严重不能手术时,可予血浆交换配合皮质类固醇治疗,逐渐过渡到单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等病情好转且稳定后行胸腺摘除,术后维持原剂量,再酌情减量,于2-4年内缓慢减量至停。 3、三选:不能做胸腺摘除的重症肌无力病人,给予皮质类固醇冲击治疗,同时加用依木兰或环胞菌素A,以减少和减轻由于皮质类固醇减量所引起的“反跳现象”。 4、四选:不能做胸腺摘除,又不能进行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考虑用依木兰或环磷酰胺治疗。 5、五选:不能用上述治疗的患者可选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该治疗也可和上述治疗合用。

免疫治疗方法简介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一)适应症 1、单纯眼型重症肌无力患者。 2、病情恶化又不适于或拒绝做胸腺摘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 3、胸腺摘除术后的重症肌无力患者。 (二)冲击治疗方法 甲基强地松龙1000mg,静点,3天→500mg 2天→ 200mg,2天 →地塞米松20mg,7-10天→强地松100mg,每日一次→隔日减量一次,每次减10mg,直到60mg/d →隔日减量一次,每次减5mg,直到40mg/d →每2周减量一次,每次减隔日5mg,直到40mg,隔日一次→每2周减量一次,每次减隔日5mg,直到完全停药。

(三)注意事项 1、治疗开始时,约48%患者可能出现病情加重。此种加重多发生于治疗开始后第1-17(平均1.9)天,持续1-20(平均4.2)天。加重者中约86%重到需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程度。 2、在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开始时加用依木兰或环胞菌素A。 3、在治疗期间,为防止引起或加重应激性溃疡之可能,应加用雷尼替丁150mg,每日二次。 4、应注意补钾、补钙。 5、若有感染、糖尿病、高血压、溃疡病等疾病,应慎用或禁用。

二、血浆交换 (一)适应症 1、重症肌无力各型危象。 2、病情较重患者胸腺摘除的术前准备。 3、肾上腺皮质类固醇需要迅速减量者。 (二)方法 第一周,每次交换量为2000ml,置换三次,如有可能,以后每周一次。为尽量减少新输进去的血浆被交换出来,故每次交换开始时给予706代血浆500ml静脉点滴,然后给予血浆1400-1600ml静脉点滴。 (三)交换时注意事项 1、交换期间,操作者应全程床旁监护。 2、可发生过敏反应,致血容量不足或心力衰竭,经治医师应全程在场监护。 3、应事先准备好必要的急救用品和器材等。

(四)可能的副作用 1、钙的丢失 2、过敏反应 3、感染 4、心血管并发症 5、血液系统并发症 6、免疫球蛋白减少

三、硫唑嘌呤(依木兰) 1、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同时应用,可长期服用(长者有用到11年)。 2、服药前应查血白细胞,正常者方可应用。成人50mg,每日二次,儿童酌情减量(2mg/kg/d)。 3、用药第一周内,隔日查血常规一次,正常者方可继续应用。第2-4周每周查一次,第2月开始,每月查一次。只有正常者方可继续应用。 4、为防血象抑制,可加用利血生( 10 mg,tid)和鲨肝醇(50mg,tid)。 5、当血 WBC 3.5×109/L 时,减量。当血WBC 3.0×109/L时,停药。 6、起效时间 4-26周。总有效率92%,缓解率40%。

四、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0.4g/kg/d,静滴,每日一次,5天为一疗程。 五、环胞菌素A 1、可用于骨髓抑制的患者,用药前要检查肾功能。 2、肾功能正常者,环胞菌素 A 3-8mg/kg/d,分两次口服,持续用药3-6月。 3、定期复查肾功能和环胞菌素 A血液浓度,使其血浓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200-400ng/ml,单克隆法测定),如肌酐增高1倍以上则减量。肾功能损伤均为可逆性,多数于停药后可自行好转。 4、其它副作用包括:恶心、厌食、腹泻、嗜睡、多毛征、震颤、齿龈增生等。

六、环磷酰胺 1、用药前应检查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时方可使用。 2、成人1000mg静滴,每5天一次,或200mg静滴每周2-3次;或口服50mg,每日二次,直到总量达到10g。以后口服50mg,每日一次,直至总量20g。继以口服50mg,隔日一次,直至总量30g。而后停药。 3、儿童3-5mg/kg/d(不超过100mg/d),分二次,好转后减量。维持剂量2mg/kg/d(不超过50mg/d)。 4、副作用有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脱发、胃肠道反应、出血性膀胱炎。

七、其它治疗 目前正在实验阶段,目的是减低外周血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或产生细胞 1、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吸附柱 2、抗独特型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