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主题二 生命的基础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化学组成 功能 成分 结构 基质 细胞器 结构 功能.
Advertisements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生物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巢湖市 庐江泥河中学 洪平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动物细胞工程 儋州市一中 金兆娜.
第 4 章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012年高考说明要求 考纲解读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Ⅱ 掌握DNA与RNA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异同点 理解遗传信息转录、翻译过程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学会有关图形的识别 学会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碱基和氨基酸数量关系的计算、推导.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英才网.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1.植物叶肉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不包括( ) A.染色体 B.质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四节 遗传信息的表达——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C 1.关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遗传与基因工程.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必修2第4章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强调: 1、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基因先转录成mRNA(还可能是其它的RNA),然后mRNA再翻译成多肽链。最后多肽链经过加工,形成蛋白质。 2、关于转录方向的识别:(P63图4-4) 3、关于起始密码子的问题: AUG、GUG既是起始的信号,也编码氨基酸。在起点时,起开始信号,在中间则正常编码氨基酸。另外,GUG作为起始密码子只在一种病毒中发现过。
人教版必修2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高州市第四中学生物科组 程章勇.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二十讲:遗传信息的表达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因的含义,以及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 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转录、翻译的含义、过程)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20讲 基因的表达 长阳一中 黄家国.
第23讲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mRNA 转录、翻译和DNA复制的区别 细胞核 细胞核 转录 翻译 DNA复制 场所 模板 原料 信息传递 时间 产物 生长发育过程中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及对性状的控制.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复习——基因的表达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4章 第1节 平冈中学 余 琼.
第4节 生物的变异 一、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 第二十一讲:生物变异的来源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考纲要求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基因重组(Ⅰ)
生 物 的 变 异.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 打洞,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的现象。 遗传 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说 明生物具有______的现象。 变异.
2.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高中生物课件(人教课标版) 万晓军生物工作室(安义中学)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课时) 高二年级(理) 教师姓名:葛红.
高考复习研讨交流 ——生物 西安:王澜 2014、7、16.
第8章 遗传密码 8.1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各项生命活动.
第四专题 遗传物质和遗传病 阅读材料 温州中学白荣宣.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基因 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肤色 基因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眼皮单双 血型 控制生物性状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遗传信息的表达——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乐清市三中 徐岳敏.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基因信息的传递.
第四节 遗传信息的表达 —RNA和蛋白质合成
第3讲 基因的表达.
第三节 转录后修饰.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复活的场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C型肝炎病毒假想圖:最外層為套膜,內包裝有一單股之RNA分子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A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A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B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B 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ATG GGC CTG CTG A.........GAG TTC TAA 1 4 7 10 32 100 103 106 B 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 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 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核基因组成一样吗? 相同 叶 2、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核基因组成一样吗? 相同 叶 2、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物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水毛茛 环境因素影响基因的表达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传统的中心法则 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此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 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 ②转录 ③翻译 ① 复制 DNA RNA 蛋白质 (DNA病毒)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①DNA → DNA ②DNA → RNA ③DNA → 蛋白质

1965年,科学家在某种RNA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 RNA复制酶能催化RNA复制。 ③翻译 某些RNA病毒 ④复制 RNA 蛋白质 (发生于宿主细胞内)

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里发现逆转录酶, 它能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如RNA: AUG CGA UGA CCG GAC … 逆转录酶 DNA单链: TAC GCT ACT GGC CTG… TAC GCT ACT GGC CTG… DNA双链: ATG CGA TGA CCG GAC… ⑤逆转录 ②转录 ③翻译 ① RNA DNA RNA 蛋白质 HIV在T细胞内逆转录出DNA,并整合到T细胞的DNA中。

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在脑细胞中大量“增殖”引起的。 这种因错误折叠而形成的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可能促使与其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折叠错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蛋白质的形成。 一种错误的蛋白质,引起氨基酸序列相同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错误。 不是蛋白质复制。

2、发展后的中心法则 DNA ① RNA ②转录 蛋白质 ③翻译 ④复制 ⑤逆转录 【例】当MH2病毒(含有碱基U)侵入宿主细胞中后,发现宿主细胞中新增了一些从未有过的DNA,这说明MH2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该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 ,此过程需要 酶。此过程的发现是对 的补充之一。 RNA RNA逆转录出了DNA 逆转录 中心法则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淀粉分支酶基因 插入一段外来DNA 淀粉分支酶基因 淀粉分支酶 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 淀粉含量高,蔗糖含量低 淀粉含量低,蔗糖含量高 淀粉多能有效保留水分 淀粉少而失水 圆粒豌豆 皱粒豌豆 控制 基因 酶 代谢过程 生物性状

【例】 基因A 基因a 酪氨酸酶 缺乏酪氨酸酶 不合成黑色素 酪氨酸 黑色素 肤色正常 酪氨酸 白化病 【例】 3号染色体 D基因 X染色体 m基因 酶1 酶2 前体物(白色) 黄色色素 蓝色色素

【例】 基因 蛋白质结构 生物体性状

【强调】 间接控制 1、 (蛋白质类)酶或激素 调节基因 细胞代谢 性状 结构基因 结构蛋白 细胞结构 直接控制 2、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人的身高、胖瘦就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其中每一个基因对身高、胖瘦都有一定作用。 多基因遗传时,每对基因的性状效应是微小的,但不同基因可以通过累加作用而形成一个明显的表型性状。

3、基因与环境 水毛茛的不同叶形 果蝇翅形 发育为长翅 25℃ 基因型为VV的长起果蝇 35-37℃ 子代 发育为长翅 发育为残翅 25℃ 果蝇的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 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后 酶活性的发挥会受到环境中诸如温度和pH的影响

4、质基因 叶绿体基质中有细纤维,用DNA酶处理,这种纤维就消失 -----说明了叶绿体中存在DNA。 线粒体中也有DNA。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DNA并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能转录出mRNA、有tRNA、有核糖体,可控制合成某些蛋白质。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中的基因都称为细胞质基因,与核基因一样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变异性。) 对人的线粒体DNA的缺陷与数十种人类的遗传病有关,这些疾病多与脑部和肌肉有关。例如:线粒体肌病、神经性肌肉衰退、运动失调及视网炎等。 人类质DNA(基因)来源于母亲的卵细胞,其所控制的遗传疾病只能通过母系遗传给后代,(与父亲无关)。 即母病。子女均病。母亲正常,子女均正常。

B 下图是某植物在红光照射下,叶肉细胞中发生的一系列反应(LHCP、SSU和LUS表示三种不同蛋白质)。正确分析正确的是: 叶绿体DNA mRNA1 mRNA3 mRNA2 A.过程①的原料是需要脱氧核苷,需DNA聚合酶与基因结合并发挥催化作用 B.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和叶绿体基质中的核糖体 C.直接影响与LHCP相关的光合过程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和CO2浓度 D.若固定CO2的Rubisco酶突然丧失活性,则该细胞在光下释放O2的速率加快

不可能: X显 X隐 伴Y 可能: 常显 常隐 质遗传 最可能: 质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