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高州市第四中学生物科组 程章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高州市第四中学生物科组 程章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高州市第四中学生物科组 程章勇

2 请思考 请你根据转录、翻译、DNA复制的内容,画出一张能表示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流程图。

3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957年克里克的预测: DNA RNA 蛋白 质 转录 翻译 复制 概括了生物遗传信息的主要传递方向。

4 资料分析:并写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1、1965年,科学家在RNA肿瘤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像DNA复制酶能对DNA进行复制一样,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RNA复制酶 RNA RNA

5 2、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6 3、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在脑细胞内大量增值引起的。这种因错误折叠而形成的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可能促使与其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的蛋白质的形成。 蛋白质 --- 蛋白质

7 思考讨论 1、你认为上述实验证据是否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为什么?
2、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传统的中心法则是否需要修改,如果需要,应如何修改? (建议用实线表示确信无疑的结论,用虚线表示可能正确的结论。)

8 中心法则的补充 转录 翻译 DNA RNA 蛋白质 逆转录

9 转录 翻译 DNA RNA 逆转录 中心法则是对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的概括。 蛋白质 根据上述图,你能找出遗传信息传递的几条途径?
1、DNA DNA (DNA自我复制) 2、DNA RNA 蛋白质 3、RNA RNA (RNA自我复制) 4、RNA    DNA 转录 翻译 逆转录

10 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规律的是( )
A.基因的遗传定律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中心法则 D.自然选择学说

11 切取动物控制合成生长激素的基因,注入鲇鱼受精卵中,与其DNA整合后能产生生长激素,从而使鲇鱼比同种正常鱼增大3-4倍,此项研究遵循的原则是( )
A. DNA RNA 蛋白质 B. DNA RNA 蛋白质 C. DNA RNA 蛋白质 D. RNA RNA 蛋白质

12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到底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什么关系呢? 请阅读P69 - P70的内容:
1、 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第1、2组) 2、 人的白化病(第3、4组) 3、 囊性纤维病(第5、6组) 4、 镰刀型贫血症(第7、8组)

13 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性状:皱粒)
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 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正常 淀粉分支酶不能正常合成 淀粉分支酶正常合成 淀粉含量低,蔗糖含量高 淀粉含量高,而蔗糖含量低 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性状:皱粒) 淀粉含量高,有效保留水分,豌豆显得圆鼓鼓(性状:圆粒)

14 人的白化病 控制酪氨酸酶形成的基因异常 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 酪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 缺乏黑色素而表现为白化病

15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的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结论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的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6 囊性纤维病 编码跨膜蛋白(CFTR)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对 黏液增多,支气管管腔受阻,细菌大量繁殖,肺部功能严重受损
导致CFTR蛋白缺少苯丙氨酸,影响了CFTR蛋白结构 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 黏液增多,支气管管腔受阻,细菌大量繁殖,肺部功能严重受损

17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正常红细胞 镰刀型细胞 控制血红蛋白形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变化 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 红细胞呈镰刀型,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容易破裂,患溶血性贫血 正常红细胞 镰刀型细胞

18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结论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9 总结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 生物性状 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 → 生物性状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 生物性状 基因 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 → 生物性状 上述涉及的性状都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生物体的很多性状都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如人的身高等。

20 性状只是由基因决定的吗?还与其他因素有关系吗?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1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个性状。
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基因与基因产物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精细的调控着生物性状。

22 基 因 (内因) 性状 (表现型) 环 境 (外因) 基因是决定性状的主要因素。

23 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24 金鱼草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在强光低温条件下开红花,在遮阳高温条件下开白花,这个实例说明( )
A、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 B.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C.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5 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合B),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每种性状都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 D.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26 细胞质基因 : 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内含有少量的DNA,其上的基因,叫做细胞质基因。 细胞质基因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
细胞质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细胞质基因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的。

27 下列关于细胞质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细胞质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质基因存在于所有的细胞器中 B.细胞质基因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C.细胞质基因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 D、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只能通过母亲传递给子代

28 本节小结 1、中心法则的内容 转录 翻译 DNA 2、基因、蛋白质、性状的关系 基因 性状 RNA 逆转录 控制酶的合成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
基因 性状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

29 作业: 1、写出中心法则的内容。(完整的流程图) 2、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课后练习P71 新学案P72-75

30 本节课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利用教材及资料、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积极思考、分析、讨论活动,学生自主、亲历问题的解决过程,较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落实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充分利用本节“资料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解释中心法则,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认同科学研究是不断深入、完善的,树立学生科学的发展观,较好地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本节课的教学,依然存在个别学生参与活动不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自主性不强的现象;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尚存在总结点评不到位之处。


Download ppt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高州市第四中学生物科组 程章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