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课程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 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 折.( 填 “ 靠近 ” 或 “ 远离 ” ) 空气 玻璃 靠近 2. 一束光线斜射到一块玻璃三棱镜上 ( 如下 图 ), 画出光折射的情况.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与足阳明胃经衔接, 在胸部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咽、舌,属脾,络胃,注心中。 络脉从本经分出,走向足阳明经,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经别结于咽,贯舌本。 经筋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散于胸中。 第四章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太阴经络.
花 叶 花、果实、种子 茎 根.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园林植物常见病害鉴别与防治技术》 第七章 园林植物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第二节 枝干病害及防治 任课教师 何 笙.
第一节 叶、花、果病害 第二节 枝干病害 第三节 根部病害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第十三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 发生发展 植物病害的发生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寄主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害的发展乃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原物大量侵染和繁殖,并造成植物减产或品质的下降的过程。
正常 缺N.
描述: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也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植物病理学 主讲教师:郭其龙 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103年度學生健康檢查.
普通植物病理学 (General Plant Pathology)
番茄病害 (tomato diseases)
植物学 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三节  叶 一、叶的生理功能与经济利用 主要生理功能: 1、光合作用 2、蒸腾作用 经济利用:
第二章 病害鉴别技术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概念 一、植物病害的含义
蔬 菜 病 害.
电子标本封面 热带作物病害症状电子标本 【返回】.
組別: 指導老師:張景榮 老師 組員: 李儀姿 、 陳雅貞
茄子及辣椒病害.
第十章 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五章 园林植物病害及其管理 第一节 叶、花、果病害.
美元的~前世、今生與來世 資料來源: 美元圈套 聯合理財網\個人理財\保險理財 Smart智富月刊\個人理財\保險天地.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幻灯 (烟草病害 ) 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洪连.
肺结核.
第三章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一、固体废物、来源及分类 二、固体废物的特点 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四、固体废物的综合防治和管理
小游戏:找出目标生物 游戏规则: 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对两份资料进行查找,找出目标生物的代码,看哪个同学最快。
第五部分 如何有艺术的销售? ----中海名都促销活动方案 差别化的重要性在于:与竞争者的定位相同,等于没有定位!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八章 半 知 菌 亚门(Deuteromycotina)
阿勒泰地区作物微量元素缺乏的诊断及防治.
霜霉病 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病。 主要危害叶片,茎、卷须及花梗也能受害。
园林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葡萄种植技术.
第七章 果树病害.
《园林植物保护》 第二章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二节 非侵染性病原及其所致的病害.
番茄缺素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主讲:XXXX.
甜瓜病害防治技术 主讲:刘凤丽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全世界已知120多种,中国报道40多种,其中主要有苗病、铃病、枯萎病和黄萎病,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约10-15%。
棉花病害 棉花苗期病害:立枯病、疫病和炭疽病。 成株期病害:黄萎病、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 棉铃病害:疫病、红粉病、红腐病和炭疽病。
大田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蔡银杰 2015年12月.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十四章 寄主 - 病原物的相互作用 植物病原物如何侵害健康的植株,使其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病态? 植物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病原物和非病原物的侵害?
第五章 统计指数 本章教学目的:指数分析是实际经济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①了解统计指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②掌握总指数两种形式的编制原则和方法;③学会利用指数体系进行指数因素的分析。 本章教学重点: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和因素分析。
鑫田植物医院 当好种植的参谋 带来丰收的希望.
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症状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症状
期貨的種類 期貨 商品期貨 農產品期貨 能源期貨 金屬期貨 金融期貨 外匯期貨 利率期貨 股價類期貨.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我们的大丰收.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实验二 植物的营养器官 茎顶芽 节 节间 种皮 茎 根 侧根 主根 根尖及分生组织 子叶 叶.
小麦叶枯病 Wheat Leaf Blight and Spot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甘薯病害识别及防治.
碳汇资本在旅游融资中的应用研究 阚如良 梅雪 孔婷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The research of antagonistic organisms aganist phytopathogene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甘肃农业大学伏羲学者年度考核 伏羲杰出人才 潘晓婷,女,体育教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防蚊灭蚊.
本节内容 指针类型的使用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囊叢枝菌根菌 製作人:鍾羽桐、黃柏榮.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 水循环.
<编程达人入门课程> 本节内容 有符号数与无符号数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课程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

知识点导学 知识点导学 一、症状 一、棉花枯萎病症状及病原 二、棉花黄萎病症状及病原 二、病原物 三、发病规律 四、综合防治 五、课后作业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2

知识点导学 识记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症状类型及特点 识记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侵染源、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识记两种病害的共同点与区别 掌握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防治方法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3

一、棉花枯萎病 (一)症状 黄色网纹型 紫红型 病株,剖开其根、茎或叶柄后,木质部导管变深褐色或墨绿色 青枯型 黄化型 皱缩型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4

叶脉导管呈现黄色,而叶肉仍保持绿色。 多发生于子叶和前期真叶。 黄色网纹型 叶脉呈现黄色 叶肉仍为绿色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5

一般在早春气温低时发生, 子叶或真叶的局部或全部呈现紫红色病斑, 严重时叶片脱落。 紫红型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6

叶片突然失水、变软下垂,叶色稍显深绿, 最后病株青枯干死,但叶片不脱落 青枯型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7

病苗从子叶或真叶边缘开始局部或全部变黄, 最后叶片萎蔫,干枯脱落 病苗从子叶或真叶边缘开始局部或全部变黄, 最后叶片萎蔫,干枯脱落 黄化型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8

叶片暗绿变厚,棉株节间缩短,病株比健株明显 变矮,但不枯死; 皱缩型 棉株现蕾前后,顶部叶片发生皱缩、畸形, 叶片暗绿变厚,棉株节间缩短,病株比健株明显 变矮,但不枯死; 皱缩型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9

(二)病原 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esinfectum (Atk .)Snyder et Hansen),属半知菌亚门廇座孢目真菌。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0

二、棉花黄萎病 (一)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能发病,一般在在3~5片真叶期开始显症。 初在植株下部叶片上的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 后逐渐扩展,主脉附近叶肉保持绿色,病叶呈“花西瓜皮状”或掌状斑驳。 , 发病严重的植株,叶片全部胶落成光杆。 剖茎检查病株的木质部变为淡褐色。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1

二、棉花黄萎病 叶脉保持绿色, 而叶肉退绿的 花西瓜皮状 , 从叶缘和叶脉之间 出现淡黄色斑块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2

二、棉花黄萎病 正常维管束 , 维管束变褐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3

(二)病原 病原菌为大丽花轮枝孢和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 真菌 2017/3/21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14

病株 1、病害循环 侵入 再侵染 越冬 三、发病规律 经中耕、培土、 流水等传播 越冬病菌从棉苗根部的 根毛、表皮及伤口侵入 种子、土壤、病残体 越冬

线虫可造成棉株根部伤口多,有利于病原菌侵入。 2、发病因素 合理施肥 控制灌水 栽培措施 合理轮作  亚洲棉的铃病比陆地棉的轻 棉花品种 发病适宜的温度均在25-30℃,最初发病温 度稍有不同(枯萎病20℃,黄萎病24℃) 气象因素 土壤含水量在60%-75%时,发病率最高 线虫可造成棉株根部伤口多,有利于病原菌侵入。 线虫影响

四、综合防治 严格检疫,杜绝病害从各种途径传入 保护无病区 选用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硫酸脱绒;80% “402”抗菌剂2000倍或0.3%多菌灵胶悬剂浸种) 拔除和销毁零星病株 消灭零星病区 对病株及其周围的土壤进行土壤处理(棉隆处理)。 病田隔离,农具专用,棉花单收、单轧、不留种 控制轻病区 病残就地烧毁 棉花与禾本科或经济作物轮作3-4年

加强肥水管理(挖渠排水,深耕细作、增施有机肥) 种植抗病品种(中棉所30、中棉所29、中棉 所27等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黄萎病的少) 加强肥水管理(挖渠排水,深耕细作、增施有机肥) 改造重病区 清除病残体 (把病株残体带到田外烧掉) 药剂防治 (用12.5%速效治萎灵兑水50倍 穴施,苗期或发病初期灌根。)

五、课后作业 1、棉花枯、黄萎病的症状主要差别是什么? 2、在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时,对各类不同的病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2、在防治上应采取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 改造重病区的策略,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有效地 1、区别点 棉花枯萎病 棉花黄萎病 发生时期 苗期至成熟期 一般在现蕾期后开始发病 株型 有矮缩肥胖现象 一般不矮缩 叶脉 常变黄,成网纹状 叶脉保持绿色,脉间及叶缘变黄,呈斑驳状 落叶 常早期落叶,成为光秆,造成死苗 常在后期落叶,早期很少死亡,后期也不及枯萎病严重 维管束变色 变色较深,呈墨绿色 变色较浅,呈淡褐色 霉层 粉红色 白色粉状 2、在防治上应采取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 改造重病区的策略,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有效地 控制病害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