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主讲教师:王爱红 延大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人类健康离不开的 6 大类营养元素 :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 水. 盐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 水. 盐 你 想明眸皓齿,美艳动人, 维 A 可以助你达成愿望。 你 想明眸皓齿,美艳动人, 维 A 可以助你达成愿望。 如 果你身体疲劳了,精神焦虑了,
Advertisements

第 7 章 辅酶. 维生素的定义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 可少的一类有机物质。 维生素一般习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 大类。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 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而水溶性维生素 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
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主要掌握 维生素的结构、分类和功能,以及维生 素与辅酶之间的关系。 思考 思考 
第十九章 肝胆生化. 第一节 概述 ( 1 )具有两条入肝的血管:肝动脉和 门静脉; ( 2 )具有两条输出道路:肝静脉和胆 道系统; ( 3 )肝内有丰富肝血窦; ( 4 )肝细胞内含有丰富细胞器。 肝脏在形态结构上的特点.
第 30 章 蛋白质降解和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一.蛋白质的降解 二.氨基酸分解代谢 1 、转氨基作用 2 、氧化脱氨基作用 3 、联合脱氨作用 4 、脱羧作用 5 、氨的命运 三、尿素的形成 四、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 五、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一、蛋白质通论 蛋白质存在于所有的生物细胞中,是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生命体中的化学元素的作用; 2.了解生命体中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第六章 维生素和辅酶 一 维生素B1与羧化辅酶 二 维生素B2与黄素辅酶 三 泛酸和辅酶A 四 维生素PP和辅酶Ⅰ、辅酶Ⅱ
(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
Chapter 4 维 生 素 和 辅 酶.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第 十 七 章 肝的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in Liver 授课教师:王逢会.
第十章 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的降解: 外源蛋白的消化 内源性蛋白的选择性降解 (2)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生物 第二章 植物的營養器官與功能 第二章第1節 根、莖和葉的構造.
专题二 新陈代谢 植物新陈代谢 动物新陈代谢 微生物新陈代谢.
第九章 糖 代 谢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氨 基 酸 代 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授课教师:方王楷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第28-29章、脂代谢 28.1 脂肪细胞是哺乳动物脂肪的主要贮存处 28.2 脂肪酸氧化的主要方式是-氧化
第30-31章、 氨基酸代谢.
氨基酸代谢 Amino Acid Metabolism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第二章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及主要生理功能 Plant Nutrition.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第十一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第二节 脂肪的代谢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脂肪动员 脂肪细胞内的TG由甘油三酯脂肪酶连续 催化水解成甘油与脂肪酸并释放入血的过 程。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1、物质代谢的特点 §2、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一、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 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间的联系
第 六 章 脂 类 代 谢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三酯酰甘油的中间代谢 第三节 类脂代谢 第四节 血 脂.
脂 类 代 谢 第九章 本章主要介绍脂类(主要是脂肪)物质在生物体的分解及合成代谢。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脂肪酸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途径—β-氧化和从头合成途径,了解脂类物质的功能和其他的氧化分解途径。 思考 脂类代谢 返回.
第七章 脂类与脂类代谢.
第九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第二十三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第31章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氨基酸代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The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department of CMU
第七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第二篇 发酵机制 发酵机制:微生物通过其代谢活动,利用基质(底物)合成人们所需要的代谢产物的内在规律 积累的产物 微生物菌体 酶 厌气发酵:
第九章 生物氧化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第 八 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肝 性 脑 病.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Chapter 2 Mineral nutrition of plants
氨 基 酸 代 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氨 基 酸 代 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第五章 糖代谢 Metabolism of Glucose
Chap 9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1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氨基酸的合成代谢.
第十五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 第一节 氨基酸 第二节 肽 第三节 蛋白质.
生 物 氧 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第十三章 肝的生物化学 主讲:罗永富 电话: 或 QQ: /
第三章蛋白质化学.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23章 糖异生和其他代谢路径 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第 八 章 核 苷 酸 代 谢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s.
15 柠檬酸循环.
第11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主讲教师:刘琳.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s of Metabolism
第十二章 核苷酸代谢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第九章 核苷酸的代谢 Nucleotide Metabolism
第五章 糖代谢 Metabolism of saccharide 第五章糖类分解代谢和第七章糖的生物合成.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莒县四中生物组 何建坤.
第10章 脂类代谢 主讲教师:王玉.
第9章 脂代谢.
氨基酸等电点的计算和应用 郑芳芳.
第4章 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 (bioenergetic and Biological Oxidation)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s of Metabolism
生物化学.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2下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教学实践 自制葡萄酒与酵母菌形态观察 第二组 组员:陈安书 董思瑶 裘佳妮 田 泳 王 凯 叶 琳.
大头婴儿 大头婴儿的头比较大,面部肌肉松驰,表情比较呆滞,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应较低。为什么婴儿长期吃劣质奶粉会出现这种症状?
課程名稱: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Chapter 6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主讲教师:王爱红 延大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目的要求: 1、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2、了解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 3、掌握氨基酸的一般代谢和氨的代谢。 4、熟悉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重点、难点: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和嘌呤核苷酸循环。 氨的来源与去路。 氨的转运形式:谷氨酰胺和丙氨酸。 尿素合成的部位、鸟氨酸循环的主要途径和生理意义。 甲硫氨酸循环。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一、体内蛋白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1.维持组织细胞的生长、更新及修补 Hb、Mb、Ig、收缩蛋白、运输蛋白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一、体内蛋白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1.维持组织细胞的生长、更新及修补 Hb、Mb、Ig、收缩蛋白、运输蛋白 2.参与多种重 要生理活动 调节蛋白(G蛋白)、H、E 3.氧化供能 17KJ/g 糖、脂可代替

二、体内蛋白质的代谢状况可用氮平衡描述 1.氮平衡: 测定和比较人体摄入N量和排出N量之间的关系。 氮平衡试验:测定人体对蛋白质需要量的试验。 食物蛋白质 消化道 粪N 食物中N.P.N很少,N主要来自蛋白质 体内 尿N 意义:可以反映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概况

氮的总平衡 摄入N =排出N 氮的正平衡 摄入N >排出N 氮的负平衡 摄入N <排出N 正常成人 儿童、孕妇、 恢复期病人 消耗性疾病、饥饿

2.生理需要量 8日不食入蛋白质,排氮量恒定为53mg/Kg体重/日,即3.18 g /60Kg体重/日。 3.18×100/16=3.18 ×6.25 ≈20(19.875)克 最低需要量30-50克/日,一般40-60克/日即可。营养学会推荐量80克/日。

三、营养必需氨基酸决定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必需 非必需 氨基酸 营养必需氨基酸 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包括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 苏先生本(苯)人虽赖,但(蛋)鞋(缬)色异(异亮)常亮。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豆类色氨酸少赖氨酸多,谷类刚好相反。 是指食物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比例。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使必需氨基酸互相补充而提高营养价值的作用。 豆类色氨酸少赖氨酸多,谷类刚好相反。 某些疾病摄入不足时,可输入AA保证机体的需要。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

一、外源性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和寡肽后被吸收 (一)蛋白质在胃和肠道被消化成氨基酸和寡肽 蛋白质消化的生理意义: 1.由大分子变为小分子,利于吸收 2.消除种属特异性和抗原性,防止过敏和毒性。

R1=Phe、Trp、Tyr、Leu以及其它疏水性氨基酸水解速度较快。最适pH 1.5-2.5 1、蛋白质在胃中被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 凝乳 HCl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多肽碎片 (+) O O O O ║ ║ ║ ║ -NH-CH-C-NH-CH-C-NH-CH-C-NH-CH-C- │ │ │ │ R1 R2 R3 R4 R1=Phe、Trp、Tyr、Leu以及其它疏水性氨基酸水解速度较快。最适pH 1.5-2.5 水解产物:多肽和少量氨基酸

水解蛋白质肽链内部一些肽键的酶。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 2、蛋白质在小肠被水解成小肽和氨基酸★ 内肽酶 ①胰酶的作用 最适pH7.0左右 外肽酶 内肽酶: 水解蛋白质肽链内部一些肽键的酶。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 外肽酶: 自肽链末端开始每次水解一个氨基酸残基。如羧基肽酶A、B。

蛋白水解酶作用示意图 氨基酸 二肽酶 氨基肽酶 内肽酶 氨基酸 + NH 羧基肽酶 5 6

消化道蛋白酶的特异性 弹性蛋白酶 糜蛋白酶R2=Y、W、F 胰蛋白酶 羧肽酶 R4=脂肪族AA R3=K、R │ │ │ │ │ │ │ │ O R2 O O R4 O O R6 ║ │ ║ ║ │ ║ ║ │ HNH-CH-C-N-CH-C-N-CH-C-N-CH-C- N-CH-C- N-CH-COOH │ │ │ │ │ │ │ │ R1 H H R3 H H R5 H 胰蛋白酶 R3=K、R 羧肽酶

酶 作用位点(或底物) 胃蛋白酶(Pepsin) Phe、Trp、Tyr的羧基端 胰蛋白酶(Trypsin) Lys、Arg的羧基端 胰凝乳(糜)蛋白酶 (Chymotrypsin) Phe、Trp、Tyr的羧基端 弹性蛋白酶(elastase) 各种脂肪族AA形成的肽 氨肽酶(aminopeptidase) 肽的氨基端 羧肽酶(carboxypeptidase) 肽的羧基端 二肽酶(dipeptidase) 二肽

激活胰蛋白酶 ②肠激酶的作用 糜蛋白酶原—糜蛋白酶 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弹性蛋白酶原—弹性蛋白酶 羧基肽酶原A—羧基肽酶A 肠激酶(+) (+) 羧基肽酶原A—羧基肽酶A 羧基肽酶原B—羧基肽酶B 酶原激活的意义 可保护胰组织免受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 保证酶在其特定的部位和环境发挥催化作用。 酶原还可视为酶的贮存形式。

3、小肠粘膜细胞中的氨基肽酶、二肽酶的作用 胃液和胰液中蛋白酶的消化 水解产物:1/3氨基酸+2/3寡肽 3、小肠粘膜细胞中的氨基肽酶、二肽酶的作用 O O ║ ║ -NH-CH-C-NH-CH-C- │ │ R1 R2 水解产物:氨基酸 氨基肽酶、二肽酶 至此,95%的蛋白质被完全水解。

(二)氨基酸通过主动转运过程被吸收 吸收部位: 主要在小肠 吸收形式: 氨基酸、二肽、寡肽 吸收机制: 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

1、氨基酸吸收载体(转运蛋白) 中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酸性氨基酸、亚氨基酸 β-氨基酸转运蛋白 二肽及三肽转运蛋白 转运蛋白类型 转运蛋白与氨基酸、Na+形成三联体 将氨基酸、Na+转入细胞内, Na+再由钠泵排出细胞,并消耗ATP。 每一类中被转运的氨基酸间有竞争作用

2、γ-谷氨酰基循环(Meister循环)对氨基酸的转运作用 GSH对氨基酸的转运 GSH的再合成 过程 1.限速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 2.消耗3分子ATP Na+激活

COOH │ CHNH2 │ H2N-CH CH2 R CH2 COOH │ │ C——NH-CH ‖ │ O R COOH │ CHNH2 细胞内 细胞外 细胞膜 COOH │ CHNH2 CH2 CH2 COOH │ │ C——NH-CH ‖ │ O R γ-谷氨酰氨基酸 COOH │ H2N-CH R γ-谷氨酸环化转移酶 COOH │ CHNH2 R 氨基酸 5-氧脯氨酸 半胱氨酰甘氨酸 ATP ADP+Pi 肽酶 5-氧脯氨酸酶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甘氨酸 半胱氨酸 谷胱甘肽GSH 谷氨酸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ATP ADP+Pi 谷胱甘肽合成酶 ADP+Pi γ-谷氨酰半胱氨酸 ATP

3、肽的吸收 小肠近端吸收作用较强 1.利用肠粘膜细胞上的二肽、三肽转运体系 2.也是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

二、蛋白质在肠道发生腐败作用 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及未被吸收的蛋白质消化产物的作用。 产物 有益:脂酸、维生素 有害:胺、NH3、酚、H2S、吲哚等 (排出、转化) 产物

(一)肠道细菌通过脱羧基作用产生胺类 R-CH-COOH R-CH2-NH2+CO2 ׀ NH2 H、Orn、K→CO2+组胺、腐胺、尸胺(↓BP) Y、W→ CO2+酪胺、色胺(↑BP) MAO RCH2 NH2+ O2+H2O R CHO +NH3+H2O2

假神经递质(false neurotransmitter) 某些物质结构(如苯乙醇胺,β-羟酪胺)与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结构相似,可取代正常神经递质从而影响脑功能,称假神经递质。 CO2 F β-羟化 苯乙胺 苯乙醇胺 β-羟化 酪胺 β-羟酪胺 Y CO2

(二)肠道细菌通过脱氨基或尿素酶的作用产生氨 α-酮酸 肠氨的来源 氨基酸 OH—促进氨吸收, H+不利于氨吸收 吸收后可再用来合成尿素 NH3 NH3 尿素 CO2 LA HAc HCOOH 半乳糖果糖转为 酸化肠道

(三)其它有害物质生成 半胱氨酸产生H2S 酪氨酸产生酚 (主排出,部分转化) 消化不良时产气↑,是腐败作用↑的结果。 色氨酸产生吲哚、甲基吲哚 半胱氨酸产生H2S 酪氨酸产生酚 (主排出,部分转化) 消化不良时产气↑,是腐败作用↑的结果。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大约70%~80%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蛋白质。 一、体内蛋白质分解生成氨基酸 合成1-2% /日 降解1-2% /日 蛋白质 形成的动态平衡 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大约70%~80%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蛋白质。

(一)蛋白质以不同的速率进行降解 蛋白质的半寿期(half-life) 蛋白质降低其原浓度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 不同的蛋白质降解速率不同,降解速率随生理需要而变化。

(二)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有两条重要途径 1、蛋白质在溶酶体通过ATP-非依赖途径被降解 不依赖ATP和泛素; 利用溶酶体中的组织蛋白酶(cathepsin)降解外源性蛋白、膜蛋白和长寿蛋白质。

2、蛋白质在蛋白酶体通过ATP-依赖途径被降解 降解异常蛋白和短寿蛋白质 泛素(ubiquitin) 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8.5kD) 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而得名 一级结构高度保守

泛素与选择性被降解蛋白质形成共价连接,并使其激活,即泛素化,包括三种酶参与的3步反应,并需消耗ATP。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 泛素与选择性被降解蛋白质形成共价连接,并使其激活,即泛素化,包括三种酶参与的3步反应,并需消耗ATP。 蛋白酶体(proteasome)对泛素化蛋白质的降解。

Pr 泛素化过程 + UB C O- O HS-E1 S E1 HS-E2 HS-E1 C O S E2 S E1 HS-E2 HS-E1 ATP AMP+PPi S E1 HS-E2 HS-E1 UB C O S E2 S E1 HS-E2 HS-E1 UB C O S E2 S E1 Pr HS-E2 UB C O S E2 NH E3 UB:泛素 E1:泛素激活酶 E2:泛素结合酶 E3:泛素蛋白连接酶 Pr:被降解蛋白质

蛋白酶体存在于细胞核和胞浆内,主要降解异常蛋白质和短寿蛋白质。 26S蛋白质酶体 20S的核心颗粒(CP) 19S的调节颗粒(RP) : 18个亚基, 6个亚基具有ATP酶活性 2个α环:7个α亚基 2个β环:7个β亚基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

1.某些调节蛋白的转换速度影响代谢过程与生理功能。 蛋白质转换更新的生理意义: 1.某些调节蛋白的转换速度影响代谢过程与生理功能。 2.清除错误蛋白、异常蛋白或损伤蛋白。 HPV编码的某种蛋白质 蛋白质降解异常会导致疾病: ↓(+) 泛素化有关酶    ↓ 抑癌蛋白p53降解 诱发癌瘤

二、外源性氨基酸与内源性氨基酸组成氨基酸代谢库 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外源性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及体内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内源性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氨基酸代谢库(metabolic pool) 。 分布不均:肌肉占50%±,肝10%±,肾4%±,血浆1-6%。

氨基酸代谢概况: 食物蛋白质 氨基酸代谢库 组织蛋白质 非必需氨基酸 血液氨基酸 消化吸收 α-酮酸 糖或脂类 脱氨基作用 CO2+H2O 合成 分解 嘌呤、嘧啶、肌酸等含氮化合物 代谢转变 胺类 + CO2 脱羧基作用 脱氨基作用 消化吸收 其它含氮物质 非必需氨基酸 NH3 CO2+H2O 糖或脂类 α-酮酸 谷氨酰胺 尿素 食物蛋白质 组织蛋白质 血液氨基酸 组织氨基酸 氨基酸代谢库

三、联合脱氨基作用是体内主要的脱氨基途径 脱氨基作用: 指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相应α-酮酸的过程. 方式: 转氨基作用 氧化脱氨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作用★ 其它脱氨基作用

1、转氨基作用由转氨酶催化完成 (一)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脱去氨基 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某一氨基酸脱掉α-氨基生成相应的α-酮酸,而另一α-酮酸得到此氨基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的过程. K、T、P、P-OH除外 氨基酸+α-酮酸→新的α-酮酸+新的氨基酸

产物:新的氨基酸+新的α-酮酸 此作用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途径之一。 谷氨酸与α-酮酸间的转氨基作用最重要。 R R CHNH2 + COOH │ C=O (CH2)2 COOH │ CHNH2 (CH2)2 R │ CHNH2 + COOH R │ C=O + COOH 转氨酶 磷酸吡哆醛 产物:新的氨基酸+新的α-酮酸 此作用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途径之一。 谷氨酸与α-酮酸间的转氨基作用最重要。

CH3 (CH2)2 C=O COOH 谷氨酸 丙酮酸 CH3 CHNH2 (CH2)2 COOH 丙氨酸 α-酮戊二酸 谷丙转氨酶 ALT │ CHNH2 (CH2)2 谷氨酸 CH3 │ C=O COOH 丙酮酸 谷丙转氨酶 ALT (GPT) COOH │ C=O (CH2)2 α-酮戊二酸 CH3 │ CHNH2 COOH 丙氨酸

COOH C=O CH2 (CH2)2 草酰乙酸 谷氨酸 COOH CHNH2 CH2 (CH2)2 天冬氨酸 α-酮戊二酸 谷草转氨酶 │ C=O CH2 草酰乙酸 COOH │ CHNH2 (CH2)2 谷氨酸 谷草转氨酶 AST (GOT) COOH │ CHNH2 CH2 天冬氨酸 COOH │ C=O (CH2)2 α-酮戊二酸

正常人各组织GPT和GOT活性(单位/克湿组织) 肝 44000 142000 胰腺 2000 28000 肾 1900 91000 脾 1200 14000 心 7100 156000 肺 700 10000 骨骼肌 4800 99000 血清 16 20 血清转氨酶活性可作为临床疾病诊断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2、各种转氨酶都具有相同的辅酶和作用机制 转氨酶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 氨基酸 磷酸吡哆醛 α-酮酸 磷酸吡哆胺 谷氨酸 α-酮戊二酸 转氨酶

转氨基作用的生理意义 转氨基作用不仅是体内多数氨基酸脱氨基的重要方式,也是机体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通过此种方式并未产生游离的氨。

(二)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 产物: α-酮戊二酸+ NH3+NADH+H+ (CH2)2 谷氨酸 (CH2)2 亚氨谷氨酸 (CH2)2 COOH │ CHNH2 (CH2)2 谷氨酸 COOH │ C=NH (CH2)2 亚氨谷氨酸 COOH │ C=O (CH2)2 α-酮戊二酸 NADH + H+ 谷氨酸脱氢酶 NAD+ +H2O + NH3 -H2O 产物: α-酮戊二酸+ NH3+NADH+H+

α-酮戊二酸 +NH3 谷氨酸 谷氨酸脱氢酶 存在于肝、脑、肾中 辅酶是NAD+或NADP+ 变构(-)剂 GTP、ATP H2O NADH+ H+ α-酮戊二酸 +NH3 谷氨酸 谷氨酸脱氢酶 (6亚基) 存在于肝、脑、肾中 辅酶是NAD+或NADP+ 变构(-)剂 GTP、ATP 变构(+)剂 GDP 、 ADP

(三)联合脱氨基作用★ 定义: 类型: 1.转氨基偶联氧化脱氨基作用(主要方式) 2.转氨基偶联嘌呤核苷酸循环 两种脱氨基方式联合作用使氨基酸的α-氨基脱下并产生游离氨的过程。 类型: 1.转氨基偶联氧化脱氨基作用(主要方式) 2.转氨基偶联嘌呤核苷酸循环

1、转氨基偶联氧化脱氨基作用● 肝、肾、脑 产物: α-酮酸+ NH3+NADH+H+ (CH2)2 R CHNH2 α-酮戊二酸 COOH 1、转氨基偶联氧化脱氨基作用● 肝、肾、脑 COOH │ C=O (CH2)2 α-酮戊二酸 R │ CHNH2 COOH NH3+NADH+H+ 谷氨酸脱氢酶 转氨酶 COOH │ CHNH2 (CH2)2 谷氨酸 R │ C=O COOH H2O+NAD+ 产物: α-酮酸+ NH3+NADH+H+

2、氨基酸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脱去氨基(骨骼肌、心肌) 次黄嘌呤 核苷酸 (IMP) 产物: α-酮酸+ NH3 腺苷酸代琥 珀酸合成酶 α-酮戊 二酸 氨基酸 谷氨酸 α-酮酸 转氨酶 1 腺苷酸 脱氨酶 H2O NH3 草酰乙酸 天冬氨酸 转氨酶 2 腺苷酸 代琥珀酸 延胡索酸 腺嘌呤 核苷酸 (AMP) 苹果酸

(四)氨基酸通过氨基酸氧化酶脱去氨基 O2+H2O α-氨基酸 L-氨基酸氧化酶 (FMN或FAD) α-酮酸 NH4++H2O2

(五)其它脱氨基作用 1.脱水脱氨基(丝氨酸) 2.脱H2S脱氨基(半胱氨酸) CH2 C-NH2 COOH CH3 C=NH COOH │ │ C-NH2 │ COOH CH3 │ C=NH COOH CH3 │ C=O + NH3 COOH CH2OH │ CHNH2 COOH H2O +H2O 2.脱H2S脱氨基(半胱氨酸) CH3 │ C=O + NH3 COOH CH3 │ C=NH COOH CH2SH │ CHNH2 COOH CH2 │ │ C-NH2 │ COOH H2S +H2O

3.直接脱氨基(天冬氨酸)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产物: α-酮酸+ NH3 HOOC HOOC CH 天冬氨酸酶 COOH +NH3 CH2 │ CH2 HCNH2 COOH HOOC │ CH || HC COOH 天冬氨酸酶 +NH3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产物: α-酮酸+ NH3

三、氨基酸碳链骨架可进行转换或分解 (一)α-酮酸可彻底氧化分解并提供能量 (二)α-酮酸经氨基化生成营养非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的-酮酸(-keto acid)主要有三条代谢去路。 (一)α-酮酸可彻底氧化分解并提供能量 (二)α-酮酸经氨基化生成营养非必需氨基酸 (三)α-酮酸可转变成糖及脂类化合物

氨基酸、糖及脂肪代谢的联系 T A C 糖 脂肪 葡萄糖或糖原 甘油三酯 磷酸丙糖 α-磷酸甘油 脂肪酸 PEP 丙氨酸 半胱氨酸 丝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 丙酮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色氨酸 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酮体 亮氨酸 赖氨酸 酪氨酸 色氨酸 苯丙氨酸 草酰乙酸 柠檬酸 天冬氨酸 天冬酰胺 T A C CO2 延胡索酸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精氨酸 谷氨酰胺 组氨酸 缬氨酸 苯丙氨酸 酪氨酸 琥珀酰CoA CO2 异亮氨酸 蛋氨酸 丝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

第四节 氨 的 代 谢

<60μmol/L 纳氏法 27.0-81.6 μmol/L 酚-次氯酸法 血氨: <60μmol/L 纳氏法 27.0-81.6 μmol/L 酚-次氯酸法 一、体内有毒性的氨有三个重要来源 1.氨基酸脱氨基★及胺的分解 RCHNH2COOH→ RCOCOOH+ NH3 胺氧化酶 RCH2NH2 RCHO+NH3

氨基酸脱氨基 2.肠道吸收 尿素分解 3.肾小管泌氨 4克±/日 肠道pH影响吸收 门静脉含量高 酸性尿利于排出 (CH2)2 (CH2)2 COOH │ (CH2)2 HCNH2 谷氨酸 CONH2 │ (CH2)2 HCNH2 COOH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酶 +NH3 +H2O NH3+H+ NH4+ 酸性尿利于排出

二、氨在血液中以丙氨酸及谷氨酰胺的形式转运 (一)通过丙氨酸-葡萄糖循环,氨从肌肉运往肝 丙氨酸是氨的一种暂时储存和运输的形式。 生理意义: 肌肉中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输至肝。 肝为肌肉提供葡萄糖。

肌肉 血液 肝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葡 萄 糖 肌肉 蛋白质 葡萄糖 葡萄糖 尿素 氨基酸 NH3 NH3 丙酮酸 谷氨酸 谷氨酸 丙酮酸 糖异生 尿素循环 氨基酸 糖酵解途径 NH3 NH3 丙酮酸 谷氨酸 谷氨酸 丙酮酸 丙氨酸 α-酮戊二酸 丙氨酸 丙 氨 酸 α-酮戊 二酸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二)通过谷氨酰胺,氨从脑和肌肉等组织运往肝或肾 ADP+Pi NH3 +ATP COOH │ (CH2)2 HCNH2 谷氨酸 CONH2 │ (CH2)2 HCNH2 COOH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酰胺酶 NH3 H20

Gln是: 1. NH3的解毒产物 2. NH3的运输形式 氨储 3. NH3的储备形式 4. 蛋白质的合成原料 故正常情况下,谷氨酰胺在血液中浓度远远高于其它氨基酸。

COOH (CH2)2 CHNH2 CH2 天冬酰胺合成酶 (CH2)2 HCNH2 天冬氨酸+NH3 CONH2 │ HCNH2 COOH 谷氨酰胺 COOH │ CHNH2 CH2 天冬氨酸 天冬酰胺合成酶 CONH2 │ CH2 HCNH2 COOH 天冬酰胺 COOH │ (CH2)2 HCNH2 谷氨酸 天冬酰胺酶 天冬酰胺+H2O 天冬氨酸+NH3

三、氨在肝合成尿素是氨的主要去路 体内氨的去路有: 在肝内合成尿素,这是最主要的去路★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及其它含氮化合物 合成谷氨酰胺 谷氨酸 + NH3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合成酶 ATP ADP+Pi 肾小管泌氨 分泌的NH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NH4+,随尿排出。

(一)Krebs提出尿素是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的学说 尿素生成的过程由Hans Krebs 和Kurt Henseleit 提出,称为鸟氨酸循环(orinithine cycle),又称尿素循环(urea cycle)或Krebs- Henseleit循环。

鸟氨酸循环orinithine cycle(尿素循环) 瓜氨酸 NH3 CO2+NH3 精氨酸 鸟氨酸 H2O 尿素

尿素生成部位 脏器定位:肝脏 亚细胞定位:线粒体和胞液 切除犬的肝脏 则血液及尿中的尿素含量显著降低。 急性肝坏死患者 血液及尿中含尿素亦极低。 脏器定位:肝脏 亚细胞定位:线粒体和胞液

(二)肝中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的详细步骤 + 2ADP + Pi 1、 NH3、CO2和ATP缩合生成氨基甲酰磷酸 反应在线粒体中进行 CO2 + NH3 + H2O + 2ATP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 (N-乙酰谷氨酸,Mg2+) C O H2N O ~ PO32- + 2ADP + Pi 氨基甲酰磷酸 CPS-Ⅰ

反应由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arbamoyl phosphate synthetaseⅠ, CPS-Ⅰ)催化。 N-乙酰谷氨酸为其激活剂,反应消耗2分子ATP。 N-乙酰谷氨酸(AGA)

2、氨基甲酰磷酸与鸟氨酸反应生成瓜氨酸 反应在线粒体中进行 OCT 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 + H3PO4 氨基甲酰磷酸

3、瓜氨酸与天冬氨酸反应生成精氨酸代琥珀酸 反应在胞液中进行。 NH CH COOH 2 C O 瓜 氨 酸 (CH ) 3 ASS + 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ATP AMP+PPi H2O Mg2+ 天冬氨酸 精氨酸代琥珀酸

4、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生成精氨酸和延胡索酸 反应在胞液中进行。 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 精氨酸代琥珀酸 精氨酸 延胡索酸

5、尿素的生成 胞液 NH2 C=NH NH2 NH (CH2)3 NH2 (CH2)3 CH-NH2 + C=O CH-NH2 5、尿素的生成 胞液 NH2 │ C=NH NH │ + H2O (CH2)3 CH-NH2 COOH 精氨酸 NH2 │ (CH2)3 NH2 │ │ CH-NH2 + C=O COOH NH2 鸟氨酸 尿素 精氨酸酶

线粒体 胞 液 鸟氨酸循环 NH2 │ C=O 尿素

总反应: 2NH3+CO2+2H2O+3ATP ↓ 尿素+2ADP+AMP+4pi 原料:两个氮原子来自天冬氨酸、NH3 过程:鸟氨酸循环先在线粒体,后在胞液 耗能:3分子ATP,4个高能磷酸键

肝再生时OCT↓,ACT ↑ 尿素 CPSⅠ 线粒体 瓜氨酸 CPSⅡ 胞液 氨甲酰天冬氨酸 嘧啶 肝再生完成时OCT↑,ACT↓ NH2 │ C=O O~PO3H2 CPSⅡ 胞液 氨甲酰天冬氨酸 ACT 嘧啶 肝再生完成时OCT↑,ACT↓

鸟氨酸循环的意义: 是解氨毒,即将有毒性的氨转变为相对无毒性的水溶性强的尿素,再由肾排出体外。 尿素是氨代谢的最终产物 尿素是氨的主要去路,是氨或蛋白质中的氮的最主要终产物。成人排出氮的80%~90%是尿素中的氮。

(三)尿素合成受膳食蛋白质和两种限速酶活性的调节 高蛋白膳食--合成↑ 1. 食物蛋白质的影响 低蛋白膳食--合成↓ 2. AGA激活 CPS-Ⅰ启动尿素合成 变构(+) 乙酰CoA+Glu AGA CPSⅠ AGA合成酶 (+) Arg

3. 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活性促进尿素合成 酶 相对活性 CPSⅠ 4.5 OCT 163.0 ASS 1.0 ASL 3.0 3. 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活性促进尿素合成 酶 相对活性 CPSⅠ 4.5 OCT 163.0 ASS 1.0 ASL 3.0 Arg酶 149.0

(四)尿素合成障碍可引起高血氨症与氨中毒 血氨浓度升高称高血氨症(hyperammonemia) 常见于肝功能严重损伤或尿素合成相关酶的遗传缺陷。 高血氨症时可引起脑功能障碍,称氨中毒(ammonia poisoning)。

谷氨酸、谷氨酰胺增多,渗透压增大引起脑水肿。 可能机制: NH3 NH3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谷氨酰胺 TAC中间物不足 α-酮戊二酸↓ 能量供应不足 脑功能障碍 谷氨酸、谷氨酰胺增多,渗透压增大引起脑水肿。

治疗原则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减少来源 使用肠道抑菌药 供谷氨酸 加强去路 供鸟氨酸、精氨酸 半乳糖果糖 酸化肠道 弱酸透析

第五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一、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产生特殊的胺类化合物 脱羧基作用(decarboxylation) 某些氨基酸脱去羧基生成相应的胺类。 酶:脱羧酶(辅酶为磷酸吡哆醛) 氨基酸脱羧酶 氨基酸 胺类 RCH2NH2 + CO2 磷酸吡哆醛

胺类转化(胺氧化酶)

γ-氨基丁酸 (一)γ-氨基丁酸(GABA)的生成 COOH │ NH2 + CO2 GABA:突触抑制性神经递质, 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 (CH2)2 HCNH2 谷氨酸 COOH │ α CH2 β CH2 γ CH2 NH2 γ-氨基丁酸 谷氨酸脱羧酶 + CO2 GABA:突触抑制性神经递质, 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

γ-氨基丁酸 镇静神经、抗焦虑;降低血压;降低血氨;提高脑活力;促进乙醇代谢等 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 在动物体内,GABA几乎只存在于神经组织中,其中脑组织中的含量大约为0.1-0.6mg/克组织。 GABA是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 镇静神经、抗焦虑;降低血压;降低血氨;提高脑活力;促进乙醇代谢等

(二)组胺的生成 C=C C=C 组氨酸 组胺 舒张血管,↓血压;促进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 组胺可使平滑肌收缩,引起支气管痉挛导致哮喘 │ │ N N C=C │ │ N N CH2CHCOOH │ NH2 CH2CH2 │ NH2 +CO2 组氨酸 组胺 舒张血管,↓血压;促进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 组胺可使平滑肌收缩,引起支气管痉挛导致哮喘

组胺 组胺在体内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及嗜碱细胞中(无活性的结合型)。 组胺与靶细胞上特异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如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舒张,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缩力,抑制房室传导;兴奋平滑肌,引起支气管痉挛,胃肠绞痛;刺激胃壁细胞,引起胃酸分泌。 中毒:药物中毒、食物中毒 (海产鱼)

5-HT在脑内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外周具缩血管作用。 HO- CH2CHCOOH │ NH2 CH2CHCOOH │ NH2 CO2 CH2CH2 │ NH2 HO- 5 4 2 3 1 5-HT在脑内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外周具缩血管作用。

5-羟色胺(血清素) 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如动物血液和肠道。 5-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参与调节神经元的生长发育、情感、睡眠、脑血流,以及进食行为等复杂生理过程。 5-羟色胺经单胺氧化酶催化生成5-羟色醛,进一步氧化生成5-羟吲哚乙酸随尿排除。

(四)多胺类物质的生成 多胺:含有多个氨基的化合物 鸟氨酸脱羧酶 │ H2N-(CH2)3-CHNH2 鸟氨酸 CO2 COOH │ H2N-(CH2)3-CHNH2 鸟氨酸 多胺:含有多个氨基的化合物 CO2 H2N-(CH2)4-NH2 腐胺 腺苷-S-(CH2)3-NH2(脱羧基SAM) 腺苷-S-CH3 H2N-(CH2)4-NH -(CH2)3NH2 精眯 脱羧基SAM 腺苷-S-CH3 H2N- (CH2)3- NH-(CH2)4-NH -(CH2)3-NH2 精胺

多胺是调节细胞生长的物质,生长旺盛的组织含量高(鸟氨酸脱羧酶活性高),如胚胎、再生肝、癌瘤组织等。 检测多胺水平作为癌瘤辅助诊断及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二、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中产生一碳单位 (一)四氢叶酸作为一碳单位的运载体参与一碳单位代谢 一碳单位的定义: 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只含有1个碳原子基团,称为一碳单位。包括-CH3、-CH2-、-CH=、-CHO、-CH=NH等。 不能游离存在,需载体。

亚氨甲基(formimino) -CH=NH 一碳单位的种类 甲基(methyl) -CH3 甲烯基(methylene) -CH2- 甲炔基(methenyl) -CH= 甲酰基(formyl) -CHO 亚氨甲基(formimino) -CH=NH

FH4是一碳单位的载体(代谢的辅酶) 叶酸 NADPH + H+ NADP+ 二氢叶酸 NADPH + H+ NADP+ 四氢叶酸 二氢叶酸还原酶 NADP+ 二氢叶酸 NADPH + H+ 二氢叶酸还原酶 NADP+ 四氢叶酸

叶酸的结构 1 8 COOH l −CO −NH −CH −(CH2)2−COOH N N H2N− 7 2 9 3 N −CH2 −NH − 6 N l OH 4 10 5 叶酸的结构

5,6,-二氢叶酸的结构 5,6,7,8-四氢叶酸的结构 1 8 COOH l −CO −NH −CH −(CH2)2−COOH N N 9 3 N −CH2 −NH − 6 N l OH 4 10 5 5,6,7,8-四氢叶酸的结构 1 8 COOH l −CO −NH −CH −(CH2)2−COOH N N H2N− 7 2 9 3 N −CH2 −NH − 6 N l OH 4 10 5

一碳单位携带形式: N5—CH3—FH4 N5、N10—CH2—FH4 N5、N10=CH—FH4 N10—CHO—FH4 N5—CH=NH—FH4

(二)由氨基酸产生的一碳单位可相互转变 一碳单位主要来源于氨基酸代谢 丝氨酸 羟甲基转移酶 N5,N10-CH2-FH4+甘氨酸 甘氨酸 甘氨酸裂解酶 N5,N10-CH2-FH4+CO2 +NH3 组氨酸 → 亚氨甲基谷氨酸 → N5-CH=NH-FH4 → N5,N10=CH-FH4 色氨酸 → N10-CHO-FH4

(三)一碳单位的互变 N5-CH=NH-FH4 N5-CH3-FH4 N10-CHO-FH4 N5,N10=CH-FH4 +NH3 NADPH+H+ NADP+ N5,N10-CH2-FH4 NADH+H+ NAD+ N5-CH3-FH4 FH4的储备形式,甲基的间接来源

1.合成嘌呤(C2、C8)、嘧啶(TMP5-CH3)的原料。 (四)一碳单位的生理功用 1.合成嘌呤(C2、C8)、嘧啶(TMP5-CH3)的原料。 2.沟通核酸与氨基酸的代谢联系。 一碳单位代谢障碍或FH4不足时,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体内甲基化反应甲基的间接来源。 磺胺药抑菌 叶酸类似物的作用

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含硫氨基酸 S-CH3 CH2SH CH2—S—S—CH2 (CH2)2 CHNH2 CHNH2 CHNH2 │ (CH2)2 CHNH2 COOH 甲硫氨酸 CH2SH │ CHNH2 COOH 半胱氨酸 CH2—S—S—CH2 │ │ CHNH2 CHNH2 COOH COOH 胱氨酸

(一)甲硫氨酸参与甲基转移 1、甲硫氨酸转甲基作用与甲硫氨酸循环有关 肾上腺素、肉碱、胆碱及肌酸 提供甲基:甲基必需活化 S-CH3 │ (CH2)2 CHNH2 COOH 甲硫氨酸 肾上腺素、肉碱、胆碱及肌酸 提供甲基:甲基必需活化

腺苷转移酶 活化形式:SAM

甲基转移酶 COOH │ CHNH2 CH2 SH

甲硫氨酸的再生 COOH │ CH2 CHNH2 S-CH3 甲硫氨酸 COOH │ CH2 CHNH2 SH 同型半胱氨酸

甲硫氨酸的再生

甲硫氨酸循环

甲硫氨酸循环(methionine cycle) ATP 甲硫氨酸 FH4 (VitB12) PPi+Pi N5—CH3—FH4 N5—CH3—FH4 转甲基酶 S-腺苷甲硫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 腺苷 RH H2O R -CH3 S-腺苷同型 半胱氨酸

甲硫氨酸循环的意义: a.转甲基作用 SAM是重要的甲基直接供体。 N5-CH3-FH4是甲基的间接供体。 b.提高叶酸的利用率 B12也能提高叶酸利用率 B12不足,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同时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

同型半胱氨酸与胆固醇一起归为导致心脏病的独立致病因子。 同型半胱氨酸可能导致的疾病见P200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 1.甲基化途径 2.转硫途径

NH2 NH2 丝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 半胱氨酸 NH2 NH2 胱硫醚 同型丝氨酸 ׀ HOOCCHCH2OH+ ׀ HS-(CH2)2CHCOOH 胱硫醚合成酶 丝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 半胱氨酸 NH2 NH2 ׀ ׀ HOOCCHCH2-S-(CH2)2CHCOOH 胱硫醚酶 CH2SH │ CHNH2 COOH 胱硫醚 HO-(CH2)2CHNH2COOH H 同型丝氨酸 OH

α-酮丁酸 同型丝氨酸 甲基丙二酰CoA 丙酰CoA 琥珀酰CoA HO-(CH2)2CHNH2COOH CH3CH2COCOOH CH3 胱硫醚酶 HO-(CH2)2CHNH2COOH CH3CH2COCOOH α-酮丁酸 同型丝氨酸 丙酰CoA 羧化酶 α-酮丁酸脱氢酶 CH3 ׀ HOOCCHCO~CoA CH3CH2CO~CoA 甲基丙二酰CoA 丙酰CoA 变位酶 HOOCCH2CH2CO~CoA 琥珀酰CoA

2.转硫途径 同型半胱氨酸+丝氨酸 胱硫醚 半胱氨酸 α-酮丁酸 同型丝氨酸 丙酰CoA 甲基丙二酰CoA 琥珀酰CoA 胱硫醚合成酶 同型半胱氨酸+丝氨酸 胱硫醚 胱硫醚酶 胱硫醚酶 半胱氨酸 α-酮丁酸 同型丝氨酸 丙酰CoA 羧化酶 丙酰CoA 甲基丙二酰CoA 变位酶 琥珀酰CoA

2、甲硫氨酸为肌酸合成提供甲基 肌酸(creatine)和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是能量储存、利用的重要化合物。 肝是合成肌酸的主要器官。 肌酸以甘氨酸为骨架,由精氨酸提供脒基,SAM提供甲基而合成。 肌酸在肌酸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磷酸肌酸。 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终产物为肌酸酐(creatinine)。

脒基转移酶 NH2 CH2NH2 + 胍乙酸 NH2 C=NH NH (CH2)3 CH-NH2 COOH 精氨酸 NH2 (CH2)3 │ C=NH NH │ + (CH2)3 CH-NH2 COOH 精氨酸 NH2 │ (CH2)3 CH-NH2 COOH 鸟氨酸 NH2 │ C=NH NH CH2 COOH 胍乙酸 CH2NH2 │ COOH 甘氨酸 +

NH2 肌酸 NH2 胍乙酸 + + 腺苷-S 腺苷-S-CH3 │ (CH2)2 C=NH (CH2)2 │ N-CH3 C=NH CHNH2 COOH S-腺苷同型 半胱氨酸 腺苷-S-CH3 │ (CH2)2 CHNH2 COOH 活性甲硫氨酸 (SAM) NH2 │ C=NH N-CH3 CH2 COOH 肌酸 NH2 │ C=NH NH CH2 COOH 胍乙酸 + +

H2PO3 ~NH 磷酸肌酸 NH2 肌酸 ATP ADP CK MM、MB、BB H2O H3PO4 │ C=NH │ C=NH N-CH3 CH2 COOH 磷酸肌酸 NH2 │ C=NH N-CH3 CH2 COOH 肌酸 ATP ADP CK MM、MB、BB H2O H3PO4

(二)半胱氨酸与胱氨酸的代谢 1.半胱氨酸与胱氨酸的互变 CH2SH 2 CHNH2 COOH 半胱氨酸 CH2—S—S—CH2 │ 2 CHNH2 COOH 半胱氨酸 CH2—S—S—CH2 │ │ CHNH2 CHNH2 COOH COOH 胱氨酸 H2 +

二硫键的形成对于维持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体内重要的酶:如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等的活性与半胱氨酸的巯基直接有关。 毒物如芥子气、重金属盐等抑制酶活性(与巯基结合)。

2.半胱氨酸可转变成牛磺酸 CH2SH CHNH2 COOH CH2SO3H CHNH2 COOH CH2SO3H CH2NH2 + CO2 │ CHNH2 COOH CH2SO3H │ CHNH2 COOH CH2SO3H │ CH2NH2 3[O] + CO2 脱羧酶 牛磺酸 半胱氨酸 磺基丙氨酸 结合胆汁酸的成分之一

3.半胱氨酸生成活性硫酸根 含硫氨基酸氧化分解都可产生,但主要来自Cys。 CH2SH CHNH2 COOH H2S CH2 C-NH2 │ CHNH2 COOH H2S CH2 │ │ C-NH2 │ COOH CH3 │ C=NH COOH CH3 │ C=O + NH3 COOH +H2O

SO42- +ATP AMP-SO3-(腺苷-5'-磷酸硫酸) 3'-PO3H2-AMP-SO3- PAPS 活性硫酸根 硫酸盐排出 ADP 3'-PO3H2-AMP-SO3- O O CH2-O-P-O-S-O- 3' 5' 腺嘌呤 OH OPO3H2 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PAPS 活性硫酸根

PAPS是体内硫酸基的供体 PAPS 硫酸酯 氨基多糖合成 脑硫脂合成 生物转化 如硫酸角质素及硫酸软骨素 硫酸转移酶 如类固醇激素的灭活,外源物质的排除

四、芳香族氨基酸代谢可产生神经递质 芳香族氨基酸 苯丙氨酸 酪氨酸 色氨酸

(一)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苯丙氨酸羟化生成酪氨酸 苯丙氨酸 + H2O 苯丙氨酸羟化酶 四氢生物蝶呤 二氢生物蝶呤 NADPH+H+ NADP+ 酪氨酸 + O2 此反应为苯丙氨酸的主要代谢途径。

苯丙酮酸尿症(phenyl keronuria, PKU) 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为酪氨酸,苯丙氨酸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等,并从尿中排出的一种遗传代谢病。

2、酪氨酸转变为儿茶酚胺和黑色素或彻底氧化分解 酪氨酸进一步代谢与合成某些神经递质、激素及黑色素有关。

A、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的生成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B、黑色素(melanin) 的生成 黑色素细胞 多巴醌 吲哚醌 聚合 黑色素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患者多巴胺生成减少。 人体缺乏酪氨酸酶,黑色素合成障碍,皮肤、毛发等发白,称为白化病(albinism)。

C.甲状腺素的生成

D、酪氨酸的分解代谢 体内代谢尿黑酸的酶先天缺陷时,尿黑酸分解受阻,可出现尿黑酸尿症。

CH3 │ C=O CH2 COOH COOC │ CH ‖ HC COOH

苯丙酮酸 ↑ 苯丙氨酸 ↓ 酪氨酸 甲状腺素 儿茶酚胺 黑色素 尿黑酸 ↓ 延胡索酸+乙酰乙酸

甲酸 (二)色氨酸的代谢 N10-CHO-FH4 丙酮酸 乙酰乙酰CoA

色氨酸的代谢 色氨酸 5––HT N10-CHO-FH4 尼克酸(Vit PP) 丙酮酸、乙酰乙酰CoA

五、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支链氨基酸 COOH COOH COOH CHNH2 CHNH2 CHNH2 CH-CH3 CH2 CH-CH3 │ CHNH2 CH-CH3 CH2 CH3 异亮氨酸 COOH │ CHNH2 CH2 CH-CH3 CH3 亮氨酸 COOH │ CHNH2 CH-CH3 CH3 缬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相应的α-酮酸 相应的脂酰辅酶A 相应的α、β烯脂酰辅酶A 琥珀酰辅酶A 乙酰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转氨酶 相应的α-酮酸 相应的脂酰辅酶A 相应的α、β烯脂酰辅酶A 琥珀酰辅酶A 乙酰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 琥珀酰辅酶A

NO的合成 NH2 C=NH NH (CH2)3 CH-NH2 COOH 精氨酸 NH2 C=O NH (CH2)3 CH-NH2 COOH │ C=NH NH │ + O2 (CH2)3 CH-NH2 COOH 精氨酸 NH2 │ C=O NH │ + NO (CH2)3 CH-NH2 COOH 瓜氨酸 一氧化氮合酶

氨基酸的重要含氮衍生物 氨基酸 衍生化合物 生理功能 Asp、Gln、Gly 嘌呤碱 含氮碱基、核酸成分 Asp 嘧啶碱 Gly 卟啉化合物 血红素、细胞色素 Gly、Arg、Met 肌酸、磷酸肌酸 能量储存 Trp 尼克酸、5-羟色胺 维生素、神经递质 Tyr 、 Phe 儿茶酚胺 神经递质、激素 黑色素 皮肤色素 Cys 牛磺酸 结合胆汁酸成分 His 组胺 血管舒张剂 Glu γ-氨基丁酸 神经递质 Orn 、 Met 精胺、精脒 细胞增殖促进剂 Arg 一氧化氮(NO) 细胞信号转导分子

复习题 名词:必需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γ-谷氨酰基循环、丙氨酸-葡萄糖循环、鸟氨酸循环、甲硫氨酸循环、苯丙酮酸尿症、一碳单位 问答题: 1.写出下列氨基酸转氨基后生成相应α-酮酸的名称。 ⑴天冬氨酸 ⑵谷氨酸 ⑶丙氨酸 ⑷苯丙氨酸 2.何谓联合脱氨基作用?写出反应过程。

3.简述谷氨酸在体内转变成尿素、CO2与水的主要代谢途径。 4.简述天冬氨酸在体内转变成葡萄糖的主要代谢途径。 5.讨论鸟氨酸循环、丙氨酸-葡萄糖循环、甲硫氨酸循环的基本过程与生理意义。 6.叶酸、B12缺乏产生巨细胞贫血的生化机理。 7.说明高氨血症导致昏迷的生化基础。

8.举例说明尿素是在肝合成的实验依据。 9.苯丙酮酸尿症与白化病发生的生化基础。 10.为什么对高氨血症患者禁用碱性肥皂水灌肠和不宜用碱性利尿剂。 11.概述体内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 12.概述体内血氨的来源与去路。 13.为什么测定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可以作为肝、心组织损伤的参考指标?